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今天開始當戲骨》220.第219章 這才叫演技!
  第219章 這才叫演技!

  像個誰?周席麟想到了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名——王舒琑。

  王舒琑算是周席麟的半個老師,九十年代拍過不少先鋒藝術片,什麽《女人國的汙染報告》《銀蛇謀殺案》,當前是上戲電影學院的教授,王舒琑演戲的特征就是你瞧不出來他那段戲是爆發,但又感覺時時刻刻在“爆發”狀態。

  “因為表演時時刻刻都在閃光,因此不需要閃光點嗎?”周席麟喃喃自語,“比起生命之路的呂益,進步了太多。”

  初見面,黃白遊飾演呂益,無論是外形還是情緒,都大開大合。

  電影繼續播放著,南海十三郎沒有跟上時代,或者說是時代沒他一席之地。

  戰事結束,流行的戲都變成《蟹美人大鬧水晶宮》《甘地會西施》,這樣的戲南海十三郎不會寫,因為他只寫有情有義之詞。

  曾經同時寫幾個劇本都供不應求,現在門可羅雀,成為戲班避恐不及的劇作家。

  有段與電影投資人爭執的戲碼,以搞笑的方式呈現,江譽鏐被電影投資人叫人扔了出去,好像抬小孩。

  在座的導演和編劇們卻完全笑不出來,甚至如坐針氈。

  比如前來捧場站台的《慌槍走板》編劇谷宴,他自說自話,“怎麽會有這麽傻的人,編劇不隨著市場而動,會被餓死的,南海十三郎太傻了。”

  口中是罵聲,但谷宴的眼神卻是敬佩,他“進化”了,變成會寫資方和觀眾都滿意劇本的編劇。

  可南海十三郎頑固不化!谷宴就看著江譽鏐為了生計,把身上值錢的物件一個個賣掉。

  “這是一部編劇史詩,所有編劇、導演以及創作者心中都有一個十三郎,但一如既往保持初心堅持下來的人太少太少了。”導演魏洺也想起了自己類似的經歷。

  他沒被資方趕出門,因為他從未與資方作對,不過魏洺想起的是自己為了拉投資,把一部戲改得連親爹都不認識。

  魏洺評價,“於墨的名氣小了點,如果於墨是世界聞名的大導演,那麽這部電影的上限會更高。”

  天才總是會歷經風霜,南海十三郎在窮愁潦倒裡又遇到重大打擊,他再次遇到年輕時一見鍾情的對象莉莉。

  對方已嫁為人婦,有傲骨之人最在意什麽事?讓心愛之人見到自身落魄的樣貌。

  無論莉莉是不記得,抑或沒認出眼前這窮愁潦倒的流浪漢就是當年風度翩翩的江譽鏐。

  對南海十三郎而言,結果都一樣。

  “黃哥的演技真是連身為外行人的我,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太牛了。”武笑笑因為生活助理的身份和經紀團隊的彩雲、紅毛等人一起撈到座位。

  武笑笑是看電影不記劇情的,屬於看完就忘類型,因此太過複雜,或者群像戲,笑笑就有點看不懂。

  但黃白遊的戲,能讓她記起前面的內容。

  前面慈善酒會上江譽鏐對莉莉一見鍾情,甚至在第二天莉莉登上輪渡之際,也義無反顧地從香江追去魔都。

  發生了這樣一段對話——

  “莉莉小姐,還認不認得我啊。”

  “不認識你也認識你的眼鏡啦。”

  “那我一輩子都戴著它。”

  武笑笑記得很清楚,黃哥飾演的江譽鏐聽見莉莉的話,有個開心的扶鏡框的動作。

  現在,眼鏡在和司機爭執中被摔碎,一同被摔碎的還有南海十三郎的精氣神。

  江譽鏐再次想要扶眼鏡,但這次動作隻做到一半便戛然而止。

  沒必要再扶了,因為眼鏡碎了。

  沒必要再扶了,因為江譽鏐已不是名動天下的南海十三郎了。

  也就是這動作,讓武笑笑充分感受到,江譽鏐的絕望。

  絕望的江譽鏐連夜坐火車離開這座城市,並且在火車中段,心如死灰的他跳下火車。

  劇情進入尾聲,剩下半小時的劇情更加急轉直下。

  沒錯,深受打擊的江譽鏐將在友情和親情再受打擊,最終在親情友情愛情三方面的“噩耗”中,被逼成了一個精神病患者……

  《南海十三郎》人們充分了解到了一個演員的表演才華,對電影本身也是誇讚的。

  而另一邊《影子》,就沒那麽順利了。

  華夏電影館內——

  “與其說是劇情薄弱,不如說是人物塑造太臉譜化。”戴錦繡聽到旁邊的同行在嘀咕劇情薄弱的事。

  “既然是改編自《三國荊州》,那麽子瑜的原型應該是周瑜吧。如果是周瑜……”戴錦繡也明白過來,“難怪要把周瑜改為子瑜,背景全部架空,不架空的話,光是這人設更改,就足以讓這個片子惡評如潮。”

  子瑜原是沛國大都督,重傷後就好像變了一個人。

  戴錦繡的觀片習慣會記錄一些東西,精彩的影片亮點與缺點都忠實地記下,和隔壁場拿著小本本為了學習的小浩不同,戴是為了寫影評有脈絡。

  當下已沒必要再寫了,因為漏洞實在太多。

  影子荊州充當替身,扮演的大都督是允文允武的大都督,因此至少在劇情設置裡,大都督沒受傷前是這般模樣。
    可影片開始毫無解釋,就變成躲在暗室裡,偷窺夫人與替身挨挨碰碰,甚至親密接觸的臭老鼠。

  為什麽要用臭老鼠來形容,因為遲昌演繹的子瑜骨瘦如柴面色陰毒,就真像下水溝裡的老鼠。

  “等等,似乎挺合理的。”

  戴錦繡想了想,一個男的就算再溫文爾雅,為了騙過所有人,目睹自己妻子和他人親密,長此以往鐵定受不了。

  子瑜又不是牛頭人,這恆河裡!
  原來這是一部倫理片,挖掘內心的陰暗,討論“夫目前犯”如何把人逼瘋,想到這,戴錦繡笑了。

  “怎麽了?戴老師。”

  旁邊影評人艾柯海好奇地問,當下劇情是沛國先鋒與敵軍交戰,實在想不到有什麽笑點。

  “沒事,我想到了開心的事。”戴錦繡小聲回應。

  “……”艾柯海小聲道,“裴文導演這個故事拍得有點草率。”

  “畫面和鏡頭語言很好。”戴錦繡說道。

  “故事和人物都很難立住,沒基礎,即便美術再好,也不是好片。”艾柯海說。

  “你就說美術好不好吧。”戴錦繡問。

  “如果是新人導演拍攝,那麽電影美術的長板,將會直接讓新人導演一舉成名。”艾柯海說道,“但在裴導手裡不合格,我對裴導的期待值很高。”

  戴錦繡無所謂地點頭,電影沒結束,她不會作任何評價。

  不過艾柯海所言基本是本場大多數來賓的想法,影片方方面面都很幼稚。

  用幼稚來形容不準確,觀眾席裡的著名動作片導演,圈內人稱為雙槍。

  “如果《影子》是童話類型的影片,那麽就沒問題,但可惜不是。”雙槍沒臉看了。

  劇中戰神張蒼,號稱張家刀法沒人能撐過三回合,大都督子瑜就被張家刀所傷,冥思苦想幾年也難找到破解的方法,烘托得神乎其神。

  電影如何表現的呢?就是飛身回首躺地刀,即便荊州和張蒼的對決,鏡頭語言烘托到了極點,還加了慢鏡頭,也改變不了張家刀法很拉胯。

  “這麽熟了,請我當動作指導能怎麽樣?”關於動作戲,雙槍會給你答案。

  裴文坐首排,左右分別坐著老塗和遲昌。

  三個人心思完全沒在一堆,首先裴文,他對成片很滿意,還記得他耍賴似的讓編劇修改劇本,讓替身荊州活下來嗎?《影子》確實是童話,不過是導演一個人的。

  老塗在內部看片會看過成片,情形不樂觀,並非電影質量好不好的問題,而是影片的商業性不夠。要知道這部電影和影院簽訂的可是保底十五億票房……

  “唯一的好消息是《南海十三郎》獲得了五個影帝。”老塗心裡想著。

  能獲得這麽多影帝,證明是角色給了演員極大的發揮空間,而這種類型的電影,基本都是冗長的劇情片,和市場不受歡迎的文藝片,這才是老塗的邏輯。

  至於遲昌……遲昌是害怕多過開心,他深知電影上映後,自己是要拿來和白帝比較的。

  白帝拿了五個影帝,演技強得和鬼一樣,拿什麽去比。

  因此被罵被群嘲是注定的,遲昌當前就等著這一刀。

  《影子》總時長115分鍾
  《南海十三郎》總時長110分鍾
  兩部影片實際長度差不多,但嘉賓們看完的反應迥異。

  “青青,電影怎麽樣?”戴錦繡打電話給朋友,著名的電視劇編劇馬青。

  馬青和導演於墨曾經有過那麽一段,並且和平分手,關系處得相當不錯,當馬青和丈夫實在太忙照顧不了孩子時,就會讓於墨幫忙帶孩子。

  如此鐵的關系,首映鐵定要是要去幫忙站台的。

  電話那頭沉默了許久,才傳來回應,“我很慶幸,當前浮躁的影視圈能有這樣一部電影。”

  “……”戴錦繡問,“你是收了片方多少錢?”

  “沒有收錢,這真的是我近五年看過最好的國產劇情片,沒有之一。”馬青誇獎,“和很多影史經典作品一樣,看完了有種仿佛度過了一生的感覺。”

  “我是真沒想到老墨居然可以拍攝出這種史詩作品。”馬青又接了一句。

  如此肯定於墨,戴錦繡是知道好友的,雖然和前男友關系很好,但也會爭個高下,因此是極少誇獎前男友的作品,當前這樣誇獎,到頂了!

  戴錦繡感覺到虧本了,如果馬青的說法沒有誇張,這種電影沒去首映禮,她會遺憾一生。

  “那黃白遊的表演如何?”戴錦繡問,“有沒有辜負專業演員模板這個稱號?”

  “錦繡。”

  “欸?”

  “我也是今天才覺得你看演員的眼光太毒辣,以前認為[專業演員的模板]一評有捧殺意味,今天才知道很準確。”

   半小時後還有一章,別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