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748章 核武器的進展
  第748章 核武器的進展
  讓軍隊參與對野兔的狩獵,這是阿瑟從來沒有想過的提議。

  不過想想也是。士兵們打固定的靶子也是訓練,打移動的野兔更是訓練。

  甚至打中野兔的難度要比打固定靶的難度更高,說不定還更有利於提高士兵的命中率。

  至於大規模組織軍隊狩獵野兔所帶來的一些資金的消耗,對於目前的澳大拉西亞來說也不算個事了。

  正好也能讓軍隊進行長時間的拉練,一來訓練軍隊在各個地形中的作戰能力,二來訓練士兵們的槍法。

  仔細思考一下,覺得這種方法可行之後,阿瑟也就沒有猶豫。

  阿瑟讓威廉自己去找國防部,讓參謀部制定調動軍隊捕獵野兔的計劃。

  如果能夠有效消滅野兔的數量,對威廉來說也是一件功績和功勞。

  當然,如果不能有效消滅野兔,說起來也能訓練軍隊,總之也不會有太大的過錯。

  之所以將這件事情交給威廉去做的原因,除了讓威廉增加一些威望之外,其實阿瑟也有著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視察核武器研究項目的進展情況。

  對於阿瑟來說,核武器是做夢都想擁有的底牌武器,也是保障澳大拉西亞發展和強大的重要手段。

  只要能夠領先全世界研發出核武器,接下來其他國家沒有核武器的空白時間,就是澳大拉西亞自由使用核武器的時間。

  等到一些比較強大的國家紛紛擁有核武器之後,這種武器更多的也只是威懾手段,並非比較常用的武器。

  因此,盡早研發出核武器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能在二戰到來之前研發出核武器,接下來的戰爭就會變得輕松許多。

  特別是面對島國這樣喪心病狂的敵人,阿瑟可以肆無忌憚的,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使用核武器。

  完全消滅這個民族或許做不到,但如果只是消滅這個國家的話,其實還是能夠做到的。

  說到核武器,後世關於核武器的製作流程其實已經十分清晰。但對於現在的澳大拉西亞來說,因為是核武器方面的探索者和先驅,所要經歷的其實更加困難和複雜。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核武器研發是在1939年開始的,而澳大拉西亞的核武器研發從一戰後就已經開始。

  研發的時代不一樣,困難性也是不一樣的。

  美國研發核武器的時候,相關的核理論都已經成熟,和美國一起競爭,爭相研發核武器的還有德國。

  但現在,核武器相關的理論還沒有成熟,其他國家甚至還沒有考慮到核武器相關的概念。

  人們還不清楚鈾礦中某種鈾元素能夠帶來巨大的威力,也能夠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益處。

  研發核武器要經過兩個非常重要的步驟。

  首先是從大量的鈾礦中提取出製造核武器的真正原材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鈾235。

  可不要覺得這樣做就很簡單了。要知道,一般鈾礦中鈾235的含量只有0.7%,這是一個相當低水平的數字。

  如果這樣也就罷了,剩下的99.3%的鈾礦幾乎全部都是鈾238,這是一個和鈾235極其相似的元素。

  兩者的區別真的不大,同樣擁有92個質子,唯一的區別就是鈾238多了幾個中子。

  但能否製成核武器的關鍵就在這幾個中子身上。

  鈾235之所以能夠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是因為鈾235吸收了低能中子後,還會在裂變過程中釋放出2個中子,釋放出的中子又被別的鈾235吸收,促使發生新的裂變,釋放新的中子。

  如此循環,形成完整的“鏈式反應”,每次裂變產生的能量不斷積累,這也就是核武器有如此強大威力的原因。

  而鈾238與鈾235不同,鈾238吸收了中子後會形成擁有147個中子的鈾239,不會釋放出任何物質或者是能量,就這樣默默將中子吞了下去,與鈾235呆在一起,中子一邊出一邊進,如此反而形成了一種平衡。

  如何分辨兩種極其相似的元素,並且在大量的鈾礦中提取少量的鈾235,這是核武器研究項目小組首先要進行的任務。

  目前澳大拉西亞的核武器研究項目小組所采用的方法是氣體分離法。

  簡單來說,因為中子的不同,鈾235和鈾238的質量也是不相同的。

  將這兩種質量不相同的物質轉化為氣體之後,不同質量的氣體也會慢慢分離,重者下沉,輕者上浮。

  如此一來,就能夠更加簡單的區分出鈾235和鈾238,提取真正適合製作核武器的鈾元素。
    但這也只是愛因斯坦和奧本海默所提出來的理論罷了,真正實踐起來還是有很多的困難的。

  首先就是如何把鈾礦氣化。

  這可不是簡單的加熱就能夠氣化的。鈾礦氣化需要達到4131攝氏度的高溫,如何達成如此高的溫度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必須要找到能夠承受如此高溫的容器,才能夠將鈾礦氣化後的氣體保存,而不是讓其四散逃逸。

  高溫倒並不困,但耐高溫材料讓研究小組尋找了接近一年的時間。

  最終,還是新加入項目小組的奧本海默,經過和愛因斯坦的研究和討論,提出了合成沸點更低的鈾化合物的方案。

  這也算是變相的取巧了。既然無法找到能夠承受4100攝氏度高溫的材料,那麽不如就將鈾氣化的溫度降低,變相的來解決這個問題。

  最終,經過奧本海默和愛因斯坦所帶領的核武器研究小組長達一年多的尋找,終於發現氟和鈾合成的化合物六氟化鈾不僅同位素少,且沸點低,在理論上是一種很好將兩種鈾進行分離的物質。

  但緊接著,困擾愛因斯坦和奧本海默的難題又來了。如何合成六氟化鈾呢?
  要知道,想要合成純淨的六氟化鈾十分困難,一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

  這種實驗可不是平時的過家家,死神不會和這些科學家開玩笑,更不會因為項目的重大就不出意外。

  六氟化鈾性質十分活躍,並且極易與空氣中的氫氣發生反應而爆炸。

  甚至如果碰上一點水蒸氣的話,六氟化鈾還能形成一種腐蝕性極強的劇毒物質——氫氟酸。

  從這個階段開始,核武器的研發就變得極度危險和致命。

  之前研究鈾礦只是具有放射性,如果防輻射保護得當的話,對科學家的身體沒有太大的危害。

  但現在可不同。一旦實驗中出了任何紕漏,很有可能會造成大量實驗人員的傷亡,這對澳大拉西亞來說也是巨大的損失。

  為了保護國家機密不被泄露,研究核武器的這些技術專家都是單獨居住在一座保密的小城市,四周都有軍隊進行保護。

  這些專家都是經過挑選的,確保是忠誠於國家和王室的科學家。他們面臨如此嚴峻的危險沒有任何退縮,也讓阿瑟十分滿意他們的表現。

  對待這些國家的忠臣,阿瑟也自然不會吝嗇。首先是對這些科學家們的薪資,他們的收入都是普通科學家的兩倍以上,再加上獎金,收入絕對在整個國家名列前茅。

  其次,對於他們的家人,國家也都是有相應的政策進行補貼和保護的。

  所有科學家的子女,他們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都是免費的。不僅免除了各種書本費,甚至包括學雜等費用都直接免除。

  這也算是向這些科學家表明阿瑟對他們的重視。對於這些為了國家能夠付出一切的科學家,阿瑟也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他們和他們家人的利益和安全。

  時隔十多年的時間,阿瑟再次來到核武器研究小組所在的城市之時,核武器的研發已經來到了最後階段。

  目前研究小組已經順利的合成了六氟化鈾,並且在盡量的分離更多的鈾235。

  這其實也代表著阿瑟心心念念的核武器很快就能夠誕生。擁有足夠數量的鈾235之後,研究小組就可以利用這些鈾235,製作出威力巨大的核武器了。

  不過,想要分離出足夠的鈾235也是個巨大的難題。

  目前的核武器研發小組已經嘗試了兩種方法,也是後世核武器製造中比較常用的離心法和擴散法。

  離心法就是利用離心機的高速旋轉,將不同質量的氣體分離到不同的位置。

  不過,生產核武器的離心機需要的是能夠產生百萬倍重力的離心力,同時還要盡可能耐腐蝕,這對離心機的要求是很大的,目前研究小組所製造的離心機還無法完全滿足生產大量鈾235的要求。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擴散法了。

  和名字很是貼切,其實就是讓氣體快速擴散,根據其質量的不同,氣體擴散的速度也會不同。

  將六氟化鈾放入低壓容器中,質量輕的氣體會最先擴散,將其收集起來,然後不斷重複這一過程,就可以提純出足夠的鈾235。

  雖然這種方法不需要太先進的儀器,但提純鈾235的效率卻很慢。

  而且,經過愛因斯坦和奧本海默的計算,想要製造出可靠的核武器,鈾235的純度至少得有80%以上,這也代表著目前澳大拉西亞所掌握的兩種方法其實都不怎麽靠譜。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