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蜀山之凡人修仙》第108章 紫清寶篆
  第108章 紫清寶篆
  凌渾夫婦自去了青螺峪,孟秋也與熟人一一告別,半邊老尼臉色複雜,道:

  “我不知道該誇你還是罵你。雖贏了這場比鬥,但你這一身本事,也鬧得天下皆知。

  那白雲師太,看伱的眼神都變得不同,想必已經很是重視,下一步定會讓教中弟子,持有法寶前來追殺。

  雖有女殃神護你,但她畢竟才成地仙。便不算白谷逸,長眉真人傳下的十六個弟子中,也有九個地仙。

  不必三仙出手,隨意來兩個,或隻妙一夫人或餐霞大師,就足夠勝她。

  更何況世道將亂,非但雪山老魅這等牛鬼神蛇重現修行界,還有許多亦正亦邪的高人,同樣如此。

  其中少不了想要巴結峨眉派的,如若你落入了這些人手中,更討不到好。”

  孟秋有心多問一些消息,卻見醉道人與楊達等在一邊,忙點點頭,道:

  “師太放心,我這人極為惜命,所練諸般妙術中,跑跑大法最是熟練,定會小心謹慎。”

  “跑跑大法,倒也形象!”半邊老尼點了點他,領著諸多弟子,笑著離去。

  醉道人上前,臉上滿是感慨,如凡間江湖客一樣,重重拍了拍孟秋的肩膀,道了一聲:“好!”

  周圍許多散修如滇池伏波崖上元宮天鐵大師,岷山白馬坡妙音寺一塵禪師等,親見如此,聯想到醉道人最負盛名的劍術,正是孟秋剛才用出的劍氣雷音,目光閃動,若有所思。

  隻白雲大師,臉上帶著不快,卻又無可奈何。依照醉道人那個臭脾氣,她敢在這裡斥責,對方就敢當面翻臉。

  等與楊達約定,比試將來誰想成就散仙後,孟秋就與鄭八姑一同離開,往貴州雲霧山洞府去。

  途中孟秋感歎道:“大派鬥劍,還真是平和。勝便是勝,敗就是敗,一點也不耍賴。”

  鄭八姑笑道:“也是你我出身都晚,才能見到這般景象。聽前輩說,當年修行界可不是這樣,爭道訣爭法寶,就如同荒年饑民爭糧食一樣,無所不用其極。

  漢唐二度修道之風極為興盛,號稱修士數以十萬計,也一樣衰敗下來。前輩高人紛紛凋零,只剩大貓小貓三兩隻。

  便是當年峨眉派和五台派創建之初,也有四方群魔來襲,可都是生死之鬥。屍體燒成的灰,都讓山頭憑空高了三尺。

  等這兩派起勢之後,長眉真人和太乙混元祖師也算是有大毅力的,幾番整頓,修行界才有了些秩序。

  否則你看到的可就不是相約鬥劍,而是兩派弟子龜縮山門,出趟門都戰戰兢兢,生怕地仙高人暗中偷襲,喪了性命。”

  孟秋不由咂舌,幾近於弱肉強食的原始社會一般。不過這也正常,雖然不願承認,但修行者和凡人之間的差距,都可視作兩個物種。

  地仙境界者,俱有移山填海之能。喜則行雲布雨,以解災旱;怒則以火燒天,赤地千裡。神明不過如此。

  如冥聖徐完那等,隻為補充鬼卒,就將一地生民盡數殺死,劫入鬼道,無法無天。偏偏他身在北邙,有大陣護持,無人能製。

  便是尋常練氣者,殺凡間武林高手,也如屠雞犬。若放肆開來,不亞於連綿府縣的一場天災。

  孟秋無力解決,便不去想,轉移了話題,先將凌渾謀劃大致說了一遍,才道:

  “我看窮神夫婦,將將鬥劍勝出,便迫不及待的往青螺峪去。臨走之前還將前番承諾予我的酬謝,推到七日後才兌現。

  這般急切,似乎那青螺峪中,除了一處上佳的洞天福地,還有別的什麽寶貝似的。”

  凌渾走之前,曾傳音給孟秋,道:“今次鬥劍多虧了你,我前番承諾,依舊有效,七天之後,可來青螺峪一敘。”

  別人或許是不知道,但孟秋從原著中早已知曉,藏有廣成天書和九天元陽尺的玉匣,就在青螺峪魔宮中。

  鄭八姑不以為然道:“恐怕是多年夙願,一朝得償,情難自禁了吧。否則除非是峨眉紫青雙劍那樣的法寶,才能讓一位飛升有望的地仙這般激動。”

  孟秋呵呵一笑,道:“說不定就有這個級數的法寶呢?”

  “你當紫青雙劍的街市上的白菜麽?”鄭八姑沒好氣道:“天下門派與修士眾多,如這等法寶才幾件,屈指可數。你修道至今,可曾見過一件?
  再者,即便青螺峪中真有,也是凌渾該得。他可是謀劃了這許多年,定也付出了不少。

  我不知他許諾了什麽給武當派,才換得這樣一次機會,想必代價不小。倘若失敗,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換做你我,先不說能不能說動武當,單單是那魏楓娘坐在青螺峪魔宮中,那魔陣就破不去。

  修行一患,便是在貪。道訣法寶,恨不得全天下最好的東西,都歸自己,豈有這般道理?

  連廣成大聖與長眉真人,都做不到。量力而行才是正理,偏要勉強為之,十有八九不得好死。”

  “八姑所言甚是。”孟秋被這一頓搶白,反倒哈哈大笑,若非真誠相待,以鄭八姑的性子,哪會和他囉嗦這麽多。

  ……

  卻說苦行頭陀一行人回到峨眉,見了掌教齊漱溟。

  白雲大師搶先開口,絮絮叨叨的說了今次鬥劍之事,重點將苦行頭陀落敗的罪責,安置在孟秋身上,極力要遣出精英弟子,外出追殺。

  齊漱溟自無不可,讓她自行安排,打發了去。

  等她走後,苦行頭陀才將從慧明身上看出的異狀,細細講明。

  齊漱溟不禁歎道:“峨眉一門道統,全在長眉恩師承襲樗散子祖師所留《紫清寶篆》中冊中,記載太清仙法的《九天玄經》。

  傳聞當年太元真人、樗散子、連山大師三位祖師,得了全本《紫清寶篆》,各領一冊,獨自修煉。

  我還想這三位祖師情同手足,不至於沒有互通有無,消息或許有假。眼下來看,連山師叔祖果然是得了下冊。

  誰能想到,太乙混元祖師號稱繼承連山大師道統,一直不為旁門異派所認,原來也是真的。

  他這幾十年,一直沒什麽動靜,待在五台山上不見蹤跡,想必是研習《紫清寶篆》中的上清仙法,大有所得。

  未來我派想要三冊合一,獨領乾坤,方便謀劃渡過萬年大劫,可有得麻煩了。”

  他連聲歎氣,又朝苦行頭陀一禮,道:“這次多虧師兄肯出面,才能有此收獲。卻又累得師兄名聲受損,漱溟甚是慚愧!”

  苦行頭陀避開,淡淡的道:“我是為了峨眉,並非為了為你,不必矯情。”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