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蜀山之凡人修仙》第22章 意外收獲
  第22章 意外收獲
  嵩高惟嶽,峻極於天。

  中原大地上,突起這一座頂天立地的嵩山,仿佛一群低矮的平房裡頭,有一座萬丈高樓,令人倍覺震撼。

  孟秋避開人群,落到山中,貼著山嶺,一路往上,不多時,見得一處懸崖,陡立挺拔,上出重霄。

  他上前仔細探查,見著前面崖側一條深澗擋住去路,寬有三十多丈,深不見底。再往上看,懸崖危壁上面附著一塊凸石,邊生有幾株古松。

  孟秋心裡一喜,這地方荒無人煙,十分難尋,正是合適,便飛上石台,又往裡面挖了一陣,開辟出個兩丈深的山洞,以做暫時歇息的場所。

  此世靈氣與地氣,乃是一體兩面。靈氣下沉地底,天長日久,便會化作地氣;而地氣並非永恆不變,而是時時上湧,以各地高山為通道,重新升騰,散逸為靈氣。兩者循環不息。

  所謂山嶽之精,原本便是因為山脈更容易聚集地氣,結晶而成的產物,取上一些,並無影響。

  雖說整個山脈都算通道,只要身在山中,就能采到山嶽之精,不過越往高處,地氣越容易流傳,采集起來,也要更快一些。

  孟秋選的位置,已經是接近峰頂,預計七天,便能攢齊。

  地脈屬陰,於是他白天外出尋找靈藥,到了晚上,才會搬運法力,抽取山嶽之精。

  轉眼六天過去,只要渡過今夜,便能功德圓滿,從容離去。

  偏偏老天不作美,到了半夜,忽然“砰”的一聲,落下一道黑影,正中某株古松,將枝葉砸落大半,接著一滾,落到洞中。

  孟秋細看,是個和尚,便不理會。那和尚卻掙扎起來,往裡挪動,虛弱的喊道:“救……救命……救……”

  那懸崖他也看過,據此洞有四五百丈,如此高的地方摔下來,竟然還有命在,恐怕不是個普通人。

  和尚喊了幾聲,見對方不應聲,心裡沉了下去,道:“道友,我身上有許多錢財,還有靈丹妙藥,只要肯救我,都贈與你。”

  “我候你死了,自己拿也是一樣。”孟秋分不清對方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便出手,也不願救,冷冷答道。

  和尚一窒,咳嗽幾聲,緩了好一陣子,才道:“我知道一件威力極大的法寶所在,道友若救我命,便奉上這個秘密。”

  “法力淺薄,得了重寶,也是無用。”孟秋毫不動心,油鹽不進。

  他手裡已有昊天鏡,此刻正采集製作番天印的靈材,再厲害的法寶,也超不過這兩者去,何必舍近求遠。

  和尚心裡怒火已是騰起三丈高,暗道若是平時,定要將眼前之人大卸八塊,只是眼下還有求於人,不得以低頭哀求:“道友要怎樣才肯出手?”

  心中卻早把牙咬碎,若是得救,定要對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孟秋懶得理會,隻一心一意,維持地氣抽取的速度,集中精力萃取山嶽之精。

  那和尚越來越覺得虛弱,苦苦哀求不果,破口大罵。

  孟秋見他口無遮攔,言語惡毒,全無一點出家人的樣子,便知平時也是個橫行霸道慣了的,嫌他聒噪,便要放出飛劍,將他斬殺。

  尚未及打開百寶囊,忽又停住,等了片刻,洞口冒出兩個人影,同樣都是和尚,口裡叫道:

  “那法琳不在崖底,便只能是落在此處,師兄你看這松樹,這血跡……”

  兩人搶入洞內,卻未料到還有別人,俱都一愣,各將戒刀攔在胸前。

  地氣無色無形,他們也看不清孟秋在作甚,隻低頭看了地上的法琳和尚一眼,謹慎的道:

  “道友是何人,為何深夜出現在我少林寺地界,又與這叛徒攪在一起?”

  孟秋並不回答,而是道:“伱們若是過來尋他,帶走便是。嵩山又不是你們一家的,管我作甚。”

  “道友,我已將鐵傘道人藏寶下落告訴你了,你答應過要救我的。”法琳突然大叫一聲,另兩個和尚臉上立刻變了顏色。

  二人對視一眼,齊齊喝道:“這人知道了秘密,不能留他。”舉起戒刀,劈砍而來。

  孟秋早看出這兩人來時,用的飛行之術,法力斑駁,顯然未曾築基,冷哼一聲,道:“自己找死,怪不得我!”

  便將飛劍放出,往前一攪,叮叮兩聲,戒刀應聲而斷。

  兩個賊和尚見此,哪裡還不知踢到了鐵板上,慌忙大叫:“前輩饒命。”

  只是飛劍既出,豈能空回,再往前一繞,咚咚兩聲,兩個禿頭同時落地。

  那法琳嚇呆了去,渾身打顫,哆嗦道:“前輩,我剛才是鬼迷心竅,饒我性命,我這就將鐵傘道人的寶藏說與你聽,就在成都慈雲寺……”

  孟秋伸手一點,飛劍往回一轉,將這和尚也了了帳,冷哼一聲,道:
  “蘇子有雲:‘不毒不禿,不禿不毒。轉毒轉禿,轉禿轉毒。毒則禿,禿則毒。’

  我先前竟然還以為你是個好人,生怕殺錯了。好在吃點小虧,也沒鑄成大錯,看來以後不能遲疑。”

  前半夜鬧出這許多事,後半夜倒是平靜,孟秋順利提取了五嶽之精,才有心思收拾殘局。

  後來的兩個和尚身上雜物不少,只有一本《太上中道妙法蓮華經》,是部修煉的法決,還算有點用處。

  其余銀票計有三千多兩,藥丸若乾,多是給普通人療傷之用,隻一種藥,聞之令人起欲。

  孟秋知是春藥,十分厭惡,棄之於地,用法術燒了,唾道:
  “古人有,:一個字便是‘僧’,二個字便是‘和尚’,三個字便是‘鬼樂官’,四個字便是‘色中餓鬼’。”

  又想到後世某位方丈,生平愛好替失足婦女開光,可知嵩山本地名寺的秉性,從古至今,是一脈相承。

  及至搜了那法琳和尚的身,才叫孟秋有些驚訝,除一樣的銀錢和藥丸外,還有一枚玉佩,正是前次那位王公子家傳的寶物。

  看來他走之後,王公子沒得選,還是來了嵩山,找少林和尚合作。

  這三人得了消息,應該是起了內訌,法琳和尚想要獨吞,被另外兩個追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孟秋收起玉佩,隨手一揮,一團火焰生出,一化為三,將三具屍體燒成飛灰。

  他從容出了洞窟,放出飛劍一攪,弄些碎石堵了山洞,才架起劍光,往南飛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