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第3章 酒友與酒友
  第3章 酒友與酒友

  日落月升。

  不知不覺三天時間過去。

  梁河神也在這日下午,再次來到了梁城,從城隍手裡接過了靈石。

  一番道謝之後。

  梁河神看了看手裡鵝蛋大小,略顯透明的菱形晶石,辭別之前,想了想,向著城隍道:“等兩日後到了約定之時,我拜訪完道長,再來梁城做客。”

  梁河神說到這裡,又不放心道:“這兩日裡莫打擾寧道長清修。”

  “知曉知曉,”城隍搖搖頭,“如今只有你知寧道長來此,而我若是前往,明眼就知是你告訴我的。

  你不說,我也不會如此行事。”

  梁河神點點頭,再次道謝一番,也不多言,便匆匆離去。

  他今日還有雨水要施。

  城隍目送梁河神離去時,望著梁河神的背影,也希望兩日後,好友為他帶來好消息。

  畢竟自家地界忽然來了一位術法大修,這不好輕易接觸,又不能窺探。

  說到底,城隍心裡還是有些不放心的。

  而不同於兩人的各有所想。

  在另一邊。

  寧郃在這三天裡,倒仿佛真如茶攤店家一樣,早起出攤,夜晚把推車藏於林中,過著尋常的店家生活。

  有時碰到來喝茶的書生、或行商,也會收集了一些殘破的遊記,抵消茶錢。

  這幾日下來。

  雖然這個方向來往梁城的官道頗多,不僅僅只有這一條。

  但寧郃也存下了一百六十八文錢。

  放在袖袋裡,掂一掂袖口,聽著脆響的聲音,也是有點分量。

  且在今日。

  河神取完靈石,與城隍道別時。

  寧郃也如往常一樣,攤子早早扎起,等待著行客。

  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

  寧郃坐在靠裡的位置,等補完了手裡的第三本書,看了看遠處的天色,距離收攤還有些時間,便拿出了第四本。

  這本是昨日從一位書生手裡收來的。

  殘破的程度,比一開始的那本發霉書要好上許多。

  這本只是淋過雨水,但好在書生及時晾乾。

  寧郃略微翻看,看到裡面只是字體有些泛花,紙頁頗皺,但已經很影響閱讀。

  也是因為此,那位書生就以兩文錢的價格,抵了一碗茶錢。

  打量完。

  寧郃先是手掌拂過,讓紙頁平整,水花印消失,隻留下不清楚的字跡。

  稍後拿起手邊的毛筆,沾上墨汁,翻開第一頁。

  第一頁的故事為‘俠各已事’,也即是‘俠客紀事’。

  只是被水泡的不清楚。

  寧郃補上字跡,繼續往下看,書中描寫,這位俠客一生遊歷了五城六十七縣,會遍了附近的高手,少有敗績。

  只是書中又經常提起,俠客每次路過旬城,都會落腳一晚,品嘗那裡客棧中的野豬鹵肉。

  並且這篇遊記中本就不多的千字篇幅,有五分之一都是描寫這鹵肉。

  足以看出寫這篇遊記的人,一定也是隨著俠客的平生腳步,去那裡品嘗了一番,才對此讚不絕口。

  並且還著重筆墨,說起那裡的鹵肉鮮美多汁,入口即化,大塊過癮等等之類的享受細節。

  寧郃望著這些細節,補著補著,再瞧瞧身前的清茶,忽然覺得靈氣浸泡的茶水也不是那麽香甜了。

  隨後,寧郃回憶著圖錄裡的各城位置。

  旬城在梁城的東邊,也是在吳朝的疆土之中。

  兩千裡的路程,不遠。

  再摸摸袖袋裡的錢,共計一百六十八文。

  按照行商們偶爾聊起的價格,一斤新鮮的野豬肉是十文。

  就算是鹵肉,也應該不超過二十文。

  看到錢夠。

  寧郃起身把書籍裝在懷中的內側口袋裡,又撤下了茶攤豎幅,把桌椅全部放在了架子車上。

  挪移到林中放好。

  今日早些收攤,去嘗嘗旬城的鹵肉,然後再補上字跡。

  等一切收拾好。

  寧郃於林中騰雲而起,於高空之上,欣賞著一路上的美景。

  不到半個時辰就來到了旬城外。

  從雲層中落下。

  寧郃也如尋常進城的書生,隨著來往的人群,進入了城內。

  這一瞧,大街上商販的叫賣聲,不時穿插兒童的嬉鬧身影,大人的責罵,來往的馬車。

  還有一名少爺帶著兩位隨從閑逛,偶爾有佩戴刀劍的武林人士腳步匆匆。

  這城裡繁鬧的景象,是周縣比不了的。

  更是安靜官道上所無法比擬的。

  寧郃觀望幾息,想著此行的目的,沒做耽擱,就循著空氣中常人不可查覺的香味,經過了兩條街道,來到了位於街西的一家客棧前。

  “客官請!”門口的小二看到來客,是熱情的彎腰虛引。

  時至傍晚,沒到飯點,客棧內的人還不是很多。

  寧郃看到一層內的二十張桌子,隻坐了五桌。

  在小二的虛引下,來到靠牆邊的位置。

  他拿起肩膀上的抹布,在桌椅上一擦,就開始熟練的一邊報上菜名,一邊從不遠處的櫃台上拿出一壺茶水。

  “鹵野肉、白魚頭、銅錢包、得月童雞..”報菜名的聲音,也是靠近寧郃時放小,去取水時聲音大一些,以免這位客官聽不到。

  寧郃聽著二十六種菜肴,再瞧瞧其他幾桌,這些客人的桌子上多是鹵肉、兩三碟下酒菜,和幾壺酒水。

  於是,寧郃隻點了一斤鹵肉,還有一壺度數很低的清酒。

  剩下的聽起來太貴,看似也不是特別好吃,那便算了。

  小二看到寧郃寒酸的隻點了一個下酒菜,卻笑容依舊,說了一句“您稍等”,就去後廚報菜。

  報完菜,幫寧郃擺上酒壺、酒杯,他又開始繼續站在門邊。

  因為鹵野肉是熟食,只需過熱一下。

  不一會,後廚打下手的小廚,就端起托盤過來,按照小二的交代,找到寧郃的飯桌,擺上鹵肉。

  說一句“有什麽,您再招呼”,便回往後廚。

  十分鍾不到的時間,酒菜就齊全了。

  寧郃望向菜肴,鹵肉果然大片大片的擺在盤裡,下面還有一些鹵醬色的湯汁。

  拿上筷子,夾了一塊鹵肉。

  放進嘴裡嘗了嘗,確實是香軟可口,裡面的筋肉還有些嚼勁。

  只是沒有書上描寫的那般入口即化。

  但好吃是肯定的。

  寧郃也不由倒上一杯清酒,不時品著,去去嘴裡的油膩味。

  約合一杯酒,一片肉。

  總共十二片肉,但酒水有些不夠。

  寧郃品完第七杯,剩下的酒水倒出來,就只夠半杯。

  寧郃也沒有再要,而是輕晃酒杯,水靈匯聚,半杯酒又被續上。

  就這樣,品完一塊鹵肉,續上一杯酒。

  門口的小二是一直在觀察來往的行人,沒有注意。

  櫃台處的老板,正‘劈裡啪啦’的打著算盤,也沒有關注這位自行續酒的客人。

  但相隔一桌的兩位食客中,其中一位留有絡腮胡的漢子,當發現寧郃不時端起酒杯喝上一杯,可始終不見倒酒,卻覺得有些奇怪。

  於是他故作整理被身下壓著的衣袍,站起有些醉醺醺的身子,抬眼往那邊瞧了瞧。

  這一看,那位白袍書生的酒杯是空的,但隨後一眨眼的功夫就滿了。

  ‘怪了怪了’絡腮胡搖搖頭,覺得是自己喝多了。

  於是他也拒絕了好友的再次敬酒。

  好友瞧見絡腮胡拒酒,不由揶揄道:“張兄,你今日的酒量不行啊,我記得你平日裡可是來者不拒。”

  好友打趣歸打趣,還是放下了酒杯,很懂得分寸,同時也示意這次酒局散場,過幾日再聚。

  絡腮胡夾了幾口飯菜,看到盤中不再有剩,也喊來小二結帳,由絡腮胡付了飯錢。

  等出了門,兩人約定好了下次喝酒的時間,又看到對方都無太大的醉意,不需要幫助後,便相互告別一禮,一人往西,一人往東,各自回家門。

  客棧內。

  寧郃時刻注意著周圍,當看到兩人這般默契,倒是覺得這樣的酒友不錯。

  不像是此時右邊的那一桌。

  寧郃看到一位漢子都已經醉倒在桌下,旁邊同行的兩人,還在哈哈大笑著往他嘴裡灌酒。

  掌櫃看到這一幕,也停下了手裡的算盤,把目光望向了門口處同樣望來的小二。

  門口的小二在掌櫃的眼神中,就硬著頭皮過來勸說一句,
  “兩位爺爺,這位爺已經醉倒了”

  “你你算什麽東西?!”其中一名藍衣醉漢推了一把小二,真把自己當爺了。

  另一人的膽子更大,還搖晃著身子,探手向著小二抓去,看似要修理多嘴的小二一頓。

  小二害怕挨打,連連向後退去。

  藍衣醉漢見到同伴真要動手,卻是嚇得酒意醒了一些,想攔著,卻沒站穩,沒抓著。

  誰知寧郃吃完最後一片肉,把酒杯放在桌上的時候,也沒放穩,酒杯滾到地面,也沒碎,反而直溜溜的向著旁邊這一桌滾去。

  撲騰—

  正好這漢子踩到,腳下忽然打滑,向前踉蹌了兩步後,在寧郃桌前摔了一個大跟頭。

  掌櫃看到摔倒的這人愣住,也是趕忙過來,一邊噓寒問暖,一邊委婉的勸酒。

  這人看了看身後腳下完好的酒杯,又迷茫的看了看寧郃桌前,看到寧郃桌前有酒壺,卻無酒杯,就知曉是寧郃故意的。

  但或許是這一摔的事,把他酒意給摔醒了一些。

  他沒有絲毫動怒,反而向著寧郃連連抱拳感激。

  因為他要是真抓著了小二,真打了上去,喝酒下手沒輕重,打出個人命好歹,這就不是掌櫃過來好言勸他,而是他要去衙門裡吃官司了。

  那裡的官差老爺們,可不會好言勸他,而是刑具伺候。

  “多謝客官..”小二看到這人道謝,一時明白了事情經過,繼而也在一旁道謝,感激寧郃讓他少受一頓皮肉之苦。

  小二可沒想過報官什麽的,覺得挨打了,那便是挨打了,沒人會為他做主。

  ‘這杯子怎麽沒碎’掌櫃是覺得有些奇怪,但更多是覺得那人喝多了,腳步虛浮,沒用力踩上,否則正常行走間也難摔著。

  寧郃則是笑著讓小二結帳。

  “這位先生的酒錢我..結了!”那兩人的上頭勁過去,此刻不僅為寧郃付了飯錢,也給小二與店家賠著不是。

  隨後,他二人就搖搖晃晃的攙扶起同伴,在小二的幫助下,一同出了客棧。

  “酒酒..”被攙扶的那名壯漢,還在嘴裡嘟囔著要酒。

  興許就是被灌倒的這人一直嘟囔,才讓本就喝多的兩人一股子酒氣上頭。

  寧郃看到兩人離去,酒錢也結了,便也在掌櫃與小二的道謝中,離開了客棧。

  等出了城。

  寧郃看到天色還早,興許還能擺一會茶攤,也沒有過多停留此城,便騰雲而去。

  而接下來的兩日。

  寧郃依舊在官道上擺攤,沒有再去往其他地方。

  以免梁河神通知了其余的神官,繼而這些神官來拜訪時,自己不在。

  寧郃還是喜歡和這些神官交流的,想要多了解一下這個世界的事情。

  誰知等了兩天,等到第三天下午,其他神官沒來,梁河神倒赴約前來了。

  正巧,攤位上沒茶客。

  寧郃想了想,也沒收拾茶攤,就帶梁河神來到了周山腳下的木屋。

  來到這裡。

  梁河神是把目光看向了近處的周山。

  在他的靈識感應中,發現周山正在凝聚形體。

  再看看眼前的寧道長。

  梁河神忽有感歎道:“小神記得三月前,周山只是才凝聚山靈,沒想到如今就快凝聚形體。

  等此番築基成,周山便可顯身在世,雖然是虛幻之身,但也能遊歷方圓十裡,而不是駐步在此。”

  他說到這裡,又看了看自身的河神法令,“神官之職倒好上一些,雖然同為築基,但范圍卻廣遠一些,能遊歷千裡。

  只是超過敕封的地界,法力要削減許多。

  若是長久離開,也逃不過法體消散之命。”

  梁河神言道此處,就想到老城隍為了遠遊追尋更高的境界,繼而辭去城隍令。

  說不得他將來有幸踏入金丹時,也會如老城隍一樣。

  寧郃對於梁河神的感慨,倒未有言語,而是讓他稍待片刻後,就走進屋內,取下了懸掛在架子上的酒葫蘆。

  只是等出來時,寧郃卻看到梁河神手裡拿著十六顆透明石頭。

  梁河神也恭敬一禮道:“寧道長,這是小神好友,梁城隍雲遊時所得到的一些靈石,於此作為見禮,想要托小神之手,送於道長。”

  寧郃看到這熟悉的物件,便也從另一邊的袖袋裡拿出了一顆品色更好的靈石。

  是出關時在一處靈脈匯聚地隨手撿的。

  同時,梁河神見到寧道長隨意拿出極品靈石的樣子,也不由愣了一下。

  寧郃是毫不在意道:“靈石在寧某金丹圓滿之前或許有些用處,但現在已經無用了。

  金丹之上的元嬰是感悟。”

  寧郃拿起酒水,示意有些發愣的梁河神落座小院中的石桌前,“謝城隍好意了。可惜寧某前兩日釀製的酒水不多,不然今日也要請城隍一敘。”

  話落,寧郃拿起半個葫蘆大小的木杯子,約莫能盛九兩。

  自己的這個葫蘆容量不大,只有一斤八兩,剛好夠兩杯。

  梁河神聽到寧郃話語,卻沒在意酒水,反而想著那顆更好的極品靈石,都被寧道長視為雞肋,於是也不再言說,只是默默的把這些珍貴的上品靈石收了起來。

  隨後,他剛抬起頭,當看到道長為自己倒酒,又當發現此酒是五色時,卻一下子就把靈石的事情拋到腦後,反而被眼前所散發濃鬱靈氣的五行靈酒所吸引。

  ‘五色?這是五行?道長是五行兼修?!’

  梁河神目光中隱約透漏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再想到寧道長剛才話語中所言的幾日就能煉製這種五行靈酒,一時更是覺得不可思議。

  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尋常的金丹修士可以做到的。

  但寧道長剛說過,他的確是金丹修士。

  那這只能證明一點,那就是這位寧道長的天賦是五洲中僅有!
  不僅是丹道大家,並且還是五行兼修的全才修士!
  梁河神想到這個可能,心裡一時間翻江倒海。

  因為他是第一次遇見這種別說見了,甚至連聽都未曾聽說過的情況。

  畢竟術法修士隻專精一道,這是三千年來所有修士所認知認同的事情。

  當然,也有的修士自身有兩種靈根,繼而兼修兩道,最後發現築基都難。

  可如今,一位五行兼修的術法大修士就在眼前。

  梁河神驚異之余,也堵著一肚子的疑問,想問寧道長到底是如何修煉的?是不是已經修煉了千年?然後用時間累計,才達到了這樣匪夷所思的境界?

  他心中驚異想著,更想開口問,但話到嘴邊,卻又感覺這樣問的太過唐突,怕引道長不喜。

  繼而,他只剩羨慕的看了看左前方的周山,覺得這位山靈好福氣。

  能在寧道長身旁修行,說不定用不了多久,便可以築基化靈,顯身在此世之中。

  寧郃則是沒有去管梁河神心中的疑惑,而是把盛滿一大杯的靈酒,推到了他桌前。

  五行靈氣圍繞著杯口,散發著一陣陣奇異的酒香。

  引得方圓百米內的花草都悉數偏向桌邊的方向。

  “莫要等靈氣散去。”

  寧郃言落,先端起了一杯,轉化著自身五行,細細品味。

  梁河神則是怕靈酒消散,卻是一杯酒仰頭飲盡。

  下一刻,他就發現飲進的五行靈酒化為水行,頓時一股清涼的氣息湧入他的髒腑,靈韻蕩開,又擴散全身,讓他有種飄蕩在水中,隨著水浪起伏的感覺。

  使得眼前的一切,都好似左右來回傾斜。

  讓他靈識海暈乎乎的。

  梁河神感受著這種自從入神職以後,百年來未曾體會到的眩暈感覺,不由心中感慨,仿佛回到了凡塵時飲酒醉倒的一幕幕。

  一杯酒,仙神醉!

  這的確是仙釀!

  一時間他更覺得寧道長雖然是金丹境界,但所擁有的高深道行,精妙術法,果然是他不能想,也不能猜的。

  而寧郃看到梁河神有些眩暈的樣子,仿佛隨時醉倒,則是指了指身後的屋子,“可在屋內煉化藥力。”

  “就不打擾道長了”梁河神朦朦朧朧中聽到寧郃的話語,怕在高人面前失態,於是忍著眩暈之感,真誠的向著寧郃道:“多謝..寧道長賜酒,小神這就先行離去。”

  梁河神話落,看到寧道長點頭之後,便不做耽擱,維持著最後的清明,徑直回往梁河方向。

  途中,經過梁城。

  梁河神醉意朦朧中看到城下的城隍,也沒有停留,只是傳音一句道:“寧道長道法高深,已不需要靈石,而..其余事..待我捋清一番,今後再言”

  “好”城隍看到梁河神一副要著急回去閉關的模樣,是覺得河神應該有收獲,但又不知道收獲是何。

  只能等過幾日再詢問。

  ‘希望是好事’城隍接過飄下來的靈石,也不做他想,便化為陰雲,回往了陰司。

  只是這次的靈石,他沒有在用作鎮壓陣法,而是留作不備之需。

  城隍看似不想,實則也怕那位術法大修士哪日又用得著。

  而不同於梁河神的閉關,還有城隍的猜測。

  周山下。

  寧郃喝完了靈酒,感覺一杯不解饞,則是又想到了前幾日的客棧。

  正好,那日酒品上佳的絡腮胡兩人,今日也約定在那裡飲酒。

  喝酒吃肉時,附近有桌酒品好的酒友作為下飯館時的氣氛,也是不錯的。

  那裡的鹵肉,也好幾天沒有再去品了。

  想到便去。

  寧郃也沒有去管自己還未收的茶攤,就向著旬城趕往。

  在傍晚的時候。

  輕車熟路的來到那家客棧。

  那兩人正好在,像是剛來,正在等菜上齊。

  “客官您來了!”門口的小二看到幫他解決過禍事的寧郃再來過來,臉上是真誠高興的表情,而不是以往的熱情。

  客棧內的掌櫃偏頭看到寧郃被小二引進,也是破天荒的放下算盤,朝著寧郃這邊拱拱手。

  寧郃回禮,又坐在了之前的座位上,點著同樣的菜肴。

  酒水是先上了。

  寧郃先倒了一杯品著。

  而同時,在絡腮胡這一桌。

  絡腮胡看著客棧裡的小二和掌櫃,這麽歡迎寧郃,倒是多打量了寧郃幾眼。

  這一瞧,這不就是前幾天的那位白袍書生?

  只是他記得前幾日掌櫃對這位書生還沒有這麽熱情。

  ‘奇怪..’絡腮胡輕微搖搖頭。

  “今日幾壺?”他好友沒關心這些,反而不時看看廚房,想知道自己的鹵肉什麽時候上齊。

  “明日有些事。”絡腮胡聽到好友詢問,也回過來神道:“孫兄弟,咱們一人一壺清酒如何?”

  “這家店裡的清酒沒滋味。”孫兄弟咂咂嘴,“也不是沒滋味,比起清水倒是多些酒味。”

  “那好。”絡腮胡向著小二要酒,隨後又打量了寧郃幾眼。

  旁邊的好友看到絡腮胡不時偷偷打量寧郃,繼而也開始好奇的觀察寧郃,這一瞧,他卻覺得有些熟悉。

  但他始終想不起來是誰,這種熟悉又記不起來的感覺讓他非常鬧心。

  於是他就好奇的小聲向食客問道:“張兄,咱們認識他嗎?我瞧那位先生有些眼熟。”

  “不認識。”張兄收回目光,“只是前幾日咱們喝酒的時候見過他,他當時就坐在那一桌。”

  “哎!”孫兄弟一下子記起來,頗有些難題解惑的高興道:“張兄這麽一說,還真是那位先生!”

  兩人說到這裡,好似是話語有些大,讓正在品酒的寧郃偏頭望來。

  張兄和孫兄弟為了掩飾尷尬,是笑著向寧郃點點頭,又抱拳一禮。

  寧郃點頭回禮。

  這時,張兄一桌的酒水上來。

  他們看到這位先生看似隨和,也分別倒上兩杯酒,向著寧郃一敬道:“請!”

  “請。”寧郃端起酒杯。

  一杯酒落。

  三人端著酒杯再一捧手。

  寧郃繼續品嘗鹵肉,傾聽著客棧內外屬於凡塵的喧鬧。

  張兄與孫兄弟,也不在看向寧郃這邊,而是聊著這幾日自家的瑣事。

  伴隨著大街上的叫賣聲、兒童嬉戲。

  一頓酒菜落。

  兩人結完帳,在門口約定幾句,之後分別回往各自家中。

  寧郃也喚來小二結帳,隨之出了客棧,淡化了身形,騰雲而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