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苟在診所練醫術》520.第519章 你們肯定能賺好幾百,升學科帶
  正常情況下,李敬生的診所做這個手術最少都要收兩千八到三千的樣子。

  因為這個手術具備相當高的風險,還有後續的一系列護理、抗感染治療等等。診所不像醫院,收費基本上都是一次包乾。

  醫院則是理直氣壯的按每次的診療服務收費。

  比如,患者做眼球摘除手術,術前檢查單獨收費,手術單獨收費,然後術後的藥費再單獨計費。

  要是手術中出現異常問題,這個也是要增加費用的。

  如果患者出現了術後感染,或者其它並發症,要治療的話,還得再另外計費。

  這種收費是比較合理的方式。

  對醫院非常有利。

  基本上不承擔啥責任,出了問題,那是患者倒楣,由患者買單。

  診所就不行。

  診所能做手術的本身就極少。

  如果這裡收費,那裡收費,很容易被患者當成黑診所給舉報了。

  比較省事的就是一次性包乾。

  把整個手術及護理的費用計算出來,然後一次性收取。

  這裡面最大的風險就是術後並發症,以及術中可能出現的一些意外。

  所有手術都有風險。

  哪怕只是一台最最簡單的一級切割包皮手術,也有可能把患者弄掛掉。

  還有醫生給患者打局麻,然後患者出現意識喪失,昏厥,送去搶救。最終搶救無效死亡的悲劇。

  摘掉一邊的眼球,這個手術風險是極大的。

  誰也沒法保證術中不出事。

  李敬生猶豫了一下,心中也在權衡著這件善事能不能做。

  “正常情況下,你這個手術最少需要兩千八的樣子。這樣好了,我想辦法給你找醫保報銷一部分,實際只收你一千五百塊錢,你看可以嗎?”

  他看著患者那粗糙的雙手,破舊的衣服,營養不良的凌亂頭髮與面部,最終決定做這件善事。

  少收一千三百塊錢,對他來說,還不需要一天就能賺回來。

  這個損失他完全能夠承受。

  實際上,這台手術的總成本可能也就一千七八的樣子。

  包括人工、藥費、器械損耗、一次性耗材等等所有成本。應該不到一千八。

  等於他冒著較大風險帶醫生和護士給患者辛苦做手術,最終一分錢賺不到,還得虧個三四百塊錢。

  要是換成以前連房租都交不起的日子,他絕對不會乾這種蠢事。

  現在有錢了,心態也是完全不一樣。

  適當的做點善事,他非常樂意。

  “成!幫我做吧!”

  患者同意了。

  “我知道,一千五百塊錢摘個眼球,你們最少能賺我好幾百。真羨慕你們當醫生的。”

  患者交費時,冷不丁的冒出一句話,讓李敬生無比扎心。

  關鍵還沒辦法與患者計較。

  越是底層的人,思維越落後。

  就像賣熟人一件商品,哪怕成本價賣給他,也會覺得你肯定賺了不少。

  “哈哈,既然覺得當醫生這麽暴利,你以後可以讓兒女也當醫生嘛!”

  李敬生笑著回應。

  同時還有些心虛的看看外面的天空。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收完費,他含淚‘賺了’三四百。帶著蒙洛與林蕭然進手術室給患者做了眼球摘除手術。

  患者的右眼已經發生較重的感染。

  他在李敬生這裡沒有買到消炎止痛藥,肯定找藥店之類的買了藥,然後自行服用。

  整個手術還算順利,術後又給患者開了抗感染藥物輸液。

  叮囑患者每天按時來診所打針、複查。

  下班後,接診大廳已經沒有顧客和患者了。

  林蕭然好奇的詢問李敬生“老板,那個右眼摘除手術才收了一千五百塊錢,定價也太低了吧?我估計成本都不夠。”當員工的,本來是不會關心這些事。

  他們也是把診所當成了自己的家,有著很強的歸屬感,才會替診所的利益著想。

  “嘿嘿,你知道那位患者怎麽說的嗎?”

  李敬生笑道。

  “他怎麽說的?”

  “他說我這台手術收一千五,最少賺他好幾百。還說羨慕我們當醫生的,特別賺錢。”

  “啊……”

  林蕭然頓時睜大眼睛,與李敬生相視之後,兩人同時笑了。

  “師父,明明是虧錢的,患者也不領情,那您為什麽還要給他做這個手術呢?”

  韓思瑩在旁邊不解的問道。

  “患者的情況你也看到了,你覺得他像是能夠拿出三千塊錢做這台手術的人嗎?如果不幫他把受傷的右眼摘掉,免疫系統會把他的左眼殺死。到時候,他將會徹底失明。那他今後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窮困潦倒。你以後行醫也是一樣,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能夠幫患者就盡量幫一把。

  不要與他們過於計較。

  幫助患者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保護好你自己。如果自己飯都吃不飽,一個月也就四五千塊錢,還要慷慨的拿出三四千幫助患者,那完全沒必要。

  以後你在醫院工作久了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遭受苦難的人太多了,根本救不完。”

  李敬生語重心長的對她說道。

  這也算是一種言傳身教。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麽一位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主任醫師,帶出來的團隊也會同樣醫德雙馨。

  手下的醫生和護士們個個正派。

  靠的正是這種潛移默化式的言傳身教。

  人性本善。

  所有人類遭遇到真善美時,都會發自內心的認同。甚至感到敬佩。

  然後會自然而然的去學習與效仿。

  “小韓,是不是發現跟著你師父一起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林蕭然在旁邊笑著問道。

  “那是自然。我遇到師父是這輩子最幸運的事情。”

  她揚著白天鵝一般的修長脖子,深以為然。

  ……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李敬生在內鏡方面的手術能力也是變得越來越厲害。

  有了大量實踐機會後,他在黏膜下利用鹽水打一條‘隧道’的新術式,也是變得更加成熟。

  第二篇內鏡手術的論文很快發表。

  這次,他比第一次時自信了許多。
    本身也在這個領域具備了相當高的知名度。

  發表的國內核心期刊很快過審。

  引用量也是急劇攀升。

  僅過了四天時間,國內醫學界的內鏡領域便被再次掀起滔天狂潮。

  幾乎所有的醫生都知道了一個叫李敬生的醫生,在內鏡領域有著與世無雙的天賦。

  更有醫學界的內鏡泰鬥們看過他的第二篇論文後,直言他發明的內鏡新術式已經超越了國外。

  在連濤等人的建議下,他又把論文投稿到了SCI。

  這次,真正走向全世界。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

  不過他對自己的論文有著極大信心。因為這時候,在國內已經爆了。

  這是他在內鏡領域發表論文,第二次火爆。

  而且一次比一次掀起的狂潮要猛烈。

  李敬生這天在骨外科門診坐診,還不到中午十一點的樣子,付院長親自過來了。

  看他滿面紅光的樣子,想必是有什麽大好事。

  第二醫院的骨外科手法正骨遇到對手,被對面的魏氏醫骨館挑戰。這讓醫院高層與華主任都承受著巨大壓力。

  也就只有李敬生像個沒事人一樣,該幹嘛幹嘛。

  唯一的區別,或許就是加強了對幾個徒弟的教導。

  楊魯慶背叛師門,投奔到魏氏醫骨館以後,李敬生也進行了一些反思。

  那次遇刺事件,對楊魯慶是不是太狠了一點?
  “李醫生,忙完手裡的那個患者出來一下。”

  “好的!”

  李敬生答應著。

  手法正骨門診的業務經過了前段時間的遇冷後,也許很多患者開始識破對面魏氏醫骨館的免費把戲。

  特別是一些受害的患者鬧事,甚至發生了患者跳樓事件,使得魏氏醫骨館的聲譽受到極大衝擊。

  背後盡管有著九鵬國際醫院的公關團隊極力消除負面影響。

  但是仍然有很多患者有著一顆清醒的頭腦。

  不肯跑去上當。

  寧願花錢到第二醫院這邊接受治療。

  李敬生這邊已經有兩個徒弟可以獨立坐診。這也使得手法正骨門診可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營業,不會因為李敬生休息而停診。

  好處就是患者可以隨時過來診治。

  如果遇到一些難處理的,葉輝與劉憲會讓患者第二天再來。到時候由李敬生處理。

  這樣一來,也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徒弟們有了大量練手的機會,除了可以治療大量簡單的骨傷病例,還能慢慢的嘗試挑戰一些中等難度的骨傷病例。

  李敬生這邊則是專門處理難度高的病例。

  徒弟們快速成長,他這個當師父的同樣在朝著頂尖水平快速攀登。

  整個手法正骨門診的運轉,變得極為科學合理。

  最終的結果就是業務不斷回暖,大部分患者選擇來這裡就診。

  只有少數患者仍被免費吸引著,跑到對面被收割。

  對此,李敬生也好,第二醫院也罷,一點辦法都沒有。

  患者到哪裡就診,那是他們的權力。

  手法正骨門診的業務不斷回暖,或許還與一件事情有關。李敬生上次向華主任反應,魏氏醫骨館可能派了醫托混跡在第二醫院這邊,暗中蠱惑排隊就診的患者去對面治療。

  第二醫院自己查了大半個月,一點進展都沒有。

  那些醫托朝級狡猾,根本查不到。

  後來付院長動用關系,請了一位退休的刑警,還有兩個專業偵察兵,經過摸排調查。

  最終揪出了足足六個內鬼。

  這事甚至牽扯到了醫務科的副科長。

  不必說,這些人都受到了最為嚴厲的懲處。甚至有人被起訴,進去了。

  打掉了這幾個唯利是圖的內鬼後,前來第二醫院就診的骨傷患者很少有人再被勸到對面去。

  甚至,他們壓根都不知道對面的魏氏醫骨館免費這件事。

  就算知道免費,也不敢去。

  因為誰知道那邊的醫術怎麽樣?
  李敬生處理完手上的患者,交代陳醫生與晉炎羽兩人,頂一會。

  他走出門診室。

  “咱們到那邊的辦公室聊聊。”

  付院長看向他的眼神極度親切,臉上的笑容也是十分和藹。

  瞧這架勢,肯定是有什麽好事情。

  李敬生跟著進了不遠處的門診辦公室。

  “李醫生真是多才多藝呀!上面的大領導前不久特意打電話過來表揚了你,並且讓我對你這樣的人才多加愛護,問你有什麽困難沒有。”

  付院長沒頭沒腦的幾句話,讓李敬生有些摸不著頭腦。

  “謝謝上面領導和您的關心,我並沒有什麽困難。醫院待我也是非常好。”

  他心中暗自猜測,付院長說的多才多藝,很可能是指他在手法正骨、內鏡領域,兩處開花。

  這事沒想到驚動了主管部門的大領導。

  令他感到有些惶恐。

  感覺自己也沒做什麽,就是在內鏡領域研究出了一種全新的術式。

  “醫院這邊呢,條件有限。但是像你這樣的特殊人才,肯定要大力支持。這邊準備給你配一間單獨的辦公室,醫院的內鏡室資源,也可以讓你自由使用。還有,醫院準備今年評你為醫院的特優青年醫生,到時候會把你的個人資料與成就送市裡評審。

  我們醫院的外科領域算是發展得不錯,內鏡領域卻有些差強人意。

  我來之前找內鏡領域的幾個科室負責人談了話,他們一致認為應該由你來擔任咱們二院的內鏡學科帶頭人。

  不過這事還得先征詢你的意見。”

  付院長平時挺嚴肅的一個人,此刻卻是笑眯眯的看著李敬生。

  “哦,對了,江離市醫藥大學那邊想要聘你為正式講師。他們院長還特意跟我談了這件事,說是只要你能夠在那邊達到工作年限的最低要求,可以保升副教授。”

  這又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隨著李敬生在內鏡領域的兩篇論文引爆,帶來的各種頭銜與資源,滾滾而至。

  一時間,幸福得讓他甚至覺得有些不真實。

  “咱們醫院這邊也會跟上,你的最低工作年限到了後,保升副主任醫師。”

  評副高、正高職稱,有著醫院大力支持,絕對可以事半功倍。

  “謝謝您的栽培!沒有您的支持和提拔,就沒有我李敬生的今天。我是您手下的一個兵,您是司令員,往哪指,我就往哪打。”

  李敬生總算還沒有被這一堆的好處砸暈。

  給出了一個讓付院長高興萬分的回答。(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