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89.第89章 論塵 差好之分
  第89章 論塵 差好之分
  “然!”眾人皆讚,感覺西周此法是可以的。

  再當西周說完此事。

  雲鶴忽然有感,想到五洲仙界越來越廣,四州與無邊之海皆長,但唯有中州依然如此之後,就看向玄門主道:
  “我記得玄道友曾言,五洲之浩瀚,卻獨有中州居中。

  且中州的靈氣也與其余州無二,也與增長的疆土無二。”

  雲鶴說到這裡,不由笑道:“而今日聽西周道友一言,又想到五洲日益見長,繼而今日忽然想到了此事。

  也曾記得道友有意將宗門移出中州。

  於此,今日想問一問道友,道友真有此意?”

  “將宗門移出?”眾人聽到此事,也看向了正在思索的玄門主。

  這件事,他們還真是第一次聽到,並且也有些好奇,玄道友為何要移走?

  因為玄門在中州已久,其布下的法陣、孕養的靈礦、以及好不容易養成的肥土靈田,這都是玄門主的家當,也是‘不好搬走’的家當。

  否則這麽一搬,費事不說,那更會在原地留下千瘡百孔的‘術法坑洞’。

  到時候還得重新修繕一下,這就非常費事了。

  尤其如今正是眾界開啟,五洲正為仙界的時候。

  那麽下界的人忽然來到這中州之地,當見到這滿是瘡痍的大地山川,這就有點損壞他們仙界的聲名了。

  所以玄門主這移宗一事,確實是一個不小的事。

  除非是什麽都不搬走。

  可是這樣對於玄門主來說,就有些太強人所難了。

  但不是這些東西珍貴,所以很難,只是單純的有點可惜。

  因為對於如今的他們來說,這些靈草、靈陣、靈地,真的不值一提。

  可說到底,已經養了千年了,哪怕是死物,也多少是有感情的。

  眾人所在意的是這個。

  也由此,還不待玄門主搭話,也不問玄門主為何要搬。

  蒼山就排憂解難的先提出了一個中和的辦法道:“這樣,我等明年到北河後,先尋幾位在中州有宗門的道友,或是有意創建宗門的道友。

  看看他們是否有意接手玄門靈地。

  若是有意,不妨先讓交於這位道友,讓他代為掌管,或者是直接給予,這般有道友掌管,也不會辜負了這靈地,辜負了玄道友的心血。”

  蒼山說到這裡,又有點不確定道:“當做為這位道友創建了一個宗門?”

  “我覺得蒼山道友說的有理。”西周想都不想的點頭,看向玄門主,“我覺得這樣挺好,這般一來,你想家的時候也能回去看看,無事時也能去做做客。

  說到底還是你的地方,這位道友總不能不讓你進門吧?”

  “也是。”雲鶴深有同感,覺得西周話糙理不糙。

  但玄門主卻搖搖頭道:“諸位,不是讓與不讓的事,且此靈地與靈陣我也無意搬走,也準備贈予哪位有意創建宗門的道友,所以我前些年才和雲鶴道友聊起此事。

  因為我等之中,也只有雲鶴道友有意收徒。”

  “確實如此。”西周點點頭,覺得玄門主說的也很對。

  玄門主是沒理會西周,又接著道:“我如今只是單單想將宗門移出。

  因為中州之域雖然廣,足有方圓二百萬裡。

  可是如今隨著人越來越多,中州的一些山野之地也開始有人相繼落居,在附近開墾良田。

  想來用不了百年、千年,我玄門附近也要被種滿田地。”

  玄門主說到這裡,話語又一轉道:“再言,如今我五洲的靈氣是越來越濃厚,寧道友也傳授過我等妙術陣法。

  那等我融會貫通之後,在如今的宗門布下,又溫養個千年。

  那到時候,再遇到附近百姓遷移到我那裡,我再移宗的話,那才是真的舍不得了。

  所以早上千年遷移,還是勢在必行。”

  “我還真沒想過此事!”西周一聽此言,是發現玄門主說的更對,繼而不由高聲讚道:“沒想到伱一廚子不關心今日做的什麽菜,反而時刻想著千年後的事?
  也幸好是我等老爺心善,念在同為道友,不與你計較那麽多。

  要是你在哪位大員外家裡,還時刻想著有的沒的,那大員外早就把你叉出去了。”

  “..”玄門主聽到此言,是看了看一臉認真的西周,又仔細想了想,念著都是好友,也就沒說話。

  寧郃等人想笑,但想著都是好友,也沒有笑。

  就這樣安靜了一會。

  眾人都不約而同的哈哈笑了起來。

  等笑聲落。

  蒼山將茶水又擺上一杯。

  雲鶴品了一口茶水,才言道:“先不說這家客棧的茶水好壞。

  先說宗門之事,我其實覺得玄道友這般還好。”

  雲鶴一邊說著,一邊嚼著茶葉子,“我前些年雲遊北州,曾去過午宗主的道觀。

  他在四百年前就已經金丹圓滿,並且在四百年前於俞山建了一座道觀。

  那時俞山這裡還是一片山川荒野,橫縱有四千裡,且山川外的三千裡內也無朝野。

  可是在三百年前,六千裡外的一朝戰亂,有一路大軍落敗逃亡,前往了這邊山川。

  如今三百年過去,俞山這裡已經建了一小朝,這山川裡也建了數座城池。

  如今午宗主的道觀早就被這小朝野包圍。

  平日裡還有不少人去他那裡上香,把他們當成尋常的道士。

  甚至一些員外們還對午宗主呼來喚去。

  平常抓鬼作法,也請午宗主去和一些江湖騙子一同施法。

  午宗主都曾言,當時見這些江湖騙子作法,在台上跳來跳去,就像是看茶樓裡跳大戲一樣。”

  “跳大戲?”玄門主聽到這個詞後忽然笑了起來,更是擊掌讚歎道:“好,這詞妙啊!沒想到午宗主還有這般奇思?”

  “確實是妙!”西周也是讚歎不已,可學了一個新詞後,又不由好奇道:“午宗主沒有施法將道觀藏起來?

  若是施法,以午宗主的術法,如今元嬰小成的境界,還能被凡塵找到?”

  西周說著,還搖搖頭,“我之前還不知道他的道觀已經被朝野包圍,倒是一直沒有問過他。”

  “他並未施法。”雲鶴品了一口茶,“午宗主曾說,想讓觀裡的弟子感悟紅塵,磨煉心境,於是就一直未曾施法將道觀隱逸。”

  “那結果如何?”寧郃問道:“他有多少弟子出塵入塵後再次清醒?”

  “唉”雲鶴一歎,“午宗主沒有說過這些事情,但也和我講過,他如今有意將道觀搬至北州更北,讓門下弟子遠離紅塵。”

  “看來紅塵確實為心結。”蒼山默默點頭,“他一些弟子沒經過凡塵考驗。”

  “沒經過,也是要再去的。”玄門主遙望中州他宗門的方向,“洗滌心境是我輩必須。”

  “此言也不對。”雲鶴否決,“要知,對於才入修行的晚輩而言,紅塵繁華,一時忘卻艱難。

  於此,我是讚成午宗主脫離紅塵,將宗門移至世外的方法。

  畢竟,在不知自己弟子能否經過紅塵的考驗下,我覺得還是先修得練氣之後,壽命延長之時,再用這些時日去歷練。

  到時,這壽命延長,一輩子中見得事也多,這自然而然也就明悟一些了。

  就算是將來醒悟的晚,也有時日去補救。”

  “的確如此。”之前否認的玄門主,這時卻又點頭道:“天下各宗基本也是如此行事,午宗主也是明白這一點,所以才這般想要搬離。

  同是這般,我玄門亦然。”

  “可是午宗主還是走了這一步彎路。”蒼山悵然道:“但也不能怪午宗主,因為諸位也知午宗主入道坎坷。

  早些年被凡塵所困,百年才入練氣。

  之後二百年又照顧自家子嗣,被煩事纏心,等歲數至三百一十二,才堪堪築基。

  雖然之後皆為正途。

  可是在築基與練氣之前,這最為重要的時日裡,歲數不多的時日裡,午宗主每次都是這般險之又險,晚上幾月便是神魂壽盡散於天地。

  於此。

  我覺得午宗主之所以一開始讓弟子早些歷練,興許就是午宗主知曉自己因凡事所困,亦不想讓弟子走自己的路,繼而才想讓弟子早些入凡塵歷練,這般也能早些出塵。

  只是這倒也有些過於急躁的心思了。

  還不如反其道而行,如我五洲的眾多宗門一般,先修煉,再入凡。”

  “入凡?也不對。”寧郃這時開口,“他所選弟子本就是凡塵弟子,所以一開始便是出塵,只是不再入塵而已。”

  “那要是一開始便出塵?”棋道人忽然詢問,“如生下之時,就接入修行之途。”

  他說到這裡,看向了玄門主。

  玄門主點頭道:“我宗弟子有時下山歷練,遇見戰亂,會撿回一些繈褓嬰兒。

  只是此事還是要分人。

  就算是悟性與根骨尚可,但這位弟子從未下山歷練過,未有入凡塵之心。

  於此,這般的赤子之心,能稱得上是赤子之心?

  所以在我看來,此心,雖好,也不好。

  因為這赤子之心,說到底是後天養成,是我宗修行悠靜,才讓這位弟子有了赤子之心。

  但若是去了凡塵,經一些凡事瑣碎,此心不僅易破,甚至還會影響道心。”

  “玄道友所言正是。”寧郃點頭,“無論出塵或入塵,仍舊一塵不染,赤誠善良,才可稱為赤子之心。

  後天赤子,不可。”

  “然也!”玄妙鄭重點頭,“所以一開始便引入道途,其實與後天引入道途無二。

  就如諸位容法之主,這般出塵入塵,不也修得心境不染?很少為外物動心。

  就算是動心,也如寧道友所言,命裡無時莫強求,隨緣過得休生受。”

  “極是。”眾人先後點頭,從今日的這小論中各有所悟。

  直到片刻,‘嗒嗒’的敲門聲響起。

  外面小二喊道:“幾位爺,還添茶嗎?”

  聽到詢問,眾人朝窗外一瞧,才發現不知不覺傍晚了。

  一頓飯佔人家雅間一下午的時間,確實人家會過來詢問。

  但要是小二不來敲門,寧郃等人能這樣再坐個七八天。

  於是眾人也不耽誤人家生意,就先後出了雅間,和掌櫃抱抱拳,再把帳一結。

  等來到大街上。

  眾人看到近來無事,那就一商量,等午宗主從北河回來的時候,去他的道觀裡玩上兩天。

  而也在寧郃等人一邊閑逛,一邊等待的時候。

  時隔三日。

  在數百萬裡外的梁城。

  這日上午。

  城東的一家當鋪後院內。

  看似瘦了一點點的張護衛,正一邊在小院裡慢走著,一邊打量著院裡牆上的爬牆虎。

  這也是鍛煉時無事,四周瞧瞧看看。

  同樣,這家店也是他的,或者說是他妾室的。

  只不過他老丈人前兩年撒手人寰,使得這如今林員外家裡的生意,大部分都是他的了。

  那一小部分,則是另外幾個女兒,幾個倒插門女婿,也就是贅婿。

  並且平日來,張護衛也經常扶持這幾家,這基本上都是一家親,全靠張護衛張羅。

  使得這其中一位林家的倒插門女婿在外,卻經常以張家人自居。

  一提起來,‘就是我姐夫是張掌櫃!’

  但好在也不惹事,就是單純以張家人自居,表明這忠心。

  這也導致張護衛如今在城裡的親戚也不少。

  再加上這十年歲月,算是差不多融入梁城了。

  現在城裡人一提張護衛,那就是梁城張家人,很少再說周縣事。

  而此刻。

  張護衛正在這院裡鍛煉身體。

  雖然鍛煉了有幾月,也沒見太大的效果,可也是在鍛煉了。

  因為張護衛前些時日也發現自己有時候會頭暈,且氣悶的慌。

  他以為自己有什麽惡疾,還嚇得特意去找城裡的名醫看了看。

  那名醫就說了一句,“胖的。”

  於是,張護衛就練上了。

  只是他平常都在米行後院裡練。

  並且一般情況下,這家當鋪也是他妾室守著。

  只是昨日他妾室生病了,張員外心疼,就讓她在家裡歇著了。

  這鍛煉的地方,也就順道換了一個。

  但此刻,也在張護衛鍛煉的時候。

  前院的當鋪裡也傳出說話聲,看似是來生意了。

  不待張護衛收收功,準備去會會這位顧客。

  書生就從前院走來。

  張護衛看到是書生,也知道剛才前院裡說話的是他,不是顧客,繼而就繼續在院裡走著。

  但也是書生正好過來,多了一個說話的人。

  張護衛一邊走著,還一邊搖頭歎息道:“今日早上來當鋪的時候,我路過主簿府,又順路打聽了一下,這還是沒有劉大人的消息。”

  張護衛說著,走著,看向行禮的書生,“你說說,這劉大人如今都出去三月了,還沒有回來,也沒有信,聽府衙內的人說,更沒有去往吳城述職。

  這到底是去哪了?
  尤其我前幾日遇到知府大人的時候,還遠遠看了大人一眼,看大人也不擔心,好似知道劉大人去了哪裡..”

  張護衛說到這裡,又搖了搖頭。

  畢竟知府大人知道歸知道,但他也不敢上去問啊。

  而書生聽到掌櫃說起此事,倒是又一捧手。

  他如今就是為此事而來。

  不過正準備開口的時候,他卻猶豫了幾息,才言道:“掌櫃,我也只是聽說,更是一個猜測。”

  他說到這裡,看了看不遠處的庫房,“這院裡就您吧?”

  “劉大人的事?”張護衛忽然一停步,又朝四周看了兩眼,示意書生靠近點講。

  書生也是快走幾步過去。

  等走近。

  張護衛覺得還是有點不太放心,就又帶書生進了這後院的小庫房裡。

  這也是張護衛最近聽說,大半年前曾有‘京城巡查’調查過他,繼而他這段時間非常小心,總感覺隔牆有耳。

  甚是睡覺的時候,他都想掀開床板看看,看看裡面是不是藏著一位巡查大人正在偷聽。

  且也待兩人走進庫房內。

  張護衛也左右打量了好幾眼,看看自己在院中鍛煉的時候,是不是會有一位巡查偷偷的藏了進來。

  書生卻是看的頗有無奈,覺得大人小心過頭了,可也沒說什麽。

  張護衛是仔細瞧過附近後,才問道:“你聽到什麽消息了?又有什麽猜測?”

  “是這樣”聽到問起正事,書生也擺正神色,且同樣萬分小心的壓低聲音言道:“前幾月,劉大人是先去往知府大人那裡,隨後才出遊的。

  而我今日找縣衙內的文吏辦事,在旁敲側擊中,聽他說漏嘴,他說幾月前聽到劉大人和知府大人爭吵。

  且那日良大人也正好去朝廷述職。

  所以我猜測,劉大人應當是巡查的事不順,沒有接到朝廷的述職令,又見良大人都被調去吳城之後,繼而劉大人心中不滿,才去詢問了知府大人,之後更與知府大人爭吵。”

  “那為何又外出?”張護衛搖搖頭,心裡也多少有點猜測道:“吵歸吵,但知府大人對劉大人一向不錯,應該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動真怒吧?”

  張護衛說到這裡,也慢慢肯定了自己的猜測,“難道他們爭吵之後,劉大人在知府大人那裡還是不順?知道知府大人幫不上什麽忙?所以才走的?”

  “以我想來,應當是如此。”書生鄭重點頭,“知府大人畢竟只是咱們梁城官,但朝廷事卻幫不上什麽。

  於此劉大人才會外出尋找其余‘高人’。”

  書生說到這裡,又想了想,才言道:“聽掌櫃您說過,劉大人是有一位義父身居歷城地界。

  且劉大人的這位義父又是曾經的戶部侍郎,想來在朝裡還是有什麽牽扯,能幫到劉大人什麽。

  所以在我看來,劉大人應該是去尋他這位義父了。”

  “他這位義父可不敢和外人提..”張護衛皺眉,“關於劉大人義父的事情,咱們梁城裡的人雖然也知道一些風聲,但他們卻不清楚劉大人的這位義父官職是何,又身居何處。

  這些事還是前兩年我和良大人一同去喝酒,良大人偷偷告訴我的。”

  “我自然是知曉此事不能外傳。”書生鄭重抱拳,可也是聽到掌櫃提起良文吏,於是又斟酌言道:“掌櫃和良大人的關系要好,經常一同喝酒..”

  書生說著,言語更加小心的詢問道:“良大人走時,有沒有和掌櫃說些什麽?”

  “你是說咱們張家去往吳朝的事?”張護衛看向書生,當看到書生點頭,繼而卻歎息一聲道:“他走後兩日我才知曉。

  且要不是我那日正好去金曹令辦事,我還不知道他已經去往吳城述職了。

  你看看,這走時都不和我說一聲,你還指望他能帶咱們張家去往吳城?”

  “也是..”書生揉了揉眉心,幾息後,才接著問道:“那良大人有沒有說過咱們能不能去吳城?我說的去,是到了以後會幫咱們的那種。”

  “去吳城”張護衛回憶片刻,“有一次喝酒時,他倒是無意間提過吳城的事..但卻是勸我的。”

  “良大人說了什麽?”書生好奇。

  張護衛也未隱瞞道:“說是吳城行商繁亂,咱們到了那裡也沒有什麽出路。

  相反,我若是在那裡再行咱們梁城這般吃喝之事,興許還會惹出一些麻煩。

  所以他告誡我,哪怕是劉大人將來要帶我去,我最好還是在咱們這裡待著莫動。

  不然不僅會害了劉大人,更會害了咱們自己。”

  “那掌櫃的意思是?”書生看著張護衛。

  “這還得看劉大人。”張護衛搖搖頭,“若是有劉大人保著,又有他那位義父,那咱們混個落腳地是沒問題吧?”

  “定然沒問題。”書生點點頭,“吳朝繁華,聽說有萬余商鋪。

  劉大人的義父又是這麽大一個官,再算上劉大人如今的官職,想來到時給劉大人安排的也不會太低。

  這找個落腳地,自然是無事。

  掌櫃,這卻是您多心了。”

  言落。

  兩人哈哈笑了起來,把這一切希望都交給劉大人了。

  而也在兩人憧憬的時候。
    時隔十日。

  數千裡外。

  歷城地界,一處小縣外的河邊。

  這日上午。

  劉大人正在和一位滿頭白發的老者一同垂釣。

  這位老者,正是劉大人的義父,那位退下來的戶部侍郎。

  哪怕他如今年過七十,身子骨卻依舊硬朗。

  且如今的劉大人也算是靜心了,把此次述職令被拒的難受放下了不少。

  此刻倒也悠閑的陪自己義父釣魚。

  這直到中午。

  該收杆回往縣裡吃飯的時候。

  不遠處的一位侍衛也快步趕來,為劉大人與侍郎收杆。

  等背上魚竿,再看老大人沒有起身的意思。

  這位侍衛就知老大人有事要和劉大人說,於是也和周圍另外幾位侍衛對視一眼,散開遠處。

  直到侍衛離的遠一些。

  侍郎才舒展了一下坐久的筋骨,在劉大人細心的攙扶下站了起來。

  “灃兒。”侍郎起身後看向劉大人,“百日了,該回去了。莫要一直陪著我這老骨頭了。”

  “義父您這話說的”劉大人連連搖頭,“能陪義父釣魚,把那煩躁心散了,是孩兒該感激義父才是。”

  劉大人說著,還請罪道:“孩兒才來找義父的前一月,三天兩頭提起那朝廷事。

  也經得義父訓斥,孩兒才知道自己的定力依舊不夠,遠遠不夠。

  哪怕是之後兩月只是單單陪著義父釣魚,孩兒也領悟了許多,學會了許多,知曉了老師曾經寫給我的‘氣定神閑’四字。”

  “能明白就好。”侍郎搖搖頭道:“莫記恨我責罵你就好。

  還有梁知府,他同樣是為你好。

  你回去之後,一定要給梁知府認個錯,莫要再像那日一般了。”

  “是!”劉大人鄭重應聲。

  侍郎看到劉大人如今心穩,也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離去前,先去拜別你老師,給你老師上柱香,說說話。

  至於朝裡的事,你不用問,也不用管。

  雖然拒令之後,又起令,有些麻煩。

  但你在梁城內的功績是真的,這個做不得假。

  且這些時日為父看似整日帶著你釣魚,可是閑暇時也拉下老臉,寫過幾封信,派人去往了吳城,交於了正值戶部侍郎的詢大人府裡,以及主管任免官員的吏部。

  為父曾經在吳城廣成書院裡當過兩年教書先生,吏部侍郎王大人,算是為父的學生吧。

  他二人半月前也和我回信了,最晚明年年底,吏部的調令會下來,戶部的述職令也會再次下來。”

  侍郎說到這裡,看到劉大人有些難掩的激動與感激後,則是失笑的搖搖頭,“心還是要練,先回去吧,再晚的話,飯就要涼了。”

  言落。

  侍郎滿臉慈祥的向縣裡走去,後面跟著的是開心的劉大人。

  只是走著走著,侍郎卻忽然問道:“聽說你用的人中,有一人是執掌行商會?姓張?”

  “是。”劉大人拱手,又壓了壓高興的心神,盡量表現出義父所喜歡的平靜神色道:“義父,此人可是有什麽問題?”

  “是有些問題。”侍郎點點頭,問道:“你要帶此人去往吳城?”

  “這”劉大人頓了一下,也沒有直接回答。

  可在心理上,他是想帶著的。

  這個倒不是念著交情,因為兩人也沒有太大的交情,充其量就是十年的上下屬。

  但恰恰就是上下屬,劉大人又覺得張護衛辦事的不錯,再加上身旁已經無可用之人後,繼而是想帶著的。

  而侍郎看到劉大人猶豫不決,則是提點道:“世上能人多的是,不需要在意一人。

  雖然新招的能人,不一定和舊屬下一般忠心,可舊屬下也不一定是一輩子的忠心。

  且看如今,此人為貪。

  在梁城你尚能壓住這些,也能運轉行商會,讓他遊刃有余,繼而也無事。

  但到了吳城,遍地都是官宦之後,他萬一得罪了人,你壓不住以後,他反而會害了你。

  所以,莫帶了。”

  侍郎說到這裡,也看向劉大人,想知道他的決斷。

  劉大人是默默點了點頭。

  既然義父說不帶,知府大人也說過此人不行,那自己就不帶了。

  只是如今自己還沒去吳城,如今還需要張護衛辦事,那回去後就先不言說。

  雖然自己已經給張護衛很多了,就算是不帶他,亦是沒有對不起他。

  但萬一貪得無厭之下,又心生憎恨,在自己最後任職的一年內不好好管理行商會,那就不好了。

  畢竟臨時去了他,再找個人來管著商會,也不是太好找,尤其這般大量的金銀買賣中,更是不敢輕易換人。

  萬一找個看著老實,也信得過的,最後卻倒打一把,還不如這十年如一的張護衛,那就真的出大事了。

  再說自己明年年底就可以走了,也沒必要冒這險。

  也是此刻。

  劉大人倒是真正明白了良文吏當時的心情了,明白他接到調令後為何不敢向自己提。

  這分明就是既要用自己,又不好意思言說,那就先穩著。

  等離開之後,那就無所謂了。

  說句不好聽的,死活關我何事?
  劉大人想到這裡,也決定先穩著。

  之後,回到縣裡。

  劉大人吃完飯以後,也是先去了老師的安葬之處,向老師拜別,又說了一些義父與知府大人對於自己的恩情。

  這直到傍晚。

  劉大人才收拾好心情,向著梁城回往。

  而隨著時間過去。

  初冬。

  劉大人也回到了梁城,且依舊和以往一般,沒露出明年年底就會接到調令的高興樣子。

  哪怕是張護衛偶爾來找劉大人套近乎,劉大人亦是和如往一般,見了就聊聊,見不到,也不會刻意去尋之。

  一切亦是和往常一樣。

  至於知府大人。

  劉大人是上門請罪了,並且也把調令的事情說了出來,這也是他義父讓說的,亦是自己想說的。

  知府大人也沒有說什麽,只是搖了搖頭,說了一句,“明年年底之前,有事可以問我,後悔也可找我。”

  劉大人聽聞此言,鄭重拜謝。

  亦在今年過年,劉大人也是以晚輩禮,帶上家人在知府大人府上過年,吃了一頓團圓飯。

  張護衛依舊什麽都不知情,過年時也依舊勤勤懇懇的應酬與收禮。

  只是他這一應酬就應酬到了四月份,又把之前減下來的那麽一點點,給變本加厲的還了回去。

  但亦在這個時候。

  仙歷、七年。

  春末。

  北州。

  寧郃與眾人正在一家茶樓裡聽戲曲的時候,忽然有感,算到午宗主已經從自己的界內回來,並且回往了自己的朝內。

  算到這一景。

  寧郃也與眾人一同向著三千裡外的大山行去。

  等下午。

  到了一個小縣的上空,眾人也看到了地面上的午宗主。

  如今的午宗主,倒沒有在自己的宗門,反而在這縣外擺攤。

  攤名還很直接,為‘真人妙手、包治煞氣入體’

  再加上午宗主一身道袍說新不新,說舊不舊的,再加上相貌五十有余,還真有點像是那江湖郎中的架勢。

  看到這名字,還有這扮相。

  寧郃等人正準備下去的時候,西周卻忽然一欄,言道:“這朝裡有跳大戲的,午宗主又在這裡演半仙,倒是相彰得益,只可惜老頭這扮相不行,半天還沒有一個生意。”

  西周說到這裡,直接搖身一變,氣息被遮攔,變成了一位相貌普通的壯漢,“好久未見,得逗一逗他。讓他測不出來,治不了我。看這老頭會不會滿臉驚疑不定。”

  “這般不好吧?”雲鶴皺眉,但也瞬間變成了一個壯漢子。

  蒼山、棋道人、玄門主是壓根都不說話,直接就變了壯漢。

  寧郃則是為了砸場順利,還特意給西周布了一法。

  首先,先來一道火靈入體。

  中者,每日血脈中都有灼熱之感。

  到時等午宗主探出來之後,再換。

  之後,寧郃也變成了一個年輕壯漢。

  於是,眾人相互對視一眼,萬事俱備,走。

  也待片刻。

  小縣外。

  正在閑著無聊看螞蟻建窩的午宗主,也發現遠處有一行江湖豪客般的漢子行來了。

  為首的正是西周。

  西周走到攤前,也沒有多言,就直接道:“突那老頭!聽說你能包治百病?”

  “..”午宗主先是沉默了一下,但當看到西周體內真有一股火靈作祟後,就鄭重的虛引攤前椅子,“這位大俠請坐,且讓我一觀便是。”

  “好!”西周也不客氣,直接坐到攤前的小板凳上,再把胳膊一放,“我可是告訴你!”

  西周說著,看了看身旁的年輕漢子寧郃,“這是我大哥!我大哥武藝高強,天下第一!你要是看不好我的病,這天下沒人能救得了你!”

  說到這裡,他又看向壯漢雲鶴,“這是我二哥,號稱天上飛!天下第二!輕功一絕!”

  言落,西周再看向玄門主等人,看著他們配合自己昂首挺胸,等著被介紹的樣子。

  西周卻話語一轉道:“剩下之人,遠不如我這三當家雷上天之勇,我看,不提也罷。”

  “..”玄門主等人沉默了。

  “..”午宗主也是沉默了一下,更不在意凡塵武者,但想著救人要緊,可也想讓這不懂禮數的漢子吃點苦頭,於是就慢慢悠悠的做出了江湖郎中的樣子,很隨意的搭在西周的手腕上,像是真看病切脈一樣。

  但實則以午宗主元嬰小成的境界,還有容法之主的道境。

  別說是火靈入體了,就算是陰煞入體,甚至三魂六魄全跑了,午宗主也能通過此人的氣機,將這魂魄給追回來。

  可如今,先讓這漢子吃點苦再說,讓他知道什麽是尊重長者。

  於是,午宗主就這樣慢慢的切著脈,也不說話,眉頭反而還是一皺,好似碰到什麽疑難雜症。

  西周也是很配合的不停做出痛苦的動作,好似被這火靈煎熬許久。

  就這樣,百息時間過去。

  午宗主才慢悠悠的收起手,向著西周問道:“這漢子,你最近去過什麽地方?我觀你是火煞入體之象。”

  “你問我去過哪裡幹什麽?”西周更加皺眉道:“我就問你,你這老頭到底能不能治這個什麽火煞?”

  “怎麽不能治?!”

  午宗主聽到這漢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無禮,哪怕心性再好,但也吹胡子瞪眼道:“區區小病而已,我隨意就能祛的,要是祛不得,你等可以把我這橫幅拆了!”

  “好!”西周應了一聲,再次把胳膊伸了過去。

  午宗主也是暗地裡運轉術法,對應祛火之法,準備將這火靈祛走。

  且他如今也是實在不想搭理這漢子了,也不想讓這漢子吃苦了,隻想早點將這漢子打發走。

  只是再得一探後,他卻是真的眉頭一皺。

  ‘怎麽又是水行了?’午宗主納悶了,但也不是什麽事。

  等治好了這漢子再問。

  只是還沒等他對症下藥,轉換術法,破了這水靈。

  他又發現這漢子體內是木行了。

  且還沒等他回過神來,這漢子體內又是金行了。

  之後更是風行,土行,甚至還有陰屬和雷屬交織。

  當見到這種繁雜的靈象,午宗主是徹底愣住了。

  因為尋常人要是這般靈象,怕是早就魂歸陰司了,哪還會這般生龍活虎的要拆自己攤位?

  可隨後,他看到六人滿是笑意的模樣,再想到能這世上只有一人可以五行化萬法,以及這世道上沒事找事的仙者只有一位。

  再加上眼前是六人。

  頓時午宗主也不切脈了,只剩無奈的抱拳道:“幾位仙者,何故拿我午老頭打趣。”

  “哈哈!”西周看到午宗主猜出來,也不再隱瞞,反而指了指遠處的城池道:“午道友,聽說你們朝裡有跳大戲..”

  西周環視一圈,“帶我等去瞧瞧?今日我等就是特意來尋道友玩的,瞧這稀罕的。”

  “跳大戲?”午宗主輕哼一聲,“對我朝裡的江湖騙子來說,這區區跳大戲還真不算是什麽。

  就像是前幾年的那個王大仙人,動不動就是一把普通的雞毛撣子抓惡鬼,一杓尋常河裡泥水祛百病陰邪,以及他平常睡上一覺,等醒來時,逢人就說神遊萬萬裡天地,夢醒不知地北天南。

  此人一生最少行騙了百家,早已罪孽深重,還害死了不少人。”

  “還有如此厲害之輩?”西周臉色一正,問道:“此人在何處,我倒是想見一見,和他過上兩手。”

  午宗主一聽,是指了指南邊,“此人正在陰司受刑,幾位刑差也在給他演著一把剔骨刮刀削惡鬼,一鍋熱油燉祛三魂,還有一日一進寒窟,將他凍的魂魄出竅,魂冒金星,等帶出來時,是真的已不知天南地北。”

  “那倒是可惜。”西周感慨,好不容易想出個手,祛個邪,那人卻已經魂兮歸兮。

  而也在眾人隨後變回原先的樣子,又相繼行了一個禮後。

  午宗主一邊回禮,一邊也行東道主之誼,收了攤子,帶諸位仙者去往了自己的宗門做客。

  之後。

  也算是今日先找上了午宗主。

  寧郃等人也和午宗主大致說了一下融界一事,以及今後的宗門遷移。

  因為五洲上的宗門,基本都是要遷的,只是時間早晚。

  目前暫定的,且如若要遷的話,是將眾位宗主的宗門先遷移到四州邊境。

  那裡距離無邊之海還有百萬裡,且距離人煙之地亦有百萬裡。

  而四州也基本是一樣的疆土。

  就拿如今的北州而言,從北州靠近無邊之海的邊緣,到北州與中州的交界處。

  直向大約有五百七十萬裡。

  明年這個時候,則是六百萬裡。

  尤其隨著靈氣的加深,增長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

  可能是百年以後,就是每年增長百萬裡。

  而也在寧郃等人商量著這個事情時。

  半月後。

  初夏。

  小靈界內。

  經過四余年的修行。

  褚源與高矮漢子三人,也已經練氣大成。

  距離圓滿只剩一步之遙。

  雖然各自還想弄死對方,但這幾年內都沒有遊歷的機會,所以三人倒是假惺惺的當了幾年的親兄弟。

  但在這日上午。

  山前的大樹下。

  三人正在和氣的交談心得時。

  一位內門弟子卻忽然從遠處前來,望向了同樣望來的三人道:“仙界師兄有令,讓你等明日去往主峰,等待仙界接引使。”

  “接引?”褚源一愣,“我等還未圓滿,怎麽受接引?”

  褚源說著,滿是好奇。

  包括高矮漢子兩人也是心中疑惑,不懂此令是什麽意思。

  因為在這四年來,也有不少師兄被接引,但境界皆是練氣圓滿。

  並且這些師兄被接引時,他們也過去見禮過,心中更是滿滿都是羨慕。

  可也是這一觀禮。

  他們也知曉被接引的師兄,若是心性一般,就是去往仙界東州,再磨心境,期間也可以到處遊歷。

  一小部分心境好一些的,是被接引到西州恆宗,在真正的仙宗裡築基!

  只是可惜,這一百多位師兄,卻只有兩人是被接往東州的山下學堂,去往那座被法主所創的仙聖之地。

  但不管如何,只要去往仙界五洲,就有天地清氣!
  聽說每年各司各宗都有築基前輩帶領後輩,護送雲煙天地。

  他們這些下界的修士,也可以前去護送。

  那些前輩也會關照他們這些下界修士。

  因為五洲仙界的修士,大多數都為善者,非常喜歡幫助同道中人。

  他們是知道這些的,也知道只要跟上隊伍,護送十萬裡,就是十年壽!

  哪怕是他們練氣大成,也能找個短些的地界,在中途護送個來往兩次,亦能拿個最少五、六年壽!

  莫說還有幽冥陰司內不時收集新氣息,也是小小清氣。

  這真是長壽有望!
  同樣,如今當褚源三人聽到自己等人將要被接引,他們也是滿懷期待的看著這位內門師兄,想知道他們是被接引到五洲哪裡。

  師兄看到他們望來,卻是搖了搖頭道:“明日到了主峰後,莫要喧嘩,莫要無禮。

  到時會有無邊之海的道兄來接引你等,還望三位師弟在那妖魔混亂之地,多加保重身體。”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