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33章 警告和訂單
  第633章 警告和訂單

  “真是廣袤的平原啊!”和阿瑟一邊遊覽墨累河流域,喬治五世不由自主地感慨道。

  雖然英國的統治下平原也有很多,比墨累河流域更適合開發的平原也不是沒有。

  但問題是,澳大拉西亞的墨累河流域平原在自己的本土,而英國人更好開發的平原卻在印度和其他殖民地,首先要面臨的就是殖民地的叛亂威脅。

  雖然大英帝國掌控著大量的殖民地,但身為國家統治者的喬治五世清楚,只有本土的實力越加強大,國家才會越來越穩定。

  雖然目前英國的實力看起來很強,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功勞是殖民地貢獻的。

  一旦英國損失大半的殖民地,能夠保留的實力未必比得過目前的法國和美國。

  也正因為這樣,喬治五世對於澳大拉西亞廣貿的國土和大量的可開發土地才會變得如此羨慕。

  別的不說,英國的國土但凡擴大一倍,其他國家根本沒有任何爭霸的希望。

  要是擁有印度和澳大拉西亞這樣的如此龐大的本土,英國直接會成為斷層的世界第一,經濟和工業超越美國也不是什麽難事。

  但可惜,這樣的想法也終究只能想想了。哪怕殖民地擁有的土地規模再大,說白了和英國的本土也沒有太大的關系。

  曾經移民的天堂美國,現在移民的天堂澳大拉西亞,曾經可都是英國人的殖民地。

  英國人不是沒有對美國和澳大拉西亞進行開發,但問題是,就算開發了英國人也不見得能夠守住。

  就像美國那樣,殖民地自己形成氣候之後,尋求更高的獨立地位,甚至直接獨立也就變得理所當然。

  這也是許多歐洲國家不願意著重發展殖民地的原因。就算殖民地的潛力比本土大,也終究不是本土。

  葡萄牙曾經掌控著巴西,荷蘭曾經掌控著荷屬東印度,現在不也都是歐洲三流的弱國嗎?

  世界上所有的列強哪一個不是依靠本土的強大才崛起的。就算拋除殖民地,這些列強國家仍然具備碾壓二三流中小國家的實力。

  “這樣的土地哪裡有大英帝國的土地好?”阿瑟笑著說道:“光是土地的開發就需要十多年的時間,還要有足夠的人手進行開墾。

  憑借著澳大拉西亞的人口,恐怕20年內墨累河流域都不會有太大的開發進度。”

  聽到阿瑟這麽說,喬治五世也不由自主的點點頭。

  說實話,澳大拉西亞確實有這樣或那樣的優點,長久發展下去也注定是世界霸主的有力競爭者。

  但問題是,在現在的喬治五世看來,人口只有2000多萬的澳大拉西亞注定不會是英國人的對手,也根本不會對英國霸主的地位產生威脅。

  想要讓澳大拉西亞具備真正的威脅力,人口至少得增長到4000萬人以上。

  按照目前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增長進度來看,這已經是十多年後的事情了,那時候英國也會變得愈發強大,自然不用擔心澳大拉西亞的威脅。

  相較於澳大拉西亞來說,人口更多,工業更發達,經濟更繁榮的美國,才是英國的頭號競爭對手。

  而號稱歐洲霸主的法國也值得英國人忌憚,對抗法國和美國才是英國人的主要目的,澳大拉西亞短時間內只會是可靠的盟友,距離成為敵人還遠著呢。

  更重要的是,阿瑟目前所表露出的安穩發展的態度,這是讓喬治五世最為放心的。

  一個安心發展的澳大拉西亞,絕對是英國人難得一見的親密盟友,不用擔心澳大拉西亞會給世界局勢產生一些不穩定因素。

  之所以相信阿瑟和澳大拉西亞會穩定發展,是因為澳大拉西亞廣袤的國土和剛剛獲得的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兩座大型島嶼。

  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就連英國人也很是心動,但英國人也注定不可能獲得這兩座島嶼。

  沒辦法,當時對荷屬東印度的規定,就是不允許任何列強國家覬覦。

  澳大拉西亞的行動是獲得了英法的共同支持,為此也進行了大量的利益交換,包括支持英國人在中美洲的行動等等。

  要是英國人敢覬覦這兩座島嶼,恐怕法國人早就開始支持荷蘭人,給英國人找不痛快了。

  這也是英國人和澳大拉西亞在外交行動方面的差距。同樣是兩個國家,英國的行動會面臨許多國家的阻攔,但澳大拉西亞的行動基本不會,畢竟澳大拉西亞還沒有正式的競爭對手,美國只能算半個,但被排斥在世界聯盟之外。

  英國人的競爭對手可就多了,之前歐洲的競爭對手是德國,現在變成了法國。

  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競爭對手是美國,其他地區和其他列強也有一定的利益糾紛。
    哪怕只是憑借英國人世界霸主的地位,都有不少的國家想要坑英國人一把,限制大英帝國的發展。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的大英帝國都已經很強了,要是讓大英帝國變得更加強大,那就真的無法阻擋了。

  甚至不用思考,要是英國人逼得太緊,法俄聯盟仍然會成為對抗英澳聯盟的勢力,甚至奧匈帝國也會加入進來。

  陪著喬治五世遊玩聖阿瑟堡之後,阿瑟又在新王宮見到了目前的芬蘭大公德米特裡。

  雖然只是一年多的時間沒見,但德米特裡自身的氣質相較於一年多以前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改變。

  畢竟是成為一國的君主,自身的氣質在長時間的影響下,會變得更加威嚴,看起來給人一種深藏不露的感覺。

  不過好在德米特裡對阿瑟的態度還是比較恭敬的,絲毫沒有因為成為芬蘭的大公就變得目中無人,畢竟他也清楚他的大公位置是怎麽來的,又該怎麽保住。

  “德米特裡,目前芬蘭的情況怎麽樣?”看著眼前氣質已經截然不同的德米特裡,阿瑟笑著詢問到。

  “還不錯,陛下。目前大公護衛隊已經組建完畢,我也拿回了一部分財政權。

  雖然還不能掌控整個政府,但對政府產生影響還是很容易的。陛下,感謝您的支持,芬蘭必定是澳大拉西亞永久的盟友。”德米特裡點了點頭,略帶笑意的說道。

  有著阿瑟所提供的武器裝備和資金支持,掌控芬蘭政府的話語權其實只是時間問題。

  因為這個小國家是根本無法和列強抗爭的,芬蘭政府也明白這一點,對於這位新的大公也是比較尊敬的。

  德米特裡上任芬蘭大公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大公護衛隊組建完善,擁有了自己的第一支軍事力量。

  這支大公護衛隊完全是按照澳大拉西亞的近衛軍編制組建的,就連武器裝備和重火力武器的數量也相差不了多少。

  雖然大公護衛隊的總人數只有1000人出頭,但在人口只有幾百萬人的芬蘭來說,這支武裝力量保護自己也已經完全足夠了。

  看著眼前一臉自信的德米特裡,阿瑟還是提醒到:“目前世界經濟基本處於繁榮狀態,但這種繁榮相較於之前來說有些反常。

  德米特裡,盡量減弱和英法德這樣的國家的經濟聯系,芬蘭根本承受不了經濟危機的影響。

  留下一部分資金儲備用作緊急時刻,萬一經濟危機爆發,這筆錢會派上用場。”

  “經濟危機?陛下您是說?”德米特裡一愣,連忙詢問道。

  “只是澳大拉西亞國內一些經濟學家的猜測,但提前準備還是有好處的。”阿瑟擺了擺手,解釋到。

  芬蘭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是有用的,阿瑟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推上芬蘭大公寶座的德米特裡因為經濟危機喪失了自己的爵位。

  就算不至於此,如果沒有準備的話,經濟危機對芬蘭的損害也是相當。

  特別是目前的芬蘭沒有完善的工業,而距離芬蘭不遠就有一個大量出口廉價工業品的德國。

  如果芬蘭培養出太過依賴德國工業品的經濟市場,等到將來的經濟危機爆發,芬蘭也會成為受害者,經濟和其他的建設遭受巨大的損失。

  “我明白,陛下。”德米特裡點了點頭,表明了自己的重視。

  經濟危機這個話題對於世界各國來說並不陌生,歷史上也已經發生了數次了。

  經濟危機的產生有著多種的原因,不管怎麽樣,對於經濟危機進行預防也確實是一件好事。

  “陛下,我這次來也是帶著政府的請求的。”德米特裡笑著說道。

  “請求?”阿瑟將疑惑的目光看向德米特裡。

  “政府請求我向您購買一批軍艦,來加強芬蘭的海軍。我們的預算大概400萬澳元左右,想要建造一艘戰列艦,十艘中小型軍艦和十艘潛艇。”德米特裡解釋道。

  身為波羅的海的沿岸國家,芬蘭也是有海軍的。只不過,曾經是沙皇俄國的一員,沙俄的資金全部用來打造自己的波羅的海艦隊,雖然不可能幫助芬蘭建立有規模的海軍。

  這也導致芬蘭的艦隊更多的是一些巡邏艦隊,說的好聽點是維護秩序的,說的難聽點就是只能在近海活動。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