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今天開始當戲骨》305.第301章 異類黃白遊
  第301章 異類黃白遊

  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啊!

  顧華澤的話,讓南風窗記者好不開心,這學術造假太嚴重,凡是在國內大學寫過論文,都不能夠不認識知網。

  線報是對的,南風窗記者在發布會還沒結束時,就默默地離開。

  《顧華澤:知網為什麽能查到我的論文》——南風窗
  南風窗是粵省日報旗下的雙周刊,它不是當天就能發布的,但南風窗有微博和公眾號,全網粉絲上千萬。

  剛好這篇文章又內容翔實,顧華澤名下就收錄了一篇三千字,且查重率根本不合格的論文。

  顧華澤是北影博士學位,博士後通知書是北大發的,而北影規定,要求博士生在學年期間在國家級專業期刊上發表至少兩篇由自身獨立撰寫的學術論文。

  好家夥,別博士後了,博士學位也有問題。

  說顧華澤是平行世界的翟天臨,不如說是平行世界學術糜爛的必然結果。

  有句老話說得好,“當你發現屋裡出現一隻蟑螂時,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就已經有了一窩”。

  全民吃瓜,而楚門劇組包下一個酒樓,開機宴順利舉辦,也不能忘記吃席。

  你瞅樂子人艾斯,左手拿手機,右手拿筷子,眼睛黏在屏幕上舍不得挪走。

  [草啊,以前一直看他走學霸路線,還以為是真學霸。]
  [學術妲己、學術演員、學術公孫豹,這盛世如你所願。]
  [感覺很多立學霸人設的演員都屁股不乾淨,全部查一查!]

  ……

  衝衝衝,艾斯在內心為網友們加油,把整件事鬧大一點!哪怕艾斯不會中文,帶著翻譯也要看。

  “噢?出軌為什麽還要原諒?霓虹對男藝人出軌容忍度太高了。”艾斯這牛頭不對馬嘴的話,來自霓虹的熱搜,某個聲優出軌有夫之婦。

  他又切回顧華澤的微博,為什麽沒有回復?忙,艾斯太忙碌。

  學術造假事件吧,顧華澤和顧的經紀公司無法回復,哪怕說車軲轆話都辦不到。

  因為人人日報搶先一步發言,人人日報官博艾特北影和北大的官博,並且在結尾表明態度[無論如何,博士(博士後)並非兒戲,更不是一個輕飄飄的榮譽頭銜。]
  “是華夏發生了什麽大事嗎?都在看新聞。”上橋麻當好奇。

  黃白遊抿嘴沒說話,他看懂上橋說什麽了,但並不想回應。

  艾斯猶如販子,要把攤位的瓜全部售完,立刻把事情始末說了一遍,並且附上評論,“憑借我的經驗,這件事會波及更多的人。”

  “學位造假,明星弄個學位,不是很正常嗎?”上橋麻當心想。

  她工作大部分時間在美利堅展開,所以思維有些“美”化。

  “和小顧有過一次合作,他做人太高調了。”四十多的維塔亞稱呼小顧沒什麽問題,他接著說,“之前還在微博曬自己的通知書。”

  討論同行八卦,除了人天生的好奇心,還滿足一個居高臨下的優越感,站在道德的高地批判人是非常舒服的。

  開機宴都沉浸在吃瓜氛圍之下,總體來說,除開維塔亞喝醉酒倚老賣老之外,其他順利進行。

  而互聯網的“顧華澤學術造假事件”持續發酵。

  如果大學生的戰鬥力為五,那麽被論文逼瘋的大學生,那戰鬥力相當破表。

  憑什麽明星就有特權?由顧華澤開始,也開始查詢其他明星的資料。

  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此外又有兩名藝人的學霸人設崩塌。

  這兩人的情況還不同,一人是單純吹牛皮,沒有學術造假,另一人學歷有問題,通過不正規渠道保送大學。
    “你們這群傻子,要搞也要搞個大新聞,這才是大新聞。”抖音新聞編輯老孔目光盯著一個新聞[北影授予黃白遊名譽博士稱號]。

  名譽博士和博士可不一樣,實際上只要有一定名氣和研究價值,學校授予個名譽席位,完全是學校的權力。

  但當前的公眾輿情,又是北影博士,那不是趕巧了嗎?憤怒可沒有理智。

  老孔都不用招搖,只要稍加引導,以黃白遊的名氣,就能搞個大新聞。

  “網友最可愛了,他們特別喜歡把神拉下神壇。”

  嘿嘿是不是該換車了?想到黃白遊的熱度,老孔就激動,口中嘟囔著。

  查詢黃白遊的學歷信息,這些資料比較公開,老孔很快就得到想要的資料“沈師大畢業,學歷一般。”

  出名了搞個好學校的名譽博士,這種套路在娛樂圈再熟悉不過。

  以防麻煩,老孔還是在知網搜索一番,看看大名鼎鼎的十三哥論文查重是多少呢。

  知網使用高級搜索作者,輸入黃白遊的名字,一搜索跳出好多論文,把老孔都直接看麻了。

  “空間、話語與建構:《神探》共同體敘事的港片探尋”

  “‘丟掉戲劇的拐杖’:從舞台劇《南海十三郎》中探析其文化倫理觀”

  “新時代中國諜戰劇集的“英雄”人物塑造及其文化闡釋”

  等等,真心太多。

  從省刊到核心期刊,太多了。老孔麻了。

  “臥槽?同名同姓?”老孔口中冒出國粹,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如此。

  可轉念一想,黃白遊這名字很拗口,很不容易重名。

  況且即便是重名,眼前這數量也有點誇張吧,知網收錄黃白遊寫的論文,還有心理、文化、刑偵類等類型。

  “不對,這不是同名同姓。”老孔當了這麽久的小編,也是有點觀察力的。

  《論人格分裂在影視劇中的表現方式》是出演了柒個我。

  《新時代中國諜戰劇集的“英雄”人物塑造及其文化闡釋》是出演隱形守護者。

  發布在西部學刊的關於刑警的論文,明顯是來自前面大火的白夜追凶。

  “我的個乖乖,這貨是每飾演一個角色,就寫一篇論文?”老孔感覺到頭皮發麻。

  老孔點擊其中一篇,有關新浪潮電影的分析,[在戰前電影理論的基礎上發展出了電影放映的心理學、攝影影像本體論與電影語言的進化觀三大具有開拓性的理論……]
  “寫的真好。”老孔通讀了一遍,80%的內容都看不懂,探討放映心理學的,他的邏輯很直接,看不懂就是高端的。

  “難怪別人是影帝,難怪別人拿高票房,你看看這態度。”老孔嚷嚷著,也不知道對誰說。

  “娛樂圈真有意思,有本事的拿名譽博士,顧華澤這種濫竽充數的拿博士學位,牛啊。”

  隨即老孔心中更加歡喜,當前的輿論環境中,出現一個圈裡的正面形象也很好。

  即便和計劃有些出入,可效果一樣,老孔開始撰寫新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