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眾星之子》10.第10章 選擇
  第10章 選擇
  早上起床,陸沉騎上自己的複古小摩托,慢慢悠悠的朝著東陽湖旁邊的能源站駛去。

  昨天和穆知然聊到半夜,這讓陸沉早上起床變得略有些困難。但再困難也得起來——從今天開始,陸沉肩負了一個全新的重要任務。

  穿越鹿山的有軌電車已經停駛了四天,爆炸雖然沒有徹底毀壞軌道,但對所有線路的檢查和維護尚未結束。為了安全,學校通知有軌電車將停駛兩周左右。

  考慮到自己和穆知然最近頻繁前往物理所和試驗區的需求,陸沉最終決定把小半年沒開過的摩托車騎了出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加壓設備失效,車裡的金屬氫重量不到十克。花了半個小時才洗乾淨車的陸沉用最經濟的速度慢慢溜車,又花了十幾分鍾才開到了能源站旁邊。

  這台複古摩托車還是陸沉讀研究生的時候,為了通勤特意買的“交通工具”。盡管公共交通極度發達,但自己駕駛一輛具有內燃機結構的車輛,並且體會著輪胎轉動的感覺……這仍然是一種極具誘惑力的體驗。

  現在想想,陸沉仍然覺得自己這輛摩托車買的有點虧。買車之後,所有計劃的旅行全都泡湯。節假日都拿來加班或者補覺,再不然就天氣極糟根本出不去門。

  總而言之,這輛通過金屬氫減壓,特高壓氣瓶轉化氫氣,缸內直燃驅動的複古小摩托就這麽成了……庫存二手車。

  不過樣子確實好看,庫存就庫存唄——反正陸沉也沒想著賣車。

  “好車啊!小夥子品味不錯!”能源站裡值班的大哥遠遠就瞅見了陸沉的摩托車。等陸沉停在能源站裡之後,大哥首先給與了高度評價,然後才問起了正事,“補能還是換罐?”

  “換罐,大哥你能幫我看看麽?”陸沉把頭盔掛在後視鏡上,指著自己的車說道,“好長時間沒開了,今天剛發動就給我提醒說壓力罐內壓力異常。”

  “太長時間不騎都這樣,你這車得有小兩個月沒動過了吧?”能源站的大哥一副見多了的神情,“罐體夾層裡的反應物和氫中和了就會有這個提醒,換罐就行。”

  陸沉點了點頭,讓到一邊給機械臂更換儲能罐留足空間。他看著能源站裡眾多插著高壓頭的私家車問道,“今天怎麽這麽熱鬧?不能是氫價又要漲了吧?”

  “你沒看新聞?”大哥奇道,“比安奇港今天凌晨爆炸了,港口設施啥的壞了個遍。咱們這個大區的氫供應都是從比安奇港走的,大家都擔心補不上能,所以趕緊都來了唄!”

  “遇襲?”陸沉聽聞有些吃驚,“不是事故?”

  “官方通報還沒出來。不過……聽說有個什麽教派宣布是它們乾的了。”大哥撓了撓頭,“早上我就聽車裡的廣播提了一嘴,具體內容那我可記不起來。”

  看著機械臂完成了更換儲能罐的最後操作,陸沉用自己的學生卡刷了結帳,隨後重新跨上了小摩托。

  “我說啥來著?肯定沒問題,一把著!”聽到發動機轟鳴的聲音後,大哥開心的仿佛自己在其中發揮了什麽關鍵性作用似的。他熱情的朝著陸沉搖了搖手,仿佛在說“不用客氣”,隨後轉頭去為其他私家車充能了。

  內燃機啟動,車輛續航裡程顯示還能跑1300公裡。陸沉一擰油門,就朝著雙區宿舍駛去。

  雙區是整個中央大學裡,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風景也最優美的女生宿舍區域。和陸沉居住的湖濱不同,雙區坐落在鹿山的一個小山包上。這裡同樣能夠欣賞到毫無遮擋的東陽湖湖景,同時還不用擔心湖邊的蚊子打擾。

  這也讓雙區在中央大學裡有了個“弱水”的外號。而弱水這種地方,那就不是輕易能夠通行的。

  陸沉騎著摩托車,連著登記了三次。第一次檢查車輛安全設施、保險和排水口上方的消音管。第二次檢查頭盔以及準備的乘客頭盔是否處於安全期內。

  第三次檢查服裝是否整潔有序。

  穆知然上車的時候,陸沉向她描述了一下自己這一路上的三次檢查。尤其是第三次這個“服裝整潔有序”的檢查就實在是有些離譜……這是為了防范什麽情況啊?

  帶著頭盔的穆知然也一頭霧水,不過比起陸沉,她至少有個可能的懷疑方向,“帶頭檢查的那個女生,是不是染了一頭綠色的頭髮,而且還燙了大波浪?”

  陸沉心有余悸的點了點頭,檢查的時候,就屬這個綠頭髮女人最為嚴格。她甚至把鼻子湊到了陸沉的頭盔上,然後壓低聲音問道,“伱怎麽不系上所有的扣子呢?”

  “哦,那就沒事了。”穆知然點了點頭,“那個不是學校方面的檢查點,是文學院的師姐‘出於興趣愛好’設立的。”

  “還能因為興趣愛好設卡點?”陸沉一臉震驚,“那豈不是成了車匪路霸了?”

  “一開始也有人這麽說,但是都被松島師姐給頂了回來。”穆知然回憶道,“松島師姐當時說,‘我們也沒有強行攔路,更沒不會對其他人做什麽事情——如果有傻子被攔住了,最多也就是浪費幾分鍾的功夫而已。’”

  被浪費了好幾分鍾的傻子陸沉陷入了沉默,他一時間不知道是應該表示憤怒,還是……呵呵一笑就算完事兒。

  “我聽說,被師姐她們攔下來的應該都是內科醫生。”穆知然恰到好處的給陸沉遞了梯子,“似乎就是因為你們守規矩,所以才容易被攔住。”

  也不知道過去這幾年裡,有多少住雙區的姑娘遭了內科醫生——情況已經嚴重到需要設卡查人的地步了麽?

  陸沉的摩托車速度不快,但聊天時,時間流動的似乎也更快了一些。不多時,四層高的物理所就出現在了道路的盡頭。

  “你先別著急回去。”下了車,穆知然叫住了準備調頭回免疫研究所的陸沉,“唐老師應該已經回來了,我去看看他在不在所裡。”

  唐慶隆院士確實已經回來了,只不過他看上去有些心事重重的。在辦公室裡見到陸沉後,唐院士並不像之前似的,三兩句話就把話題轉移到實驗項目上。

  他有一搭沒一搭的和陸沉聊了幾句後,忽然有些反常的問道,“陸醫生,你覺得大崩潰真的可能是一種傳染病麽?”

  “這是我們的假設……”陸沉回答到一半,看到唐院士表情的變化後改口道,“就我個人而言,我確實是這麽認為的。但是楊老師覺得,不能單純以‘傳染病’來描述大崩潰,畢竟它和傳統意義上的傳染病還是有區別的。”

  “我是搞物理的,對於傳染病那可真是一竅不通。”唐院士真心實意地客氣了一句,然後問道,“以前的人們,在科學還不夠發達的時候,是怎麽發現和研究傳染病的?”

  這涉及到了醫學史的專業內容,好在陸沉也是學過的——對於唐院士的提問,陸沉略一斟酌後,選擇用1845年,倫敦布勞得街霍亂暴發事件作為例子進行了解釋說明。

  霍亂是一種原產於印度次大陸地區的嚴重傳染病,但由於古代交通不便,罹患霍亂的患者往往在回到家鄉前就因病去世。所以,在十九世紀以前,霍亂始終是一種烈性的、僅僅局限於印度次大陸的地方性傳染病。

  但在大航海時代、殖民主義和工業化變革的推動下,霍亂開始走出了印度次大陸。這種微小的病菌離開恆河三角洲和其他水網稠密區域,迅速朝著其他地區蔓延開來。嘉慶二十五年,已經在阿富汗、波斯和阿拉伯地區奪走數十萬性命的霍亂來到了江南。

  僅僅在蘇松太地區,這種可怕的疾病就殺死了至少五十萬人。

  當時的醫療手段在霍亂面前,最多只能被稱為是一種“溫和的謀殺手段”。而在三十四年後,對霍亂的研究終於迎來了曙光。

  內科醫生約翰·斯諾通過標注倫敦蘇豪區布勞得街霍亂事件中的死者住址,拿出了一份“霍亂地圖”。而這份地圖最終將人們的視線引導向了布勞得街的水井上——霍亂的水行傳播途徑最終被人們發現,同時誕生的還有公共衛生這一概念。

  在約翰·斯諾醫生繪製地圖二十九年後,在這位內科醫生去世二十五年後,德國細菌學家羅伯特·科赫最終分離並且在顯微鏡下發現了霍亂弧菌。這個殺人於無形的惡魔終於被人類捕捉了起來。而距離那場掀起全球感染風波的源頭感染——加爾各答霍亂大爆發——已經過去了整整六十七年。

  直到七十八年後,對霍亂弧菌效果極佳的喹諾酮類抗生素才被合成出來。

  從霍亂傳遍全球,到治療藥物誕生,一共消耗了無數化學家、醫生、細菌學家超過145年時間。七次霍亂大流行,一共殺死了約一億三千八百萬人。

  聽完了這段故事之後,唐院士沉默了很久。半晌後,他抬頭說道,“多虧當時沒有大崩潰。”

  陸沉一時竟然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麽。

  一百四十五年的時間裡,霍亂一共殺死了一億三千八百萬人。而大崩潰的五年裡,全球死於大崩潰和相關事件的人數至少在四十五億。

  “至少,我們找到了阻止它的方法。”唐院士挪動了一下身體,然後抬頭看著陸沉說道,“你和小穆的這個研究項目很重要,我這次開會的時候,找了幾個信得過的老朋友聊了聊。”

  唐院士所謂的“信得過的老朋友”,那至少是不會搶論文,而且至少是學部委員級別的大佬。

  “我的幾個老朋友,對這個想法很有興趣,但是他們也提醒了我一個盲點——你知道觀察者效應吧?”看到陸沉露出一副不知所措的神情,唐院士悄悄歎了口氣。

  “在微觀領域,尤其是電子層級的這種量子尺寸上,很容易發生‘觀察導致狀態變化’的事情發生。”唐慶隆院士從桌子抽屜裡摸出一個閃閃發光的銅色煙鬥叼在嘴上,藍色的LED燈隨著他的抽吸忽明忽暗,“你們對樣本裡鋰原子外三個電子的反覆測量,本質上也是一種觀察。”

  白色的氣霧噴出,唐慶隆聲音低沉道,“一個量子力學系統,在某個特定狀態下被觀察的越頻繁,該系統就越可能保持原來狀態。”

  陸沉皺著眉頭想了想,然後眉頭越皺越深,眉毛越聳越高。

  “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假設只能是錯誤的。”他抬頭看著唐慶隆問道,“否則,我們的觀察就會增加大崩潰再次爆發的風險。”

  按照陸沉的假設,大崩潰本身是“鋰原子外三個電子全部向下旋轉”所導致的特發性精神疾病。它之所以能在五年內導致四十多億人前後紛紛自殺,則是因為這種疾病的詭異傳播渠道。

  陸沉和穆知然認為,這種疾病的傳播模式應該是“量子糾纏”。人腦內的鋰原子外三個電子並不會一口氣全部轉變為向下旋轉,它們之間的糾纏也需要時間。而人和人之間的量子糾纏就更加抽象且隱蔽,誰都不知道這種糾纏是如何發生,又怎麽結束的。

  如果要明確這個推論,那必然要對大量的樣本進行測量檢查。那就會有更多的樣本持續維持在“外三個電子向下旋轉”的狀態中。

  而這種數量的維持,可能會進一步增加正常人類的電子糾纏風險。

  唐慶隆緩緩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他放下手裡的銅色煙鬥說道,“不能光看風險,也要看看收益。”

  他抬了抬眉毛反問道,“如果你們的假設確實為真,那怎麽解釋紀錄片能夠治療大崩潰患者的事實呢?紀錄片有什麽特殊之處,能夠讓患者體內向下旋轉的電子恢復正常?如果通過你們的研究,我們真的捉到了那個潛藏在腸道裡的霍亂弧菌……那我們就有希望徹底戰勝,甚至消滅大崩潰。”

  “現在,這麽一個機會擺在面前。你們打算,怎麽選?”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