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122.第122章 神話建木出現與仙凡之隔
  第122章 神話建木出現與仙凡之隔

  嘀嗒—

  在沉默中。

  有些陰沉的天空雲霧漂浮,還有不時的雨點落下。

  一眾村民就這樣呆呆的望著,看著帳篷外的十二顆黃豆。

  其中有人是不知怎麽,心裡忽然感到一種悲戚。

  也有的人是感覺一股冷氣從心底上來,讓他們不敢大聲言語,也不敢輕舉妄動。

  雖然他們對這十二位兵士充滿感激,但這一幕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了。

  不然哪有活生生的人,之前還一起乾活聊天的人,就經得一場雨水後,變成了一顆顆豆子了?
  可是這豆子這麽小,又這般栩栩如生,不像是假的。

  還有的人是左瞧瞧,又瞧瞧,覺得這可能是十二位兵士的玩笑。

  同樣,獵戶也是膽大心細。

  他不時看看豆子邁出去的步伐,又看了看向四周的泥濘腳印,也想找出一些不對的地方。

  只是對照之下,他卻如一開始的村民一樣,不由心中膽寒。

  因為這些腳印是完全對得上的,且四周向外也沒有別的腳印。

  畢竟經過這場大雨,其余腳印早已被衝刷變淡。

  只有這裡的腳印還在,且能對比上,也正好映照了帳篷外的一些碎石,看似是被十二位兵士作為壓蓋帳篷邊角,以防被大風吹倒。

  這除非是十二位兵士在原地走了許久,然後又飛了出去。

  如果會飛,那一樣是怪異離奇。

  一時間,眾人也不敢說話,就這樣默默的望著。

  最後還是人群裡一位上了年紀的老漢走前幾步,打破了沉靜,又信誓旦旦的激動說道:“這十二位神將應當是從天上下凡而來!借豆子身顯聖咱們這裡!

  如今!是回往天上了!”

  他說著,還不顧地面泥濘,就俯下身子向著豆子跪拜。

  “天上的神仙”眾人猛然一聽這句,又仔細琢磨一下,覺得老漢說的好像挺對。

  因為也只有神仙會這麽善良的幫他們一眾村野小民搬石頭。

  也或許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一下子搬起那麽大的一塊石頭。

  莫說,這還是小小的‘豆子身。’

  若是‘真身’下凡,再按照人和豆子的大小比例。

  那豈不是一座山都能輕松的搬起來?

  一眾村民這樣想著,又紛紛交談言語,覺得這猜想很對。

  雖然這在修行界看來,只要有點修行常識看來,都是完全錯誤的。

  畢竟法力就是法力,不會因為身體大小而改變。

  就如西荒的千百丈大妖,也不一定有五洲身側均勻的修士力氣大。

  一切還是看道行道境與法力掌控的。

  可是村民不知道,相反,還為十二兵士猜想了一個很美的故事。

  那就是十二位兵士乃天上的天兵仙將。

  如今是回往‘天上’去了。

  這也是百姓打心眼裡不相信‘十二位義士’是黃豆所變。

  這般聊來聊去。

  眾人的想法還真是差不多,更是紛紛向著豆子跪拜叩首,又向著天際祈禱。

  又在之後。

  獵戶還拿出了家裡的嶄新大紅布,和眾人一起小心的把仙人所降臨的豆子身收起,準備為仙人建起一座廟宇,讓仙人的豆子身安置。

  而也在村民一邊開始整理農田,一邊開始商討建廟宇的事情時。

  這一段‘十二神下凡’的事,也被村裡識字的人給記錄了下來。

  同時,在九天之上。

  寧郃也收回了目光,看向了眾人道:“緣已得,剩下就看他們自身了。”

  “極是。”眾人相繼點頭,是非常認同此言。

  因為寧道友的目光真要時刻注視著這十二顆豆子,真要‘點’這些豆子。

  那麽就真如雲鶴所玩笑的那般,真會‘時來天地皆同力’,更會很快的化形。

  不過,這裡的力,除了緣法以外還有真的‘力’。

  簡單來說,就是被寧道友‘所關注的人’與‘未觀的人’打起來時,只要打不過,那天地就會相助。

  很可能兩人正在鬥法的時候,忽然一道天罰沒有征兆的劈下來,直接將未關注的人劈得神魂俱滅。

  這不是開玩笑,而是真的可能發生。

  因為這就是力,‘天地法力’。

  與寧道友所關注的人作對,在天地想來就是此人要‘逆天’,要‘忤逆’,是大不孝。

  所以劈死他很正常,收回他法也很正常。

  就像是吳帝被人取壽命時,天罰就會落下。

  皆因在天地看來,那些邪修就是想要逆天。

  這還是寧道友不曾太過關注吳帝,也只是臨時起意的續了他兩次命,保他到仙歷百年的周全。

  不然和那位邪修相關的另外幾位也跑不了。

  反正落一道天雷也是落,多落幾道也是落。

  可恰恰想到此處。

  眾人又聊起了一個新的話題。

  比如,寧道友如果一直關注一個人,且默許天地庇護他。

  那這個人是不是可以被稱之為‘道子?’

  也是想到這種可能,寧郃與眾人也推算了一下。

  最終結果得知。

  如果真有一個人被自己關注,且封為‘道子。’

  那他可謂是出門就有奇遇。

  緣法妙到路上撿個石塊,就是野生的七品靈石。

  野外碰到妖邪,也不用他出手,就會有正巧路過這裡的高手幫他消滅。

  臨走前,說不定還會給他留下一兩件保命的珍貴法器,甚至是法寶。

  特別是這位道子就算不修道,隻願做一位普通人。

  那就算是他偶爾生病了,遇到個‘包治百病’的遊方先生,都可能是哪位不願透漏姓名,且喜歡裝半仙的無名界主。

  哪怕在溪邊喝口水,都有路過的仙家中人覺得他資質不凡,繼而想指點一二。

  反正道子是生前必然入道的,會有無數的機會讓他入道。

  如果不入道,那也不是道子,只能說是有道子之緣,但無道子之法。

  可只要入道,今後只要是和道子作對的,就沒有好下場。

  就算是在危難時,也必有貴人相助。

  這般就可以讓道子遇險時必然轉安,且又磨煉了心境。

  這就是道子的待遇。

  可謂是一路上雖然看著坎坷,但又平坦之中必然成一方之道,成一方界主,成最終的‘金仙’,位列天地極位之一,永世不入輪回。

  只不過如今還沒有人享受這個待遇。

  因為如今老一輩的容法之主還沒修成金仙,雲鶴等道友還沒修成金仙。

  如今大道未全,位格不高,點一位道子,就有點不倫不類。

  同樣,也是聊起金仙一事,還有道子的事情。

  寧郃就覺得還是先等等吧,等金仙於仙界位列千余,等到時開了西周道友所言的‘天上天’,再與眾位道友聊一聊道子的事情。

  皆因在寧郃想來,道子除了必然成道以外,也算是自己等人於凡塵中的代行者。

  所以這道子可以有一位,也可以有多位。

  既然行得是大道之事,必然是要有多位大道金仙參與其中。

  也是這般。

  寧郃等人還細分了‘凡、仙、道。’

  其中,‘道’,是凝練五氣的金仙。

  又在寧郃與雲鶴等人的觀念中,如今遍地元嬰的五洲修行界就是‘凡’。

  哪怕是那些能搬山倒海的元嬰之人也是凡人,化神亦是凡人,哪怕是洞虛、大乘,與之上的仙境,也只是法力高一點的凡人。

  真正的仙凡之隔,要麽是渡過三劫的上仙,或者是容法之位。

  只要得容法,哪怕是此人身為界主位所需的最低化神,元嬰、那也是脫凡入‘仙’了。

  因為在那一刻,壽命都是以天地來算,以不知多少紀元來算。

  可謂是天地不滅,壽無盡之言。

  但界主之位的規則,如今也被寧郃與眾容法之主調整了。
    如今是仙歷百年之內,所有新的化神者都可以在仙歷百年的年關之時,去飛升之地挑選符合自身的大界。

  到時候所有界主都會去,寧郃等人也會去。

  當然,老一輩的法修元嬰就可以,各地府君與山河仙神金丹就行,築基也可以試試,看看能不能承受天地封測。

  反正有寧郃護著,不能封也無事。

  不過。

  寧郃與雲鶴等人遊歷了幾十年,也見過了不少府君與山川河神等神官。

  總得來說,這些神官壓根也不在意這事,估計也不會去幾位。

  因為他們受天地之法,又得五洲靈氣越來越濃的影響下,壽命也是與五洲並存,亦為寧郃所想的‘仙。’

  仙,是壽命無窮盡。

  所以就由他們去吧。

  但等百年之後,無論百年之時封多少,只要滿三千三百之數,界主就不再封冊。

  如果未滿,那再要想當界主,先自身到達洞虛再說吧。

  至於新修士,先修得大乘再瞧瞧。

  這還是百年剛過的標準。

  再往後,寧郃等人會定更高。

  畢竟隨著天地越來越多,到時候接手一方大界的時候,其下可能已經有數千小世界。

  若是沒有一些硬本事在身,那就算是扶他上去,他也難以坐好,難以服眾。

  而如今。

  也在眾人閑聊這些關於界主位的布置規劃時。

  不知不覺就是幾天時間過去。

  可也在第五日的傍晚。

  寧郃忽然覺察到了什麽,繼而看向了東海方向。

  同時,雲鶴等人也是心血來潮,仿佛覺察到了某種‘神物’即將出世。

  且這神物‘品級’是高於仙靈清石。

  也是覺察到這個情況。

  玄門主是皺眉思索一番,先是看了看東海,又看了看寧郃,最後才道:“寧道友,是有神物即將出世?”

  “嗯。”寧郃點頭,看向隨後相繼望來的眾人,忽然笑道:“近來事情頗多,有我學生去西州為小和尚傳法,亦有那位帝王七竅去往西州。

  於此,我先遮掩了天機,沒有去觀未來之像,以免我之意擾亂天地變數,有失六位七竅生前的公正之道。

  也是於此,對此神物一事,我也是此刻才知,而不是有意不告訴諸位。”

  “寧道友大善!”西周還是第一個讚同寧道友所言,甚至還要再說一些話。

  但雲鶴等人卻是一直在意那個神物的事情,又為了防止西周說著說著說偏。

  於是,雲鶴又續上之前的話題,好奇的問道:“寧道友,此物是何物?”

  “且觀。”寧郃聽到雲鶴詢問時,也將周身空氣中的水靈匯集,形成了一副圖景,也描繪出了裡面的靈氣繽紛。

  眾人望去,就看到繽紛的圖景中是東海的一片海域。

  此時,這裡正飄蕩著一根不知何人遺棄的木柴,大約半尺大小。

  可恰恰此時,大海之上飄蕩的木行靈氣與天空中的大日靈屬交融,卻又與落下的混沌交匯。

  混沌之中是有土行與水行靈屬。

  也是這般,這一刻火土水木四行相融,又正逢日月輪替的天暗之時。

  一時間萬裡內異象紛呈,四色神光照耀東海傍晚。

  這四行靈氣也漸漸穩固成型,落於了這木柴之中,又繼續飄蕩在東海之上。

  可仔細望去,這木柴不多時就有一些不太顯眼的棕色樹皮在漸漸長出。

  且它飄著飄著,底端也生出了一些根須,真宛如樹木一樣,在吸收著水中的水汽,卻又不需要泥土,就這麽‘長’在了海裡,還將樹乾給立了起來。

  這木柴倒是因緣得法,被天賜了‘術。’

  就如製作乾坤袋所用的陰石,便是被天賜法。

  只是陰石有許多,多到萬萬來記。

  可是這木倒是有些離奇。

  寧郃如今還推算了一下,卻發現無盡天地間僅此一顆。

  這種限制,也如仙靈清石一樣,是有‘數’一說。

  比如,此木不死的話,今後也只有它一顆,不會再有新的出現。

  或者說,此法只有一道,除非自己將其剝離,賜予其余樹木。

  也可以改變天地規則,亦可以多取一術,打破此物為‘一’的極。

  但那般就沒必要了。

  與此同時。

  寧郃推算到這裡,也完全知曉了這‘天生靈樹’之謎,更知曉了此樹之用。

  也由此,寧郃也向著正在好奇觀察樹木的雲鶴等人言道:“此物確實奇異,哪怕是相隔兩界之遙,亦有接引靈氣之用。

  只可惜,若不破法,此物世間也只有‘一’之數極。”

  “唯一?”雲鶴等人聽到這一字,更是好奇此物之法。

  因為那仙靈石為四十九,但每顆都已經是堪比天地法寶的一類神物。

  那這‘一’,豈不是更厲害?

  寧郃看到雲鶴等人望來,也是隨即望向了飛升之地的方向,“此物之妙,在於如若將它種於大界、或下界,待得它高有九萬九千丈之時,樹冠可跨越天門之隔,接連兩界,為它所在的天地內帶來上界靈氣。

  此法,對上界也無絲毫影響,但卻能讓它所在的此天地內靈氣充裕,僅次於上界‘兩線’。

  線,為一大境界。

  如我等五洲,如今為仙境。

  若是此樹已經長成,則是可以接引五洲靈氣,讓一方天地為洞虛之境。”

  “洞虛?”雲鶴等人驚奇。

  要知道如今最高的大界,也不過是金丹圓滿。

  就算是今後再漲,終歸也會止步於大乘。

  大界、下界,是無法成‘仙’的。

  可此樹卻能打破一方天地的極限?

  那要是這般。

  等仙界金仙,那這方下界就為仙,甚至可能是上仙?

  還能在自己世界內渡‘風、雷、火’三災?
  那這豈不是小仙界了?
  當想到這裡,雲鶴等人又望向了此物所在的東海,並且還看了看寧道友。

  寧郃是點點頭,“此物是歸於小仙界。”

  “果然..”雲鶴等人聽到寧道友肯定後,也恍然明悟,知曉了它為何生在東海,更知曉了所有的事。

  因為小仙界就在東海!
  那麽很顯然,這是天地賜予小仙界的天地神物!

  皆因五洲法修都跑到小仙界裡了,而五洲又如天下修士的‘父母。’

  這父母見孩子出走,又無法趕走同為孩子的下界修士。

  這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情況下,這肯定是要送‘長子’一些盤纏,怕長子在外過不好,也希望長子們偶爾回來看看。

  這算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只不過修士的父母是日月天地。

  而這盤纏,也不是幾兩碎銀,幾十個銅板,而是一件神物。

  或者說,也可稱之為‘第一件混沌至寶。’

  畢竟這可不是影響一人,讓一個人增添法力,而是影響一界內的天地之法。

  只可惜,此物的出現太過耀眼。

  之前天地昏暗,四行匯聚的奇象,‘父母’在孩子面前可是沒有絲毫隱藏。

  這使得方圓十萬裡內的十余位元嬰修士、百余金丹們都是好奇張望,又緊跟著去往奇象所在的中心。

  甚至一些早已退出正邪之戰的兩位化神修士,都是匆匆出關,想要去探究一二。

  看來,李宗主要想拿到,這是要親自出山了,或者得找一位親傳弟子去親自勸說。

  不然有化神在的情況下,有這麽多修士看著的情況下,此事是難以三兩句說清,難以勸走。

  除非是以勢壓人。

  那以李宗主洞虛圓滿的境界,那誰都沒辦法,只能生一肚子悶氣。

  也是見此。

  寧郃與雲鶴等人帶上了桌椅板凳,還又路過一城買了些瓜果,準備去小仙界內轉一圈,順便去瞧瞧這第一件混沌至寶出世時所帶來的震動。

  因為仙樹的靈韻還在悠悠散開,並且越傳越遠,讓東海之上的更多修士來至。

  這也算是‘仙魔之戰’外,第二件天地初開時的大盛事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