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蜀山之凡人修仙》第206章 谷中敘話
  第206章 谷中敘話
  公冶黃和鄭八姑隨著孟秋,到了洞府,洞前洞後都見了一遍,又往崖下峽谷閑坐。

  鄭八姑道:“這地方景色別致,頗具匠心,比起你原先那個狹窄的‘清玄洞’,可是要好上太多,才有點修士神仙人家的模樣。

  不過以我對你的了解,你斷然是沒這個水平,又是哪位同道幫伱布置的?”

  “還是你目光如炬,我的確沒這個本事,是武當七女中的姑射仙林綠華幫我弄的。”

  孟秋趁機道:“她為能讓門中一個師妹,修行連山大師留下來的金丹道法,可很是花費了一些心思。

  聽說運過來的洞中各類玉、石,以及眼下這些個瓊枝玉樹,以及飛禽走獸,都是她精心培育的珍品。

  我對此類不甚了解,兩位幫我看看,這單生意可是做虧了?”

  公冶黃笑而不語,鄭八姑卻嗤笑一聲,道:“你何時學得說話遮遮掩掩的?
  不就是想問我們,對你往外傳授連山道法之事,有何意見麽?
  我明白說來,當日既然我和師叔,將道法讓予了你,便已是打算,隨你怎麽處置。”

  孟秋笑道:“非是我遮掩,而是上次往玉清觀見玉羅刹,她告訴了我當年連山教中的一些事,說什麽嫡傳庶傳之類。

  我固然不太介意,但畢竟不是出身連山教,多少總得顧忌一二。”

  “我就知道是她。”鄭八姑道:“雖然她性子太體上沒有太多變化,但這許多年待在教派當中,多多少少沾染了他們那拘板的臭毛病。

  你又不是連山教下,也沒人要約束你,這種事情,有什麽好顧忌的?”

  公冶黃也點頭道:“所謂連山教下,還剩幾人?空殼子都算不上,確實沒必要想太多。

  況且當年也只是幾位師兄們爭論嫡庶,連山大師卻並未答應。他老人家心目中的傳人,原本該是太乙混元,如何能計算得清。

  況且,若非顧忌我們這些跟隨多年的後背,大師當年本就要將這道法公之於眾。

  八姑的話若你不信,我眼下是連山教唯一存世的長老,許諾你那道法由無論是傳朋友,還是公布開來,全你自己做主。”

  孟秋連忙謝過,道:“公之於眾引發的禍患太大,可不是我眼下能夠承擔的,隻讓幾位朋友學學便罷。”

  “都由得你!”公冶黃不再多說。

  鄭八姑問道:“當日在泰山,你被滅塵子困住,換了我出來後,我便來找師叔。

  原本是想請他去救你,但師叔正在準備天仙之劫,不能輕易動彈。

  我也沒有半點把握,能夠救你出來,故而留書那雪谷,重回此地等待。

  直到一年多前,你突然和一對少年,來黑風谷探查,我才知道你已經離了泰山。”

  孟秋有些疑惑,道:“原來你們一直在黑風谷?為何我半點也沒察覺,難不成在地肺之中?”

  “咦?你怎會知道?”鄭八姑道:“黑風谷原本就是師叔的洞府所在,那名震天下的玄冰黑霜就是在其中練成。

  只是後來名頭傳揚出去,怕有仇家找上門,故而棄置。這次因要渡劫,才重回故地。

  本是要重新修整,卻發現有人在裡頭設下了監視,便躲到地肺中一個空洞中。

  你來時我本要出來見面,但你身邊兩個同伴,與極樂真人頗有關聯。這位前輩的脾氣誰也摸不透,且我和他弟子秦漁有些齟齬。

  既然你業已脫困,早晚能見,未免節外生枝,故而沒有出聲。”

  孟秋道:“原來如此。你不做聲卻是對的,除開他兩個外,谷外還埋伏著昆侖陰素棠,據說已在此地守候多年,就是想得公冶前輩的玄冰黑霜道法。”

  “她在昆侖同輩之中,都是墊底的一個,平素行事猥瑣,不想出了昆侖,膽子大了起來。”

  鄭八姑輕蔑道:“暫且不去理她,過幾日再找她算帳。你且說說,是如何逃出泰山的?”

  孟秋搖搖頭道:“也不算逃。那滅塵子雖然不懷好意,但也只是想要我幫他試驗功法,並未想過害我性命。

  等我將他教授的那門功法練成,驗證了他所想象的道路可行,就放我離開。”

  公冶黃笑道:“那是他幾十年來,未曾聽聞外界消息。否則叫他知道你殺了峨眉弟子,豈會放過你?
  他這人可比齊漱溟還要更在意峨眉聲譽。否則在門中吃了這麽大的虧,不至於一聲不吭,從不讓修行界知道內情。”

  “這……”孟秋有些遲疑,道:“我看著不像,他可是跟我說了許多峨眉門中的事,甚至還有內鬥情形,一點也不避諱。”

  “恐怕他以為你是連山教下。”公冶黃道:“這人當年就力主太元祖師、樗散子余道人和連山大師三老是一家,對我教下,多有照顧。

  否則你真以為八姑、玉鳳幾個區區散仙,憑得什麽鬧騰這許多年,無人收拾?

  太乙混元算是她們師叔,當然不會和幾個晚輩一般見識,隨意打發了事。

  可那妙一夫人荀蘭英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豈會輕易放過?多半是忌憚滅塵子,不敢出手罷了。

  當然,她們幾個膽大,惹誰不好,後來又惹佛門。不禿不毒,不毒不禿,果然要吃點苦頭,才會懂事。”

  公冶黃一番話,說得鄭八姑微微臉紅,才另朝孟秋道:“除了誤會你是連山教下的因素,你是不是說起過和醉道人的關系?”

  孟秋道:“倒是提起了一些。難道他們師兄弟的關系,真這麽好?”

  公冶黃道:“劍氣雷音的劍法,就是滅塵子創造出來,傳之醉道人的,你以為呢?”

  “啊!”孟秋很是驚訝,道:“這劍法赫赫有名,竟是這幾百年內才有的麽?”

  “這有什麽奇怪?”公冶黃看看孟秋,又看看鄭八姑,都是一臉驚奇,歎了口氣,道:

  “是我疏忽了,你們才修道多少年,如何知道這裡頭的許多故事。

  劍術固然是公認的攻伐最為凌厲的手段,但因修煉艱難,其流傳程度一直不高,直到這幾百年來,學的人才多起來。

  雖前古就有劍仙傳說,廣成大聖亦精擅劍術,但將之發揚光大,使之和地仙根本道術並列的,乃是呂祖洞賓。

  偶因博戲飛神劍,摧卻終南第一峰。朝遊北越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天遁劍法》逞一時之雄,縱橫無敵。

  其後長眉真人與極樂真人雙星並耀,兩人合力,造出製式飛劍這一門煉器之術,劍法的地位才算大成。各類絕技,層出不窮。

  聽說天下三大絕頂劍術,你都學會了,可曾想過,窮神凌渾也以劍法聞名,為何從未聽說會任何一門?
  無法就是因為這三種劍術創出來的時間太晚,且和他都是前後腳的人,以他高傲的性情,當然不願去求。

  再者滅塵子創出劍氣雷音,是給自家弟子用的,不會外傳。

  煉劍成絲的手段是連山教傳出來的,你們猜猜哪個有這份天資?”

  鄭八姑還在心裡回想一個個的師伯師叔,孟秋卻驚道:“莫非是太乙混元祖師?”

  “不是他還能有誰?”公冶黃笑了幾聲,又道:“他可是長眉真人之後,天資最為傑出的人物,孟道友你能不能比得過,還在兩說。

  嗯,且不提他。你們再猜猜,劍氣化虹的手段,又是哪個創造出來的?”

  孟秋皺起眉頭道:“這種劍術,絕非靈光一閃,便有所得,非得積累深厚不可,是以山野散修不太可能。

  大派之中,昆侖最出色的劍修鍾先生,以千影幻光劍法聞名,不曾聽說會這門劍法,故而可以排除。

  武當真武伏魔劍法以及青城劍法,也都算是一絕,不過和凌渾道友門中的劍術一樣,有些中規中矩,除非天才,否則並不驚豔。

  佛門就沒有懂劍術的,算來算去,還是要落在五台派和峨眉派身上。

  不過我想太乙混元祖師再怎麽驚才豔豔,也很難同時創出兩種風格迥異的劍術吧?是峨眉哪一位?”

  “你猜的不錯,確實是峨眉中人。”公冶黃道:“是玄真子!”

  說到這裡,他哈哈大笑道:“太元祖師、樗散子余道人和連山大師三脈傳人,其余兩脈都有絕頂劍客。

  隻余道人一脈,齊漱溟固然高明,但並無流傳後世的絕技,將來難免和窮神凌渾一樣,流星劃過。”

  余道人和連山大師之間,似乎有些齟齬,鄭八姑也跟著面帶笑容。

  孟秋卻道:“可他教出了長眉真人這樣的弟子。”

  笑容頓在了臉上,過得一會,公冶黃才冷哼一聲,道:“那又如何?長眉真人固然是廣成大聖以降,最是出類拔萃的修士。

  他功勞雖大,但畢竟沒能有和連山大師一樣,開辟一條新路。等將來金丹法傳開,大師便能比肩魔祖佛祖。”

  孟秋卻暗自歎息一聲,心道:“非但長眉真人已經創出了新的道法,連他的徒弟滅塵子都有了嘗試。

  隻盼太乙混元祖師能夠厲害一點,否則連山一脈真要被比下去了。

  咦,不對,至少還有太元祖師墊底。”

  想到這裡,他又好奇道:“既然劍氣化虹是玄真子創造出來的,為何峨眉的人不會?”

  公冶黃道:“因為玄真子和終南樂眾打賭輸了,把這門劍法輸給了對方,自己也不用,當然也不會傳給別人。”

  “這……”孟秋和鄭八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評價。

  “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公冶黃道:“我初次聽連山大師說起,也覺奇怪,開口發問。

  大師隻回了一句話,道玄真子是真修士。我當時不懂,後來才明白。

  於我等而言,或許劍氣化虹是珍貴無比的東西,但對他來說,於修行無益,便是瓦礫一般,皆可舍棄。

  這等不滯於物的境界,我如今都沒能達到,可他似乎天生有之,難怪峨眉掌教的位置,都不放在心上。”

  孟秋心裡默默思量,換做自己,能否做到?再問百次,依舊是不能,不由得十分佩服。

  鄭八姑道:“既然他境界如此之高,為何還蹉跎了這麽多年,依舊只在地仙停滯不動?”

  公冶黃道:“只有我們這種蠢人,被修為推著走,才迫不及待的要晉升天仙。

  於他於太乙混元來說,晉升天仙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反正壽元悠長,自不會急躁,緩緩圖之,定然是所求甚大。

  當然,說不定這兩人已經晉升地仙,但瞞著外人,也未可知。”

  鄭八姑立時有些惆悵,道:“師叔能修到天仙,百萬中無一,都自覺是蠢人,那叫我這樣的,要如何自處?”

  公冶黃也無能為力,隻得道:“船到橋頭自然直。實在不行,你學玉鳳一樣,轉修佛法,或者投身阿修羅道,都是一條路子。”

  佛法和阿修羅道縱然有許多弊端,但修行起來,比道門還是要容易一些。

  鄭八姑搖了搖頭,道:“若叫女殃神境界起來了,卻鬥不過別人,那也是不願意的。”

  “你呀,真是倔得可怕!”公冶黃有些恨鐵不成鋼,道:“你看看優曇,轉修佛法,不也將你和玉鳳,一傷一抓?”

  “她?”提及這個大仇人,鄭八姑有些輕蔑,道:“她境界不比乙休、軒轅法王和火靈神君差吧?

  為何從沒有人將她與這個幾人並列?還不是因為鬥法之能不夠。

  至於在佛門中,還有白眉、芬陀這等看似法力高強的,但芬陀修行年限,可不比極樂真人小多少。

  至於白眉和尚是個什麽路數,不是師叔你告訴我的麽?”

  每次和這些前輩談話,孟秋總能得到不少秘辛。鄭八姑也知他修行年短,無人引導,便解釋道:
  “白眉和尚出身齊魯大地,年輕時是凡間武林大豪,人稱‘白眉大俠’,擅使金絲大環刀。

  據說五十多歲時退隱江湖,萬裡迢迢趕到武當,無意遇見張三豐真人,因武功卓絕,入了真人法眼,才被引入道門。

  他跟隨真人修道的時間極早,又在武當二代掌教心明神尼入門之前離開。甚至後者也是因他引導,才由道轉佛。

  白眉和尚的道家底子,無比深厚,遠在佛家本領之上,故而鬥法水平才超出同儕。

  這種經歷,可不是一般人能有,也自然不是優曇這等半吊子可比。”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