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774章 布局,請資入甕
  第774章 布局,請資入甕

  毫不誇張地說,周產量一萬台也只是阿瑟的初步計劃而已。

  按照目前澳大拉西亞的人均收入和經濟情況來看,民眾們手中的可支配收入還是很多的。

  因為政府很努力的在平衡房價,在教育和醫療的支出也有各種補貼和減免,導致民眾的生活開銷和負擔很低。

  這麽做雖然讓政府承擔了一大筆支出,但在國家層面上也是有好處的。民眾們手中有著更多的錢可供開銷,同樣也是在刺激國家的經濟增長。

  目前澳大拉西亞汽車的保有量已經不低,平均每五個人就擁有一輛汽車,總汽車擁有量高達700萬輛以上,足以證明民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情況。

  聽到阿瑟這麽說,貝爾德首先是嚴肅,接下來就是面露喜色的興奮了。

  沒有科學家不喜歡這種自己科研成果受到重視的感覺,貝爾德同樣也是如此。

  在名利都不缺的情況下,目前貝爾德的最大期望,其實就是自己所研發的電視機能夠暢銷全球。

  根據阿瑟的吩咐和計劃來看,貝爾德的期望將會在幾年內實現,這讓貝爾德十分激動,同時對阿瑟充滿了感激。

  如果不是阿瑟對他的重視,在電視機方面的才能和夢想也不會這麽順利的實現。

  歐美范圍內懷才不遇的科學家很多,甚至有的人終其一生也實現不了自己的夢想。

  能夠被阿瑟這樣高地位的人支持,並且很大力度的支持,這讓貝爾德誕生出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

  當然,目前肯定是到不了這種死亡的程度。但這也讓貝爾德堅定了決心。對於接下來電視機的研發和改進,他將花費自己畢生的努力。

  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夢想還是為了報答阿瑟的知遇之恩,都會讓貝爾德堅持在電視機的研發道路上,並且行進很遠。

  親自觀看完最新版電視的測試之後,阿瑟的心情還是十分不錯的。

  不管是普通版本的電視機還是大屏幕的版本,兩種電視機都能做到電波信號的穩定接收和畫面的播放,這也代表著它們都具備了投入市場的能力。

  製造成本也不會太高,至少大部分澳大拉西亞人還是能享受得起的。

  這不僅讓人們在正常生活中多了一項娛樂,也讓阿瑟的輿論宣傳渠道多了一種方式,可謂是雙贏。

  不過,在電視機正式面向市場售賣之前,關於電視節目和頻道的建設,也是需要進行提前布局的。

  要知道,光有電視機可沒用。首先得擁有一些電視機的節目,包括講述故事的電視劇,播放新聞的新聞節目,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作品。

  然後,通過無線電波的形式,將這些電視節目通過各個基站傳輸到每台電視機上,並且將這些節目順利播放出來。

  中間不僅需要拍攝電視劇和歌裡作品的影視公司,同樣也需要播放節目的電視頻道,也就是那些電視台。

  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業市場構造,光靠王室財團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而且,只有大量的資本參與,才能讓電視背後的市場變得更加龐大。

  在這一點上,除了依賴王室財團的布局之外,還要依賴國內外大量的資本,讓他們主動的拍攝電視作品並且成立電視頻道。

  其實吸引資本進場還是很容易做到的。資本逐利是永恆不變的話題。

  同樣也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通過展現電視機所帶來的龐大的市場潛力,吸引國內外的資本主動的入局。

  簡單一點來說,只要國內外的資本發現投入到電視的市場能夠賺到錢。那麽不用阿瑟多說,就會有大量的資本開始進入電視市場。

  反之亦然。如果電視市場賺不到錢的話,不管阿瑟再怎麽號召,資本也是不願意進來的。

  那麽問題來了,如何展現電視背後的市場帶來的龐大利潤和潛力呢?
  首先要做的,當然還是展現目前的電視機所展現出的穩定度。

  畢竟電視機是電視行業的載體。如果電視機的科技做不到投入商業化,那麽任何關於電視的行業的發展都是空中樓閣。

  為了拓寬電視機和電視的市場,阿瑟決定在悉尼舉辦一次電視機博覽會,邀請世界范圍內的資本參與這次博覽會,並且在博覽會的當天公開發售電視。

  為了吸引人眼球,有關電視機的博覽會在當天是要播放節目的。

  如何選擇播放的節目呢?當然是目前世界范圍內比較著名的電影,也能利用電影本身的知名度作為宣傳。

  經過思考,阿瑟還是決定在博覽會的當天播放澳大拉西亞之夢。

  這部電影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十分特殊,對澳大拉西亞人和阿瑟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情感。

  雖然是一部免費電影,但這並不代表這部電影投入成本就不高,製作就不精良了。

  恰恰相反。作為第一部和免費的電影,這部電影在民眾的心中幾乎無法替代,每年都要免費播放好幾場,免費電影票甚至一票難求。

  為了方便國內外的資本抵達悉尼,電視機博覽會舉辦的時間被釘在了兩個多月後,也就是1931年的四月中旬。

  而在這將近兩個半月的準備時間裡,貝爾德電視機公司要製作數量足夠的用來展覽的電視機成品,並且要保證這些電視機的質量和測試品一樣,能夠穩定的接收電波信號並且將畫面播放出來。

  同時,電影公司也要將澳大拉西亞之夢這部電影製作成電波的形式,然後測試電波輸出的穩定性。

  除此之外,還要在博覽會的現場建造比較穩定的輸出平台,確保電波信號能夠穩定的輸出和接收。

  只有做到了這些,兩個半月後的電視機博覽會才能圓滿的舉辦。也正因為如此,阿瑟對於這些準備工作十分重視,並且命令參與舉辦的企業必須在這兩個半月的時間內踏實認真的工作,細心妥善的檢查。

  不管是電視機的行業還是電視所代表的龐大市場,都足以讓阿瑟對這次博覽會十分認真。

  當然,是還是很放心貝爾德在電視機方面的成就,以及目前澳大拉西亞在全世界范圍內所達成的領先地位的。
    首先是在電視機的研究上,澳大拉西亞本來就少走了彎路並且提前了一步。

  在目前電視機的研發上,有著兩種不同的道路。原理其實和收音機類似,電視機也是有著關於機械電視機和電子電視機的兩種不同的思路。

  但問題是,民眾們對於電視機的要求不會局限於收音機那麽簡單。

  收音機還能有什麽要求呢?除了接收各種聲音節目比較穩定之外,也就是音質能夠清晰一點罷了。

  這些要求無論哪種收音機都能夠很輕易的做到,在這樣的情況下,肯定是造價更低的收音機更受到民眾的歡迎了。

  但電視機就不一樣了。電視機除了發出聲音之外,還能將畫面實時傳達給觀看的人。

  這種能夠用眼睛看到的東西,不同的呈現方式帶給人們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畫面的清晰度,流暢度和亮度十分重要,也是影響電視機帶給民眾印象的重要因素。

  這些要求之下,機械式電視機注定會被淘汰,甚至是在短時間內就會發生的事。

  如果沒有阿瑟的干涉,不只是國外的電視機研發者,包括貝爾德在內,最開始研發的電視機都是機械式原理的。

  機械式原理的電視機不僅呈現畫面的屏幕小,可供改進的方向也很少,並且體積太過笨重,運輸和移動也並不方便。

  但電子式的電視機就不同了。雖然目前的屏幕也不是多大,但要比機械式的電視機屏幕大的多。

  更重要的是,電子式的電視機雖然看起來也十分笨重,但兩個人就能讓電視機移動位置,這是機械式電視機根本辦不到的。

  這也是阿瑟讓澳大拉西亞的電視機研發少走彎路的真正原因。在其他國家大部分研發方向都放在機械式電視機的情況下,澳大拉西亞在電視機行業的領先還真能夠保持好幾年。

  電視機博覽會的事情就交給幾個企業去辦,阿瑟也沒有時間專門負責這次博覽會的準備。

  而且,這個國家的國王親自準備一個活動也不太符合常理,和阿瑟的身份地位也不匹配。

  雖然將大部分事情已經交給威廉去處理,但還是有一些威廉並不能決定的政務,需要交給阿瑟進行決斷。

  目前阿瑟比較關心的,當然還得是國外的局勢。除了歐洲局勢遇漸緊張之外,俄國正在進行的那場戰爭,也是阿瑟比較關注的焦點。

  特別是當阿瑟決定通過繼承俄國法理的方式獲得帝國法理之後,俄國的戰爭對阿瑟來說就變得十分重要了。

  換句話來說,如果尼古拉二世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勝利的話,那麽阿瑟關於建立帝國的法理準備工作可能就付之東流了。

  當然,這樣的可能性是很微弱的。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尼古拉二世的統治失敗已經是必然的結局了。

  但這並非尼古拉二世的錯,而是沙俄這個已經堅持了數百年的帝國的錯,是歷任沙皇錯誤選擇堆積下來的結果。

  只能說是國家太腐朽了,在時代面前是注定要被淘汰的。羅曼諾夫家族統治俄國數百年的時間,現在也是時候將權力還給俄國人民了。

  當然,這並不代表另一個俄國的統治就會穩固。首先從政體方面來說,歐洲肯定是不希望看到這個俄國崛起的。

  畢竟這不僅代表著政體方面的衝突,也代表著一個新的不可控的超級大國的崛起。

  人嘛,肯定討厭不可控的因素。相較於那個能夠掌控的尼古拉二世和沙皇俄國,這個無法掌控充滿威脅的國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要被其他國家所忌憚。

  特別是當這個國家爆發出足夠的潛力之後,他所要面對的,可能是所有歐洲國家的敵視。

  甚至不誇張的說,如果俄國真的表現出如同歷史上那樣的潛力,阿瑟和澳大拉西亞也會成為這個俄國的敵人。

  利益決定一切。對於阿瑟來說,自身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

  沒有什麽是永恆的朋友,沒有什麽是永恆的敵人。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為了消滅這個潛在的威脅,阿瑟可能和任何國家結盟,包括已經成為澳大拉西亞潛在敵人的英國。

  當然,現在距離那一天還有很遠的時間。經濟危機中獲益的已經變成澳大拉西亞,這也代表另一個俄國想要快速複蘇,就得花費更長的時間以及更多的人力物力。

  甚至在將來二戰爆發之時,俄國能不能從一戰和內戰之中緩過來都是個問題。

  這也是阿瑟所顧慮的一點。雖然現在的德國相較於歷史上是削弱的,但德國的敵人相較於歷史上同樣也是削弱的。

  美國已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和美國有著一定差距的澳大拉西亞。

  二戰中澳大拉西亞最大的敵人是島國,這也代表著在歐洲戰場上,英法要抵抗住德國的進攻。

  看看英法的盟友,幾乎沒有能夠靠得住的國家。雖然英國相較於歷史上也強大了幾分,但英國能否靠自己的努力抵擋住德國人的進攻,目前仍然是阿瑟比較擔心的未知數。

  不過這確實也是澳大拉西亞崛起的契機。將來的二戰注定是英法和德國的戰爭,其他國家只能成為陪襯。

  如果德國能將英法的實力消耗大半,澳大拉西亞自然而然的會成為新的世界霸主。

  到那時,通過一些利益交換,就能夠換來一些阿瑟比較心動的地區,比如波斯灣和海峽殖民地。

  英法的實力被大幅度縮減之後,中國對澳大拉西亞形成威脅的國家,或許也就只剩下這個還在戰爭的俄國了。

  不過憑借著長時間在軍事科技方面的鑽研,以及對於核武器的研究,阿瑟相信自己在爭霸中並不會輸。

   4000字更新送上,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