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今天開始當戲骨》224.第223章 他怕了!
  第223章 他怕了!

  影評太多,要是全部摘錄,那得十幾萬字,太繁瑣。

  所以就選最出名的影評人戴錦繡發表在《看電影》雙周刊的專欄的文章——《依我所見南海十三郎與影子》

  光看名字感覺似乎沒什麽戰鬥力,但實際內容——

  [《影子》的背景架空與眾不同,它甚至不是松散地以古代歷史的一段時期為基礎,而是更松散地以這一時期的一組背景為基礎進行架空。

  電影完全未提供具體的日期,讓但凡對歷史有所了解的觀眾,都難以代入這個純粹的幻想。

  《影子》是一件美麗的藝術品,也是一出熱鬧的舞台劇。很精彩,但絕不是一部精彩的電影。

  對書法的癡迷影響了裴文的審美,他試圖用製作攪拌土豆泥的方式製作出對一部西方友好的淺淡華夏美學大片。

  又太淺太淡,片中又增添古琴和古箏的合奏,關刀與沛傘代表的兩儀陰陽對立。

  這些本身可以成為點綴的小情節,又被劇本的癱軟無力破壞,讓這些微小的、有紋理的組件無法融入劇情。

  除此之外攻城決鬥的舞蹈編排很漂亮,但戰鬥場景幾乎沒有任何情感共鳴。

  只有沛傘割喉帶來的強烈不適,這痙攣性的暴力創造了一個令人胃翻騰的失衡。

  《影子》該去國外上映,可能有優異的成績。]
  戴錦繡從背景、武指再到劇情都是批評,最後甚至連電影本身大肆宣傳的華夏風美學,都直言是十足失敗。

  動作戲等於舞蹈編排。

  熱鬧的舞台劇。

  也不知道她到底懂不懂“語言藝術”。

  接下來半段是對《南海十三郎》的評價。

  [“癡人”是這部電影的根本點。為了傳達它,導演在粵劇和歷史之間,在藝術的永恆秩序和現實生活的顛沛流離進行了比較。

  江譽鏐代表了“癡”,癡於情、癡於戲,於墨在一張巨大的歷史畫布上構建了傳奇故事,他所處理的無非是癡人一生。

  二十世紀華夏的政治文化史、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家族起落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

  這個過程中,我們與電影那個時代是聯系僅是黃白遊,如此“敷衍”的拍攝手法,角色不但沒有徘徊在更遠的地方,反而走近了。

  因為江譽鏐身上的人類的動機並未消失,不會說“江譽鏐是代表某一類人”,因為“癡”的屬性不會被意識形態取而代之。

  黃白遊真正體現了這種“癡”,並使其生動起來。這一切都在他的眼睛裡,你能想象到的每一種情感。憤怒、沮喪、恐懼、愛和心碎都在他臉上清晰地浮現出來。

  很久沒有一場演出讓我這麽感動了,從失去傲骨到再與唐滌生重新燃起希望,又因為唐滌生之死二度感受絕望。

  每一個動作、單詞和表情,黃白遊都是完美的。

  歷史上江譽鏐的真實故事,與黃白遊的表演,讓《南海十三郎》成為一部不朽的電影。]
  戴錦繡影評中有一點和其他影評人不謀而合,黃白遊對電影的加持很大。

  影子還在掏宣發費,所以裴文的好評還是有的。

  但掏錢也攔不住真實,或者叫是沒必要再花費更多錢掩埋真相,票房跟不上。

  上映第二周《影子》票房1.8億,《南海十三郎》票房3.7億。

  大幅度領先,南海十三郎不僅贏了口碑,還贏得票房。

  “咦,老公,老公你成商業片大導演了!”導演妻子妍妍興高采烈。

  “風越大魚越貴,嘖嘖。”於墨感歎,“如果裴文不這麽踩我們,這部電影十億票房頂天了,但他一弄,弄得滿城風雨,對粵劇完全不感興趣的也跑去看。”

  “那這麽說,裴文還是恩人?”妍妍調侃。

  “肯定是恩人,他帶來的宣發是數千萬都達不到的。”於墨說道,“黃老師獲得影帝的加持,也拉了起碼三億票房,這麽說我真實水平也有七八億!”

  於墨那叫一個開心,四舍五入他真是商業大導演了。

  妍妍問:“那製片方會給你多少紅包?”

  “肯定很豐厚,陰差陽錯的,這次製片公司可是一口吃成了大胖子。”於墨有些羨慕,早知道他也搞點投資額度了。

  妍妍也為丈夫開心。

  “有點可惜。”於墨忽然說。

  “可惜什麽?可惜遲昌,這部電影帶來的黑點,可能會背一輩子,除非以後拿出顛覆性的作品,否則有人提起他,這件事肯定就被翻出來。”

  於墨的關心,有點類似上位者的憐憫,不是來自於善良,而是來自贏了。

  正如導演於墨所言,裴文是被群嘲的第二多的,而之最是遲昌。

  裴文再怎麽說以前也有作品,底子厚,但遲昌……

  兩部電影上映半個月,遲昌被嘲上了熱搜五次,可想而知。

  不過一個意外讓遲昌停止被群嘲,意外來自於網友“西雅*藍草菲”發言:

  [伱們別罵遲昌了,他和白帝根本沒有什麽可比性。
    坐標北影表演系,今天我們上課的視頻教材多了兩個。

  一個是黃白遊,另一個也是黃白遊,我直接給你們上視頻吧!]

  【視頻】

  【視頻】

  點擊就能播放,這兩個視頻都是《南海十三郎》的戲,一段是江譽鏐落寞時再遇心愛的人失去了傲骨,一段是好不容易重拾信心又得知唐滌生死了。

  “臥槽尊嘟假嘟?電影不是還在上映嗎?還沒下映就列入北影表演課視頻教材了?!”

  下面有網友好奇,而樓主還沒來得及冒泡,另一個北影的學生“我的兒子叫陳陳陳”就冒出來回復。

  我的兒子叫陳陳陳:“尊嘟,據說是因為現在影壇風氣都認為大開大合的情緒發泄才是演技,副院長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大開大合是一種表演模式,而壓抑克制也是一種表演模式,因此看完當天就直接找片方商議,拿到了授權。”

  [落寞時遇愛人]前面說過黃白遊演得很克制,而[唐滌生之死]黃白遊飾演的江譽鏐得知亦徒亦友唐滌生死訊,嘴巴微張了幾下,隨後才是不相信這是真的。

  “牛啊牛啊,你這樣說我就理解遲昌了,表演能進教材,還比什麽?學生和教授比較,輸了很正常。”

  “這兩段很絕,路人沒看過電影,只是片段都能感受到內心的絕望。”

  “樓上快去看這部電影,強烈安利啊!扶眼鏡手到一半放下,簡直太戳我心了,比十公斤眼淚還要戳我心。”

  “我聽人分析,好像張嘴的幾下念的是‘人生何處不斷腸’,這句出自《斷腸詞》,就是當初唐滌生給江譽鏐當徒弟時記錄的曲,一般來說這種劇情都是剪輯一段兩人初相識來個回憶殺,可十三哥這段演技,完全媲美回憶殺!關鍵是詞的內容也應景,簡直是絕絕子。”

  “那我給你說一個更絕的,導演於墨專訪透露,這一段的伏筆是黃白遊早就想好的……”

  等等留言。

  雖然前面戴錦繡上《開講了》說過隱形守護者裡封神之路可當教材,用來給學生開拓眼界,但也只是打個比喻。

  入不入教材,戴錦繡真做不了主,反正後來沒下文。

  但這次,電影還未下映,真真切切地選上了。

  遲昌估計都沒想到,讓他罵聲變小的不是伯樂裴文,而是對手黃白遊……

  #黃白遊入選教材#登上熱搜。

  王玨雨是小雨:[十三哥威武#黃白遊入選教材#]

  程廣:[從新笑傲到南海十三郎,也不過三四年時間,時間到底賦予了你什麽啊!#黃白遊入選教材#]

  趙箐微:[#黃白遊入選教材#十三哥牛!]
  韋工本尊:[有幸能和十三哥演過戲#黃白遊入選教材#,演技真的不是吹的]

  橋本飛鳥prpr:[雖然沒有演戲了,但黃桑的音容宛在,也為自己加油!]

  省略上百條微博動態。

  什麽叫地位?!
  說半個影視圈都發了恭喜的動態有點誇張,但娛樂圈叫得上名字的演員,也有四分之一。

  甭管認不認識,也甭管是否比黃白遊大,開口稱呼就是十三哥。

  可以說這一刻,黃白遊在圈內地位是真的提升了,沒人再會把他當做年輕小輩。

  無論是達者為師的位面,還是單抗票房的號召力。

  “總算成了。”覃醒笑了,但很快笑容又收斂。

  [登頂計劃]是他一周前知道《南海十三郎》入選教材,定下的宣傳方案。

  西雅*藍草菲是他請的引線,但突然蹦出來的網友我兒子叫陳陳陳,就卻是北影學生了。

  恭賀的明星,有一小部分是他去交涉安排的,有一小部分是黃白遊認識的好友,是真心誠意的祝賀,而更多的是跟風祝賀的。

  娛樂圈見風使舵的太多了,只要形成人潮,就算明星本人不想發,經紀人也會代替隨一條動態。

  至於有什麽用——

  巧了,最直觀的例子來了,覃醒微信來新消息了,低頭看,是以前天娛傳媒副總王欖。

  汪汪欖:[醒啊,自從你在公司離職了,我們好久沒見面了,在京城嗎?就今晚吧,我請您吃頓飯。]
  之前說過,覃醒和原身都有給別人取外號的習慣,原身給覃醒取外號黑面猴,而覃醒給原身取的是黃奶油。

  [沒時間]覃醒回復。

  汪汪欖:[今晚沒時間?那明天怎麽樣,我們也共識七八年了,這點面子不會不給吧。]
  看看今晚前,王欖發的消息,[煞筆你以為不參加節目就能把我怎麽樣?]、[呵呵你有本事,永遠都不要接我們芒果衛視的節目]……

  從藝人部門負責人,變成練習生部門負責人後,王欖就一頓開罵。

  覃醒沒有回復,也沒拉黑,因為他要等著看王欖認錯。

  也就是現在,為什麽王欖突然要請吃飯,因為他怕了,對今晚黃白遊所展現出來的誇張人脈害怕了。

  他想通過覃醒握手言和了。

   月初,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