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761章 崗位等級制度
  第761章 崗位等級制度
  凱諾部長自然也明白阿瑟所擔憂的問題。

  雖然在澳大拉西亞還沒有太多資本壓榨民眾的事件,不過其中大部分原因也是政府政策努力的結果。

  在政府政策觸及不到的領域,資本對於民眾的壓榨肯定是存在的,只不過沒有那麽明顯和嚴重而已。

  義務教育、大學和技術學校,基本上就是澳大拉西亞教育方面的三板斧了。

  但不得不承認,這三板斧對於教育的提升來說很有幫助,也是澳大拉西亞教育政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既然已經確定了大學和免費教育的政策,那麽接下來要確定的,其實也就剩下關於技術學校的建設了。

  免費教育實行到高中階段之後,技術學校方面的政策也是要進行一定的改變的。

  畢竟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大部分民眾肯定是想要上高中,而不是去技術學校。

  甚至免費教育普及到高中的情況下,大學生的數量也會增加很多。

  這也代表著技術學校就沒有那麽受歡迎,相應的每年所培訓出來的技術工人的數量也會少很多。

  為了保持技術工人的數量,適當的提高技術工人的薪資待遇和社會地位是很有必要的。

  這麽做的話就很複雜,就不是一個教育部能夠搞定的事情了。為了妥善解決技術學校和技術工人的問題,一次相關的內閣會議是很有必要的。

  7月24日,內閣會議。

  在阿瑟的示意下,教育部長凱洛將關於技術學校方面的問題上報到了內閣政府,引起了內閣各部長的熱烈討論。

  說起來,技術學校對目前的澳大拉西亞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都說高學歷人才多麽多麽重要,但技術學校所培養出來的技術人才同樣重要,甚至更加不可或缺。

  工業需要技術工人,交通運輸部門需要鐵路工人,農業部門需要經過一定培訓的農業人才,醫療和教育也需要大量的行業啟蒙者。

  這些職位的空缺大部分都是技術學校的畢業生來填補,就足以證明技術學校對於國家各行業的重要性了。

  澳大拉西亞的工業之所以發展的如此順利,不正是技術學校培養了數量足夠的工人,才得以順利進行的嗎?
  工業大臣喬伊·梅洛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提議:“如果我們提高技術工人的工資待遇,並且向一部分低於工人平均收入技術工人發放補貼,能否提高民眾進入技術學校的比例?”

  還沒等其他人給出自己的意見,財政大臣亨特就連忙說道:“這不可能,喬伊部長。政府無法承擔如此高昂的財政花費,整個世界也沒有這樣的先例。

  在我看來,我們對技術學校學生生源的擔憂完全沒有必要。只要經濟快速發展,只要技術工人的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不會降低,民眾就不會排斥成為技術工人。

  況且,我們每年仍然有大量的移民到來。這些移民是技術學校培養的主力,短時間內不會缺少技術工人的來源。”

  聽到亨特部長這麽說,不少的內閣成員紛紛表達了讚同。

  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的內閣部長讚成提高技術工人的待遇,吸引更多的民眾進入技術學校。

  眼見雙方僵持不下,勞爾首相將目光看向了教育部長凱洛,詢問到:“凱洛部長,你有什麽好的意見嗎?”

  見眾人紛紛將目光看向了提出問題的自己,凱洛部長只能站了出來,提出自己的意見:“

  首相閣下,各位。在我看來,目前的兩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我們為何不各退一步,在考慮國家財政的情況下,適當性的提高技術工人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呢?”

  看到眾人都將目光看向自己,凱洛部長這才繼續說道:“關於這些,我暫時有兩個提議。

  首先,我們應當建立比較完善的技術工人制度。就拿我們的鋼鐵工人來舉例。對於在技術學校畢業的學生,或者通過相關技術的考核之後的普通工人,就可以拿到相關的鋼鐵工人技術證書。

  技術證書一共分為四等,分別對應著一級技術工,二級技術工,三級技術工和四級技術工。

  對於這四種等級不同的技術工人,財政部可以制定更加詳細的最低工資保障。

  通過給技術工人劃分等級,能夠盡可能避免一些崗位出現比較生疏的人上崗的情況,加強各職位的安全性。

  其次,通過考核不同等級的技術證書,工人也能夠提高自己的收入,這也相當於變相的補貼。

  第二個建議,就是根據技術工人等級的不同,進行一定的稅收減免。
    相信各位也清楚,優秀的技術工人對於國家有著重大的作用,也是我們必須要培養的群體之一。

  建立考核制度之後,可以通過減免稅收,發放補貼和福利,以及適量的宣傳等措施,提高技術工人對於提升自己技術等級的動力。

  甚至我們還可以通過根據各企業和工廠擁有技術工人等級和數量的不同,對企業和工廠進行一定的稅收減免,來增強整個社會對於技術工人的重視和培養力度。

  如此一來,我們所擔心的民眾對於成為技術工人的熱情降低的問題就不會出現,對於財政也沒有太大的負擔。”

  勞爾首相點了點頭,對於凱洛部長所提出的提議還是很滿意的。

  其實話說回來,凱洛部長作為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他思考這個問題的時間注定也更長。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凱洛部長的提議確實更加有效和合理。通過給技術工人劃分等級發放證書的方式,不僅能夠讓企業有效識別技術工人的能力,同樣也能對一些真正擁有能力的技術工人提高薪資。

  但需要重視的一點,就是對技術考核的把控。

  這樣的制度好是好,但也不是完美無缺的。首先就是必須對技術考核進行嚴格把控,確保其中不會出現作弊和賄賂的現象。

  畢竟政府頒發的技術證書,一定程度上還是很有說服力的。但如果有很多人只有證書沒有能力,這對政府的公信力也是一種打擊。

  “凱洛部長,技術工人等級劃分和技術考核的事情,就交給教育部和工業部了。

  我希望在技術考核中不會有任何作弊現象發生,我們的目的是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的技術人才,而不是讓一些人鑽政策的空子,明白嗎?”勞爾首相將目光看向了凱洛布長,略帶嚴肅的說道。

  “我明白,首相閣下。”凱洛部長同樣嚴肅的點了點頭,將目光看向了一起點頭的工業部長喬伊。

  技術學校雖然也分管在教育部下,但培養的技術工人大多都在工業方面。

  當然,各部門其實都有一定的技術工人,這也代表著對技術工人等級的劃分和考核是需要各部門共同監管和努力的。

  “那麽技術工人的考核就暫定為政府承認的技術學校和政府開設的技術技能考核點兩種方式。

  目前考核的方式暫定為免費考核,但每年只允許考核兩次。要想進行第三次補考,需要支付額外的補考費用。”勞爾首相總結到:“

  這樣能夠有效控制參加技術考核的人數,暫時也不會對政府的工作造成影響。”

  內閣政府簡短商議之後,這份關於對技術工人等級劃分和考核制度的計劃很快就上報到了阿瑟的辦公桌上。

  阿瑟略微掃過幾眼,對於內閣所商議的計劃還是比較滿意的。

  實際上,這樣的考核制度已經和後世十分相似了。每個等級的技術工人所享受的最低工資和稅收減免各不相同,也能鼓勵等級比較低的技術工人朝著高級技術工人努力。

  在這樣的制度的影響下,相信澳大拉西亞很快就能多出一批高級技術工人,這對國家的發展和建設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被阿瑟通過之後,這份技術工人等級劃分和考核制度的政策很快對外公布,並且率先在悉尼和墨爾本實行。

  哪怕是最低等級的,也就是一級技術工人,仍然能夠享受超過人均收入水平(143澳元)的最低工資,以及2%的稅收減免。

  而再往上,二級技術工人能夠享受到178澳元的最低工資保障,並且能夠享受到3%的稅收減免。

  三級技術工人能夠享受到225澳元的最低工資保障,以及3.5%的稅收減免。

  最高級的四級工人能夠享受到275澳元的最低工資保障,以及5%的稅收減免。

  這四級技術工人制度,也將成為考核所有工人的標準。沒有通過技術考核的工人一律為普通工人,最低工資標準按照澳大拉西亞勞動法實行。

  就目前來看,最高等級的四級技術工人薪資水平相當於兩倍的人均收入,收入也並沒有那麽誇張。

  但實際上,最低收入並不代表著技術工人的實際收入。工廠和企業還會根據技術工人的能力不同,進行相應的工資的商討。

  所謂的最低工資保障只是保障技術工人能夠拿到最少的資金,但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是要遠超最低工資的。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