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62章 開工和意外
  第662章 開工和意外
  為了證明基礎建設計劃並不是說著玩玩,政府在阿瑟的催促之下,開工建造了其中比較幾個大項的基礎建設,其中就包含悉尼,墨爾本和聖阿瑟堡的地鐵建造項目。

  地鐵對於大型城市來說十分重要,不僅能夠加快城市內部之間的人口流動,同樣也能方便大規模城市各處之間的聯系。

  就拿目前的悉尼來舉例。如果沒有地鐵的話,哪怕是乘坐汽車,從悉尼最南端到最北端也需要兩個多小時的時間。

  如果中途出現堵車或者人流量較多的情況,時間還會加長,大幅度降低了城市內部之間交流的便捷程度。

  而地鐵就沒有堵車的煩惱,可以肆意的穿梭在城市的地下,每一趟地鐵都能運輸數百甚至上千名乘客,加快城市內部的人口流動。

  不過,在地下動工鐵路還是比較困難的。除了需要在地下修建地鐵站之外,還要確定建造的地下鐵路隧道非常穩固,不會因為各種問題導致坍塌等等。

  畢竟這可是政府力主建造的大型建設,要是質量出了問題,對政府的聲望是個不小的打擊。

  三座城市的地鐵建造肯定不會全部展開,悉尼的地鐵將作為澳大拉西亞地鐵建造的試點。

  畢竟地鐵這項技術對澳大拉西亞來說還算比較陌生,必須得聚集全國的鐵路專家,要確保地鐵的安全和穩定。

  地下的環境並不比地上,要是地下出了事故,不僅難以營救,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之後,1926年9月15日,悉尼地鐵建造項目正式啟動。

  瓦德裡克作為曾經在紐約建造地鐵的鐵路專家,自然也成為悉尼地鐵建造的一員,甚至還進入了鐵路設計部門。

  除了非常引人注目的悉尼地鐵之外,在九月份,澳大拉西亞還啟動了位於首都特區的安斯特蓄水庫水電站,首都特區鐵路環,新悉尼大橋等建設,讓澳大拉西亞的新聞接連不斷的響徹在世界各國。

  各種的鐵路,水利工程,橋梁和基礎建設的建造,也讓澳大拉西亞宛如一個大工地一般,到處都隨處可見建設工地,各種類型的工人數量也迎來暴增。

  這還沒有統計各市政府和村鎮政府建造的公路。一些連通到更小型設施和村鎮的公路,基本不會對外公布,畢竟規模太小了。

  但澳大拉西亞全國范圍內的這些公路加起來同樣也是不小的建設,這在無形之中讓澳大拉西亞基礎建設帶來的影響更加劇烈,也讓國家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以一個不可思議的速度前進。

  和明顯輕松的阿瑟不同,羅傑首相每天還是要處理很多的政務的。

  澳大拉西亞政府一貫秉持著小事政府自己決斷,大事召開內閣會議等待阿瑟決斷的策略,也讓政府和首相是比較繁忙的。

  阿瑟也樂得清閑,畢竟適當放權也是有好處的,總不能真的讓政府當一個聽話的傀儡,只知道簡單的執行自己的命令。

  看著自己辦公桌上堆積如山的文件,縱使是酷愛首相這個職位的羅傑首相也不得不汗流浹背。

  “卡裡,怎麽交通運輸部門的匯報都交到我這了?”看著自己面前第一份來自交通運輸部門的報告,羅傑首相有些驚訝,疑問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秘書。

  “根據交通運輸部門的人匯報,好像是一處鐵路建設中發生了意外,導致超過十人傷亡,才不得已匯報給您。”秘書卡裡很明顯知道首相關心的是什麽,很快地回答道。

  “該死。”羅傑首相暗罵一聲,連忙將目光看向了桌上的文件。

  認真的閱讀一番之後,羅傑首相這才松了一口氣。

  雖然確實有著十人以上的傷亡,但這場事故是一場意外,起因是山體的意外滑坡導致十多名工人被掩埋。

  雖然施工團隊很快的反應過來並加以施救,但還是有十多人的傷亡發生。

  這種情況在之前的鐵路建設中也經常出現,只不過之前傷亡的都是土著,自然也不可能被匯報上來。

  但現在,鐵路工人可都是澳大拉西亞人自己擔任,十多人的傷亡自然要匯報給政府。

  其實這也是因為經濟危機的緣故,澳大拉西亞的基礎建設被世界各國注視。

  要不然,十多人的傷亡交通運輸部門就可以處理,也完全不需要上報給羅傑首相。

  “讓馬丁部長自己處理就行。”羅傑首相吩咐到:“這終究是一場意外,任何人都沒有責任。另外,讓馬丁部長自己匯報給陛下,這是他自己的職責。”

  “還有,告訴馬丁部長,傷亡的工人們的撫恤金盡快分發出去,還要盡快安撫傷亡工人的家屬的情緒。這些人都是為國家做貢獻,國家也不能忘記他們的功勞。”羅傑首相繼續吩咐道。

  意外雖然沒有人有責任,但這不代表政府對這場意外的處理就可以放松大意了。

  畢竟涉及到十多個人的傷亡,這對一向愛民如子的阿瑟來說也算是個事件了。

  要是處理不好被阿瑟得知了,輕則一番問責,重則可能喪失了連任的機會。
    處理完交通運輸部門的事情之後,羅傑首相又將目光放在了繁忙的政務上,再次開始忙碌起來。

  其實阿瑟現在也不是完全空閑的,至少現在,阿瑟正在接見客人,一位來自德國的客人。

  德國目前還是君主製,統治者也是之前和阿瑟有著不錯關系的威廉二世。

  對於威廉二世派遣的使者,還是身為德國貴族的使者,阿瑟也自然不可能不接見。

  實際上,阿瑟對於德國使者的來意已經十分清楚了。要說經濟危機中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那麽美國和德國肯定榜上有名,並且領先第三名一大步。

  雖然德國的經濟和工業在經濟危機前已經有了好轉,但這是因為英法和部分歐洲國家將重汙染的工業轉移到德國,並且大量進口德國廉價工業品的原因。

  這也代表著德國的工業十分依賴歐洲國家,還有來自美國的資金支持。

  但經濟危機爆發之後,所有國家只顧著自己的利益,自然不可能還大量進口德國的工業產品。

  這也讓德國的工業瞬間進入產能過剩狀態,並且十分缺少資金。

  英法在內的大量歐洲國家也在向德國轉移經濟危機的危害,雖然德國也用停止賠款的方式來進行應對,但還是不能消除經濟危機的影響。

  經濟危機對德國到底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數據其實就能很好的表明了。在原本的歷史上,經濟危機的那四年,德國的煤產量下降了32.7%,生鐵產量下降了70.3%,鋼產量下降了64.9%,機械製造產業下降了62%,總發電量下降了23%,工業生產總值下降了將近四成,消費品生產下降了超過三成,出口總額減少了將近七成,進口總額減少了超過七成,國家黃金儲備減少了超過八成。

  光是進出口總額和黃金儲備的減少,其實就能夠看出經濟危機對德國的影響了。

  但在這個世界,經濟危機對德國的影響毫無疑問更加嚴重,比歷史上要嚴重的多。

  因為德國目前要比歷史上的德國混亂的多,君主,邦國和軍隊並不能決定出一個真正掌控國家話語權的勢力。

  再加上原本在歷史上大量貸款給德國的美國在這個世界並沒有大量貸款,德國的現狀比歷史上差多了,受經濟危機的影響也嚴重多了。

  首先是失業人口。目前德國的失業人口已經暴增,各行業都在不斷的破產和裁員。

  之前還能提供大量工作崗位的工業,因為歐洲各國都在不斷的減少德國工業品的進口數量,讓德國的工業在短時間內進入崩潰狀態,因為生產的東西根本就賣不出去。

  目前德國的失業人數已經超過500萬,並且正在朝著600萬的門檻邁進。

  而德國政府能夠救濟多少失業人口呢?根據德國政府公布出來的數據,大約有400萬失業人口接受了救濟,根據總失業人數的81.2%。

  這看起來或許很多,但每個失業的人只能領取到每周約27.9馬克的失業救助資金,小城市甚至不足20馬克。

  這些資金能幹什麽呢?

  如果是在一戰以前,20馬克相當於1英鎊,這些資金花費一周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完全能夠吃飽。

  但在馬克極度貶值的現在,哪怕是27.9馬克的資金,也不足以支撐一個人在一周時間內吃飽。

  甚至是一些物價比較高的城市,20馬克只能換到幾塊麵包,這代表著大多數失業人口都在餓著肚子,距離大規模餓死已經不遠了。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德國政府控制的一些城市,邦國控制的城市反而更加穩定。

  像巴伐利亞這樣比較強大的邦國,已經在使用自己的貨幣而不是極度貶值的馬克。

  雖然巴伐利亞的貨幣也不是太過值錢,但相較於馬克來說,至少也能算是正常的貨幣。

  根據巴伐利亞邦國政府透露出的消息,巴伐利亞的失業人數大約40萬,平均每人每周領取到的失業救助金換算後價值約40馬克。

   30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順利完成,已更10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