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5.第5章 劉大人不收禮
  第5章 劉大人不收禮
  對於侄子的能力,張員外還是比較放心的。

  不過在稍後的行程之中,因為去往城裡的路途較長,偶爾兩人聊起此事,張員外也難免會多叮囑兩句。

  直到兩日後的清晨。

  車隊來到城內,去往約定的米行。

  護衛先行離開車隊,去往了城南小巷的東街口。

  在那裡轉了半圈,就看到了正在路邊擺攤的書生。

  這位書生,是替人寫信的。

  客人念,他寫,百字一文。

  一天下來也能賺個百十文錢。

  護衛之所以認識他。

  也是車隊之前在這裡擺過攤,兩人年齡又相差不大,無生意時,兩人偶爾聊上幾句,一來二去就熟了。

  等護衛來到攤前。

  書生看到護衛,手掌就伸向書簍裡,小心拿起上面的紙頁,取出下面的兩本兒童啟蒙書籍,“這是張兄要的。”

  “今個不是這事。”護衛說著,也順手把書本收進懷裡,“說說你家的那些雜談書籍,這次我準備買了,但這價錢上,還是十文?”

  “是。”書生看向護衛,“一本十文,一共五十一本,價錢不能少。”

  “沒漲就好。”護衛笑著拍了拍腰間的荷包,裡面發出銀子的響聲,“但得說個事,你今日不能擺攤了,得陪我去書坊轉轉,幫我湊夠一百本前朝遊記。

  按照一本十文的價格,多余的錢算你的。

  但不能太破,也不能充數啊!”

  “好!”書生看到有這‘賺差價’的好事,是立馬收攤,示意護衛跟他來。

  因為他收攤時經常去書坊的舊書攤閑逛,知曉一些人在賣前朝書籍,也知道哪些人賣的便宜。

  這般短短一上午過去。

  書生帶著護衛找到自己認識的那些攤主,又在這些多半都是破破爛爛的書攤前討價還價。

  護衛就在一旁看著,不時插上一嘴。

  等下午的時候,護衛就背著一個大籮筐,回到了車隊這邊。

  順道也把茶葉給買了。

  書生也通過這一手倒賣,賺了三十六文。

  而張員外看到護衛回來,又見書與茶葉的事辦完,繼而等護衛吃完午飯後,就讓他看著車隊。

  張員外則是趁著天色還早,手裡拿著一個盒子,去往了兩條街外的酒樓,準備讓身為酒樓掌櫃的好友,為他引薦一下劉大人。

  可在這一路上,真要去酒樓找好友的時候,張員外也是再三打退堂鼓。

  一是怕劉大人記仇。

  二是求人的事,還是求好友,總歸有些別扭。

  畢竟當初他可是意氣風發,沒有和好友一起去巴結劉大人。

  如今卻又求過來了,這心裡的滋味不太好受。

  張員外心裡盤鬥著,這般墨跡走著,最後行著行著,路終有盡,還是來到了這座三層的酒樓外。

  又在小二的熱情招待中走進酒樓。

  張員外聽著酒樓內吵雜的煙火氣,打量了一番這精致的裝潢,想著今後可能也有緣在城裡開上一家店面。

  於是,他又抱著堅定的心思,向著小二道:“我名張艋,是陳掌櫃的同縣好友,還望小二哥告知一聲。”

  ‘張艋..’小二沒聽過這個名字。

  但張員外一身錦衣,看著非富即貴。

  繼而小二也不敢怠慢,就向著樓上跑去。

  不一會。

  他就再次下來,帶著張員外來到了二層角落裡的一個雅間前。

  通報一聲,小二輕輕推開門,就行禮離去。

  張員外走進這間不大的雅間裡,看到酒樓掌櫃正在喝著醒酒茶。

  “張兄弟,坐。”酒樓掌櫃晃晃腦袋,酒意也不大,最多一分醉,“之前正在陪城裡的兩位好友喝酒,聽到伱這位稀客來了。

  我總得和那兩位告罪幾聲,所以來得慢了,讓張兄弟久等了。”

  他說著,又看了看張員外手裡的盒子,“我記得你很少來我這,今日特意過來,是出什麽事了?
  貨物出問題了?沒錢進貨,用錢?”

  “這倒不是。”張員外輕呼一口氣,有些求人的別扭,但更多的是鄭重道:“今日來此,是想請陳兄幫個忙,為我引薦一下劉大人。”

  “哦?”掌櫃忽然笑了起來,“看你神色這般嚴謹,我當什麽事。原來只是見劉大人,這個好說。”

  “不是..”張員外看到掌櫃毫不在意,倒是提醒道:“陳兄難道忘了,幾年前劉大人邀請咱們去縣裡客棧喝酒,我可是沒去,沒有給劉大人面子。

  萬一這次過去,劉大人認出我,我怕會連累你。”

  “連累什麽?”

  酒樓掌櫃面對張員外的提心吊膽,卻無所謂的擺擺手道:“劉大人每日稅收與公務繁忙,不知要處理多少事,見多少店家。

  莫說這都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尤其你又沒得罪劉大人,只是沒有赴約去往。

  這樣的小事不痛不癢。”

  掌櫃說到這裡,又壓低聲音道:“再說句不太順耳的話,張兄弟是感覺自己得罪了金曹大人,所以這事對於你來說是天大的事,也會讓你長久記得。

  但劉大人真不會記得你。”

  掌櫃說著,還給依舊不放心的張員外吃了一顆定心丸道:“我之前也悄悄探過劉大人的口風,在劉大人面前提起過你。

  劉大人卻沒有絲毫印象。

  所以在這事上你就放心吧。”

  “如此甚好..”張員外聽到這話,也露出了笑容。

  他最不放心的事,就是這件事。

  隨後,他又慌忙打開盒子,先讓好友掌掌眼,

  “聽說劉大人喜歡玉石,我特意帶了一塊上好的紅瑪瑙,不知這個禮物是否可行?”

  “你要送禮?”掌櫃好奇的看向記憶裡剛正不阿的張員外,又瞧了瞧這潤滑飽滿的瑪瑙,“倒是挺上成的,約莫能值上十金。”

  “陳兄的意思是太便宜?”張員外有些慌,因為這是他能拿出的最好物件。

  於是他著急之下也不待掌櫃多言,就問道:“陳兄那裡有什麽好物件嗎?我這次的賣貨錢先抵著,如若不夠,等我回縣後再取。”

  “你這是哪裡和哪裡?”掌櫃搖搖頭,“還有什麽送禮一事,你這是聽誰說的?誰說的劉大人收禮?”

  “難道不收?”張員外帶著探尋的目光看向掌櫃,意思是‘你們能盤下這些店面,盤下大酒樓,不就是曾經送禮?’

  掌櫃看到張員外誤會,倒是端正神色道:“以前是以前,而如今的劉大人是不會收的。你大可以把劉大人當成大清官,就像是咱們縣裡的那個鐵面捕頭一樣。”

  “不收?”張員外略微一愣,“但總歸是登門拜訪,又是第一次相見,空手而去,總覺得有些不太穩妥,要不我帶一些小禮?”

  “你怎麽不聽勸?還是聽不懂?”掌櫃‘嗨’的一聲,頗有些動怒道:“你要知道,如果劉大人收禮的話,我舉薦你過去卻又不讓你帶任何物件,那豈不是辦事不周,在劉大人那自討沒趣?
  我還能害自個兒不成?”

  掌櫃說到這裡,看到張員外不敢吭氣後,忽然也泄了氣,化為一歎道:“張兄弟,我記得咱們周縣的幾位員外裡,就屬你膽子最大,最為敢闖。

  怎麽你如今也膽小了?
  就這小小禮物一事,還問上兩遍?”

  “我”張員外聽到這話後倒想辯駁,想說他的膽子從未變小過。

  但想想自己的妻兒,自己的侄兒一家,還有店裡靠他養活的親戚、夥計。

  想到萬一沒走對路,因為小小禮品一事得罪了劉大人,讓他店鋪關門。

  最後他沒有辯駁這話,只是有些賠笑的小聲向掌櫃再次確認道:“陳兄,空手而去,這能行嗎?”

  “哎呀!”掌櫃看到張員外還問這事,又當望著張員外賠笑的表情,最後火沒有發出來,只是撂下一句道:“跟上,你聽我的就好!”

  話落,掌櫃帶著火氣的推開門,帶頭出了雅間。

  張員外快步跟了上去。

  路過櫃台。

  掌櫃把張員外手裡的盒子一把奪過,讓櫃台的帳房保管。

  隨後一路直行,帶著張員外去往金曹府邸。

  等來到府外,讓門口的護衛通報。

  片刻時間,護衛再次出來。

  掌櫃先讓張員外在府外等著以後,就跟著護衛進入府邸。

  等順著青石鋪的地面,來到了正廳前方。

  掌櫃倒不複先前那般氣衝衝的樣子,而是滿臉堆笑,早早就彎著腰,於廳外行禮道:“小民見過大人!”

  “進來坐。”屋裡正首的位置,劉大人正一邊看著手裡的文書,一邊品著茶水。

  掌櫃聽到吩咐,輕聲的走進廳裡,站在一旁也不說話。

  只是等劉大人杯裡沒水的時候,他才會帶著憨笑的表情上前兩步,為大人續上茶水。

  直到這份文書看完,劉大人望來,示意他開口。

  掌櫃這才拱拱手道:“大人,小民在周縣裡的好友,聽說大人德義有聞、清慎明著!今日特意來拜會大人,如今正在府外等大人傳見。”

  “哦?陳掌櫃什麽時候也咬文嚼字了?”劉大人聽到掌櫃的奉承之言,倒是笑了起來,“無需客套,說吧,是你哪位好友來我這裡做客了。”

  “張艋,張員外。”掌櫃也未多言,“小人原先也和大人說起過他。”

  “張艋?好像有些印象”劉大人露出回憶之色,向著掌櫃問道:“是開米行的那個?”

  “是他!”掌櫃猛地點頭,“就是那位張員外!”

  “嗯。”劉大人稍微坐直了些身子,“帶進來吧。”

  “是!”掌櫃笑著應聲,便帶著這好消息出屋,準備告訴府外正焦急等待的張員外。

  劉大人見到掌櫃離去時,卻又仔細回想了一下,確實對於這位張員外有些印象。

  只是這個有印象,倒不是想起張員外曾經無視要他的邀請。

  因為這些小事,和掌櫃所說的一樣,劉大人早就忘了。

  畢竟他前些年未得勢的時候,經常前往各縣,邀請各縣裡的這些豪紳,也經常被放鴿子,所以真不會詳記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不會在意這些事,更不會為這些事動氣。

  若是動氣,這十年間被放了不知多少鴿子的他,早就被氣成圓球了。

  如今,讓他對張員外有印象的一事,還是這些年裡偶爾聽酒樓掌櫃說過,說周縣的張員外心善,有時會去外縣施糧,是一個善人。

  而這樣的善人,在整個梁城二十六縣的數百余村裡,也是有不少的。

  要不是酒樓掌櫃偶爾提上幾句,他其實也不會記得有這麽一個人。

  劉大人思索著,又拿起手邊未審改的一本文書。

  趁著掌櫃喊人的間隙,再審改一本,盡快把這幾日的事情整理一番,擠擠時間,騰出一些時間。

  因為過幾日他要出去一趟。

  同時,在劉大人審改文書的時候。

  不一會,掌櫃也帶著張員外行禮之後,站在了廳外。

  “先坐。”

  劉大人言道一句,又看了看手裡審查一半的文書,便繼續審改,準備等這本改完後,再和這位張員外聊一聊。

  只是聽到‘先坐’二字。

  張員外和掌櫃卻沒有真坐,反而道謝後站在了廳中。

  府邸前庭的正廳作為劉大人待客的地方,廳外還是挺安靜的,沒有下人來回走動,只有遠處兩位手持兵器的將士。

  一時間,廳內只有劉大人偶爾翻開文書紙頁的聲音,讓氣氛不免有些壓抑。

  再隨著劉大人看到某個難題,難以定論,皺眉沉思,手指不知不覺間加重點著桌面。

  他自身散發的心煩氣息,加之上任金曹令以後的煩亂,也在氣氛壓抑的正廳內越發明顯。

  張員外看到劉大人的樣子,倒是忽然想到了之前酒樓裡擔憂此行的自己。

  也想到才出縣時的心神不安。

  但一開始是遇到了寧先生,這心神不安的勁一下子就被壓了下去,甚至都沒去想這些事。

  現在想來,確實也怪。

  好似寧先生在旁邊,世上就沒有什麽煩心事一樣。

  而也是想到寧先生。

  張員外覺得如今煩心的劉大人,若是見到了寧先生,這些煩躁說不得也會盡皆消散。

  順便還能為寧先生引薦一下這位大人,順便批一個正兒八經的茶攤資證。

  到時候也不怕有官家去茶棚查。

  他想著這些,又看了看劉大人,倒是裝著膽子問道:“大人是有煩心事?我知一個地方..”

  張員外剛說到這裡。

  劉大人忽然停下手中的毛筆,也後知後覺的停下了正在敲擊桌子的手。

  他抬頭凝目看了看張員外,沒有言語,也沒有否認,過了幾息,又繼續批改文書。

  掌櫃看到劉大人再次低頭後,才敢向張員外使眼色,覺得自己好友怕是已經在劉大人心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張員外也知道自己不該多嘴,但話都說出來了,又看到劉大人剛才像是讓他繼續說的意思,於是只能猜測著劉大人的用意,接著道:
  “草民有幸結識一位先生,那位先生在周縣南十裡的東邊官道上,開了一家茶攤。

  草民途中路過,在先生的茶攤上休息了一會,感覺什麽煩心事都散了。”

  張員外說到這裡,本想接著說出‘劉大人有空去坐坐’的時候,卻看到劉大人依舊在改文書,對他所講的好似沒有絲毫興趣。

  於是他也不敢再多言了,或許是他剛才會錯了意。

  大人剛才真正的意思是不讓他說了。

  “大人,小民告退”掌櫃是怕張員外再說錯話,繼而拉著張員外,向劉大人輕聲辭別後,便帶著張員外快步離去。

  當十幾息過去。

  劉大人卻放下了文書,又看了看離去的兩人。

  張員外所說的話,他其實在聽。

  也覺得這位張員外應該不敢騙他。

  但劉大人更多是感覺這個茶攤的位置好,或者茶水好,才讓人心曠神怡。

  這般讓人心神放松的美景雅地,他其實有時也會散心般去往。

  正好過兩日,外縣要開舍粥攤。

  自己要悄悄去私訪,查查這些大員外們有沒有陽奉陰違,有沒有幫助窮苦百姓。

  順路能去瞧瞧那茶攤,看看是否真如張員外所說的那般。

  但也是想到舍粥、流民、災害、糧食收成。

  劉大人也起身出了正廳,來到了後院的書房外。

  整理好衣物。

  劉大人走進彌漫香火味的書房內,望向牆邊東側的河神神像前,準備上香祈禱。

  他雖然沒見過鬼神,但卻相信民間傳言中的鬼神。

  有時會前來上香,求一個心安。

  並且像這般一尺高的神像,在許多百姓家裡都有。

  有的是請木匠雕刻,有的是自己雕刻,有的是在河神廟那裡捐錢,廟祝會贈予。

  劉大人的這座神像,則是請城裡的名匠雕刻的,和河神廟裡的神像相貌一樣。

  等替換好新的貢品。

  劉大人也點上香火,真誠的朝神像三拜,
  “願梁城風調雨順、五谷豐熟,望河神大人庇佑..”

  拜完神像。

  劉大人就小心的把香火插好,回往了正廳,繼續審改文書,接待偶爾會來的客人。

  興許經過這次上香,求了一個自我安心之後,他覺得心裡的煩惱也少了一些。

  殊不知他所祈禱的河神,是真的存在。

  但如今早已醉倒,沒個八九天的功夫是醒不來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