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在修仙界修蜀山道法》248.第246章 渭水聞賢
  第246章 渭水聞賢
  “是臣見娘娘美貌,一時難以把持,這才做出此等禽獸不如之事,臣罪該萬死。”

  帝辛看了看哭得梨花帶雨的妲己,又看了看自動認罪的伯邑考,隻覺得頭疼欲裂。

  “罷了!罷了!難道孤就會真的怕了西岐不成。”

  帝辛心中只是念頭一轉,便基本猜到了來龍去脈,殺伯邑考嗎?又有何用?殺妲己嗎?自己又如何舍得?
  即便知道她是女媧派來禍害成湯氣運的,可兩世夫妻,帝辛無法當做不知。

  “伯邑考,你當真好大的狗膽,要不是看在西伯侯勞苦功高的份上,孤今日便要將你碎屍萬段。”

  “臣罪該萬死。”伯邑考低頭服罪,沒有半點辯解。

  帝辛冷哼了一聲,擺了擺手道:
  “將其拖下來去,對了命人為他包扎,莫要死了。”

  “諾。”左右衛士上前,將伯邑考架走。

  待得伯邑考被拖走,侍者宮女也退下後,帝辛才長歎了一聲道:

  “為了女媧的命令,孤若不來,你便真要與他發生苟且不成?”

  妲己驚駭欲絕,猛然抬頭看向一臉平靜的帝辛,臉色慘白,顫聲道:
  “大王都知道?”

  帝辛一笑道:

  “孤知道的,比你想的要多,回答孤。”

  “我我不知道”

  狐妖乃是頂了妲己的肉身,其實對於這具肉身乾淨與否,她並不在意,宛如一件衣服,即便沾了些泥土,洗了便是。

  只是此時看著帝辛平靜的面容,妲己不知為何,突然內心生出了一股羞愧之意。

  妖竟然也會羞愧?
  伯邑考衝撞蘇娘娘,判足刑,也就是斬去雙腳拇指,令其無法奔走,騎馬。

  此刑並不算重刑,雖然令得伯邑考致殘,但比起劓刑(割鼻子)等,已經算是給這位西伯世子留足了顏面。

  當然了,這倒不是帝辛好心,他只是為了讓伯邑考壓製姬發而已,畢竟足刑隱蔽不損其顏,不耽擱他依舊做世子。

  不提伯邑考心中對帝辛感恩戴德,發生了這事之後,帝辛也無心再留姬昌了,該來的遲早要來,有些事是躲不過去的。

  靠著裝瘋賣傻和兒子殘廢,姬昌終於脫了牢籠。

  一路上依舊裝傻,直到出了商地之後,姬昌才悲憤大哭,抱著伯邑考道:

  “是為父害了我兒。”

  伯邑考看的老夫清醒,心中不知多高興,也自痛苦,不過他一直以為是自己意亂情迷,而帝辛大度,不但不殺他,反而只是判了足刑,讓他不損顏面,這已經是天大恩德,故而心中非但無恨,有的只是感激。

  “是兒子自己糊塗,如何能怪父親,父親無事,兒死而無憾。”

  其中厲害隱情,姬昌無法明說,畢竟以臣克君,自來都是大逆,便是成湯滅夏桀也是遭受了好些年詬病的。

  父子二人哭了一陣,這才說起了分別這幾年的種種。

  車隊行至渭水之時,突然有歌聲自遠處傳來。

  ‘憶昔成湯掃桀時,十一征兮自葛始。堂堂正大應天人,義一舉民安止。今經六百有余年,祝網恩波將歇息。我曹本是滄海客,洗耳不聽亡國音。’

  姬昌聽聞,對伯邑考道:“此歌韻度清奇,其中必定有大賢隱於此地。”

  伯邑考聞言,當即下令隨從道:“把作歌賢人請來相見。”

  隨從應了一聲,拍馬往歌聲處而去,待得近了,才看到,乃是一群漁夫。
    “內中有賢人,請出來見吾主!”

  那些漁人看來人穿著齊整,語氣高高在上,不敢怠慢,齊齊跪下,答道:“吾等都是‘閑’人。”

  隨從看著十余人一同,自稱‘賢人’當即厲聲道:

  “何等胡言,竟都是賢人?”

  漁民連忙道:“我等早晨出戶捕魚,這時節回來無事,故此我等俱是‘閑’人。”

  隨從這才知道此‘閑人’非彼‘賢人’。

  這麽一會功夫,姬昌的車馬也到了此處,隨從連忙來報:
  “此乃俱是漁人,非賢人也。”

  姬昌卻是不信,言道:“吾聽作歌,韻度清奇,內中定有大賢。”

  眾人見得姬昌一身貴氣,連忙低頭稟報道:

  “此歌非小人所作。離此三十五裡,有一磻溪,溪中有一老人,時常作此歌,我們耳邊聽的熟了,故此隨口唱出此歌,實非小民所作。”

  姬昌恍然,知道那賢人,定是這老者,當下拱手謝過,朝著伯邑考道:

  “這洗耳不聽亡國音。乃堯王訪舜天子故事。

  昔堯有德,乃生不肖之男;後堯王恐失民望,私行訪察,欲要讓位。一日行至山僻幽靜之鄉,尋得一賢,帝堯欲要讓賢與他。

  ‘今見大賢有德,欲將天子之位讓爾,可否?’

  其人聽罷,卻是兩隻手掩住耳朵,飛跑跑至溪邊洗耳。

  正洗之間,又有一人牽一隻牛來吃水。其人道:‘那君子,牛來吃水了。’那人隻管洗耳。

  其人又言:‘此耳有多少穢汙,隻管洗?’

  那人洗完,方開口說道:‘方才帝堯要讓位與我,把我雙耳都汙了,故此洗了一會,有誤此牛吃水。’

  其人聽了,哈哈大笑,把牛牽至上流而飲,那人奇怪當即問:‘為甚事便走?’

  其人大笑道:‘水被你洗汙了,如何又汙吾牛口?’這人便是舜帝也。

  這也是‘洗耳不聞亡國音’之由來。

  西岐勢弱,當廣納賢才以輔之,今得遇賢才,想來是天佑西岐,我等當誠心拜訪,才不負此機遇。”

  伯邑考聽得入神,聞言也自心動,只是他此時傷勢未複,難以走動,只能遺憾道:
  “能做此歌者,當是大賢,可惜兒行動不便,只能在此等候,父親小心一些。”

  姬昌點頭答應,叫了幾人,朝著漁民所言之處尋去。

  眾人問路而行,行至一半之時,又有歌聲傳來,卻是一樵夫擔柴而行。

  “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魚未遇隱磻溪。世人不識高賢志,隻作溪邊老釣磯。”

  姬昌聽得此歌,更加確定必然是大賢所作,當下攔住樵夫問詢。

  那樵夫孔武有力,見得眾人衣衫華貴也不怯場,笑道:
  “在下武吉,見過諸位貴人,此歌乃我老師閑來所作也。”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