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嶽父》231.第231章 第二百三十 暗流湧動,囂張的資
  第231章 第二百三十 暗流湧動,囂張的資本
  “我發現你小子有點喜新厭舊啊。”

  廳外傳來老嶽父的聲音。

  難道我養魚的事情被老嶽父知道了?

  不對吧,這個年代三妻四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呀。

  “你一直都說身邊很多見不得光的事情是交給笮融去幹的,現在郭圖來了,你就對笮融棄如敝履了?”

  林墨松了口氣,還以為是什麽事情呢,他站起身子給老嶽父斟了杯茶才緩緩道:“正是因為要保護笮融,才派郭圖前往幽州。”

  “此話怎講?”老嶽父坐下後,品茗著北國新茶,努了努嘴,示意林墨也坐下說話。

  “許攸的死明眼人都知道跟我們是脫不了乾系的,但起因卻是笮融郭圖在大街上與之謾罵引發,所以,這件事,最終還是他們兩人背了鍋。

  我們現在表現的對郭圖越重用,北國的群賢才會越發的認為許攸的死是郭圖主導的,是他納給我們的投名狀。”

  呂布朝著熱騰騰的杯口緩緩吹著氣,面露沉思之色,過了一會又放下茶杯,帶著猜測問道:“讓郭圖成為許攸暴斃的眾矢之的,反正他在北國本來就有著不俗的影響力,能夠招架的住;相反,若是笮融這個時候鋒芒太盛,卻未必能頂得住來自北國世家豪強的壓力?”

  林墨點了點頭後呂布才釋然一笑,“想不到這種事情上伱還這般費心,現在想來,確實在理。”

  這個時候,北國的舊勳,尤其是早年就跟著袁紹的人,一定不能死在自己的手裡,否則會讓北國人人自危。

  從這個角度上看,林墨更希望的是郭圖能把袁熙給勸回來。

  只有他平平安安的回來,北國士子才會相信由老嶽父做主,這裡反而比從前更加和睦了。

  當然了,如果實在勸不回,那該殺還是得殺。

  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了了,林墨在向北國世家豪強傳遞一個信息,老嶽父挾袁尚令北國那麽對袁家忠心耿耿的人,一定會從袁熙身上想辦法。

  他雖是個中庸之人,但生命受到了威脅,未必不會奮起反抗。

  可以的話永遠都要極力的去避免戰爭。

  “有你把著,我可以放心了。”

  呂布抿了一口茶,沉吟道:“還有一件事,你是忘記了,還是有意為之。”

  “黎陽,蔣義渠。”林墨自己就幫老嶽父補充完。

  “看來你沒忘,他手頭上可是有五萬大軍,而且佔據的位置是北國戰略重鎮黎陽,他若有什麽異心,鄴城會首當其衝,你到底怎麽想的?”

  林墨歎了口氣,沉聲道:“我是沒想好該怎麽處置這件事,嶽丈大人應該知道,蔣義渠是袁紹親手提拔的武將,過去他不怎麽顯眼,但現在,河北四庭柱不複,趙睿、韓莒、馬延、何茂等人悉數陣亡,他在軍中的威望可就要比從前更重了。

  死一個許攸就已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若是蔣義渠再死了,只怕不是北國世家豪強,軍中也可能出現兵變。”

  呂布眸子轉了轉,反應了過來,脫口而出道:“所以,你沒有對高乾出手救援,也是考慮到他在軍中的威望,又是袁紹外甥,擔心他若平安回到北國,對於我們掌控袁尚不利?”

  林墨沒有說話但臉上已經寫著了肯定的答案。

  細想,這件事確實挺棘手的,當初郭圖還提議過讓蔣義渠去救援並州的,但被自家女婿給否了,現在他明白了,這些人終歸都是要死的,怎麽借刀殺人又能做到不便宜曹操,這就很關鍵了。

  對高乾的應對,林墨選擇的是給他一個假希望,讓他盡可能多的拚殺曹軍兵馬,當然,最後證明還是低估了曹操的能耐,高乾輕松就被他給收拾了。

  但這也意味著,沒有派蔣義渠去救援是明智的,如果沒有軍師坐鎮,五萬大軍到最後只怕要變成五萬俘虜,反倒是成全了曹操的做大。

  “就像對付袁熙一樣,以袁尚的名義密令他回鄴城,若不回,則斷其糧草如何?”

  老嶽父的提議被林墨搖頭否定了,“現在誰都清楚北國是由我們翁婿做主的,他若能聽令回來當然是最好,可他如果決意不聽從我們的號令,逼急了是有可能投曹的,不可貿然試探。”

  蔣義渠所處的位置與袁熙畢竟不一樣,對付袁熙可以采用先禮後兵,加上還有底牌沒用,林墨有信心可以一舉拿下袁熙。

  可蔣義渠的身邊林墨並沒有任何的底牌,加上黎陽作為戰略前沿,他若想投曹,一天就可以易主,隨後北國門戶洞開,局勢轉瞬間就會變為被動,風險太大了。

  “我覺得,此時黎陽的重要性不會比幽州弱,只有黎陽握在我們的手裡,才可以直接威懾到許昌,在安豐駐扎的夏侯惇所部也會放棄攻城立刻返回,乃至於未來曹操若有異動,也要掂量這後院起火的風險。”

  “我明白。”

  林墨深吸了一口氣,“重用郭圖等人,一多半也是為了安撫蔣義渠,讓他明白就算是我們翁婿做主,他也依舊可以受到重用的,可效果似乎不大。”

  事實上,林墨確實做了不少功課,除了郭圖外,辛家兄弟也得到了封賞,而且都是官升兩級,一個拜為了大將軍府長史和司馬。

  這兩個位置都是八百石官員,位比郡丞、郡尉了。

  可是,十幾萬大軍的整合,換了太多舊勳,軍侯以上幾乎是一掃而光,這一點,不可能瞞過蔣義渠的,他的不安大概也是來源於此。

  正因為如此,對待蔣義渠是嚇不能嚇,用又不能用,處境十分尷尬。

  “讓辛家兄弟出使?”呂布試探著問道。

  “算了,無謂打草驚蛇,現在蔣義渠自己也很煎熬,我們糧草照給,先穩住他,同時派出多路斥候,確保他不會與曹操勾結上,等多幾個月看看他的態度。

  實在不行,我還是有後手的。”

  呂布沒有再說什麽,這種事情他本來就不擅長,你讓他帶著部隊去攻打黎陽,他能扛著方天畫戟就殺過去,玩腦子,顯然有些為難人了。

  唯獨有些不痛快的是,他沒想到入主北國後,反倒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蔣義渠會成了最棘手的麻煩事,打不得罵不得。

  有些頭疼。

  “魏兄,想不到會是你親自登寨,真是蓬蓽生輝,令我無限榮幸,來,這一杯我代表黑山軍敬你!”

  太行山有三千多米高,全長逾千裡,幾乎是南北貫穿了整個北國,山高地險,戰略要點數不勝數。

  也因為有這樣的天塹,張燕才能十多年來在這裡如魚得水,就連如日中天時候的袁紹都奈何他不得。

  自從呂布在青州時候開始挾袁尚令北國開始,他就已經知道了北國變天的事實,自然,呂布會派使者上門這件事也是意料之中的。

  只不過他沒想到,來的竟然是呂布麾下的猛人魏越,更沒想到的是,他竟然敢把騎兵全部安放在山下,隻身一人就上了太行山,這份膽略還似當年幾十騎追著自己幾萬人跑的時候一樣。

  “張將軍,溫侯的意思你也清楚了,怎麽樣,能談談了嗎?”作為朝廷敕封的中郎將,即便是掛著黑山賊匪首的惡名,魏越也不介意稱上一句將軍的。
    坐在虎皮帥椅上的張燕與二當家杜長對視了一眼,笑道:“魏兄,你也知道我帶著這些弟兄在山上閑散慣了,若是下山,隻恐不能適應軍中條規,反而衝撞了溫侯”

  魏越放下酒碗,直接一擺手,“都是爺們,別玩那彎彎繞了,直接點吧,什麽條件。”

  如果可以的話,張燕其實是真的不想下山的,可如今北國的情況已經不似當年了,並州在曹操的手裡,冀州在呂布的掌控中,夾在兩地間的張燕怎麽可能置身事外,他一定要選擇一家下注的。

  當然,太行山的大部還是在冀州范圍的,加上那些年被呂布支配的恐懼,又分析了現在呂布的實力,張燕一定要二選一,那還是呂布更好一些。

  “弟兄們不慣軍規,所以,即便下山了,我們的人也不能散夥,軍中一應職務皆由我指派。”

  說完,張燕小心翼翼的盯著魏越,想要一探他的反應。

  所幸他還是自顧自的喝著酒,顯然是默認了這一條,於是張燕繼續道:“出任太守後轄區內從郡丞、郡尉到各縣的縣令,皆由我定奪。當然,稅賦方面我也會按著溫侯的要求每季上繳。”

  魏越依舊沒有任何的反應,這就讓張燕心頭的巨石落了一大半了。

  畢竟,這樣的情況,即便是下了山,黑山軍還是黑山軍,還不需要一直住在山寨裡,弟兄們可以洗白,家眷們也可以好好的耕種。

  有的選,誰願意當山匪呢?
  “最後.最後.”

  張燕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堅定的說了出來,“我想要常山郡。”

  聞言,魏越嗤笑了一聲,“你當山匪當傻了嗎,你自己是哪裡人自己不清楚?”

  戶籍回避制度是明確規定,當地人絕不可出任地方官員,比如溫縣人不可為溫縣縣令;彭城人不可為彭城太守,冀州人則不可為冀州州牧,這都是有明文規定的。

  張燕自己就是常山人,顯然是不符合律法的,不過他似乎早有準備,訕笑著說道:“杜長他是河內人,讓他做太守,便不算違背朝廷律法了。”

  魏越看了一眼額頭上一道刀疤延伸到面頰、一副凶神惡煞模樣的杜長,大概就明白他們想玩什麽了,也要學著溫侯弄一個傀儡出來是吧。

  說到底,他們就是不想離開太行山,在常山這裡,如果有什麽緊急情況,依舊是可以立刻就遁入太行山的。

  “其他要求都可以答應你,這一條,不行。”魏越拒絕的很堅決。

  常山是接壤並州的門戶,這樣的戰略重地絕對不可能交給張燕的。

  更何況,他帶的人全部由自己做主,哪天曹操開出了天價,他隨時就可以把大家夥給賣了,這一點幾乎不用回去問也知道,肯定不能答應。

  “當然,當然,這不過是我的愚見,溫侯若是不準,一切還得照溫侯意思來。”

  魏越有些懵逼的看向張燕,不是,你就不爭取一下?
  他甚至都想好了張燕自恃黑山軍強大,又有天時地利,肯定會擺一擺架子的,怎麽會這麽乖。

  難道,真的被打怕了?

  一時間,魏越反倒不知道該怎麽應答了。

  “那如果沒有意見,就去平原做太守吧。”魏越遲鈍了好一會才開口。

  “善,那就平原了。”張燕像個三好學生聽從老師安排。

  “何時可啟程。”

  “是這樣魏兄,太行山上黑山軍近三萬眾,兼之家小過十萬數,又在此地經營了十來年,就算要走也是要給我些時間準備的,半年可好?”張燕笑盈盈的問道。

  “三個月。”

  “爭取,我爭取三個月離開。”

  魏越有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完全吃不上力。

  你說張燕不乖吧,你說啥是啥,可魏越又不是傻子,他當然清楚張燕能跟袁紹周旋這麽些年還能談笑風生,怎麽可能是易與之人呢。

  實在談不攏,他倒是希望張燕發怒,問題是他還配合的緊,無奈之下魏越只能放下酒碗,悶聲道:“今天算第一天!告辭了。”

  “我送魏兄。”張燕就像是個永遠笑眯眯的人,和和氣氣的把魏越送出大寨足二裡地才停下。

  等到魏越的身影消失在了茂密的林間,他的笑容才瞬間凝滯,陰惻惻的盯著山下,冷嗤道:“把我當什麽人了。”

  “大當家的,我看他還帶來了不少騎兵,都是好馬啊,要不然,讓兄弟們摟草打兔子?”杜長的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

  黑山軍裡也是有騎兵的,可是他們的戰馬跟魏越帶來的比,簡直成負重的駑馬了,看的杜長心癢癢。

  “喝高了你!去招惹他們幹嘛?”

  張燕白了他一眼,冷聲道:“用你的腳指頭想想,你以為現在的呂布還是當年那個四處逃難的喪家之犬嗎?”

  被訓斥一頓的杜長也不敢吱聲,老老實實的聽著。

  張燕走到山崗處的斷崖邊,雙手抱胸,喃喃自語,“當初的袁紹是何其意氣風發,尚且奈何不得我,一個太守就想把我打發了,有這能耐你倒是把太行山給蕩平了,也算你們了得。”

  “那朝廷那頭怎麽答覆?”杜長聽了這誓師般的言論才敢發問。

  “能怎麽答覆,一樣,反正咱們是誰也不得罪,但誰想把我張燕給吃了,也得問問他有沒有這麽好的牙口。”說罷,張燕扭頭返回了大寨。

  像這樣的寨子,整個太行山上有二十多處,主打一個狡兔三窟。

  他可絲毫不擔心今天魏越來了後會把地形摸清楚。

  在價碼沒有達到自己的底線前,張燕也有不打算屈居在任何人之下。

  其實張燕是有囂張資本的,別的不說,光是這千裡縱深的太行山,打不過你還躲不過嗎?

  莫說是現在的呂布這點兵馬,當初袁紹幾十萬大軍尚且做不到圍剿。

  耗吧。

  這麽多年都過來了,不在乎多些日子,反正是別人急,他又不急。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