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192.第192章 道與行 紅塵眾生夢
  當晚十點。

  龍朝、舟省。

  在川縣外的一處稀疏林中。

  小和尚等人來至後,也沒有第一時間去接觸這裡的苦難,而是盤膝而坐,整理著身上的袈裟,還有一些補釘僧袍。

  對於這些衣物。

  他們沒有選擇拋棄,相反還從各自儲物內拿出了一個用天界之土所燒成的缽。

  這缽,也就是和尚化緣與盛食物的器物。

  同樣,他們這一行,也是壓下了自身的所有修為,準備行腳化緣之事。

  也算是在這行腳的遊歷中,觀悟疾苦,也感悟自身。

  且在壓製修為中,他們還為自己布下了一法。

  如若沒乞到食物,一樣會感受到難以忍受的饑餓。

  不然以他們的修為,就算是一輩子不吃飯,但靠著空氣中的稀薄靈氣,也是餓不死的。

  這也算是他們為自己加了一道修行。

  而也在小和尚等人布法,準備明日一早就開始行腳時。

  在當晚的天界吳朝內。

  良文吏也見到了回來複命的統領等人。

  至於黔凌這人,自然是先押入天牢,然後重刑之下審問罪責。

  但這些事情,丞相不管,如今只是問統領等人,關於藍星上的事情。

  隨後。

  也在統領等人大致講解了藍星一行,還有一些神奇但無太大用的科技以後,丞相也沒有多言什麽。

  因為科技並不能對吳朝帶來很大的幫助,充其量是讓通訊方便,以及更多的負面影響,比如科技中的娛樂。

  相對而言,武器之類。

  吳朝完全不需要,其余朝野也不需要。

  畢竟在衣食住行與無邊疆土上,這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利益之爭,自然也不需要一些看似很強的蘑菇雲。

  但良文吏不知道的是。

  這蘑菇雲就算是真要到了天界內,且其內的化學反應,就算是能不被靈氣所影響,亦能生成正常的裂變。

  那在天地的規則之下,也就是純粹的物理攻擊,沒有什麽余波輻射。

  且如果隻論物理,毀滅一方幾十裡的城市,那金丹小成的修士也能做到這樣的打擊,並且高效與迅捷,以及更多的自由性,特別是深度也更加充實,是論方圓。

  這方圓是天上地下與四方,不僅僅是表面。

  但這蘑菇雲,可是炸不出幾十裡的深坑。

  相對的,又以良文吏所知道的事情來講。

  他是知道陰司存在的。

  如果天界某朝真從下界拿到了蘑菇雲,並用這類似於金丹小成修士的‘超規格打擊’,落於一座充滿‘凡塵生靈’的城池之上。

  這陰司會單純的看著自己城內生靈塗炭嗎?
  這攻擊,在五洲內陸中明顯是超標了,且還是攻擊無辜之人。

  之後,只要任何一位金丹判官,或者築基判官出手,用靈氣將這蘑菇雲束縛在身體四周。

  那這蘑菇雲,也就是在這位判官耳邊聽一響,充其量是大一點的炮竹。

  如果很多顆,那就當在眼前看了一串煙花。

  天地法令下,這小玩具是掀不起浪花的。

  如果還有,且還要整個五洲城池輪番打擊,所有朝野都用,那麽總有一位判官坐不住,要申請去下界除根了。

  因為這位判官會覺得這東西影響了平衡,讓某朝太過依靠外力。

  畢竟,這不管是法修,還是術修,都是修煉自身。

  若是科技帶來的便利,隻用作於鬥法,讓一朝內的修士停滯,覺得科技這一鍵觸發的金丹攻擊,是高於自身艱苦修煉的成果,繼而將其有了一絲懈怠。

  那這些事在天界內是不允許的。

  至於,別說什麽外物不可能動心,且天界內總有堅守本心之人。

  如若有,如今也不會天界內盡是術修。

  雖然兩者理念不同,也有些偷換概念,但事實是如此,總有不堅守本心之人,這就夠了。

  天界的規則,就是修煉自身。

  當然,黔凌去往了下界一圈,也刷了不少科幻視頻。

  除去死刑犯的身份以外,他也是能證實這個事情。

  起碼現在問他,問天牢內的他,問,如果科幻視頻裡面的反物質,和二向箔、以及時空機器之類高緯度物品的真要出現,會不會影響天界,或者力壓天界?
  那麽黔凌會說,在無盡天地都是法主所賜的規則之中,法主說修煉為主,那就是修煉為主。

  說科技的規則是虛無,那麽一切物理常數都會崩塌,也即是收了他們的科技之‘法。’

  那時候就算是某個世界研究出來了‘天道’,可以創造與生滅無限的宇宙。

  也都是法主一句話的事,他們的研究成果就會全部崩塌。

  寧郃是掌握一鍵重啟權的,且還能細微到重啟某一個人,某一個法,讓能生滅宇宙的超級科技文明,再回到互相扔石子的年代。

  或者改變常數,讓他們沒法進行科學,反之開始練氣。

  同樣,也是這般。

  在天界為‘正統’之中,為法主所掌管之下的‘第一界。’

  身為修煉者的黔凌,哪怕是知道自己不一定能扛住蘑菇雲,也一樣是看不起一切的下界之人,外法之人。

  歸根結底,黔凌所看不起的,是除修煉以外的所有法,以及所有下界,倒不是單單針對藍星之人。

  哪怕是他現在身在天牢,又被大型伺候,被打的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甚至是他這樣的狀態下,小小的‘藍星第一人’都能要他命,他在骨子中也一樣看不起。

  或者說,只要知道無盡下界的大部分術修與武者們,都是無意去往下界,都是在潛意識中看不起下界之人。

  不為別的,就因為他們身為天界之人!

  只不過,所有下界中的‘仙界’除外,因為仙界是前古法修所在的大界。

  並且,仙界是看不起天界的術修。

  天界內的術修,也都是習以為常。

  如果讓黔凌用一句藍星的話來說,這仙界才是鄙視鏈的頂端,是真正的天龍人,尤其還不是單單虛幻的名頭,而是實力與身份皆有。

  畢竟不說別的,單如今的所有界主,可都是法修出身。

  但說到底,在術修們想來,仙界的前古法修前輩們,也都是他們天界內過去的。

  這鄙視他們,也都是來自於自己人的鄙視,他們覺得這很正常,沒什麽好辯解的。

  可相對於大部分術修們看不起下界。

  在第二日清晨六點。

  藍星之內。

  川縣外的702朝道上。

  小和尚等人出了山林後,正一副無喜無憂的心思,如常人般的行走在這方街道上。

  只不過,他們是列一隊,小和尚在前引路,身後是十二位護法隨行。

  且對於清晨不多的來往車輛,這種神奇的鐵盒子。

  小和尚也沒有多視,只有目光向前,手裡盤著一串佛珠。

  其余十二位護法,也不觀四周,不問此遊歷是何法,只是默默地低頭跟著。

  而對於藍星,對於下界之人,他們倒沒有什麽高人一等的心思。

  因為在他們看來,他們都是眾生之一。

  可他們卻不知道的是。

  他們這一行破衣裳,還有這一同行走的一幕,倒是吸引了不少來往車輛與行人的目光。

  不過,這倒不是小和尚等人身為天界之人,繼而身高和出場樣子也和統領他們一樣奪人眼球。

  相反,雖然小和尚等人的個子不高,和常人相近,但這一行苦行僧的打扮,倒是尋常難見。

  與此同時。

  小和尚等人面對行人的目光,還有拍照,是無動於衷的繼續走,直到約莫中午的時候,沿著朝道,走到了大郊外的一處村子裡。

  如今到了快中午,是該化緣了。

  如若一個小時內要不到東西吃,就要挨餓了。

  而這裡的村子,也不是什麽鋼筋水泥的高樓,相反大部分是土木瓦房,少有大房子。

  村外也有不少莊稼田地,還在依靠種地為生。

  遠遠望去,也有幾戶人家裡有一些果樹。

  也隨著小和尚等人走進村子。

  村內小土路上,幾位抱著娃娃的婦女,老人,還有兩位才從地裡回來的青年漢子,都是好奇的望著小和尚一行人。

  期間,村民沒有詢問,小和尚等人也沒有停步。

  直到路過第一戶人家。

  小和尚等人才拿起缽,就真如化緣一般,挨家挨戶的敲門。

  有人在屋內應答,小和尚就會一禮,言道:“施主,小僧路遇此地,想乞一些飯菜。”

  可也是這一敲,像是要飯的言語。

  附近看熱鬧的村民們聽到後都走了,以為這些和尚是來要‘錢’的。

  包括之前屋內應答的人,以及家中村民,當隔著門房,看到外面是和尚的時候,也都不再答不再語。

  看似這小村子是被某些和尚騙過,或者在新聞中見過類似的假和尚事情。

  甚至更有甚者,當看到小和尚等人來到自家房門前時,還佯裝拿起鐵鍁,作勢要打。

  面對這些,看似這些施主有什麽苦衷的事,小和尚等人沒有問,只是再一禮,然後繼續尋下一家。

  這般連吃五次閉門羹後。

  走到一處破舊的老屋前。

  還是一位八十左右的老人,當聽到敲門,又開門,當看到是十幾位年齡不大,且穿著很苦的和尚時,倒是於心不忍,胳膊有些顫抖的從口內扒拉了幾下,拿出了七塊錢。
    就這般,這位老人也是不舍得花的,因為他買藥還需要錢,且家裡條件也不好。

  不過,他看到這些小和尚,也是心疼這些朝內的年輕一代。

  畢竟他已經老了,多活一天,和少活一天,也沒什麽區別。

  又碰到這些娃娃們需要,那就給了吧。

  而小和尚看到這錢幣,卻是平靜道:“施主,我等不接財物。敢問,屋中有飯嗎?我等只是乞一些飯菜,還望施主布施一些。”

  “飯”老人朝自家房舍望了望,“剩飯可以嗎?我早上熬了一些粥,中午還沒有做。”

  老人說到這裡,也怕這些娃娃誤會,便有些自嘲道:“我身子不太方便,想著中午熱一熱,墊墊,中午就不做了,不是不給你們。”

  “好。”小和尚點頭,也沒有跟著進門取粥的意思,但卻把缽拿了出來。

  包括十二護法也是靜靜的等著,就這樣望著老人先是小心的收起錢,又艱難的回屋,端著小半鍋粥出來。

  直到門前。

  小和尚身後的護法才上前,幫不便的老人端鍋倒飯。

  等一小鍋粥倒完。

  小和尚念了一句法號,“窮苦難布施,我佛,施主行德無量,願施主早得福報。”

  話落。

  小和尚就帶人走了,也讓其余弟子分別去乞飯。

  從始至終,小和尚也沒有實質性的給老人什麽,也無法留下什麽。

  因為這布施之中,如若送去什麽,那就成了‘交易’了,而不是心善之人的德。

  但如若今後有緣,是要接引一樁佛法的。

  就因,‘窮苦難布施’,這般窮苦,還在意他人之苦,這即為心善之人,是緣法自成。

  而也是隨著這一幕,這一眾和尚不要錢財,只要剩飯的一幕。

  也讓村裡附近剩下的觀看之人,覺得這些和尚好像是不太一樣?
  不像是‘送符要錢’的?

  一時間,隨著十二位護法分別乞食。

  倒也有不少人聽到消息後開門,拿出一些剩飯,或者才做好的飯菜,去填滿這些真和尚的缽。

  這善良也像是疾病,當一個人感染時,其他人也是會被傳染的。

  可直到一個小時後,乞食落。

  眾僧在村口齊聚的時候,還是有三位護法沒有乞到食物,缽內空空蕩蕩。

  其余護法則是或多或少,起碼不會餓肚子。

  這一時,能得布施的僧人,自然是開心的,因為又結了一樁善法,觀得了人心為善。

  當然,最重要的是填報了肚子。

  至於乞不到的幾位僧人。

  他們也沒有過多的悲歎,甚至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

  相反,他們很平靜。

  平靜到就像是今日沒要到飯的‘乾淨土缽’一樣,也不失為一種心裡上的‘淨’,不被五谷所帶來的快樂所影響。

  這也不失為一種清淨上的修行。

  而就在眾僧相聚村口,又找了一處稍微乾淨點的土地,繼而開始盤膝進食時。

  不遠處傳來了汽車的聲響,一輛車標為四個圈的汽車,停在了村口位置。

  又伴隨著車門打開。

  一位大老板模樣的人下車後,是來回觀望幾眼,又問了問附近村民,就把目光望向了小和尚這裡。

  下一刻,這老板就從後座內拿出了一箱價格不菲的餅乾,一箱高價純淨水,再疊落起來,然後有些吃力的向這裡行來。

  等來至附近三米。

  這位老板好似是信奉藍星的佛,繼而在抱著東西中,還堪堪的雙手合十,行了一個還算是標準的佛禮道:“大約兩個小時前,我在路上看到諸位苦行師傅。

  但當時我有點忙,等我拐回來以後,經過了一些打聽,才知道諸位師傅來這裡了。”

  他說著,是胳膊費力的捧起這些水和壓縮餅乾道:“剛去村裡我問了一下,聽師傅們不要錢,我又不忍心師傅們餓肚子,就買了一些餅幹啥的,您看?”

  老板言落,目光中是一副虔誠的摸樣,鐵了心的是要供奉這十三位真和尚!

  因為這樣的大師,基本是很難見到的。

  而他又是信佛的人,這既然今日見到,即是緣,能布施給大師,更是種上了香火福德!
  當然,他也是怕沒乞到飯食的幾位大師被餓著了。

  沒見他們缽都是空的嗎?

  這人是鐵,飯是鋼,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尤其是這樣的大師,更是不能餓著!

  只是,要到飯菜的小和尚等人,依舊在不言不語的專心對付缽內飯菜。

  這佛祖未開口之下,那些沒要到飯,且此刻正在靜坐的幾位護法,自然也是不敢接這位善信者的緣。

  相反,他們是在看著剛才師兄弟們所乞到的一本《釋迦佛經》

  而老板看到諸位大師不接,也是在放下東西後,卻不敢再勸,更不想與這些真大師失之交臂,便急的來回走動。

  最後還是一位護法不忍心這位信者在冬季裡站著靜候,便依照此世的佛聞,出言解惑道:
  “佛典言,千年前釋迦佛,大慈悲無量眾生,在行腳遊歷時,都有未曾乞到飯食的時候。

  而我等善淺之人,並未成道,又有何德何緣能乞到?

  難道說,我等的緣,是高於佛?還是言,我等德,是高於佛?
  所以,今日一啄一飲必有因,無需煩擾,只需反省自身,亦是一種修行。”

  “這位師傅..您..”老板聽到這話,一時有所悟,倒也不再多言了。

  最後,他只是行了一佛禮。

  “然也..”

  “謝師兄解惑”

  另外幾位未曾乞到飯食的護法聽此一言,卻是心思透徹,不由盤膝而坐,收斂心神,整理心中所悟。

  可恰恰是這一幕,說靜坐就靜坐的平靜樣子。

  老板見了,更是由衷的稱讚道:“諸位師傅果然是真大師!這凡塵的口舌之欲,說戒便戒了!

  但我這樣的凡俗人,要想戒掉欲望,這卻太難了..比不上諸位師傅..”

  老板說著,也是心裡佩服不已,更是起了非得結交諸位大師的心思。

  甚至只要這些大師,說自己等人是赤腳僧,又想在附近建一座廟。

  那他也會盡其所能的出人出力。

  一切都是因為見到了真正的僧人!
  同樣,老板這般的善信,這對於佛的向往,也是世人所不能理解的。

  只不過正在吃飯的小和尚等人,聽到這些讚賞,卻寢不言、食不語。

  直到一頓飯落。

  小和尚才看向老板道:“何為欲望?”

  “欲望?”老板聽到看似為首的年輕大師詢問,那是先趕忙一禮,才回道:“回大師,是七情六欲?比如金錢、女色?”

  “非也。”

  小和尚搖頭,“施主所在意與眾生所在意的,其實不是欲望,也不是金錢與女色,而是”

  小和尚說到這裡,又先搖頭道:“先言,小僧這般言語,並不是佛言,也不是古籍之說,隻言出了小僧心中所想。

  如若之後言錯,還需施主點醒小僧。”

  小和尚言落,起身打一佛號。

  也隨著小和尚起身,眾僧亦是起身,向著老板一禮,又作聆聽狀。

  “不敢不敢..”老板見此,見諸位大師這般鄭重,是趕忙擺手,隨即又覺得這樣失禮,又換為佛禮一一還之。

  而小和尚卻輕輕搖頭,繼續言道:“夢似幻,如若說,施主在夢中夢到千兩黃金,醒來後卻未曾得到,是否會懊悔一生?且無時無刻都在掛念此事。”

  “並不會。”老板是直言道:“夢中的一切,也只是夢,如果在意一個夢,又悔過許久,這?”

  老板說著,想說這能懊悔夢中許久的人,也只有怪人。

  正常人,其實用不了多久就忘了,且就算是偶爾回想起來,也沒有什麽值得讓心思波動的地方。

  最多就是,‘哦,我原來做過這個夢’,或者回想起來就回想起來了,也沒什麽大不了。

  畢竟這都是假的,是夢。

  而小和尚聽到老板所答時,是瞭望遠方,“若紅塵也如夢,施主是否還會在意?”

  “肯定不會,這只是夢。”老板搖搖頭,“但如果是在現實,我要是因為自己的不小心失誤,能避免的失誤,錯失了一個生意上的大單子,我可能會懊悔很久..”

  他說到這裡,卻又恍然道:“師傅是說?”

  “然。”小和尚看到老板有些悟性之後,也是一笑,“夢中的一切為假,所以無論夢中有何般貪婪,醒來後,也即為假象,不會為之多思多想。

  但恰恰相反,如今的凡塵一切,卻為真實。

  如若對千金與帝王之位失之交臂,定然會悔悟許久。

  於此,眾生在意的其實不是欲望,而是貪婪這真實。

  與人相互觸感的真實,才是眾生的苦禍之根,而不是欲望。

  與之相反,如若凡塵也只是眾生的同一場夢,眾生也都身在這夢中,如若能醒來,又何必在意這夢中的欲望?

  如小僧與小僧十二位弟子。

  壓下貪欲之心,隻行乞食布施,若得善食,便為全部欲望得到了答覆。

  欲之根本,在簡約的心靈中得到了滿足,得到了欲望之想的一切圓滿,後欲已經無法影響我等心靈,也亦為出塵之心,只需等紅塵中自然醒來。”

  “謝謝師傅開悟..”老板聽到此言,好似有所悟。

  小和尚言道此處,看到眾僧與老板感悟時,卻又低言,又像是說給自己聽,
  “能醒來者,堪破真實者,其實無需在意欲望,欲望便會隨著醒來後盡去。

  但小僧,雖然行布施,得心靈之圓滿,可卻亦然在這真實中,未曾堪破這一場紅塵的眾生夢..
  此夢,何解?
  方前輩所言的‘悟’,又何為悟?”

  小和尚思索著,也沒有去打擾其余人,而是靜望著那本沒合上的《釋迦佛經》

  在紅塵夢短時間內解不開之前。

  小和尚倒是好奇這下界之中,也有與他相似的佛道。

  就不知,是否是同道?能否被他喚一聲‘道友。’(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