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837章 加急生產
  第837章 加急生產

  1935年4月12日,第二枚原子彈試爆結束的5天后。

  阿瑟看著辦公桌上對比鮮明的三組數據,頗有些驚訝的看向了愛因斯坦,忍不住詢問道:“這就是你們在幾天前所測試出的原子彈數據嗎?”

  “是的,陛下。”愛因斯坦點了點頭,對阿瑟的驚訝仿佛已經預料到了一般。

  “第一份數據是我們第一次測試的槍式結構原子彈,第二和第三份數據分別是我們的改進鈾235原子彈和鈈239原子彈。”愛因斯坦介紹道。

  “改進鈾235原子彈爆炸當量達到了3200噸TNT當量,核材料利用率至少10%?鈈239原子彈爆炸當量5000噸,核材料利用率至少15%?”阿瑟怎麽也沒想到,第二次核武器試爆的數據和第一次居然相差了這麽大。

  當然,這對澳大拉西亞來說是一個好事情。

  要知道,這三枚原子彈都是試驗彈,第一枚原子彈隻裝了一公斤的鈾235作為核材料,其他的兩枚原子彈也都各只有1.5公斤的鈾235和鈈239。

  在正常的作戰中,肯定不可能隻裝載這麽少的核材料。

  美國人向島國所投放的兩枚原子彈,第一枚裝有整整64公斤的鈾235,第二枚也有6.1公斤的鈈239,體積上可要比這些試驗彈大多了。

  理論上來說,所裝載的核材料越多,原子彈爆炸時所產生的威力也會越大。

  雖然並不能按照單純的倍數來算,但澳大拉西亞的原子彈如果普遍裝載6公斤以上的鈈239,這不就代表著單枚原子彈的爆炸威力可以達到恐怖的3萬噸TNT當量以上嗎?
  3萬噸TNT當量的原子彈,爆炸威力相當於引發一次5級以上的地震。這也代表著,只要向敵人的城市投放一枚原子彈,就可以對這個城市造成巨大的打擊。

  製造一枚原子彈的成本大嗎?
  當然大。

  但如果一枚原子彈就能換來敵人一座城市的淪喪,這樣的成本對澳大拉西亞來說又算是比較低廉了。

  “確定這樣的數據是穩定的嗎?還是說爆炸當量並不穩定?”阿瑟有些期待的詢問道。

  如果這樣的爆炸數據是可以穩定發生的,這代表著澳大拉西亞可以立即開始製造原子彈,並且將大量的原子彈作為自己的最終底牌。

  “陛下,根據我們的多次測算,這樣的數據是比較合理的。”愛因斯坦回答道:“設計改進之後的普通原子彈,鈾235的利用率可以達到8%以上,鈈239的利用率可以達到13%以上。”

  阿瑟面帶激動的點了點頭,目光盯住愛因斯坦,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目前核武器研發試驗小組能夠開始大批量製造原子彈了嗎?如果不顧一切的生產,我們的原子彈產量能夠達到什麽規模?”

  “陛下,原子彈其他的結構都好製造,並不是限制原子彈產量的原因。對於我們來說,限制原子彈產量的因素只有核材料的生產速度,這也是目前我們必須要解決的事情。”愛因斯坦回答道。

  以澳大拉西亞的工業規模來看,原子彈的其他零部件都好製造,甚至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原子彈框架被製造出來。

  但問題是,缺少了內部的核材料,原子彈框架也只是最簡單的引爆裝置而已,實際一點作用都沒有。

  要想提高核材料的生產速度,就必須得建立大量的核反應堆,才能提高鈈239的產量。

  因為鈈239是在進行核反應的時候,所產生的一種新元素。要想提高鈈239的產量,就必須得從鈾礦中分離出大量的鈾235進行核反應才行。

  歸根結底,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大量的離心機,從鈾礦中分離出大量的鈾235。

  “目前原子彈的製造是國家的重中之重,任何資源都必須首先向核武器研發試驗小組傾斜。”阿瑟吩咐道:“我代表政府,向核武器研發實驗小組撥款500萬澳元。

  這筆錢將用來建造更大規模的離心機,用來提高核武器研發實驗小組提取鈾235的速度。

  以三萬噸TNT當量作為基礎模板,不管是鈾235原子彈還是鈈239原子彈,我希望核武器研發試驗小組能夠做到每年至少5枚原子彈的產量。

  同時,抽調一部分人手,進行核武器的小型化。導彈研發小組的項目你們應該也明白,如果能將核武器搭載在導彈上,這將成為人類歷史以來攻擊范圍最遠,威力最大的武器。

  製造原子彈為首要任務,核武器小型化為次要任務。在此基礎之上,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物資給物資。

  你們所遇到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優先通知亨特,他將為伱們處理一切麻煩。告訴核武器研發試驗小組的那些家夥,爵位和勳章我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能多早拿到,就得看他們的努力了。”

  核武器的研發絕對是國家大事,對於研發核武器的這些科研人員,阿瑟也絕對不會吝嗇。

  阿瑟所說的不假。在第一次核武器的試爆結束之後,阿瑟就已經開始擬定對於這些核武器研發人員的獎勵。

  為首的一眾科學家,他們所得到的獎勵是最豐厚的,保底也是男爵起步。

  特別是核武器試驗研發小組的組長愛因斯坦,各種功勞積攢下來,他將成為科研人員最頂級的那一批,率先拿到伯爵爵位。

  除了這些爵位之外,各種勳章、資產和資金的獎勵,一樣也不會少。

  不過因為在核武器方面需要絕對保密的原因,賞賜他們的名頭只是科研項目,並不會透露他們所研發的具體內容。

  “我明白,陛下。有了您的支持,達到每年5枚原子彈的產量並不困難。但要是想在生產五枚原子彈的基礎上還要進行核武器的小型化研發,恐怕我們還得需要相關方面的專家幫助才行。”愛因斯坦點了點頭,說道。
    原子彈的小型化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就算能夠成功小型化,也得考慮到小型化之後的原子彈怎樣和導彈配合,達到最良好的狀態。

  這也代表著,必須要那些導彈研發方面的專家幫助,才能實現原子彈加導彈的結合。

  對於愛因斯坦的要求,阿瑟自然不會拒絕。

  說起來,導彈研發到現在已經陷入停滯,短時間內是不會有太大的進步的。

  和核武器結合明顯是能夠快速出結果的項目。要是能在二戰爆發之前就成功將導彈和核武器結合起來,這對澳大拉西亞來說,就擁有了全球核威懾能力。

  當然,這種全球核威懾能力,實際上是比較笨拙的。而且,對於一些偏遠的內陸地區,導彈明顯是光顧不到的。

  與其說是全球核威懾,倒不如說是對全球所有沿海國家的核威懾。特別是像島國這樣的沿海,有太大戰略縱深的國家,對這些國家的威懾是巨大的。

  在擁有足夠核武器儲備的情況下,澳大拉西亞甚至可以完全摧毀島國的沿海城市,讓島國這個國家從列強跌落到小國家的級別。

  這對現有的戰爭理念改變是巨大的。在此之前,消滅一個國家的方式雖然多,但大體上也只有兩種。

  一種是實現全面佔領,在漫長的歷史中將一個國家完全同化。另一種就是實現完全分裂,讓一個統一的國家分裂成多個小國家,讓多個小國家之間相互製衡。

  但這兩種方法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很難去同化或者分裂一個特別強大的國家。

  一戰的戰敗國大都保留了元氣,哪怕是損失了匈牙利的奧地利帝國,目前仍然能算是列強之一。

  但在將來的戰爭中,澳大拉西亞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手段打垮島國這個國家。

  每一枚原子彈掉落在地上,所代表的就是島國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民眾的傷亡。

  目前島國的人口也就幾千萬,如果做的殘忍一點,甚至可以讓島國這個民族人口銳減到百萬級別。

  當然,這麽做就太過瘋狂,會極大程度的影響到阿瑟在歷史中的名聲。

  畢竟人類歷史上屠殺敵人再凶狠的將領,也不過只是達到幾十萬上百萬的級別而已。

  要是真的讓這個民族變成百萬人口級別,澳大拉西亞需要屠戮的島國人數量,可是要高達數千萬的。

  這一數字可比一戰中人類的總傷害還要高。要是阿瑟真的這麽做了,雖然大快人心,但對澳大拉西亞和阿瑟的名聲打擊,也足以讓澳大拉西亞接下來的統治變得動蕩。

  對於島國這個國家,阿瑟在心中已經有了一定的處理辦法。

  核武器是肯定要投放的,要給島國這個國家相當沉重的創傷,才能讓這條狗聽話。

  其次,如果控制的好,島國這個極端的民族也是有一定的價值的。

  在快速擊敗島國的前提下,可以控制島國的政府,組建出一支龐大的島國軍隊,幫助澳大拉西亞遠征歐洲。

  這些島國人將會和菲律賓人以及加裡曼丹人一樣,變成有一定價值的,可以隨便損失的炮灰。

  而且,島國所在的位置,也能限制現在已經統一的俄國的發展。

  阿瑟對於現在的俄國還是有一定的忌憚的。尼古拉二世遠遁倫敦之後,俄國政府對於俄國所有疆域已經實現了完全控制。

  一個統一的,思想新穎的俄國,再加上人口上億的俄國民眾,以及俄國龐大的疆域和豐富的礦產資源,這個國家所展現出來的潛力,甚至是要超過澳大拉西亞的。

  畢竟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始終是個問題,面對人口是自己兩倍還要多的俄國,天然性的就陷入了劣勢。

  當然,俄國廣袤的疆域對俄國來說也是個問題。雖然他們擁有列強本土人口中最多的上億人,但其中的絕大多數人口都聚集在東歐。

  龐大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很少會有俄國人自願的踏足。除了俄國所部署的軍隊之外,也就只有少數的幾個城市和比較溫暖的地方,才會看到俄國人的蹤影。

  對於俄國來說,治理如此龐大的疆域,所需要耗費的人力和物資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也就是新的俄國政府了。要是之前的尼古拉沙皇政府,龐大的人口和廣袤的疆域,反而成了沙皇政府的負擔。

   34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