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104.第104章 求得心安 緣來客棧的傳說
  齊縣距離客棧有三十二裡的路途。

  俠客一路行過,很快就來到了縣外。

  落雪時天冷,縣門處來往的百姓與行客也不多。

  俠客略微掃視一眼,當看到縣外沒有捕快和自己姐夫的身影后,就又急衝衝的進縣,向著府衙方向策馬奔去。

  不過片刻。

  當他來至衙門這條街上。

  正巧一位身穿捕快服的中年漢子,正在縣衙門口和一位大商閑聊。

  那中年漢子,就是他姐夫。

  這大商,則是縣裡的一位酒館掌櫃。

  此刻,這位掌櫃正樂和和的向著捕頭道謝,皆因他家裡前天失竊。

  全靠捕頭探案嚴明,不過一日時間,就在昨日夜晚將那賊子抓住。

  更好的是錢財也沒損失。

  所以他此般前來,就是小小的意思一下,感激捕頭。

  只是捕頭也不走遠。

  無論他怎麽暗示,捕頭就在縣衙門口和他聊。

  他找不到機會送出一直捏在手裡的二兩碎銀。

  而捕頭看到掌櫃這般連續暗示之時,也是裝作看不懂,也不收。

  可當看到遠處有人策馬行來。

  再一瞧,是自己那位妻弟。

  於是捕頭也不逗這位掌櫃了,而是直白的把話說開道:“林掌櫃,咱們都是一個縣裡的人,你也知道我為人如何。

  這些都是我分內之事,錢財就莫要再拿了。”

  捕頭說到這裡,也不待林掌櫃再言,就又道:“林掌櫃要是覺得不妥,心裡過意不去。

  那好,我身邊的兄弟也出力了。

  等晚上,你從你家裡拿幾壇酒,晚上請我等吃喝一頓就好。

  對了,叫上你二叔。”

  “成!那就在我家!我再讓我叔整幾手燒菜!”林掌櫃直接應聲,又當看到一位青年俠客徑直走來,繼而也不多言,就隨即告辭離去。

  因為都是縣裡的人,他知道這俠客是捕頭的小舅子。

  那人家一家人的事,這就莫要多打聽了。

  而隨著掌櫃離開。

  捕頭也看向了自己的妻弟。

  俠客見到姐夫望來,則是直接說道:“姐夫!我今日回來的時候,在咱們縣東的三十裡林子,見到了一家客棧!
  這客棧我總覺得有什麽古怪,裡面的人都有點不對勁。

  上來就問我要不要神功秘籍?

  我覺得這八成是黑店!
  這姐夫得管管,莫要讓他們坑了來往的行客,抹黑了咱們齊縣的名頭!”

  “黑店?”捕頭一愣,隨即說道:“等等,你是說縣東三十裡?老林子那邊?”

  “對!”俠客點頭。

  捕頭看到俠客肯定,卻是更加驚訝道:“不對啊,我前幾日從那裡經過,沒見有什麽客棧?
  你也別說我看花眼。

  那裡是一大片平石地,有沒有什麽,一眼就能瞧清楚。”

  捕頭說到這裡,又當看到俠客一副煞有其事的表情,不由失笑道:“你小子是不是拿我取樂?裝得還像是挺真的。”

  “不是不是..”俠客急忙搖頭,“姐夫!那裡是真有一家客棧!而且像是這樣的事,大冷天裡又要跑這麽遠,我哪敢拿來打趣啊?”

  “那當真?”捕頭看到俠客話裡話外都不像是說笑,繼而也是臉色鄭重的詢問道:“會不會是你看花了眼?”

  “絕對不是!”俠客十分肯定。

  “那好。”捕頭如今也無事,繼而也讓不遠處的衙役牽來一匹馬,準備和俠客一同去瞧瞧。

  至於帶人,這就不必了。

  因為自己去的話,最多算是私事。

  可若是帶著人去,到了卻沒有,這就是報假官了。

  這也是證明,捕頭是壓根都不相信。

  相反,他更多是覺得自家小舅子趕路趕累了,所以才產生了像是真進一家客棧的錯覺。

  就像是他,他身為捕頭,有時辦案與出城追查,這一查就是一天一夜難合眼,甚至好幾天都睡不上一場好覺。

  有時候在路上隨意找個客棧眯上幾眼,等半睡半醒的醒來,再迷迷糊糊趕會路後,頂不住,再下馬找地方睡一會,還會夢到自己已經到地方了。

  再等醒來,發現自己剛才正在睡覺,這還會迷茫一小會,甚至覺得自己還在客棧裡面。

  人一迷糊,就是容易分不清。

  所以他覺得自己妻弟就是迷糊中出現了幻覺。

  要麽就是拿自己開玩笑。

  同樣,也隨著一路行過。

  當到了俠客所言的地方。

  捕頭一瞧這荒郊野嶺的啥也沒有,就知道自己是被小舅子騙了。

  “不對啊!”

  但俠客卻迷茫的看向四周,又走來走去,最後說道:“我記得那家客棧分明就在此處,怎麽如今不見了?”

  他說著,分明是不信,又朝遠處打量。

  只是四周都是平原,這一眼望去,有沒有客棧都是清晰明了的。

  也是這般。

  捕頭雖然心裡不喜自己白跑一趟,但念在是妻弟的份上,還是好好說道:“小弟,我就說沒有。

  我看啊,你八成是路上趕路累的,累出了幻覺。

  如今什麽都不要講,好好回去休息。

  莫要亂跑,也莫要讓你姐擔心。”

  言落。

  捕頭也是好脾氣,讓俠客不要再關心這事了,也不提自己被開玩笑的事。

  可是俠客卻愣愣的望著本該有客棧的地方,甚至還覺得自己或許是真的累出了幻覺?

  還是遇到一些詭異事了?
  他想到這裡,不由打了一個寒顫,又抱著一絲希翼,向著正在整理馬鞍的捕頭道:“姐夫,你聽說過雲鶴嗎?
  江湖中有這位高手嗎?”

  “雲鶴?”捕頭回憶了一下,隨後搖搖頭道:“未曾聽過。”

  捕頭說著,又詢問道:“怎麽,你得罪他了?是不是你在路上傷了人,有人報出這個名號了?”

  “沒有..”俠客最後一些想法破滅,可又覺得這不像是假的。

  於是。

  在往後幾日。

  俠客偶爾都會趁著白日正午,又在有大太陽的時候,不是陰天的時候,專程來這裡瞧一瞧。

  誰知一連幾日,都未再次見過。

  哪怕是年關時日,他和幾位縣裡的好友喝多以後,說了這事。

  幾人也是酒後裝著膽子,大半夜的過來,亦是沒有見到。

  可雖然是沒見著,但或許是俠客這件事有趣。

  幾人回去後也和各自的好友與家人說了說。

  漸漸的,‘雲鶴’與‘緣來客棧’的名號倒也傳開了。

  這也是這縣裡也不大,有個稀罕事、離奇事,那很快都能成為談資。

  逢人就能聊上幾句,圖一個樂呵。

  且也在緣來客棧被引為趣聞的時候。

  時隔一月。

  在二月初七。

  數千萬裡外。

  東州,吳朝東境。

  依舊是吳帝私訪之中。

  今日中午,吳帝與大學士是去往了此城府衙,開始審查帳目,同樣被提問的還有此城知府。

  而身為戶部尚書與運河督查的良文吏,為了避嫌,也為了不干擾這位知府的心境與言語,就單獨在一家城內的客棧裡吃飯。

  這已經是第五日了。

  他也來這家客棧五日了,皆因這家客棧裡的掌櫃與大廚是梁城人,做了一手地道的梁城菜。

  可也是今日。

  良文吏依舊隱藏著身份,以一位普通食客,在靠近門口處吃飯時,卻聽到旁邊桌子有人閑聊,說城外有一位才學高人。

  年齡看上去七十余歲,但精神頭卻很好。

  你問他什麽事情,他基本都知道。

  於是這桌人猜測,這可能是他們梁城裡所傳的‘劉灃,劉高人。’

  這也是他們前幾年聽說,劉高人是來東境了。

  同樣的,這消息也是過了好幾年,才逐漸傳過來的。

  並且要不是這桌人喜歡打聽家鄉事,甚至還不知道誰是劉灃。

  但要說起梁城最近這幾十年來,哪位人物名聲最大,那定然是良大人!
  良大人可是從一小文使,漸漸做到了六部尚書之一!

  其經歷早就被多位有名的才子,寫成了書本傳記!
  但他們卻不知道的是,當他們說完這個話題的時候,旁邊一桌的老者就結帳出去了。

  這老者,正是他們所崇拜的良文吏。

  而良文吏出了客棧之後,就接過小二牽來的駿馬,向著城東行去。

  等來到城外,他還向後面擺了擺手。

  同時,負責良文吏安全的兩位後天圓滿武者,是又退後了更多步。
    就這樣,良文吏在前方策馬順著官道走。

  兩位武者是打量著附近。

  又在良文吏前方二百丈,實則還有六名身手矯健的高手,探查著前路。

  這般還是良文吏盡量低調了。

  因為平常六部尚書與內閣大臣等人出行時,是百余見過血的精兵開道,且皆是身配強弩勁弓。

  又在尚書身側,還會有八位眼力極佳的護衛,只要發現哪裡有不對或箭矢射來,更要用盾牌與身體去擋箭。

  這待遇是比曾經的七城巡撫還高。

  而如今。

  當接近遠方的一處亭子時,看似裡面有人的時候。

  良文吏更是嚴令的讓護衛一退再退。

  隨後,當護衛不情願的相隔百丈跟隨。

  良文吏才正了正神色,繼續策馬向著四十丈外的涼亭行去。

  再等走的近了,只剩二十丈。

  他也見到前方官道外的亭中,確實有一位氣質儒雅的老者。

  這老者雖然正在默默的觀積雪消融,很平常的觀景,卻給人一種看透世事的感覺。

  再隨著一點點走近。

  良文吏也看清了老者的樣子。

  但相隔三十余年,兩人的樣貌都變化很大,也只能從依稀的過往之中,找到那一絲的熟悉感覺。

  只是良文吏當確定此人就是曾經的劉大人時,他更多的卻是不知如何言說。

  此刻的他,也渾然沒有戶部尚書的威風。

  但他不是怕劉大人,只是懷念老友的感念之中,心裡帶了不少愧疚。

  雖然為官多年來,他也對不起很多人,可從來都沒有像是劉大人這般,兩人一同在梁城共同處事幾十余年。

  可謂是自己能入仕途,就是劉大人一手提拔的。

  如今。

  或許是人老了。

  良文吏也知道一生權勢帶不進棺材裡,所以倒是良心發現,覺得曾經有那麽多的不該。

  可又在亭中。

  劉大人望著官道上行來的老者,雖然也認出了是良文吏,但根本就不把之前的事放在心上。

  如今的劉大人氣態祥和。

  甚至還有些感激良文吏,要不是自己曾經的手下背叛自己,那自己說不得也沒有這麽放松與悠哉的後半生。

  相反,那可能還是在朝廷內無日無夜的操勞與防止被算計。

  所以也在如今。

  當面對思緒萬千的良文吏。

  劉大人是釋懷的捧手一禮,隨即就不再看他了。

  良文吏看到劉大人捧手,像是不怪罪他之後,心裡卻異常感動,繼而一邊想捧手還禮,一邊還想要再說些什麽。

  但當看到劉大人又去觀雪時。

  良文吏還禮到一半的手頓住,卻又搖頭一笑,將禮給行完了。

  之後,良文吏策馬路過涼亭,兩人都沒有言語。

  像是今日裡,就只是兩位陌生老者的萍水相逢而已。

  也待離開涼亭,離開這條官道。

  良文吏最後回身看了一眼,也徹底不再想這件事了。

  因為他如今卻感覺自己與劉大人,已經不是過往恩怨,而是有種‘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感覺。

  這就算是今日能聊,也不知聊什麽了。

  就算是劉大人能指點他人的事,那些高明的辦法,以及更好做大官的妙計。

  他良文吏也不需要聽,不需要學。

  畢竟他已經做到了。

  這樣一想,這沒什麽學,也沒什麽聊,更不是同朝為官,這確實形如陌路了。

  “唉”良文吏想到這裡後歎了一口氣,仿佛像是失去一位至交一樣,有些蕭瑟的在眾侍衛的保護下策馬回城。

  與此同時。

  在亭子這裡。

  劉大人是看了一會雪景後,就散步離開。

  他依舊是平常心,對於良文吏沒有任何感慨。

  且他這些年到東境,也只是看看東境的運河,完全是無事時的臨時起意。

  他從始至終,都沒有想過去吳城裡找良文吏,或者與當今的戶部尚書搭上什麽關系。

  但如今見了,也就見了。

  每日見得人這麽多,良文吏也不過是他路上的一位匆匆過客。

  充其量,也只是三十年前面熟而已。

  而也在劉大人這般想在晚年時日,雲遊吳朝的四境運河時。

  時隔四月。

  六月。

  相距數千萬裡外的西荒。

  齊縣內。

  緣來客棧的趣聞,卻是隻持續了半年,就很少再被人提起。

  可隨著最近一月,是正逢夏至,西荒的土麥子要收成。

  外出到城裡乾活的人,都在這段時日內相繼回來幫忙。

  這回來的人一多,倒也有兩人在走夜路時,遇見了那家‘緣來客棧。’

  只是當想起曾經的怪異傳聞,還有這客棧在這荒郊野嶺中燈火通明。

  兩人是嚇了一哆嗦,沒敢進去,反而繞著遠路走了。

  但也正是這二人的見聞,以及往後幾日裡又有幾人遇見,但也沒敢進去。

  這使得平息小半年的詭異客棧一事,又成了縣裡的奇事。

  再隨著土麥收好以後,眾人相繼去往城裡,或者去往其他縣。

  這事情也漸漸的徹底傳開了。

  再加上這客棧沒有害過人,且又有一個‘緣’字,看著頗有些送奇遇機緣的感覺。

  時間一長,就有人說這客棧是神仙開的,遇見的話,會為後半生帶來好運。

  但也有人知道一些俠客與秘籍的事,繼而說著客棧裡有一位江湖大高手,人稱‘雲鶴’,遇見的話,會被賞賜神功秘籍。

  但也有的人隨意聽了幾句,單聽到‘雲’字後,逢人就言辭鑿鑿的說,那客棧不在塵世,而是在天上。

  可當有人問此人,“你為何知道在天上?”

  這人卻也是乾笑著說了一句,“道聽途說,我也不知。”

  可無論知道不知道。

  恰恰就是這般越傳越玄乎的神異故事,使得緣來客棧的消息,在此縣、此城內也越傳越遠。

  一時間隨著這消息如大風吹過此城地界。

  近來一月,此城地界與附近城中,也有不少人特意呼朋喚友,結伴趕來,在此城地界內隨意走動,期望自己也能碰到那家神異的客棧,希望為後半生帶來好運。

  但亦有不少江湖俠客是慕名而來,是為求雲鶴大俠的秘籍。

  尤其是一些附近的荒修聽聞,也是專程來至此城,又想找到傳出消息的那個人。

  也在今年六月二十的下午。

  就有六位築基大成的荒修,特意從尚城出發,一路急行向著齊縣方向趕去。

  又在路上。

  為首的大漢一邊閑庭悠步的一步二十丈距離,一邊更是滿懷期待的向另外五位堪堪跟上的修士道:

  “諸位,這傳言之中有‘雲鶴’二字!
  那這傳言很大可能是真的!”

  “對!”一位老者也回道:“雲鶴仙者是誰,興許別人不知道,凡塵不知道。

  但對於我等眾修士而言,那可是如雷貫耳的真正大修士!屬於仙界的眾仙首之一!

  而雲鶴仙者既然在,這客棧又敢以緣法命名..”

  老者說到這裡,剩下的話卻不敢說了。

  同樣,其余眾人看到老者不言,也是心下領悟。

  因為這客棧既然敢以‘緣’為門匾,那這客棧之中定然是有那位不可言說的天地法主!

  法主,可不是他們這些小小修士能言的。

  但也是想到這些可能,想到法主可能是在客棧裡與眾位仙首一同賜機緣。

  眾人是越想越激動。

  好在為首的大漢心境不錯。

  雖然他也是難掩心中喜悅,可勝在激動之中,也說出了一個計劃道:“等這幾日趕到齊縣,先探探這傳言是出自哪裡,好過我等在齊縣方圓漫無目的的找。”

  大漢說著,更是覺得好笑道:“且我也想瞧瞧這位傳信之人,想當面看一看他,瞧一瞧他,想問問他是有多大的本事與底子,才能拒絕這麽一份天大的機緣?”

  “對!”眾人一聽,也是心下激動之余,更是覺得匪夷所思。

  好奇那傳信之人,為何會拒絕法主與眾仙首的機緣?

  這個確實得仔細問一問,看看裡面是不是有什麽隱情。(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