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111.第111章 法主保人 一晃又五年
  第111章 法主保人 一晃又五年
  抱著這個想法。

  許道人今日就夜行趕路。

  等翌日清晨,到了飛升之地。

  他就找上曾經的馮道兄,借一下天地之法。

  再等跨越煙雲,下凡來到林界。

  高空中,許道人望著眼前時隔四十年的天地,略微感歎幾息曾經之後,也沒有像以往那樣讓聖上通知,而是直接借法言‘傳道’此事。

  於是。

  在許道人坐落於京城外的一處山野時。

  一道聲音也傳遍了整個王朝,傳給了那些修為在練氣圓滿,以及之上的修士。

  “貧道今日下凡,於城東外林山講術,此事莫要與人言說,否則貧道將收回傳道之座。”

  言落。

  身在山野內的許道人打量了一眼附近,也用術法在空地上聚了百張蒲團。

  雖然比不上皇宮內的演武場方便,但許道人是真的不想和聖上打交道了,也不想借聖上之口傳遍京城。

  因為聖上已經沒有多少時日的陽壽。

  如今要去了,定然是會發生一些傳記中記載的‘聖上放下尊卑、請求仙藥’一事。

  再按照聖上四十年前的那種態度,許道人知道這事必定會發生,所以也不想見。

  但不是見死不救,而是因為聖上本就有功德在身,死後必定會入仙界陰司。

  自己若是去了,又不能提前說此事,那聖上不知情下,只會感覺自己壽命無望,隨後心性失落與絕望下,難免徒生變數。

  而如今不讓‘聽術之人’外傳,讓他們小心些,卻可以盡量避免這些,也希望聖上不知曉自己到來。

  有時候傳道是好事,但仔細想想也挺難的。

  一時間,沒人來之前,許道人倒是感慨萬千,覺得自己尚有紅塵心,繼而操心的事也有些多。

  但不同於許道人的感歎。

  在京城的此時此刻,隨著許道人言落的那一瞬間。

  那不管是在教導弟子與後輩的修士,還是正在鬥法的修士,以及正在家裡吃飯的趙族長,都是忽然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其中,趙族長還好一點,因為早先見過那位少年仙者,於是面對這種神異傳音,也沒有多想,就向著城外急行而去。

  同行的,還有他家族內的另外兩名築基修士。

  在幾年內,他家族又添一位築基。

  且除了趙族長。

  之前與許道人同輩的兩位築基修士,一樣是抱著激動的心情,聽出來了是許道人的聲音。

  相同的,他們還想通知聖上,但仔細一想,當想到與許道人差不多的心思後,也就作罷。

  反而他們為了保證不走漏風聲,也特意來到了城東,稍微觀測,聯系了一些同樣前往聽術的修士,營造出來他們正準備一同去城外論道的假象。

  這樣城裡一下子少了這麽多修士後,也相對來說不是那麽奇怪了。

  並且這樣論道的事,每年都有不少次。

  只不過,他們這樣隱瞞的目的,不是怕聖上今後針對他們,而是也與許道人一樣,對老友能瞞則瞞吧,相信許道長這麽做,一定有他的善後之法。

  也在這兩位修士的相助下。

  一時間城內的八十余位練氣圓滿與五位築基修士的離開,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哪怕城裡到處都是聖上的探子。

  畢竟對於能憑借術法,隨意進出皇宮的人,聖上雖然知道防不住,也怕監視之下,讓人不喜,可心裡別扭之下,還是能少量觀測,就觀測一下,稍微了解一下動向。

  雖然別扭,也不符合邏輯,但這就是人之常情,總不可能什麽都不管不顧,完全把自己性命交於他人之手,且沒一點防備。

  可不管怎麽樣,當聖上知道眾人是在論道時,也不敢多余的去城外探究了。

  這般在中午的時候。

  眾人也先後來到了這片空地,也看到了正在一顆青石上打坐的許道人。

  這一眼望去,卻也發現許道人和道觀裡的尋常道人差不多,但他們也清晰的知道,這位就是下凡而來的許仙者!
  因為腦海中指引的地方,指引的人,就是這裡!

  也在下一刻。

  早先趕到這裡的趙族長首先反應過來,就帶著家族的後輩向著許道人行禮,言呼“仙者!”

  剩下趕來的人,亦是口中呼著仙者,也無人敢落坐於空地上的草墊。

  許道人見了,是和藹笑著讓先到的眾人落座,又言道:“我並不是仙者。”

  許道人說著,還用神識看了看趙族長,倒發現這位後輩的資質頂尖,但不知為何,卻沒有被接引。

  可身上又有一顆四品靈石,應該是受到了玄門弟子的照顧。

  於是許道人也沒有多問,也沒有多想,反而對待趙族長,像是對待所有人一樣。

  因為這些人,都是他許道人天地內的同親。

  許道人倒是沒有看出來趙族長是‘下界’上來的。

  “謝仙者!”

  但無論許道長多麽和善,趙族長等人是一口一個仙者,隨後才小心的落座。

  也是在他們想來,‘下凡的許道人’其實已經是和仙人無異了。

  或者說,就算不是仙人,那既然身在仙界,又是被傳說中的玄祖接引,那現在不是仙人,今後也遲早成仙人。

  所以。

  許道人哪怕是再之後,是再翻的矯正他們言辭稱呼,他們依舊是用仙人來稱呼許道人。

  於是許道人看到勸說不過,也就不再勸說了。

  最後,也只是回禮一番,等人來齊之後,就開始講解鑄金丹的感悟,還有一些築基術法。

  等講起這個事情,眾人也是不再言說,而是靜心的聽講。

  畢竟仙人傳道,這事可是千載難逢。

  誰也不知今後的許道長是否還會下凡。

  就這般,傳道進行了半日。

  直到夜晚。

  許道人又繪製了數百卷書籍,交於了眾人,希望眾人細心研讀。

  這卷上,不僅有仙者的各族築基與金丹感悟,甚至還有八荒的一些修行方法。

  都是山下學堂內整理出來的。

  只是對於眾人來說,仙界與四海他們知道,但這八荒卻有些陌生了。

  許道人見此,也大致講解了一些十余年前法主聚攏天地,讓方圓千萬裡的八荒歸於仙洲之事。

  並且是聊起了八荒,許道人還講了一些關於四方偏荒的野蠻荒獸,還有數年前的仙魔一戰。

  而許道人聊起這些來,是比較平靜的。

  平靜的敘述八荒內的無邊,其內的千丈荒獸,以及無數部落。

  也平靜的敘說諸位元嬰修士一同抵抗八荒邪修來襲。

  但是在眾人聽來,在趙族長等人聽來,他們想到這些八荒大妖,那身高數裡的巨大荒獸形成一個個部落,還有一些十余丈高的荒巨人鬥法,就感覺一種上古蠻荒的氣息撲面而來!

  又聽萬萬裡海水沸騰,無數千裡島嶼盡毀,他們更是思緒起伏,心旌搖曳,向往那曠世的一幕,向往那無上的神通,恨不得親自去看一眼!
  可他們同樣也知道,自己這般境界,到了那仙魔之戰中也只是小小的浮塵。

  更知道他們方圓數千裡的林朝疆域,在那樣的無邊海域當中,仙魔戰場之中,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小島。

  像是他們這樣的王朝,興許在仙魔的鬥法之中,余波就會將他們抹去。

  何況是他們這樣小小的修士。

  就這樣,眾人是沉浸在了這上古天地初開的邪魔之戰,也準備有幸飛升仙界之時,想要尋找著仙魔之戰的遺跡,或者一些消息。

  許道長則是看到事情講的差不多,就動了回去的念頭,身子也漸漸飄然升起。

  眾人逐一行禮,口中呼喊著‘拜別仙者!’

  許道人再次聽到這個稱呼,倒是也沒多言,就飛身回往上界。

  可在心裡面,許道人其實想說一句‘諸位所想的仙者,所想的我,其實連一個築基邪妖都沒追到。’

  但也是想到褚源,許道人一邊回往上界,一邊也是心裡很好奇,好奇這人又跑到了哪裡?
  同樣,許道人也知道褚源絕對沒有死於正邪之戰,更是沒有被陰司擒拿。

  不然的話,自己會有一些感知的。

  因為金丹的心血來潮,是可以預感到這些的。

  比如一位與自己有大仇的惡人死去時,那麽當念起他的名字後,心裡會有一種大自在的放松之感。

  可如今卻沒有這些,相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縹緲之意。

  這證明此人是精通隱逸一道,已經徹底抹去了自身氣機。

  再加上此人已經和自己境界不相上下,所以才無法再追查下去。

  許道長心裡想著,覺得還是先試著在東洲找尋幾日。

  如果徹底找不到一絲氣機,那就試著去找方學士前輩,看看前輩能否指點一下自己。

  而也在許道人回到上界,又開始漫無目的的尋找褚源時。

  同時,在數千萬裡外的北海中。

  一座方圓百裡的碎石小島之上。

  這裡有百余間精致的房舍,且每間房舍都像是出自一人之手,皆因房屋一角都有一處五葉草的標記。

  如果有熟悉的人看到這個標記,那麽就會知道這裡是‘邪道、五葉宗’的一處駐地。

  五葉宗,也是北海上一個算是差不多的宗門。

  宗主為元嬰小成。

  且與此同時,在這座五葉宗‘分宗’的小島上,掌權者是一位胡子拉碴的黑臉漢子。

  他獨居於百間房舍的正中,亦是五葉宗的‘客卿長老’。

  如今的他,神色鄭重威嚴,正在抱著一塊六品靈石修煉。
    在他修煉的時候,也無人敢打擾左右,使得小島上一片安靜。

  可實際上,這位看似老持穩重的長老,正是逃亡到這裡的褚源。

  只是他如今已經不再是築基圓滿,而是初入金丹。

  同樣,他在這裡也交到了不少好兄弟。

  這些好兄弟也不知道他之前的過往。

  因為褚源本就精通隱逸氣息一道,且又改換了名字,對外,就單單一個北姓。

  也是來到北海,那就用北海作為姓氏。

  於是這般在邪修之中混了半年,倒也混到了一個宗門,一個小島,又作為島主統領了十余位築基妖修,還有百余的練氣邪妖。

  每日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並且還拿最好的六品靈石作為修煉之用。

  這使得褚源對如今這樣的生活很滿意。

  至於尋找靈石的事,這自然也是交給自己的手下,更不怕他們藏私。

  不過,這倒不是褚源有什麽手段控制他們,讓他們無法藏私。

  而是邪妖雖然在修煉功法有問題,但為人依舊是五洲的重義之道,遵天地君親師之禮。

  那自己作為宗門內的長老,算是‘師’,又在島上作為掌權的‘君’。

  他們尋到好東西以後,自然也不會隱瞞什麽。

  這也是五洲的大部分邪修現況。

  在褚源看來,這比他們下界的一些專門教人禮儀的老夫子還正。

  當然,也有不少邪修壓根什麽都不在乎,也不尊重這些禮數。

  但這些邪修都是正邪兩道共誅的。

  就如他褚源一樣。

  因為在絕大部分的邪修看來,正邪只是‘道’之分,以及修法不同,但為人與為德是不分上下高低的。

  這就是‘正統邪修’的理念。

  而五葉宗就是正統邪修。

  包括這幾十年來,他們五葉宗殺生吃人,殺得也都是陌生人。

  可在修行界內,以及尋常的為人處世中,以及不修煉之時,他們五葉宗也講德品。

  只是這在正道看來,就是滿嘴胡言亂語。

  都吃人了,還自詡於道德高尚。

  他們是不屑於與這些道貌岸然之人打交道。

  所以慢慢的才有了正邪兩分的具體分化,那就是不殺‘生靈、生智’。

  只是讓褚源看來,五葉宗其實也沒有錯,只是隨心所欲了一些,使得修煉功法不同,這算是各有各的理。

  也在這樣的思想下,褚源還是比較偏向於邪道,喜歡邪道。

  但出事的時候,該賣的時候,他也是一點都不含糊。

  就像是兩年前,他還沒有金丹的時候,就參加了正邪大戰。

  可謂是一路賣著活過來了,也把褚源的名字徹底賣臭了。

  尤其是如今。

  褚源修煉之後,就看向了牆壁上的一處靈牌。

  裡面有一些神識信息落印,是五葉宗宗主留下的,其中就有‘追殺褚源’的一條。

  褚源現在是四海共誅,見者殺之。

  好在他現在不是褚源了,而是五葉宗的北姓長老,外號黑臉道人。

  也是這般想著。

  褚源又默默的陷入修煉,沒有再去管這些。

  因為他知道,當哪天和正道打起來的時候,自己施展術法,以及暴漏更多的氣息之後,別人還會知道他是褚源的。

  所以目前最緊要的就是提升境界,之後萬一暴漏,也可以早點逃離,然後再換一個身份繼續藏著。

  他褚源已經快摸清楚苟活的門道了。

  就這樣。

  隨著許道人傳法後,又在東州苦苦尋褚源。

  實則褚源卻在北荒邊上的北海內生活,又在五葉宗裡作威作福,享受一切。

  修行界內這五年之中也沒有發生什麽大事情。

  一切都是風平浪靜的在修行。

  甚至褚源金丹小成後,還受到宗主看重,有望成為五葉宗的副宗主。

  只是找了這五年。

  許道人卻心悶不已,也徹底相信了自己是尋不到那褚源的。

  於是,在仙歷、四十八年,夏。

  東洲。

  相繼吳朝二百萬裡外的一處林中。

  如今將要金丹大成的許道人,是準備回吳朝搬救兵了,更準備請教方學士。

  可也在許道人回往吳朝的路上。

  在數千萬裡外的西荒。

  小和尚歷時五年,也終於跨越了千萬裡之遙,來到了西荒邊境的一座高山,亦看到了一望無際的無邊西海。

  只是當回想起這五年來的經歷,他也是唏噓不已。

  因為他一路所過,未曾遇到一位築基之上的道友,繼而是兜兜轉轉的走了不少彎路。

  幸得他築基已成,且冥冥之中,在三年前行了五百萬裡之後,也感知到了一個方向內有更為濃鬱的靈氣飄來。

  他覺得,那裡應該就是五洲方向。

  於是跋山涉水又兩年,經歷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真正的西境。

  但一切都值得。

  因為就在此刻。

  他也見到了永生難忘的一幕。

  此時正是西荒清晨,五洲傍晚。

  九天之上有雙日高懸,帶來了天地初開的奇景。

  又在高天之下,西海上有數座巨大的島嶼坐落,其中有繁華的城池,也有飛遁的修士。

  看似每座城內都有數萬記的修行中人,也有修行中人的凡塵子嗣。

  尤其是西海更遠處的地方,還有這樣的海島集市身影,那裡皆是屬於修士的城池。

  他見到這一幕後,心中也是異常激動,更是忘卻了五年趕路時的孤寂。

  因為在此時此刻,他清晰的知道。

  在這漫漫的修道之路上,他並不是唯一。

  同時。

  也在西州。

  一家茶館內。

  正在與雲鶴等人聽戲的寧郃,也感知到了如今在世的七竅之人,皆來到了五洲四海之上。

  於此,也等這場戲聽完。

  寧郃等人就去往了午宗主的地界。

  等片刻來到這裡。

  還是以往的那個城池。

  午宗主倒也悠閑,還是在這裡擺攤,上繪‘包治百病’的橫幅。

  只不過這次,寧郃等人沒有和他開玩笑,而是直接現身。

  也不待他多問,雲鶴就提前一步,將七竅的事情大致說了一遍。

  等講完這些。

  午宗主是沉思了幾息,也是事關自己徒弟,繼而才向著坐到自己攤前的寧郃問道:“法主的意思..是我莫要插手這七竅之爭?”

  “嗯。”寧郃點頭,“再有兩年就是仙歷五十年,雲煙天地也開啟了五十年。”

  寧郃說到這裡,向著眾人笑道:“我等不知不覺已經過了江湖中俗稱的半輩子,是老江湖了,那麽後五十年的江湖事,就交於後輩吧。”

  “這”午宗主心裡是很不情願,畢竟是自己徒弟,且資質這麽好,自己又精心教導了幾十年。

  不過,既然是法主的意思,且法主都親自來了。

  午宗主再不情願,也是稍微遲疑過後,就捧手應是。

  這般不情不願的樣子,倒是讓雲鶴等人笑了。

  午宗主看到雲鶴仙者等人笑了,心裡卻是更委屈。

  而寧郃看到午宗主這般,也不再逗他,而是徑直言明道:“但事關午道友徒弟,也是我寧某師侄。

  因此,師侄若是死於七竅之爭,那寧某自然會取九天清氣,逆轉陰陽,將他魂魄複生。

  只是此事莫要向師侄言說。”

  “定然!”午宗主聽到法主保他的弟子,那是高興又放心的一捧手道:“謹遵法主之令!在下定然不參七竅之爭!”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