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嶽父》364.第360章 第三百五十九 呂布決斷,行動開
  第360章 第三百五十九 呂布決斷,行動開始

  劉協是個明君啊,回都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林墨、呂布探討三公九卿的人選。

  呂布自然是對天子唯命是從的,不過讓呂布有些詫異的是,自家女婿竟然也跟自己一樣,盡管劉協再三詢問,也沒有推薦任何人,口口聲聲說是三公九卿關乎社稷之本,只能由陛下定奪。

  劉協心裡很感動,然後就開始定員。

  三公是司徒,太尉和司空。

  這三人聽起來是平級的,其實不然,司空是下轄九卿,是最高的行政長官,而太尉是管理軍方的,最高軍政長官,司徒多是負責監察百官和行文報奏之類,類似於副丞相。

  從待遇上就可以看的出來,司空和太尉的俸祿是一萬石,但司徒跟九卿一樣都是兩千石。

  在第一天的朝會上,就當著文武官員開始了冊封,林墨為司空,呂布為太尉兼領大將軍,年過花甲的楊彪為司徒。

  楊彪的資歷可是很老的,在長安時候他就是三公之一了,後來曹操當權把他給免了,現在算是給他官複原職,也沒人會有什麽意見。

  張遼為衛將軍,僅次三公,趙雲為征東將軍、張繡為鎮東將軍、魏越為鎮南將軍、文醜為安東將軍、顏良為安南將軍,余者武將皆有封賞;
  賈詡為太常,九卿之首;劉曄為宗正、陳宮為太仆、魯肅為太常少卿,余者皆有封賞。

  值得一提的是,九卿之中的少府本來是耿繼,他這次也活著回來了,自然不可能動他的職務,再一個是治粟內史荀彧,人在潁陰待著,可以上門去請的。

  當然,也一定程度上都給封了侯爵,用以彌補一些功勳距離九卿不足,但做九卿從事又低了一些的人物,譬如徐庶、馬超、滿寵、郝昭等等。

  從排面上看,可以說一多半全是呂林的人,這似乎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畢竟這可不是呂林主導的封官,全然是由劉協一個人裁定的。

  所以,退朝之後呂布就拿著到手的太尉、大將軍的金匱玉綬擺著林墨的面前,諄諄教導道:“你自己看看,陛下可是把這些年有過功勞的弟兄都沒落下,你做了丞相,我也拜了大將軍,這回你該收起伱的小心思了吧。”

  說完這番話,呂布甚至露出了得意的神色,感覺心裡頭舒坦多了。

  一個是主管國家政事的司空,一個是主管國家兵馬的太尉、大將軍,這就等同於把軍政權力一次性都賦予給了呂林二人。

  聽來好像本就是屬於他們的,可經過天子這麽一敕封就合法化了,並且足以留名史冊,呂布心情大好啊。

  “這就說明陛下比我想象的還要聰明呐。”林墨理所當然的說道。

  “又來了。”

  呂布盤膝坐在墊子上,側對著林墨,“你是不是把陛下想的太壞了一些。”

  林墨不以為然的嗤了一聲,無奈道:“嶽丈大人,我應該怎麽說你才能明白呢,你以為他大肆冊封我們的老部下是對所有人的肯定嗎,那是不得已而為之。

  他如果只是單純的冊封我們翁婿而遺漏了這些文臣武將,那麽下面的人就會不服氣,黃袍加身你懂吧”

  林墨撓了撓頭,應該不懂,那是趙匡胤的事情,這個時代還沒有發生呢,乾咳了兩聲繼續道:“若是不對我們手底下這群文武大肆封賞,下面的人就會有想法,連溫侯和蘭陵侯都不曾遺忘我們的功勞,你這天子剛剛複位就想鳥盡弓藏嗎?

  現在不是挺好,大家都得到了應有的那份,也不會有人有意見,並且還都念著他的好。

  可問題就出在一個點上,郎中令和衛尉這兩個位置他卻沒有任命。”

  郎中令和衛尉都屬於九卿,不同的是,郎中令負責宮廷戒備,領禦林軍;衛慰負責宮門戒備,是直提九門校尉。

  換句話說,誰要是拿下這兩個位置,就等同於掌控了京畿范圍的命脈,可以隨時接管許昌城的防衛。

  見呂布一臉狐疑,仍舊不信,林墨便歎道:“嶽丈大人你想過沒有,這兩個位置現在看來不顯眼,可一旦天下太平了,京畿之地是不允許駐扎兵馬的,就算是拱衛京畿防務的兵馬也只能駐扎在城外。

  也就是說,這兩個位置的人在最關鍵的時候可以隨時發動兵變。

  他在跟我玩心裡博弈呢,覺得這次的封官大家夥都高興了,那他提拔幾個人上來誰也不會有閑話,哪怕是你我翁婿也會覺得理所當然。”

  呂布搖了搖頭,“允文,我說不過你,可你如果堅定的認為陛下暗藏殺害你我之心,那不管他怎麽做你也不會滿意的。”

  “得得得,我就知道你不信的,走吧,帶你去見一個人,到時候你就明白了。”林墨沒有廢話直接起身出門了。

  呂布拜了大將軍,掌管天下兵馬,憑大將軍的兵符可以調動大漢天下任何一個地方的兵馬出營。

  張遼拜的是衛將軍,這個職務最初是設於西漢時期,那個時候可是掌管京畿禁軍的,不過現在這個時期,衛將軍的職級沒有變,可司職變了,禦林軍被分出來不再由衛將軍調遣,而是提領負責京畿防務的拱衛營。

  不管怎麽說也算是呂布之下第一人了。

  而趙雲所拜是征東將軍,四征將軍裡的老大,名堂聽來是響當當的,可這個職務是需要被派駐出去領兵的,換句話說,真正天下太平後,趙雲是不會被留在許昌。

  連將軍府都有現成的。

  府內,一名少女手持長槍、身披湛藍鎧甲、身後火紅披風飄蕩,沒帶纓盔,長發扎起高高馬尾,英姿颯爽,秀色可餐,怎一看有那麽一點呂玲綺的味道。

  不過缺了那份高冷,更多時候她都是笑盈盈的笑個小女孩。

  此時她身形扭轉舞動長槍橫掃向前,在馬超舉槍格擋的時候,少女手中長槍靈性的一收轉拍為刺,倒是讓馬超的有些詫異的後退了兩步。

  見狀,她得意一笑,露出小虎牙,“這一招是子龍哥哥教我的,怎麽樣兄長。”

  “厲害了,有你子龍哥哥教你,我看過不了多久我也打不過你了。”馬超收回長槍揶揄道。

  馬雲祿,這次跟著馬騰一起來到了許昌。

  有了上次的離間計之後,馬騰是深感不安的,他太明白自己到底不是呂林集團的核心人物,所以連曹操都會拿著自己來當離間目標。

  再加上馬超這種莽撞性格又不適合做官,今後在暗流湧動的勢力碰撞之中,只怕太容易成為政治犧牲品了。

  許昌不是三秦之地,可沒人會慣著馬家。

  馬騰能夠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聯姻進入呂林核心內部。

  這個核心裡的人物還是有一些的,但真正有影響力的人,也就是張遼、趙雲和陳宮這麽幾個了。

  思來想去,馬騰覺得讓馬雲祿與趙雲聯姻是個不錯的選擇,趙雲救過林墨,可以說是除了張遼以外呂林第一人了,這一點從這次的封官大典上就看的出來。

  起初他還擔心趙雲的心氣高未必看的上馬雲祿,沒想到二人見面後還是很投緣的,馬雲祿呢喜歡趙雲身上那股勇略無雙的氣魄,趙雲也很喜歡馬雲祿這種調皮性格,經常讓他露出無奈的表情。

  這不,纏著趙雲學了幾招就把馬超當靶子來練了,作為老父親的馬騰感到很欣慰啊。

  “見過大將軍,司空。”呂布和林墨走進來的時候,馬騰、馬超、馬雲祿乃至於趙雲都行禮了。

  呂布先是擺了擺手,“都是自家人,不必拘禮。”

  然後林墨才說道:“馬將軍、孟起,有些事要跟子龍談。”

  “明白。”馬家人立刻就會意的退走了。

  林墨也不擔心他們心裡會有介懷,事實上馬騰打的什麽算盤他也清楚的很。

  不過馬家畢竟是開國元勳的後代,能不能支持自己去做那樣的事,這一點他也無法判斷,至少暫時還不行。

  自然,這件事他們也沒必要聽了。

  入屋拜茶之後,林墨開門見山道:“把你聽到的話跟我嶽丈大人如實道來吧。”

  趙雲看了一眼林墨,隨後又看向呂布,歎了口氣。

  那樣的話其實他一開始是非常糾結的,總覺得與天子作對那就是不忠,可林墨對他的意義與旁人不同,他害怕如果自己不提醒,林墨是真的會有危險。

  屋內,趙雲將那日聽到的話,一字不落的轉述出來,呂布的表情從不安變成驚駭,最後直接是懷疑人生的目瞪口呆。
    不是,他回來許昌的時候表現的那麽友善,當真是做戲啊。

  呂布咽了咽口水,認真的看著趙雲,“子龍,這件事可大可小,你確定這些話都是陛下親口說的嗎?”

  他的眼神還帶著一絲僥幸,直到趙雲信誓旦旦道:“大將軍,末將這雙耳朵能聽百步外的箭羽撥動之聲,當時我距離陛下不過三十步而已,決計不會聽錯的。”

  至此,呂布緩緩閉上雙眼,表情變得有些猙獰起來。

  早在林墨第一次跟他說起劉協絕非等閑之輩的時候,呂林翁婿與天子也必然不能共存於世,當時他是有所搖擺,可並沒有立刻就相信。

  他總覺得這裡頭怕是也有自己女婿貪戀權位的可能,畢竟一個沒見過面的天子你就非說雙方最終是不死不休,實在難以相信。

  到朝會時候天子敕封百官,所有人都得到了嘉獎,哪怕是臧霸這樣的土匪出身都給了個侯爵身份,你還能質疑他什麽呢?

  現在,趙雲把一切說穿,不管願意不願意相信,這一切都如林墨事前分析的那樣。

  聽劉協那話,收拾林墨不過是時間問題,一旦實際掌權,所有有威脅的人怕是都難逃被他特殊照顧的下場。

  旁了不說,回想起林墨說過一家老小都要被牽連,呂布便是不能忍。

  他緩緩起身,走到一旁的角落,沉默了很久很久。

  最後,像是做出了什麽重要決定一般,整個後背都松弛了下來,背對著二人沉聲道:“中郎令和衛慰這兩個位置,交給伯平和魏越吧。”

  “那也不用。”

  林墨輕笑了一聲,他知道,這件事算是辦妥了,“只要嶽丈大人明白我們的路在哪裡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小婿會辦妥的,這兩個位置就讓陛下自己定人。”

  要想馬兒跑,總得給馬兒吃草不是嗎。

  有些事情,真就是劉協當權了他也未必有膽量去做。

  反過來,如果是給了他一定的希望,大概率會選擇放手一搏的。

  “允文,你需要我怎麽做。”趙雲說這話的時候,雙拳緊攥,表情痛苦。

  林墨拍了拍他的肩頭,“放心吧,我不會讓你直接參與到這件事裡頭來的。”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忠君是一種被從小灌輸的定性思維,哪怕你心裡不忠,嘴上也必須忠誠。

  所以,歷史上每每有發動政變的,衝在最前頭的都不是最得力的乾將,更多的是中層人物。

  因為上層人物已經不再需要通過這種梭哈的方式來為自己贏取利益最大化,而中下層的人則迫切需要翻身的機會。

  華歆爬上太尉,陳群的九品中正製,這一系列的產生都是利益交換來的。

  這也是為什麽在每次叛亂奪權之後,會有一大批的中下層人物冒頭。

  當然,趙雲的性格,也不是會考慮利益的問題,但其他人會,所以,林墨要做的是造出一個多數人利益受損的局面。

  同時,這個局面又必須是劉協造成的,林墨盤算過,這種做法產生的動蕩其實是最小的,甚至遠比不管劉協,自己自立更為穩定。

  這也是冒險把劉協接回來的重要原因。

  至於趙雲,還真是沒有勉強的必要,反正後頭的事情又不是非他不可。

  “對了,看你跟馬雲祿是挺投緣的啊,看來是好事將近了,不過你是不是應該先跟嫂嫂把親給成了才好迎馬雲祿進門啊?”

  話鋒轉變的太快,以至於先前心裡還無比糾結的趙雲有些反應不過來,愕然看著林墨。

  “你不說我也知道,畢竟嫂嫂的境遇與常人不同,馬雲祿又出身將門,她這會估摸著心裡有想法,但我不是教過你怎麽討嫂嫂歡心嗎,你還沒用上嗎?”林墨抱胸笑道。

  “眼下時局動蕩,我沒那心思,還是先幫你把事給辦好了再說吧。”趙雲苦澀歎道。

  “子龍,你以為我教你的法子只是為了讓你討嫂嫂歡心而已嗎?”

  林墨忽的又嚴肅了起來,認真道:“你這頭快些進行吧,這事關系著我接下來的計劃,不能再耽擱了。”

  啊這趙雲有些茫然,“你教給我那兩樣東西還能助你成事?”

  “我沒跟你開玩笑。”林墨重重點頭。

  “雖然不曉得有什麽用,但正好現在去哄哄她,想來她會歡喜。”

  趙雲覺得心裡輕松了許多,轉而又問道:“真的沒有別的事了?”

  “沒了,就這一件事,你辦妥了就行了。”

  聽得林墨這般說來,趙雲終於長舒了一口氣,“行,我一會就去吧,不過,真有什麽事你也不必擔心什麽,不管怎麽說,你我是兄弟。”

  林墨微微一笑,沒再多說,做兄弟,貴乎知心,不為難對方,也是一種情義。

  “走吧嶽丈大人,我們也該準備準備跟陛下談談條件了。”林墨站起身來舒展了個懶腰,覺得前所未有的痛快。

  這件事,到目前為止,一切都朝著有利的方向在發展。

  也是自己計劃的范疇內。

  許昌方面現在也算的上是皆大歡喜的局面,呂林高興了,天子也高興,包括手頭下的文武百官好像也挺不錯的。

  但荊州方面用一日三驚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伴隨著敕封百官同時進行的還有四道聖旨。

  第一嘛當然是罷免了曹操,並且昭告世人他過去的種種惡行,目的當然是斬斷曹操的合法性,道義上把他架在火上烤。

  第二道聖旨是加封劉琮為荊州刺史,蔡瑁為荊州都督,領荊州軍務。

  用意也很明顯,就是要挑起曹操與蔡氏一族的矛盾。

  作為本就是慕強而投的蔡瑁而言,這道聖旨可是很要命的。

  第三道聖旨是指責劉琦無端發動安豐戰事,貶為新野縣令,即日赴任。

  先前劉備所打的仗那可都是掛著劉琦的名頭在進行的,現在天子要秋後算帳了,當然是找劉琦了。

  至於第四道聖旨,是加封劉備為前將軍,任長沙太守。

  理由當然是救駕有功了,雖然當時跟趙雲起了衝突,但事出有因,可以理解,這些年來一直與曹操對抗,就這一點就值得加封了。

  除了劉琦的這道聖旨是林墨建議的外,其他的三道聖旨都是劉協自己要下的,被曹操挾天子令諸侯這麽多年,他當然更清楚的知道聖旨怎麽下才有殺傷力了。

  襄陽那頭人心浮動,長沙這頭情況也不見得好。

  劉備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劉琦被嚇的已經瑟瑟發抖,跑去找黃忠了。

  現在,這位皇叔已經信不過了,黃祖走了,魏延也跑了,劉琦唯一可以信任的就只剩下黃漢升一個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