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苟在診所練醫術》505.第504章 成了行業標準,院長怒了
  傳統外科手術的優勢就是視野開闊,追求最好的手術效果。

  內鏡手術則是追求微創、低風險、手術時間短,恢復時間短。對患者的創傷往往較小。

  但是內鏡手術往往具備局限性。

  病灶過大,它處理不了。

  手術部位特殊,它還是處理不了。

  內鏡手術還存在天然的操作空間狹窄,視野有限等問題。

  李敬生對內鏡手術進行大膽改進,巧妙借助廉價的生理鹽水,輔助手術。效果也是出奇的好。

  這台手術的術式,很好的解決了內鏡手術的一些痛點與短板。

  與上次發明的新術式相比,這次已經稱得上他的獨門絕技。

  不過在手術中,他也發現還有很多值得總結、改進之處。

  ……

  術後的第二天,患者已經能夠進流食。

  出血量也是非常少。

  正常情況下,腹腔手術後,引流液中,大部分是血性液體。剛完成手術的一兩天,引流液往往很多。

  但是李敬生做的這台手術,出血量極少。

  更讓人驚歎的是,術後的引流液同樣極少。

  到得第三天,患者已經能夠下地走動。進食也增加了,排氣、排便,一切正常。

  李敬生懸著的心,總算是落了地。

  腸道腫瘤切除手術,除了要擔心複發,更要防止術後感染。

  無論是腹腔感染,還是處理不及時造成的腹膜炎,創口化膿,都足以對患者造成致命威脅。

  這台手術取得成功,也讓他對新術式有了更足的信心。

  沒過兩天,果然又接到了一台腸道腫瘤手術。

  這次發生的位置在空腸段。

  手術難度同樣很高,而且患者的年齡已經89歲。是一位老教授。

  接下這台手術時,李敬生也有過一些猶豫。

  老教授的虛歲已經是90歲。

  很多人根本活不到這個年齡。老教授的身體本身又存在多種基礎疾病,耐受極差。

  李敬生為此,特意把麻醉醫生亞妮請了過來。

  讓她做一個評估。

  “如果能夠在四十分鍾以內把手術做完,而且是內鏡微創,患者的安全應該有保障。”

  亞妮直截了當的說道。

  像這種手術,如果是傳統手術,至少需要三到四個小時。

  還得祈禱手術中別出現什麽問題。

  隨便出點意外,都有可能導致手術時間變得更長。

  比如最常見的腹腔粘連嚴重。

  這會增加手術難度。

  還有出血異常,同樣會帶來巨大麻煩。

  “四十分鍾做完,有不小的難度,但是可以嘗試。只要咱們團隊配合默契,應該問題不大。”

  李敬生決定挑戰一下。

  上次那台早期腸癌手術後,他做了很多總結,認為手術時間完全還能夠大幅縮短。

  上次是因為第一次用鹽水在腸道黏膜層下面衝開一條通道,供內鏡手術刀通行,他非常擔心弄破患者的腸子。所以每一步都做的小心翼翼。

  這次再做類似的手術,他有了一定經驗,速度可以加快許多。

  還有,這次需要剝離的腫瘤要略小一些,時間又能少一點。

  李敬生經過慎重考慮後,接下了這台手術。

  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再加上該做的檢查都已經做完了。術前準備工作也基本不用長時間準備。在家屬的強烈要求下,李敬生當天就帶領團隊給患者把手術給做了。

  整個手術過程比他預想的還要更順滑。

  耗時31分鍾。

  如果是傳統手術,要把空腸的這顆腫瘤切下來,哪怕是技術非常熟練的老主任醫師,至少也會需要三小時以上。

  他隻用了六分之一不到的時間,就把手術做完了。

  不得不說,這是他在內鏡手術上的又一次重大進步。

  手術時間大幅縮短,手術質量卻反而提升了。

  病人在術後十二小時,已經吃了流食。

  據連濤反應,病人誇李敬生手術做得好。老教授在沒做手術前,吃東西很容易嘔吐。

  而且老是覺得腹脹。

  食物卡在空腸那裡下不去,患者自然會覺得左上腹發脹。

  現在腫瘤切掉了,空腸又恢復了正常,老教授吃東西也就變得前所未有的舒坦。

  傍晚,下班後,李敬生去人民醫院給患者做腸鏡檢查。

  順帶看望了一下兩位經他手術的病人。

  那位腸癌早期患者已經在積極準備放化療,老教授則是靠坐在床頭,在閱讀著報紙。

  “於教授,今天感覺身體怎麽樣?有沒有好一點?”

  李敬生一進病房,老教授的家人立刻站起身,以示尊敬。

  “不是好一點,而是非常好。我在沒有做手術前,哪怕只是喝兩口水都覺得難受。也說不上來,就是覺得肚子這個部位脹痛。現在再也沒有這個事了。

  我已經喝了兩碗粥,還吃了一塊麵包,一點腹脹的感覺都沒有。

  小夥子,當初選擇請你做手術,真是太明智了。”

  老教授放下報紙,笑著跟李敬生交談。

  老人家性格樂觀開朗,是從事新聞學行業的。在學校教書多年,據說學生滿天下,在業內有著很高的知名度。

  “李醫生,我爸這已經是第N次誇你手術做得好。他逢人就說你的醫術高超,還說現在的年輕醫生比那些經驗豐富的老醫生還要更高明。”

  老教授的女兒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鏡,笑著誇他。

  只要手術做成功了。往往都是這種皆大歡喜的局面。

  如果手術沒做好,搞砸了,那就又是另個畫風了。

  “如果你們覺得手術做得好,那就幫我多多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內鏡手術。當他們遇到無法做傳統手術時,也就相當於多了一條救命通道。”

  李敬生以前還會笑著謙虛推讓。

  但是前陣子,他能接到的腸鏡高端客戶越來越少,讓他意識到,名氣也很重要。

  讓患者幫忙宣傳,也是最具說服力的一種宣傳方式。

  “沒問題啊!我肯定會向身邊的朋友,同學,同事們多多宣傳。”
    患者的女兒爽快答應。

  “我爸已經幫你宣傳了。他的學生來醫院看他,來一個,他就誇你的手術做得好,救了他一命。還說了內鏡手術的很多優點。他們有的還對我爸做了一次采訪,有可能會寫一兩篇相關的新聞稿。”

  聽到老教授這麽賣力的幫助自己做宣傳,李敬生也是特別感動。

  “謝謝,謝謝!我的醫術算不上高明,但是您幫忙宣傳內鏡技術,這是大好事。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內鏡,知道內鏡不但能做各種檢查與探查,還能夠治病。”

  新興技術,想要讓人們接受,這需要時間。

  更需要媒體多宣傳。

  醫生進行宣傳,因為身份的原因,很容易被老百姓當成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這會讓可信度大幅下降。

  媒體來宣傳這些新技術,並且有著真實的病例,這就很容易讓人接受了。

  ……

  隔了三天的樣子,一些相關報導果然出現在了自媒體平台。

  “李敬生醫生率領陽光醫療團隊治好一位患空腸癌症的年邁教授,帶你體驗不一樣的內鏡手術。”

  “原本需要三小時以上的手術,李敬生醫生隻用了31分鍾。”

  “內鏡手術取得重大突破,李敬生醫生把禁忌症改變為適應症。”

  各種報導開始在自媒體平台快速發酵。

  在這個互聯網信息高度發達的年代,人們可以盡情的查看網上的種種新聞,要聞,增長見識。

  醫學,本身就是一個關注度極高的話題。

  消化道腫瘤,佔據了眾多腫瘤的三成以上。

  上至口腔癌,下至直腸癌,應有盡有。

  而且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化道癌症連年直線上升。

  胃腸鏡的普及,也讓很多不幸患癌的患者得以在癌症早期查了出來。

  內鏡手術也不算什麽新鮮話題了。

  在國外已經有了多年歷史,被引進國也已經有了幾十年歷史。

  八十年初的時候,從國外引進,並且逐漸應用於臨床領域。

  從最早的只能做一些探查,到後面發展成了胃鏡、腸鏡、食管等部位的檢查。再到現在直接通過內鏡做手術,切除病灶,或者乾預病症。

  只是內鏡手術一直以貴聞名。

  治療效果,一直廣受詬病。而且有很多手術並不適合做內鏡。

  要說最出名的,當屬闌尾炎切除術。

  以前要開腹,在麥氏點取一個切口。這會在肚子上留下一道很長的難看疤痕。

  內鏡手術來解決闌尾炎,則是讓這個手術變成了一個小手術。

  隨治隨走,甚至都不需要住院。

  這一波鋪天蓋地的宣傳,直接讓李敬生、陽光醫療團隊,被很多人了解。

  同時,陽光診所的熱度也再次蹭了上去。

  出名以後,李敬生接到的高端活變得越來越多。

  甚至開始有一些省外的患者專門坐飛機來找他。

  江離市的高端醫療市場就只有這麽大,李敬生的高端醫療業務量不斷增加,這也使得九鵬國際醫院開始出現斷崖式下跌。

  在九鵬國際醫院的院長辦公室內,一名黃頭髮,藍眼睛的半百男子正在呼呼的喘著粗氣。

  地上有著被撕碎的報紙,還有摔了一地的辦公用品。

  就連辦公用的電腦顯示器都被他給砸了。

  “氣死我了,真是氣死我了。我們九鵬國際醫院花了那麽多錢投廣告,不但沒能阻止陽光醫療團隊的崛起,反而讓這個小診所團隊越做越大。

  你們看看,人家都不需要花錢,就有大量的媒體人幫他做廣告宣傳。

  人家一個三十歲不到的小夥子,發明的新式內鏡手術,現在已經成了內鏡手術的新標準。

  你們也都是內鏡方面的專家,怎麽連個年輕小夥子都不如?

  別忘了,你們的漂亮國綠卡,可是我幫你們想辦法辦下來的。我能讓你們獲得我國國籍的機會,也能讓你們失去。”

  這位暴怒無比的院長,應該就是那位國外的大法官了。

  看著李敬生一分錢沒花,直接成為了內鏡手術領域的標杆。

  創新的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更是成了行業標準。

  這一波,讓那小子賺猛了。

  九鵬國際醫院哪怕花一個億砸在廣告上,也達不到這麽好的宣傳效果。

  事實證明,實力足夠強大時,一切皆可破。

  “院長請息雷霆怒火,咱們醫院的手法正骨就發展得很不錯。內鏡手術方面,是否也可以效仿一二?”

  一名四十七八歲的內鏡醫生,擦著額頭的汗水。

  好不容易獲得了綠卡,可以讓家人有移民最先進國家的機會,他們可不願意失去。

  而且在九鵬國際醫院的待遇相當不錯,他們要是離開了這裡,再想找這樣一份優越的工作,太難了。

  “都是豬腦子嗎?手法正骨免費,難道內鏡手術也跟著免費?你們每個月的工資怎麽來的?這麽大一家醫院,方方面面的開銷大到超乎你們想像。

  內鏡業務是咱們醫院最重要的收入之一。

  要是把內鏡業務免費了,醫院要不了兩個月就得破產。”

  院長痛罵著幾位醫生與醫院的運營官。

  私營醫院在管理上通常較為混亂,大家都是湊在一起,只為了賺更多的錢。

  “我是指內鏡檢查免費,內鏡手術收費。”

  這名醫生低著頭解釋。

  “咱們做一次內鏡檢查,收費最低一千以上。你給一個患者免費,就得給所有患者免費。不然其他患者感到心理不平衡,全都會跑掉。不行,不行,你的這個主意很糟糕。”

  院長否定了這位醫生的提議。

  那名醫生並不放棄,而是看向另外三人。

  他們是九鵬國際醫院的四大金牌內鏡醫生,本領有一些,但是算不上特別高超。

  現在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不把眼下的危機解決了,誰都別想有好日子過。

  “院長,咱們或許可以試試檢查免費,然後不管有病沒病,只要有一點點征候,立刻告訴患者,這個最好立刻動手術。

  否則有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只要隨便嚇唬兩句,不怕他們不乖乖交錢,接受治療。”

  另一名醫生提出了改良版的攬客方法。

  “貪小便宜的人非常多,咱們免費送內鏡檢查,肯定可以吸引很多潛在患者。這比打廣告強多了。而且輕易就能讓陽光醫療團的高端客戶大量流失。”

  越是有錢人,可能越摳門。

  有免費的檢查,可以為他們節省兩三千,不怕他們不心動。(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