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嶽父》202.第202章 第二百零一 要拿回我失去的東西
  第202章 第二百零一 要拿回我失去的東西

  開春時節的許昌,天氣多變,就像人生一樣,上一刻還陽光明媚,這一刻便暴雨傾盆了。

  在四角涼亭下躲雨的曹操探手接住順著簷角滴落的雨水,心情複雜。

  他身後的石桌上,放著一捆竹簡,是繆尚寫來的請降書。

  河內,易主了。

  橫亙在西北方向多年的石頭,今天終於被搬開了。

  他並沒有欣喜若狂,其實眼下這個時間裡,北國內亂,呂布入青州,荊襄自顧不暇,就連孫策都開啟了交州征程,根本沒有任何人能攔住他拿下河內。

  河內,不過一郡之地,兩萬兵馬,他曹操彈指可破。

  中原大戰他是最大的受益者,至少目前是這樣,繳獲的軍械、戰車、甲胄不談,光是戰馬就有六千余匹,一鼓作氣把騎兵隊伍擴張到了八千之眾,在中原一帶堪稱無敵了。

  而且,因為這一戰的逆轉,也讓兩州世家開始安定下來竭誠相助,原本一戰後只剩下五萬人的隊伍,再次擴張到了八萬軍。

  所以,他要拿區區一個河內,可以說全力一擊下,哪怕張楊死守也撐不過一個月的。

  之所以這個點一直成為曹操的隱痛,歸根結底還是出在了兩件事,一是曹呂聯盟,二是林墨的錦囊妙計。

  曹呂聯盟終歸只是過渡期,反目不過是時間問題,尤其在呂布選擇北上之後,這聯盟已經名存實亡了,只差一個合適的時機。

  最讓他不安的是林墨的錦囊,畢竟中原大戰時是享受過了三計定乾坤逆轉戰局的巨大收益,要說不忌憚是騙人。

  遑論是他,就連郭嘉對此都落了陰影。

  可是今天,河內易主了,而且沒有動一兵一卒,司馬懿竟然隻身一人就把張楊苦心經營多年的河內攪弄的翻天覆地。

  他不敢評說司馬懿的才華是不是壓林墨一頭,但至少證明了一件事,林墨給張楊的錦囊,正如郭嘉所猜測的那樣,是敲山震虎而已。

  不管中原大戰裡種種不可解釋的計謀如何去理解,可事實就是事實,他林允文,肉體凡胎,絕非傳言所唱懂得驅役鬼神、預知未來。

  這件事,比得到河內本身還重要。

  誰會願意自己的對手是個跟世人不在一個次元的人物呢?
  坐在涼亭下石板凳上的郭嘉看著桌上的竹簡發呆,耳邊雨聲滴滴答答,空氣既涼爽又清新,他心中的陰霾,在這一刻,都被驅散了。

  很長一段時間來,他的內心對於林墨都有陰影,跟曹操一樣,他始終無法理解林墨到底是怎麽做到那些事情的。

  雖說張楊的空錦囊是疑兵之計,是敲山震虎,但還是不可否認林墨對人心的拿捏令人欽佩。

  只不過,這些都是正常人可以辦到的,郭嘉自然不會認為自己是在跟一個神級人物交手了。

  消失了很久的陽光,似乎重新籠罩在了他的心頭之上,讓人心情舒暢。

  “司馬懿這人你怎麽看?”沉默了良久曹操終於開口了。

  “手段不俗啊,僅憑一己之力就把張楊的基業給毀了,最重要的是他能做的不留任何痕跡,如果我們不是受益方,甚至都很難知道這事是他在主導。”郭嘉並不吝嗇自己的誇讚之言。

  單就這件事而言,司馬懿做的堪稱滴水不漏,又能把自己完全摘出來,手段不可謂不高明。

  “而且他還能讓司馬家繼續保持中立,不得罪我與呂布,心術之重、城府之深,了不得啊。”

  曹操補充道,冷笑了一聲,隨後歎道:“此人也算是驚才絕豔之輩,還是想法子把他給吸納了。”

  郭嘉也笑了起來,拿起石桌的竹簡說道:“繆尚信裡說司馬懿因為張楊的死悲痛過度,已經不能起床了,這人的心術玩的好啊,司空想讓他出仕都難。

  從開始到結局,一步一步他全部都算計好了,確實手段了得。”

  這一點曹操當然看出來了,也因為如此,他才更覺得司馬懿是個難能可貴的人才。

  所幸司馬家就在河內,中原兩州在握,關東也在恢復中,作為夾在中間的司馬家想置身事外?
  簡直是笑話!

  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但眼下曹操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只能先把這事放一放,“如今局勢已經明朗,呂布入得北國,短時間內抽不會身了,河內也已經打通,我欲兵分兩路,北取並州,東征淮南三郡。”

  河內的易主,不只是打通了北上並州的糧道,更重要的是給了曹操信心和底氣。

  他不僅要鯨吞並州,還要利用陳登一鼓作氣拿下淮南三郡,將過去失去的東西統統討回來。

  北國三方大戰雖未打響,但兵馬已動就撤不回來了,並州高乾那幾萬人馬他還是很有信心能拿下的。

  最難的點反而是淮南三郡,因為斥候回報呂布把張遼調過去了,同行的還有兩萬大軍。

  廣陵一戰,張遼大放異彩,威震江東,曹操心知他是呂布麾下的頭號猛將,足以獨當一面。

  這塊骨頭,還是挺難啃的。

  “如果要兵分兩路,那可就是三軍盡出,許昌會空虛的。”郭嘉提醒了一句。

  “無妨,能造成威脅的只有劉表,但他想用兵,也需要過蔡家這一關,蔡瑁是個明白人,從過去幾番通信,他也是有意歸順的。”

  曹操轉身看向郭嘉,笑道:“我看你擔心的不是劉表,而是不知道我應該去哪頭吧。”

  郭嘉笑而不語,這確實是個難題,也是兵分兩路最尷尬的一個地方。

  畢竟這支隊伍裡只有曹操一個主帥,沒辦法像呂布那樣,擁有兩面軍中大纛。

  曹操沉思片刻,“淮南三郡有陳登做內應,我相信是沒問題的,到時候元讓帶人去便可,我嘛,北上並州,或可震懾高乾,有機會招降。”

  高乾是袁紹一手提拔起來的,袁紹一死,北國又亂了,自己親率大軍才能真正的震懾住他。

  “那在下呢?”曹操北上,似乎也沒什麽不妥,郭嘉轉而關心自己的安排。

  “你去安豐吧,並州邊陲之地多苦寒,伱身子弱未必能受。”

  曹操看著郭嘉,滿眼都是關切與溺愛,“再者,安豐雖有陳登策應,但張遼此人不可小覷,有你在,我才更放心。”

  郭嘉點了點頭,拿出腰間酒葫蘆搖了搖,看著亭外細雨沉思。

  他考慮的不是安豐戰局,而是並州方向。

  他希望,即便自己不能跟隨曹操親征,也能出一番力。

  “司空,此番取並州,有兩個人是可以利用的。”

  “噢?說來聽聽。”

  曹操饒有興致的坐了下來,直接搶過了郭嘉手裡的酒葫蘆,後者尷尬一笑,“太行山,黑山賊張燕,張燕號稱十萬眾,戰力不可小覷,若能引為己用,此番高乾必會首尾難顧。”
    張燕的十萬眾部就跟當年青州黃巾的百萬步眾一樣,都是包括了老弱婦孺的,真正的戰力撐破天就是兩到三成,也就是兩三萬這樣。

  作為山匪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況且張燕盤踞太行山多年,連袁紹都無奈其何,自然是有點本事。

  曹操點了點頭,張燕,一個山匪,許利便可拿捏,問題不大,旋即目光示意郭嘉繼續說下去。

  “第二個,南匈奴的單於呼廚泉,可遣使攜禮謁見,許以重利,邀他一並進攻高乾,便是不成,至少不能讓他摻和進來了。”

  其實無論是匈奴還是鮮卑,在漢末這個時期與中原的諸侯都是有聯動的。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公孫瓚那樣用雷霆手段,事實上無論是袁紹還是曹操,他們對這些胡人多采用懷柔安撫政策,關鍵時候也能為我所用。

  “好,此二人確實可以利用。”

  曹操滿意的頷首,“反正接收河內後也需要一點時間平穩,再者大軍出征荀彧也要時間準備的,先派使臣前往太行山與河西吧。

  若是能得到他們兩人的支持,拿下並州便易如反掌,繼而我便可西南兩個方向虎視北國,坐觀他們三方成敗,取最後的漁人之利!”

  曹操說完這番話的時候,連綿的小雨也戛然而止,一縷陽光驅散了許昌上空的陰霾。

  “司空高見。”郭嘉看了一眼外面刺眼的陽光,露出一抹笑。

  想要拿回酒葫蘆,卻被曹操瞥了一眼,“少喝些,醫官說你底子薄。”

  “知道了。”郭嘉嘿嘿一笑。

  男人間的浪漫,在這個時代似乎遠比男女之情還能暖人心。

  大方向算是定下來了,但這件事要辦起來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去運轉。

  最大的問題還是糧草,雖然在中原一帶都啟用了曲轅犁和龍骨水車,但世家們的債務太重,加上又要開發關東地區,許昌的府庫早就是個空殼子了。

  現在一口氣出動八萬大軍,糧草、牛車、奴役各方面的安排都是錢,就算是荀彧也需要時間去準備。

  所幸現在的局面於曹操而言是極大的利好,各世家的支持力度肯定要比先前大上許多。

  最後,就是人員的編排問題,自己帶一支大軍北上並州,夏侯惇帶一支去淮南,兵力如何分配,文臣武將的隨行不僅要考慮到合理性,還要講究搭配,都需要細致的運籌。

  但,這種充實感,可遠比先前的中原大戰讓曹操心裡踏實。

  畢竟,這一回,他才是主宰。

  林允文,這盤棋你下的太大了,未必還能收的住手呀。

  曹操撚著手指,嘴角勾勒。

  呂布率軍是提前來到了夏津,當道口上下了大營。

  許多年不做先鋒了,有點不適應,因為他不僅要給自己下寨,還得幫著把袁譚的大寨也給立起來。

  十萬人駐扎需要兩個大型的營寨,縱橫都得過十裡,可見工程量之大。

  當然了,在袁尚的大軍還沒來之前,他們可以安安心心的下營,問題不大。

  兩座大營還沒立好,袁尚的前鋒軍就到來。

  前鋒領軍是步兵校尉馬延,以前是顏良的副將,作戰以彪悍著稱。

  如果四庭柱還有一人在,他也沒有這樣的機會,現在嘛,他已經可以獨立帶著三萬大軍充當先鋒了。

  馬延還是很小心的,嚴格按照審配的要求,距離呂營五十裡開始下寨,同時下寨工作只能由一萬人開展,剩下的兩萬人分三班日夜防備偷襲。

  畢竟建寨的時候,往往也是一支軍隊最容易被偷襲的時候。

  這樣速度是會慢一些,但他們不在意,只要站穩了腳跟就好辦了。

  事實上,審配早早的就做了戰鬥分析,了解這一戰自己的優勢和對方的優勢。

  對方的優勢就是呂布這杆槍頭,以如今北國軍的戰力,又沒有悍將開路,確實不能正面硬拚。

  而己方的優勢就是後勤補給碾壓於袁譚,青州雖臨海,但這收成可是遠遠比不上冀州的。

  世家豪強也多在冀州,加上還有以甄家為首的商會在發力,這一戰打消耗戰和持久戰,一定能贏。

  甚至,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他們據守各處險隘都能把袁譚給耗死,把呂布給逼退。

  只不過是考慮到現在北國大局不穩,如果面對袁譚來犯,袁尚不做出敢於正面接招的反應,會讓各地的平衡出現傾斜,其中就包括了袁熙在內。

  所以,大軍前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做給他們看的。

  呂營這頭,大寨未成,不過容納他兩萬人的先鋒營寨早早就搭建好了。

  中軍帳處,呂布正盤算著要不要搞一波偷襲。

  他當然知道現在馬延做好了防備,但無所謂,主打一個實力的碾壓。

  北國軍中原一戰後,早就成了強弩之末,四庭柱不複,大戟士先登營易主,呂布覺得就算是正面硬剛,也能撕開一條線來。

  林墨笑盈盈的說道:“嶽丈大人所言極是,那就衝他一輪吧。”

  已經收到了許攸的密信,正好驗證一下這家夥到底是真情實意,還是在敷衍自己。

  呂布正要興奮的出去點兵的時候,一名軍士跑了進來,手裡捧著一杆長槍,長槍的槍穗上還掛著一個錦囊。

  “溫侯,河內急報”

  “河內.稚叔?”

  他立刻衝上前接過竹簡翻看。

  聽到急報兩個字,林墨也是心頭一沉,湊了過去,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說兩點,歷史上張楊是被楊醜殺的,所以主角早早就幫張楊處理了楊醜,眭固這個點他根本不得而知,並且前文也從來沒有提醒過張楊注意眭固,只是知道他回了河內,曹操肯定不會放過這個點。

    第二,司馬懿入懷縣這件事林墨也不知情。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