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766章 挖牆腳要連根挖
  第766章 挖牆腳要連根挖

  聽到費米選擇加入核武器的研究,阿瑟滿意的點了點頭。但聽到費米表示現在就可以投入工作,阿瑟略帶哭笑不得的說道:“

  也不用這麽著急,費米院士。絕密項目的研究固然重要,但你和你家人的安頓也必不可少。

  這樣吧,我給你放五天假,正好可以在聖阿瑟堡安頓下來,然後帶著伱的家人好好遊覽這座城市。

  五天之後,你的工作正式開始。到那時,因為研究項目的保密性,你和家人的相聚也會少很多。

  但你放心,只要項目研究成功,包括你在內所有的研究人員,都是澳大拉西亞的功臣。”

  聽到阿瑟這麽說,費米也不再勉強,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費米前來澳大拉西亞的原因之一,其實就是意大利的反猶政策讓費米的妻子成了被逮捕的對象。

  從這點也能看出來,費米對他的妻子和家人還是很重視的。能夠放棄意大利皇家學院院士的頭銜以及羅馬大學物理學教授的職位,來到一個新的國家重新開始,這份抉擇就已經證明了他們之間的感情。

  看著面帶感激的費米,阿瑟也明白氣氛烘托的差不多了,於是笑著開口說道:“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你在德國的時候,老師是著名的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是嗎?”

  “是的,陛下。”費米雖然有些許不解,但還是很快回答道。

  “據我所知,馬克斯·玻恩先生也是猶太人吧?”阿瑟進入了正題,微笑著詢問。

  費米也不是傻子,立即就明白了阿瑟的意圖。

  不過,對於這種意圖,費米卻沒有任何反感。畢竟說白了,阿瑟這麽做也能幫助馬克斯·玻恩,給他一個更加安全的選擇。

  “是這樣的,陛下。我們之前還有書信來往,目前老師已經被停職了,他似乎也有移民到國外的想法。”費米回答道。

  阿瑟點了點頭,和自己預料的情況差不了太多。

  要知道,歐洲的猶太人還是很多的。但德國和意大利的獨裁政府上台之後,就立即開始了對猶太人的迫害。

  其實話說回來,這兩個國家之所以對猶太人進行迫害,猶太人高層絕對是有罪的。

  但他們的迫害波及到了大量的猶太平民,也讓很多著名的猶太裔科學家紛紛選擇移民到國外。

  阿瑟雖然對猶太人沒有太多的好感,但還是很希望接收這一批猶太科學家的。

  光是這段時間德國移民到國外的猶太裔科學家,少說也有數百人。

  阿瑟也希望通過馬克斯·玻恩的關系網絡,能夠撬動更多的德國猶太裔科學家前來澳大拉西亞。

  反正在阿瑟的控制之下,猶太人也不會對澳大拉西亞產生太大的影響。

  他們不是澳大拉西亞的主要民族,國家的財政和資產也不會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甚至如果阿瑟願意的話,還能夠通過德國和意大利的手消滅更多的猶太人。

  反正這兩個國家對猶太人十分仇恨,多殺和少殺一點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費米先生,我想通過你和你的老師馬克斯·玻恩先生,邀請更多的猶太裔科學家前來澳大拉西亞。”阿瑟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我們會保證你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並且譴責德國和意大利對猶太人的殘忍行為。

  當然,我也歡迎更多的猶太人前來澳大拉西亞。澳大拉西亞的經濟環境比較穩定,目前來看還是很適合投資的。”

  對於現在的猶太人來說,他們的苦難其實才剛剛開始。德國和意大利的反猶政策只是剛剛頒布,對猶太人的屠殺還需要持續好幾年的時間。

  而在這段時間之內,也是猶太人和猶太資產大量外溢的時間。阿瑟最想要的,其實就是那些猶太裔的著名科學家和猶太人的資產。

  在阿瑟掌握足夠軍權的情況下,猶太人前來澳大拉西亞,其實也就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

  只不過阿瑟不會明面上那麽殘忍,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找一個相當合理的借口。

  最好的結果就是像歷史上那樣,最終給猶太人找到一片讓他們安家的土地。

  還能夠憑借著這樣的條件,從猶太人那騙到大量的科學家和資產。

  相信喪失家園的猶太人為了自己的一片獨立的領地,願意割舍一部分財產和人口。

  不過目前二戰還沒有爆發,阿瑟也不確定將這些猶太人安頓到哪兒。

  這也是阿瑟沒有開出給猶太人尋找一片土地的條件的原因。畢竟條件這種東西不能輕易許諾,目前安穩的生活對這些猶太人來說也有足夠的吸引力。

  “我會向我的老師詢問的,但我也沒有把握邀請他前來澳大拉西亞。”費米並沒有拒絕阿瑟的要求,但還是提前說明了自己也沒有十分的把握。
    “當然,費米先生。你要做的只是告知馬克斯·玻恩先生澳大拉西亞的條件,不管馬克斯·玻恩先生怎樣選擇,我們都能接受。

  還有所有的處於德國和意大利清算名單中的猶太裔科學家,都在我們邀請的名單當中。

  費米先生,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你每邀請一位科學家前來澳大拉西亞,就代表王室向你發放1000澳元的獎勵。

  這份獎勵沒有上限,能夠獲得多少就看費米先生你能邀請多少科學家了。”阿瑟笑著說道。

  1000澳元換一名科學家,這買賣對阿瑟來說還是相當劃算的。

  畢竟這可是貶值後的澳元,其實是沒有那麽值錢的。哪怕費米從歐洲邀請1000名科學家,阿瑟所需要花費的不過也就100萬澳元而已。

  雖然費米和馬克斯·玻恩的關系非常好,但阿瑟也沒打算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費米的身上。

  畢竟總有科學家和費米不太熟,馬克斯·玻恩是否願意阿瑟邀請更多的科學家也未嘗可知。

  在這樣的情況下,情報部門和王室歐洲事務總督就變得十分重要。

  外交大使不方便出面,畢竟這很容易引起其他國家的注意,可能還會變成各國大肆搶奪人才的事件。

  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只能靠情報人員對於歐洲猶太裔科學家的關注,然後盡可能將他們拉攏到澳大拉西亞了。

  阿瑟最重視的人才,其實還是像馬克斯·玻恩這樣在某個行業享有巨大的威望,並且本身在科研界關系鏈十分密集廣泛的人群。

  只要拉攏了一個馬克斯·玻恩,就能夠帶動他的朋友和學生前來澳大拉西亞,這可能比拉攏好幾個科學家還要劃算。

  而且,馬克斯·玻恩和他的朋友以及學生配合也會更加默契,組成一個研究小組的時候,研究項目也會變得更加有效和迅速。

  而且,馬克斯·玻恩的教學能力已經在他諸多的學生中得到了證明。

  如果他願意前來澳大拉西亞,也就代表著澳大拉西亞的物理行業多了一位泰鬥級的人才,可以培養出許多中流砥柱般的物理學家。

  這是要比一名普通物理學家珍貴的多的資源。畢竟物理學家可以培養,但這種泰鬥級別的,可以培養出更多物理學家的高級人才,本身還是很難培養出來的。

  人才很多,但天才難求。一名天才帶給科學界的改變和創新,可能要比幾十上百名人才還要多得多。

  為了拉攏到這些人才,阿瑟也算是豁出去了。首先,只要願意來到澳大拉西亞,都能夠獲得一套數百澳元價值的房產和一輛汽車。

  其次,科學家和他的家人前來澳大拉西亞的花費由王室負責,並且可以安排相應的軍艦護航。

  再者,對於這些科學家和他的家人,澳大拉西亞的國籍審核制度也會相應的寬松許多。

  只需要經過簡單的兩三個月的考核,確定沒有問題之後就可以加入澳大拉西亞的國籍。

  如果是帶著相應的研究設備或者研究成果前來澳大拉西亞,還可以直接獲得國籍,用來表彰科學家的貢獻。

  還有就是對這些科學家的年薪待遇和福利政策,通通略高於他們原本的職位。

  特別是有資格加入皇家科學院的,哪怕只是一名普通的專家,最低薪資都能夠達到675澳元左右,已經是普通人的好幾倍了。

  再往上的一級院士,最低的標準薪資都能夠達到850澳元,加上各種福利待遇和財政補貼,最終年收入突破1000澳元輕輕松松。

  這其實也能證明阿瑟和澳大拉西亞對人才的重視。在澳大拉西亞,只要有能力,就完全不愁收入。

  特別是皇家科學院的這些科研人才,他們的收入最低也是普通人的好幾倍甚至十多倍,最高的收入甚至已經超過了那些貴族。

  皇家科學院中流砥柱般的二級院士,最低標準年薪已經高達1070澳元,綜合年收入普遍在1500澳元以上。

  對於象征著院士的最頂級,三級院士的最低標準年薪,已經是普通人收入的10倍以上,也就是1500澳元。

  雖然這些收入看起來也沒有多高,但這只是最基本的最低收入。除此之外,研究項目所獲得的獎勵和分成,也是這些科學家的重要收入之一。

  還有在各大學的兼職收入,比如擔任教授的收入,研究課題和項目的收入等等,也是科學家收入的來源。

  比較著名的科學家,往往能夠靠自己的研究項目的分成賺的盆滿缽滿。

  就比如發動機方面有傑出貢獻的狄塞爾,他擁有發動機研究室2%的股權,每年所賺的收入的分紅,累計起來已經高達七位數。

  再加上其他的收入,狄塞爾有希望成為澳大拉西亞科研界最早的千萬富翁。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