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地煞之主》第129章 巧合殺彌勒,頓悟觀眾生
  第129章 巧合殺彌勒,頓悟觀眾生
  知悉到彌勒教的所作所為後,陳晉斷定,今晚對方必有動作,要來降下“災禍報應”,以儆效尤。

  而對付一間書齋,縱火是最具震懾力的方式。

  因為沒人在店鋪裡居住,也不怕燒死人。

  要知道在各種案情中,死不死人,是極為重要的判斷依據。

  只要沒死人,便都算是小案,衙門官差可以慢慢來調查偵辦。

  對此分寸,彌勒教方面掌握得很夠火候。

  既然有了預料,陳晉自然做好防備,回去宅院,吃過了晚飯,就帶著小聖返回書齋。

  小聖聰穎,聽話得很,不需要刻意的馴養,已然成為真正的靈寵。

  身邊有個靈寵,等於多一臂力。

  像顧樂遊養著的八哥,用來偵察巡邏,通風報信,著實好使。

  而今陳晉也有了個小聖,雖然不會張口說話,但能比手勢,還顯露出了聽書寫字的天賦來。其身形敏捷,擅於躲藏,甚至能學武。

  這種種特長,絕非八哥所能比擬的。

  陳晉坐在書齋內調息運功,小聖則到外面去把風,等到夜深,把白發香主等來了。

  這廝頭扎紅巾,一身白袍,在夜色中是那麽的鮮豔出眾。看其裝束,顯然不是一般的彌勒教眾,而且氣血頗為旺盛,是個入勁武者。

  縱火的活兒,都要高層下手了?
  來不及多想,陳晉先下手為強,一劍刺倒,緊接著第二劍……

  並沒有一劍封喉,而是砍斷了白發香主的右肩琵琶骨,然後提著他去到偏僻無人的江邊,進行審訊。

  至於小聖,則繼續留下來看店,兼且負責清理地面上的痕跡。

  這白發香主骨頭頗硬,忍住劇痛,竟一聲不吭。

  陳晉抓住他,留個活口,先搜身,沒搜到可以證明身份的信物之類,倒搜到一疊銀票,有兩三百兩左右,算是小發一筆橫財。

  至於其他的情況,只能嘗試著撬開他的嘴了:

  “老夫沒什麽可說的,倒是你,你若敢殺我,必將遭到新佛降罪,死無葬身之地。”

  “你真得不肯說?”

  “打死都不說。”

  陳晉沒法,隻好就打死了他,然後給屍體綁上石頭,丟進金陵江喂魚。

  望著滾滾江流,陳晉有些感歎,自己躲到文廟街上開店,真得只是想做做感興趣的事,賣點書法,慢慢立言罷了。從沒有想過與人交惡,發生衝突。

  但生活就是這樣,麻煩總是不期而至。

  今晚殺了對方,但彌勒教肯定會生疑,隨即另派人手來……

  他卻不知,癡生薑有成一把扇子已經把彌勒教的江州分壇給掀了。

  遭此重創,彌勒教方面哪裡還有功夫搭理三味書齋?

  一夜過去。

  第二天褚秀才早早就趕了過來,他一夜沒睡好,迷迷糊糊間做了個夢,夢見三味書齋被熊熊烈火給焚燒,燒成一片廢墟。

  當看到完好無損的店鋪時,這才長長松了口氣,開門進去,進行今天的營業。

  與此同時,心裡感到疑惑。

  彌勒教降下的“災禍報應”,從來不過夜,為何書齋能安然無事?
  會不會昨晚已經發生了某些事情,但被化解掉了?
  不過褚秀才現在學到了不少跟陳晉相處的竅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問東問西。

  所以當陳晉帶著小倩來到店裡時,褚秀才什麽問題都沒有,隻安分做自己的事。

  今天來買此道中人書法的人依然絡繹不絕,但他們得到的答覆無一例外:沒貨。

  陳晉沒有寫,自然沒得賣。

  老鼠祥也來了,帶來了個頗為震撼的消息,說彌勒教的香壇昨夜遭人襲擊,死了好多人。府衙差役,巡捕司等都被驚動,紛紛行動起來,進行調查緝捕。據說,動手的是同文會的人。

  聽到這個消息,褚秀才恍然明白,原來書齋之所以能安全,是這麽回事。

  看來真是運氣好,躲過一劫。

  他倒沒有懷疑陳晉,畢竟這樣的大事,怎麽看都不會是陳晉能做出來的。

  陳晉的確沒有去襲擊彌勒教的江州分壇,他連地點都不知道呢,不過把一個身份未明的彌勒教白發老者給沉江了。現在回想,豁然開朗:原來對方並不是來縱火的,而是逃遁路過,純屬巧合。

  但殺就殺了,沒甚冤枉的。

  經此一事,在江州,彌勒教元氣大傷,應該會消停好一陣子了。

  不過對於江州府衙和巡捕司,他們可得頭疼了,一夜之間,死了那麽多人,絕對的大案。

  最重要的是,凶手為同文會余孽。

  有同文會活動的地方,就必然有內廠的緹騎來圍剿。

  江州,又得滿城風雨。

  陳晉在想,同文會這次來的是什麽厲害人物?
  對於那位英姿颯爽的總舵主,他觀感不錯,覺得對方是個了得的英雄人物,行事風格沒有架子。當其時按住好奇心,沒有掀開對方的面具,一瞻真容,倒沒什麽後悔的。

  如果真看了,那才叫麻煩。

  陳晉做事,一向有分寸,知進退。

  至少在現階段,他不願意和同文會牽涉太深。

  彌勒教分壇覆滅,褚秀才喜形於色,差點要喊出“作惡多端,報應不爽”了。

  他早就對彌勒教不擇手段搜刮民財的行徑深惡痛絕,只是沒有能力去改變罷了。

  如今有俠義之士出手,正好實現了心中願景,一舒心頭的憋悶苦恨,頓覺得無比暢快。

  然而那俠士是同文會的人,褚秀才如果膽敢為此歡呼,豈不是找死嗎?

  一不留神,便會被人告到衙門去,甚至會驚動內廠蛛衛,那就真得死無葬身之地了。

  因此,心裡偷偷高興一會便好。

  相信像他這般的市井百姓,此刻不知有多少。

  老鼠祥來,主要是來看能不能買到字,聽到沒有,隻得失望而歸。

  廟會臨近,街上越發的熱鬧,陳晉讓褚秀才看店,又準備出去一趟。

  小倩忙道:“公子,我也想去。”

  陳晉道:“我要到文廟的。”

  “我可以的,現在不怕了。”

  小倩挺直身子說道。

  一直不怎麽注意,隨著身段長開,她小荷已然露出尖尖角。

  過了十五歲,豆蔻年華,在乾朝,屬於姑娘家了。

  陳晉自無不可,就帶上她出門上街。

  說起來,還真沒有認真地逛過,之前那一陣,主要進各種店裡調研,而且那時候,文廟街空蕩蕩的,顯得冷清,與現在相比,簡直換了條街一樣。

  各種商販,各種買賣,琳琅滿目,最引人矚目的,還是街頭賣藝的把式,每隔一段,便有一攤,耍猴的、玩蛇的、舞刀的、噴火的……

  使得觀眾們不時地發出驚歎聲來。

  “嘩,大家快來看,這邊有砍頭表演,頭被砍掉,接過來又活了。”

  有人在驚叫道。

  嘩啦啦,觀者如堵,圍成一大圈。

  “公子,咱們也去瞧瞧?”

  小倩很雀躍地拉著陳晉的衣袖,她雖然是個修行者,但鬼修本身,生活方式一向蔽塞,對於外界見識並不多,很多事物都感到新奇。這一路走來,光是小吃食,就買了七八種,腮幫吃得鼓鼓的。

  兩人過去,見人群密密麻麻的,根本擠不進去。

  “公子,怎麽辦?”

  “伱騎到我肩上來看吧。”

  小倩眉目彎彎:“這可以嗎?那你不是看不見了?”

  陳晉回答:“我本就不想看。”

  “那好。”

  小倩就很熟練地爬上了他的肩膀,居高臨下,看個分明。瞧了一會:“一眼假,功夫沒練到家,不看了。”

  溜了下來。

  對此陳晉早有預料,街頭耍雜的把式,就算源自地煞術,可傳承早就面目全非,練不出真本事。如果真有能耐,便不會做這跑江湖的辛苦營生了。

  也許期間會有遊戲紅塵的高人出沒,但幾率著實低,不會那麽容易撞見。

  高人本身,就足夠稀罕的。

  兩人繼續往前走,又瞧了幾攤熱鬧,且當是娛樂放松了。

  最後來到文廟之外,抬頭一看,肉眼可見,大片的香火煙霧籠罩,繚繞不散。

  雖然距離廟會正日還有兩天,但當下進廟供奉香火的人們已經蔚然可觀,從早到晚,就沒斷過。

  這些不僅僅是讀書人,還有很多其他行業的人,顯得蕪雜。

  在這盛大日子期間,文廟等同於大開方便之門,來者不拒。

  天下鬼神分廟系,但老百姓可不管那麽多,只要聽說哪間神廟顯靈,那就蜂擁而去。甚至可能上午拜完佛祖,下午又去敬奉天尊……

  百姓人家的觀念都樸素得很,不會隻拜一家,而是覺得哪家管用,就拜那家。

  誠如王懷易的宗旨: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

  這般行為也許愚昧,然而他們所求,求個心安而已。

  香火匯聚,氣味濃鬱,煙霧覆蓋,陳晉開法眼來看,卻被格擋住了,顯得朦朧,看不清楚。

  隱隱約約間,能感受到文廟中的文氣神韻被無數香火摻雜,正在變得斑駁渾濁起來。

  這形同於一種衝擊損害。

  能不傷害嗎?
  文廟主讀書教化,育人成才,現在倒好,求財的求平安的,甚至求姻緣求子的都全湧來了。

  如此狀況,再純正的文氣神韻也經不起眾多雜質的混攪。

  所謂的浩然正氣,早成為傳說。

  沒辦法,這是當今的祭拜風氣所然。好比江灘邊上的魚神廟,建廟初衷是為了表彰那大魚的救人仁義,要銘記恩情。但事態發展,魚神廟成了眾人追捧的所在,求啥的都來了,甚至成為某些人的斂財工具。

  風氣一旦形成,就很難去改變。

  今日陳晉再來文廟,本想依靠法眼,看能否瞧出些機緣來,如今見狀,恐怕是白費功夫。

  但他不甘心,所以要走進廟裡去,再仔細看一看。

  “小倩,你如果感到不舒服,要提前說出來。”

  陳晉叮囑道。

  小倩微笑道:“今時不同往日,自從我修煉法咒入門,娘姆就變得很安寧,好久沒有躁動過了。現在跟隨公子來文廟,也是為了陶冶性情,有好處的。”

  的確是這個道理。

  只要她體內的娘姆能夠接受文廟的形式,那將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對於修行,頗有補益。

  陳晉就不再多說,帶著她邁上台階,正式進入文廟之中。

  從萬仞宮牆開始,一處處地方逛起來。

  這一次是逛,走馬觀花,而不是觀想。

  觀想已無意義。

  況且當前的情形,到處都是人,聲音嘈雜,根本無法靜下心來進行觀想。

  “好鬧呀。”

  小倩忍不住嘀咕了句:“感覺比我去菜市場買菜還要吵。”

  陳晉笑道:“後悔來了吧?”

  小倩搖搖頭:“這其實也算一種修行的。”

  陳晉若有所思:“鬧中取靜,的確是修行。”

  都說紅塵滾滾,最能淬煉道心,那滾滾之中,不就是包含著諸多的熙攘吵鬧嗎?

  成千上萬的人川流不息,絡繹不絕地來到這文廟中,不同的人,不同的訴求,偏偏在此交織,於是成了這番熱鬧繁雜的景象。

  雖然吵,雖然鬧,但其中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囊括了各種喜怒哀樂……

  這就是眾生呀。

  在觀想感應的法門中,有兩個很著名的說法,一個是“觀天下”;一個為“觀眾生”。

  後者重點不在於“觀”,而在於“眾生”之上。想要觀望,首先得找到“眾生”在哪裡。

  眾生的概念,說起來極大,故而道“芸芸眾生”。卻不是往人多的地方去就能尋到的,它代表著一種態度,一種形式。

  當下,站在文廟泮池邊上,身邊人來人往,陳晉忽有頓悟,仿佛看到了眾生。

  這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機緣,他立刻捕捉到了,然後心神入定,開始觀想:
  一張張臉面各異的面孔浮現,有開心的笑容、有焦急的神態、有流著汗水的臉頰、有虔誠的眉目……

  眾多臉孔看過之後,隨即一張張疊加起來,漸漸融合到了一起……

  小倩很快感受到了公子的異樣,她是個心思玲瓏的,轉瞬明白過來,知道陳晉獲得了某種精妙的感悟。

  感悟最怕被人打斷。

  可四周太過於喧囂,人們走來走去,少女不禁擔憂起來,她趕緊張開雙手,護在陳晉身邊,不讓任何來往的人碰到公子的身體……

   感謝老書友“1513”,還有跨平台“15602”書友的慷慨打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