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蜀山之凡人修仙》第300章 秘密到來
  第300章 秘密到來
  “好一個寬宏大量的峨眉!”即便醉道人就在面前,孟秋也實在忍不住出言諷刺,道:“叫我來說,兩百年之期太短,何不叫他們封上千年,等我們都飛升了,自然什麽都不用管。”

  萬年大劫在即,就算是再樂觀的修士,也知道距今頂多也就剩下百余年時間。即便裡頭有很多並不覺得大劫有多嚴重的,也都隨著大流,在四處奔走,或是聯合,或是尋找庇護。

  這等情況下,叫五台派閉門思過兩百年,無疑是綁住了對方的手腳,鈍刀子割肉,叫他們找不到幫手,采不到靈材,無法同外界交流。

  對散仙地仙修士,還能勉強度過,門中低境界的弟子,可真是前程盡毀。

  醉道人咳嗽幾聲,道:“你莫要這樣說,峨眉與五台派,是生死之鬥,能留他們性命,已經算得仁慈。

  況且聽說幾位師兄提了個小小要求,五台派卻不同意,才會有這等封山的事。”

  “小小要求,怕不是獅子大開口吧?”孟秋冷笑一聲,問道:“鬧到封山這等境地,幾乎要掘了五台派的根,太乙混元祖師怎會答應?”

  “這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了。”醉道人起身,道:“我是奉了齊掌教的命令過來,將事情結果通知你一聲。話已帶到,我也要回去複命。”

  他走出洞府,臨別之際,猶豫一下,回頭道:“劫難已來,那些個經年不出世的天仙,紛紛現身。

  恩師當年立下的秩序,許多人已不肯遵守。你名氣太大,又無人背後支撐,千萬小心,不可再像從前一樣,出手不計後果。”

  孟秋點點頭,送走了對方。回頭稍微想想,便知道齊漱溟遣對方過來的意思,無非是已經壓服了五台派,過來警告。醉道人最後的言辭,多少暗含提醒的意思。

  等人走後,孟秋剛要回到洞府,忽然一道清光落了下來,現出太乙混元祖師。

  他大吃一驚,忙往後退,便要躲入洞府。

  太乙混元祖師並無多余動作,只是說道:“連山教當代傳人,且聽我一言!”

  孟秋已然躲入法陣中,正要發出令牌,請極樂真人過來,聽得此句,先是一愣,後又反應過來,當日從月兒島寶庫中得了連山大師遺留的金丹道法,自己可不就能稱得上是連山教當代傳人麽?

  他暫緩發信,沉聲問道:“教主前來,有何貴乾?公冶前輩尚在,這連山教當代傳人,可不敢當。”

  “公冶黃?他算得什麽東西,敢來爭連山恩師傳人的位置?”太乙混元祖師怫然不悅,道:

  “恩師修為高絕,才兼古今,似公冶黃這等碌碌之輩,能拜在門下,得傳道法,已是天大的運道,怎還能有非分之想?

  惟有我與伱,分列二三代,縱橫天下,無人不服,如此能耐,才稱得上是連山教嫡系傳人。

  你既傳承恩師道法,萬萬不可妄自菲薄,只看他眼下是個天仙,將自己置於其下,平白掃了自己威風。”

  孟秋一時不知說什麽好,張了張嘴,才道:“我散修出身,從未拜師。所學所練,亦是別人來歷,但皆與連山大師無關。

  只不過是協助公冶前輩幾人,取了連山寶庫,怎麽就算作連山教的嫡傳?”

  見他一再否認,太乙混元祖師也不著惱,道:“我已問過邢餛與魯瑾,他們都說,月兒島一戰,關鍵在你。且島中寶庫,公冶黃、鄭八姑與陳玉鳳雖有所得,其核心傳承,都在你手。

  你既承受了恩師留下的法寶,又得他傳承,且余下你在公冶黃處見過的那些師侄,都已認可了你,若說不是嫡傳,又如何解釋?”

  孟秋苦笑一聲,卻不好辯駁,總不能說他當年隻答應將連山道法傳承下去,並沒有繼承連山大師衣缽的意思。

  太乙混元祖師如此固執,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打擊,以至於半瘋,若一再否認,刺激過頭,指不定就要動手。

  這個陣法,布置的倒是不錯,即便能夠擋住太乙混元祖師,但別人堵在門口,也是極為麻煩,便轉移話題,問道:
  “教主過來,總不是要一敘連山教的舊情吧,有何事不顧剛和峨眉定下的約定,親身前來?”

  “哼!”太乙混元祖師有些不高興,道:“若不是大劫出現時間,較我計算的更早,我只能把煉劍的事,交待給幾個徒弟,否則我親自動手,將飛劍都練成天魔誅仙劍的模樣,十絕陣自然是圓融無比,絕無破綻,怎可能被你們那所謂的飛劍克制,峨眉如何能贏?”

  見他似乎並未計較自己助力峨眉,破了五毒絕仙劍陣,孟秋不禁松了口氣,道:“即便十柄飛劍,都如天魔誅仙劍一樣厲害,又能如何?

  那時候峨眉會不會請我們幾個來不知道,只知道他惱羞成怒之下,定然會叫齊十個十二個天仙攻打陣法。十絕陣再厲害,還能抵擋這麽多天仙一齊出手不成?”

  “我亦能多請幾位天仙道友助陣,豈會怕他們。”太乙混元祖師很不服氣。

  “看來教主還沒明白,自己到底輸在哪裡,真以為就是武力不如人?”孟秋搖搖頭,歎了口氣,道

  “以我觀之,五台派並非敗給別人,而是敗給教主自己。你為人處世,太過高傲矜持,做事放不下身段,又非要將門派大權,牢牢掌在手中,不給別人機會。

  你這性子,若是孤身一人還好,要逆天往上,隻法力足夠,天也夠近,未嘗不可。但作為一派之主,太過偏激,追求完美,並不是什麽好事,豈不聞過猶不及的道理?

  就說這護山陣法,換做長眉真人,他要知道自己於陣法一道的資質不是最頂尖,兩儀微塵陣不能做到完美,就會主動用法寶調和。

  而你就做不到這點,非要強將自己的煉器手法與陣法之道相合,外來的東西一概不用。且操控陣法的精要,全在你手,自以為元神足夠,旁人難以染指。

  卻不防備這樣一來,一旦你被人困住,這陣法無人主持,便會露出最大的破綻,十個陣法各自為戰。

  要是你最開始就肯選找一件至寶,哪怕將紫青雙劍搶來,鎮壓這劍陣,使之連成一片,我等豈有機會攻破?”

  太乙混元祖師一怔,思索片刻,才緩緩道:“你未到我這種境界,又不掌大教,可理解不了我所想、我所為。”

  “神神叨叨。”孟秋暗道一句,撇撇嘴,不願接話。

  太乙混元祖師沉默一陣,才道:“也罷,五台派已然沉淪,我再無前路,今日過來,本就是將連山教崛起的希望,放在你身上,又有什麽不可說的。

  你應當知道連山恩師的來歷,他和太元祖師和樗散子余道人這兩位齊齊飛升上屆的前輩,是同門師兄弟。其修為之高,法力之厚,實難想象。比之今日極樂真人,絲毫不差。

  以此神通,想要飛升,自然不在話下,為何要勞心勞力,推遲渡劫,去海外折騰什麽連山教、度化旁門?
  只是因為度化旁門,傳承道統,便是在踐行他仙的道。所傳越遠,度化越眾,其道行增長,也更迅速。

  如他真能將一門旁門道法傳遍天下,只要十之二三修士能學,那他突破之後,神通便會更廣大,比之普通飛升靈空仙界之修士,厲害不知多少倍,稱尊做祖,都有可能。

  可惜欲行百步而止於九十九,恩師自以為成功,卻在最關鍵的一步,太過大意,以至於功敗垂成。”

  孟秋有些驚駭,問道:“教主是說,連山大師創造的新的道法,實質是在梳理本身,一旦走通,飛升之後,就有機會達到佛祖和魔祖的境界?
  莫非道友也有這樣想法,想要以陣法踐行你道。所以在恆山、華山多處實驗,最後挑選出十絕陣這種陣法,來用證道?”

  太乙混元祖師點了點頭,道:“自是這樣。否則連山恩師本來有自上古的至高大法傳承,為何還要推陳出新,創造另外一種道法?
  我比不過恩師,能夠另辟蹊徑、別出心裁。我只能將一身道法,與陣法相結合,先分為十陣,一旦這十條道路走通,再合二為一,我道便成,飛升無憂。”

  “原來如此!”孟秋恍然大悟,感歎道:“教主此法,真叫人大開眼界。修行界時時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東西,真個奇特。”

  難怪太乙混元祖師說,十絕陣被破,他的前程也就毀了大半。

  不過孟秋還有疑惑,道:“教主損失如此之大,為何還甘願被峨眉擺布,要將五台山封閉兩百年?要知道末劫威力極大,如不奮發,說不得就過不去了。”

  “他們以全教弟子的身家性命作為要挾,我豈敢不從?”太乙混元祖師道:“你應該知道,有些門派是有洞天的。五台派也有一個,不過地方不大,隻千裡方圓。

  這一洞天,在我派討伐峨眉失敗後,乃是我派的存活的渡世寶筏。等絕靈之日到來,都得倚靠於此,才能脫劫。

  峨眉便是以此為要挾,如我們不同意,便要發動全力,將我家好容易得來的一處洞天搗毀,使得的五台派眾弟子流離失所。

  要知道洞天難得,這數百年來,僅出過兩三個,值此大劫降臨的關鍵時候,人人都想得到庇護,一旦有事,至少也能存得性命,故而即便我想爭,也爭不過人家。”

  孟秋道:“難道教主沒有其他抵禦辦法麽?”

  “怎會沒有?”太乙混元祖師歎了口氣,甚至有些頹廢,道:“其實峨眉過來圍困五台,並非是想要將我們趕盡殺絕或是限制住。主要目的,還是想要得到連山恩師傳給我的一門道法,上清寶籙。”

  孟秋大為驚訝:“上清寶籙,這是什麽道法,值得峨眉如此重視,非要費時費力打垮一個和自己平起平坐的門派?”

  太乙混元祖師道:“我們都知道,峨眉有三祖,太元祖師、樗散子余道人和連山恩師,都系同出一源,喚做《紫清寶篆》,是前古大聖廣成子傳下的一部曠古奇書。

  太元祖師所習練的道法,叫做太清寶籙,是上冊;而余道人所學的玉清寶籙為中冊,便是峨眉派鎮教心法《九天玄經》。

  他們通過長眉真人,將這道法傳承給了峨眉派。隻恩師自開連山教一門,並未將上清寶籙給他們。故而他們才會借著這機會,想要謀取此經書。”

  孟秋更加不解,道:“既然這三本天書,都能夠修煉到飛升之境,為何峨眉還要搶奪剩下的一本?”

  太乙混元祖師道:“還是剛才說的那些道理。對於我等這樣天資聰穎卓越的修士來說,只要不亂折騰,飛升視同等閑,故而才會想辦法,如何在凡間就打下堅實的基礎,等到上界,才能更有發展。

  這三卷天書,原本就是一脈相承,分開來是天下頂尖,合在一起,便是一本無上的道法。放到如今修煉,正當其時,可以加快峨眉三個天仙,積累法力的速度,說不定在劫前先渡過飛升之劫。”

  “峨眉的行事手段,真是一環扣一環,令人琢磨不透其根本目的,也難防備。”孟秋頓時明白,歎了口氣道:“看教主這意思,是根本沒有將道法予他們,才有此災?”

  “那是自然。”太乙混元祖師鄭重其事道:“這門道法傳至恩師,我當然不能隨意給了外人。況且峨眉慣於信口雌黃,自己立下的誓言,多半不會遵守,我自然不會上當。

  不說他們,便是我門下那些弟子,只能算作五台派的弟子,入不得連山教的門下,我亦從未教導他們這上清寶籙中的道法。

  我過後便要封在山中,甚至會提前渡劫飛升,怕這傳承在我手裡斷了,今日過來找你,便是要將它留給你,望你今後,能將之發揚光大。”

  說罷太乙混元祖師,甩過來一塊玉簡,浮在空中,徑直離去。

  孟秋目送對方離開,催動法陣,將玉簡卷起,飛入洞府之中。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