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嶽父》320.第318章 第三百一十七 放手一搏,殊死一
  第318章 第三百一十七 放手一搏,殊死一戰

  二十四名將排行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

  孫策和太史慈的排名可是僅次於許褚之後的,更在兩夏侯之前。

  當然,這玩意有可能是純為了押韻而已。

  畢竟顏良文醜這樣的北國上將竟然被排到了二十一和二十二去了,至少,在這個維度裡,排名有所不公。

  眼前的戰場上,肉眼可見,孫策和文醜打起來其實只是略佔上風罷了。

  原本配合孫策一起打文醜的呂蒙被前方衝來的呂軍擠出戰圈,只能先行招架,壓住陣腳。

  可即便如此,文醜作為埋伏方一點便宜也沒討上,而且霸王槍和斷魂槍的碰撞中,明顯是文醜弱上一些。

  見鬼了,文遠不是說溫侯在廣陵城下戲謔孫策的嗎,這種程度,他是怎麽戲謔的呀
  顏良呢沒有跟呂布交過手,也沒有見過呂布真正出手是什麽樣子,可文醜是知道的呀。

  當初為了收服自己,兩人還打過一場。

  他承認,呂布確實是有天人之勇,但如果戰場相逢,用戲謔兩個字來對付自己,怕也不行。

  按著這個道理來推斷,那自己的武藝肯定在孫策之上才對,今天這架勢,竟然是打不過。

  哦,那證明當初溫侯沒有出全力啊,文醜心裡有些難受呀。

  而顏良那頭,情況可遠比這頭更糟糕。

  太史慈作為跟孫策大戰百合不分勝負的猛將,絕對是同一檔選手,收拾顏良絕是不在話下的,更何況旁邊還有個董襲在策應。

  不誇張的說,如果不是因為仗著身旁的軍士幫忙,顏良最多二十個回合就要被斬落馬下。

  顏良心裡非常詫異,不是說江東沒幾個能打的嗎,遼神八百人就可以收拾了,文遠誤我啊!
  所幸一旁軍士不斷地牽製著揮舞雙戟的太史慈,終歸他也無法全神貫注的交戰,雖則二戰一,卻是打成了五五開。

  這個時候,被桐油澆灌的三道火線都被周瑜調人掘土撲滅,江東軍得到了一股新的力量後,戰意更酣了。

  士氣這玩意是很玄乎的。

  一開始被伏擊,江東的兵馬確實是很慌亂,可到底是預算過了強攻,不至於軍心動蕩。

  可是交戰下來發現,呂軍的戰鬥力竟然遠不如當初廣陵城下那支,頗有越戰越勇的趨勢,現又增加了周瑜的援軍,士氣開始高漲。

  反觀呂軍倒是有些急轉直下的意思了。

  “弟兄們,殺穿他們!”韓當長刀猛劈,一副有敵無我的態勢。

  身後江東軍嗷嗷叫的往上衝,當真有幾分要反打的意思了。

  戰場太過激烈,以至於千騎出現身後的動靜也能被人所忽略。

  從中間陣型衝入繼而鑿開一條道路,那是為了破陣或者打開通道。

  眼下的情況是,江東兵在後,呂軍在前,如果直衝容易誤傷自己人,而且速度一旦停下,騎兵優勢便不複存在了。

  這支騎兵按著預先安排的計劃,分作兩部,一左一右沿著戰圈的邊沿地帶開始收割江東軍的人頭。

  僅是一陣衝鋒,就足以讓他們收割了數百江東軍的頭顱。

  伴隨著騎兵的出現,江東軍如虹氣勢陡然一滯。

  騎兵在戰場上,尤其是眼前這種戰場,最大的作用甚至不在乎能殺傷多少人,而在於帶給了江東軍心理上的壓力。

  此時,一往無前的江東軍開始有些瞻前顧後了,他們會害怕騎兵折返後繼續從邊沿廝殺,所以會有意識的往裡頭擠。

  這種心理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陣型上的混亂。

  “不要亂!不要慌!”

  作為沙場老將,跟隨孫堅討董的四大老將,韓當一眼就看出了騎兵帶來的威懾力,一邊朝著邊沿遊弋,一邊呐喊,“長槍兵,長槍兵速速靠外!公瑾靠右,我自向左!”

  韓當有條不紊的指揮著,計劃既出,行動如風。

  作為三國第一的周瑜可不只是有謀略,那可是能在戰場廝殺的男人,揮舞手中長劍拚命殺出一條路來,招呼著長槍兵到外沿。

  “兄長助我!”由於江東軍的湧來,周遭軍士已經無力為顏良分擔來自太史慈的壓力了,比起掉腦袋,呼叫增援不丟人。

  “哈哈哈,這就是北國七十萬大軍上將的顏良嗎,不過爾爾!”太史慈冷哼一聲,雙戟舞的越發凶猛了。

  “弟兄們,魚死網破,與賊軍拚了!”作為回應,文醜只能用這樣的方式來告知顏良,他真的抽不開身啊。

  盡管他是一對一,可面前的男人是江東小霸王,手中霸王槍如劈波斬浪般襲來,兩人黏在一起,招架已是不易,哪能說走就走。

  甚至,一個分心就可能導致殞命。

  撕拉~
  太史慈的雙戟極為靈活,顏良有種白馬城下遭遇典韋的既視感,終於速度跟不上反應,被董襲一槍劃破手臂,鮮血泊泊而出。

  無比吃痛的顏良咬牙死撐,刀山火海都過來了,我就不相信自己能死在埋伏戰裡!

  事實上,吃癟的可不只是顏良,從魯肅的視角裡可以清晰的發現,這次的伏擊戰打的太慘了,己方的將士一片片倒下,就算有了騎兵的加入,由於數量不足,加之韓當周瑜拚死力戰,當真沒討著好。

  照這個態勢發展下去,不僅營寨保不住了,連顏良文醜的生命都會受到威脅。

  他抽一旁將士的腰間抽出環首刀,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喝道:“將士們聽令,今夜一戰若敗,不僅壽春救不了了,我們也將萬劫不複,衝下去,助戰!”

  “殺呀!”

  魯肅是真的敢,一向作為文官的他,憑著一腔奮勇,帶著保護自己的兩百人小隊就衝下去廝殺。

  “殺呀,衝上去,與賊軍拚了!”與此同時,原本已經疲乏的睜不開眼的後方將士,也都紛紛拿起武器衝上來助陣了。

  任誰都清楚,今天晚上要是被孫策軍攻破了大寨,他們也將成為階下之囚,能不能活全憑孫策一念之間的了。

  淮南軍面對孫策的時候,其實會更願意拚死一戰的。

  這些都要拜他當年還在袁術手下時候,攻打廬江殺戮太深所致,江東四大家族中的陸家甚至險遭滅族之禍。

  新湧來的將士,戰力不強,疲乏之態也很明顯,可那是上萬人啊,光是廝殺聲就能給人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

  孫策不知真假,只看得四面八方又有新的呂軍殺出,心算對方就算與眼前這批軍士戰力這般羸弱,終究好虎架不住群狼,必須趁著合圍之前撤走,當即喝道:“快撤!快撤!”

  “撤走!”孫策軍令一下,周遭開始傳唱,大軍快速的退走。

  呂軍可不敢追擊,任憑他們大搖大擺的離開。

  現在,他們肯走就謝天謝地了,真怕對方玩一出魚死網破,文醜和顏良甚至都不懷疑自己的兩萬五千人拚光不見得是一定能贏。

  現場,一片狼藉。

  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看著江東軍的身影消失,好些軍士都是身子一軟,直接癱倒在地了。

  魯肅看著眼前的一幕,擦拭著臉頰上的鮮血,隻覺得心中無比的悲涼,他不敢想象,要是沒有昨天的那封信將會是怎樣的一副場景。

  “沒事吧?”文醜策馬來到顏良身旁。

  “該死,拿雙戟那家夥好生了得,便是單打獨鬥我也沒信心勝他,旁邊還有個小將助戰,險些就見不著兄長了。”顏良捂著左臂創口,心有余悸。

  “江東軍,厲害。”文醜看著滿地橫七豎八的屍體,己方明顯多於對方,感慨搖頭。

  “可恨,他們竟然早早料想到了我們的夜襲,到底是怎麽得到消息的!”回去的路上,天已大白,孫策看著身後將士,折了近半,心中無比鬱悶。

  今晚雖也算是大勝了,可與自己預期的一戰擊潰對方相差甚遠。

  而且,對方這樣的部署,明擺著就是提前做了安排,如果不是因為時間緊張,他們沒辦法在寨子裡挖陷阱、設溝壑,只怕折損會更嚴重。

  “此事,我也覺得奇怪。”周瑜皺著眉頭。
    照理說,就算魯肅用兵再是謹慎,最多就是安排多一點巡哨的兵馬。

  可對方是全員武裝啊,那分明就是知道夜裡會血戰,這定是提前得到了消息。

  會是什麽人
  “難道是壽春城裡跑出去的人?”呂蒙狐疑猜測。

  “不可能,德謀把壽春圍的水泄不通,就是夜裡也在四門外安排了兵馬盯梢,他們出不來的!”韓當直接否定呂蒙的猜測。

  這事想不明白,但他們也沒往己方出叛徒的路子上去猜測,畢竟,這些人都是跟著孫策出生入死的。

  一擊不中,對方有了準備,再想下手可沒這麽容易了。

  回到霍縣的時候,經過清點,這一戰,折了五千二百多人。

  若是擊潰了呂軍,倒也值當,問題是,大寨猶在,很麻煩。

  更麻煩的事也來了,太史慈跑進來,拱手道:“主公,城裡在傳言林墨已經回到彭城,組織兵力救援,聲稱在本月底內將我等趕出淮南!”

  “什麽?”

  聞言,眾人一驚,皆是面面相覷。

  馬騰兵敗的消息確實傳回來了,可他回來的也太快了吧。

  月底,那也就是說,他已經帶人進入盱眙一帶了嗎?
  隨軍的有誰,呂布來了嗎?
  一想到呂布,孫策的腦海裡就浮現廣陵城下那雙永遠波瀾不驚的眼神。

  “區區沙礫,不及我半分.”這句話說完,一計飛踹,能把自己踢的在地上犁出數丈距離。

  該死,畫面感太強烈了!

  孫策敢拿淮南三郡下手,自然是做好了心理準備面對呂布,可那也不是現在這副模樣啊。

  此時大軍尚未消化三郡之地,勉強攻破了魯肅,只怕也無力招架林墨和呂布。

  一個智極近妖的謀士,一個武力無雙的猛將。

  不是,他們這個時候就回來,難道不怕剛剛到手的司州不穩嗎,從徐州調兵馬來,就不怕曹軍發難嗎?

  這跟諸葛亮先前猜測的完全就不一樣,孫策感覺自己被忽悠了。

  該不是他們自己擔心呂軍從安豐越過安陽山去進攻江夏,才刻意讓自己當了槍頭吧。

  各種心思憑空而出,小霸王感覺情況很不妙。

  撤軍嗎.
  雖然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可孫策都覺得太不應該了,劍已出鞘斷無收回的可能。

  淮南三郡對於呂林重要,可是對於自己更重要,這是進軍中原唯一的希望,斷不能讓!

  “公瑾,你有什麽想法?”孫策望向了周瑜。

  不管是以武將的身份,還是以謀士的身份,周瑜在軍中的地位,都不是諸葛亮、魯肅能比的,甚至賈詡也無法相比。

  江東軍中,自孫策下,包括程普、韓當這些老將都服周瑜。

  昨夜一戰就是最典型的實例。

  “我們收到關中戰報的時候,呂軍是在七月中戰勝擊潰的十部聯軍,就算林墨馬不停蹄的趕回徐州,要召集兵馬最快也需要一個月才能做好準備,斷不可能現在就進入到了盱眙,這只怕是林墨的攻心之計而已。”

  周瑜說完,眾人神情凝重,隨後又是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不過,林墨回彭城之事只怕不假,說到底,誰也沒想到關中十部的十幾萬兵馬會在數月間就被他全部收拾了。”看過戰報,只是知道林墨用了離間計,可具體怎麽用的,周瑜並不知曉。

  但內心深處,對於他的手段還是很驚歎的。

  後面這番話孫策倒不關心,不過前面的話讓他心裡松弛了不少。

  思忖片刻後,沉聲道:“呂軍連日行軍,又中疲軍之計,加之昨夜血戰,短時間內軍力定然無法恢復。

  我意,趁他們軍力疲乏,又無險可依的情況下,舉壽春軍寨之兵,一鼓作氣拿下他們,只要這股兵馬被吃,劉曄那點兵馬,根本擋不住我們。”

  聽來很莽。

  可事實證明,下意識的想法有時候往往是最快捷有效的。

  周瑜深吸了一口氣後,點頭道:“還有,請主公書信曹操,告知蕭關兵馬已被我軍牽製在淮南,邀他進攻徐州,事成後我們只要廣陵一隅。”

  “曹操?”

  孫策眉頭緊蹙,“他會答應嗎?”

  “一定會的!”

  周瑜斬釘截鐵,“呂林得司州後,豫、兗二州就成了被三面夾擊的態勢,若他再不趁機反擊,往後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

  如今,他已得益州,唯是浮空山下劉備尚與夏侯淵對峙,若他能主動撤回南郡,讓出武陵,雙方罷兵不難。

  說到底,劉備是疥蘚之疾,呂林才是心頭大患,這個道理,曹操懂的。”

  這番分析下來,孫策便有了信心。

  曹操,他有絕對的理由揮軍中原,這一仗他們兩人是在所難免的,而自己主動牽製一支呂軍的話,就等同於正面分擔了曹操的壓力,總好過自己一人對付呂林吧?

  至於安豐,能拿就拿了,現在拿不到,問題也不大,城裡不過幾千兵馬,又被九江和廬江從中間切斷了與徐州的聯系,不過是孤城罷了。

  念及至此,孫策堅定道:“來人,持我虎符到大寨,調集一萬五千軍,今夜子時前務必抵達霍縣,休整一日,明日再攻雙河溝!”

  “喏!”

  周瑜的大方略是絕對正確的,利用最強大的曹操來分擔己方的壓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擋住呂林大軍的進攻。

  而且,只有吃下了魯肅手裡這支兵馬,才有可能讓壽春城裡的守軍放棄抵抗,淮南幫這群人,才有機會投效自己。

  這一次,壽春城外的大寨,江東軍出寨可就是大白天了。

  城關走馬道上的劉曄看著這一幕,心頭有些焦慮。

  侯爺此番欲攻心退敵穩軍心,可孫策似乎心意已決,非要吃下魯子敬帶來的兵馬不可,這樣下去,他們必敗無疑。

  可我現在集結城內兵馬,也不過四千多人,又無悍將在手,便是想衝破江東軍寨去救援也辦不到啊。

  劉曄很苦惱,他現在除了能趁著江東無法圍城了把消息傳遞給魯肅外,什麽也做不了。

  而且,他也很明白,一旦魯肅兵敗,這壽春城根本守不住的。

  更加清楚,林墨的援軍,短時間內是到不了的。

  腦子裡有無數的想法,詐降,又或者是圍魏救趙,可到最後,都覺得不夠成熟。

  平心而論,孫策這次帶來的兵馬精銳程度本就不是尋常軍隊能對付的,加之魯肅連日趕軍,時間又如此緊迫,連設防布陷阱都來不及。

  唯一的辦法,就是撤走。

  只要他們這支軍隊沒有完全被打散,終歸還是能對孫策形成一定的威懾力,也算是為林墨爭取時間吧。

  另外一頭,他也清楚,曹操隱忍多時,一定會嗅到這千載難逢的戰機,只要孫策能拖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曹軍必會在中原掀起大戰。

  這盤棋,無論是眼前的局面,還是整體的大局看,似乎都對己方很不利。

  允文啊,我能做的,就是死守壽春,但願你能早一些趕到。

  否則,淮南兩郡一旦淪陷,徐州必將腹背受敵,屆時你該如何收拾殘局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