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蜀山之凡人修仙》第242章 湖面集會
  第242章 湖面集會
  豔陽高照,萬裡如洗。

  雪山茫茫,到處冰峰雪嶺,亂山雜遝,休說是人,連鳥獸都不見影跡,全是一片荒寒景象。

  孟秋與石生同乘一片雲光,不緊不慢,從悠然而至。

  因尚未到結緣法會的正時,極樂真人自持身份,便遣他們兩個提前趕來。

  大雪山中,前半來路山形尚還約略相似,後半簡直迥不相同,景物相差更是天地懸殊。

  石生尚是首次脫離極樂真人、陸敏等人出行,即便在北極一帶,看夠了各樣雪景,眼下依然是有些興奮。

  他對即將到來的一場試煉絲毫沒有擔憂,反而關心些旁的事情。這三個月來,問了孟秋不少遊歷的事情。

  此刻依然道:“孟道兄,這大雪山,你可曾來過?如若沒有人指路,可有辦法找到路徑?”

  孟秋道:“來倒是來過兩次,就連南明離火劍,也是我從大雪山某處得來。

  不過這一片山脈,比之峨眉、莽蒼之類,還要廣大許多。東西南北之間,完全不同模樣,已難算作一處。

  且其中全是濃霧與白雪覆蓋,如若沒有路標,換做誰來,也休想找到埋藏在山谷中的某個洞府。

  況且你看,我們初始過來,雪嶺低矮,還能時時得見草木,可眼下一片茫茫,除了山高山低的一點起伏外,沒有別的顏色。

  同樣的山頭,怕不是有幾萬之數,我們要去的青蓮峪,深藏大雪山最隱秘的絕壑之下,相隔上面一萬九千七百余丈,幽僻難尋。

  平日上有冰雪掩覆,下有祥雲封鎖,無論仙凡找不到路徑。知要不是極樂真人指路,靠我們來找,哪能找到。”

  石生有些明了,點了點頭,道:“也難怪那大智禪師絲毫不擔心那些沒背景和沒本事的修士進來,只是這一截路,就攔住了普通修士。”

  二人繼續往前,估摸著差不多時間,孟秋才取出一枚晶球,晃了一晃,道:“已經不遠,我們下去吧,免得錯過位置。”

  穿過厚厚的雪霧,落到地下,果然是模樣大變。

  地廣山多,峰高壑深,不是上插玄穹,便是下臨無地,多是千萬年以來冰雪積成。

  天氣酷寒奇冷,凍得又堅又厚,多半轉成了玄色。

  兩人沿著路標方向,行了一截路,四山靜蕩蕩的,休說人跡,連個生物影子都休想見到,分明是個亙古無人的冰雪窮荒。

  山嶺雜遝,冰雪縱橫,凍雲迷漫,暗霧昏茫,形勢異常險峻。

  石生不免有些奇怪,道:“這種景象,比起莽蒼山來,還要荒涼,真是大智禪師駐錫之地?”

  話音未落,從前面一座孤峰後面,傳來隱隱梵唱之聲。

  那峰原自一片大山嶺上突起,由前面望過去,孤立突兀,高刺雲表,氣勢頗為不凡。

  兩人連忙往前,等由峰側繞過,便見著形勢立變,那山嶺至此忽然分裂,直下千百丈,成了一個極險峻的大峽谷。

  近前一看,離頂百丈以下布滿雲霧,陰沉沉,惟有寒風呼嘯,吹得谷中寒雲似狂濤一般起伏不已,那梵唱之聲便自谷底穿雲而上。

  “孟道兄,青蓮峪莫非就在谷底?”石生問道:“可是要怎麽下去?”

  正觀察間,又聽一聲清磐,飄出雲上。隨著雲濤浮湧,下面雲層忽現一洞。

  二人知意,立刻縱起遁光,從雲霧中緩緩而下。

  那雲氣也有些奧妙,孟秋運起法眼,也穿之不投,入目一片渾茫。

  下落了有數百丈,才把這上層雲帶穿過,身外忽然空曠,只有朵雲片片自然舒卷,甚是悠閑。

  眼界也立刻寬闊起來,比之剛才那一副荒涼模樣,截然不同。

  但見來路上空那座峰崖竟是直插到底,峰腳兩旁奇石蒼古,翼然森列,當中現出一座廣崖。

  崖外有百十株旃檀樹林,寶蓋瓔幢,龍伸鳳翥,無不瑰麗靈奇,森秀特出。

  林外不遠,又是一片闊大無垠的湖面,湖水清深,一碧千頃,零零散散飄蕩著幾個簸箕大的綠荷,有一些上面坐著人,有一些卻空蕩蕩。

  孟秋回頭一看,奇石翼立,檀林高擁,背後高峰入雲,前面曠宇天開,平湖若鏡,分明是一處洞府布置,可高崖中並無洞穴,也不見人。

  他一扯石生,微微晃動身形,落在了兩片無人的荷葉上。

  落地一看,安穩如同平地,且湖水深碧瑩滑,與尋常清波迥不相同,竟是聖泉靈乳。

  盤坐之後,孟秋再朝四外打量,人數已有十數,男男女女,各個都是年輕英俊模樣。

  其中幾人,他還認識。比如東邊那位,便是有名的地仙、桂花山福仙潭紅花姥姥生平惟一得意的弟子,墨鳳凰申若蘭。

  極早之前,戴家場鬥劍之時,醉道人就請過此人過來,以築基修為,應對散仙聖手雷音落楠伽,也絲毫不落下風。

  彼時此女是天下聞名的天驕,而孟秋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散修,故而雙方並無交情。

  孟秋也隻點頭示意,同邊上石生略略介紹幾句。

  “孟道友,別來無恙!”對面一個和尚,雙手合十,遙遙一禮,卻是五台派四代嫡傳大弟子大力金剛鐵掌僧慧明。

  孟秋也回敬一禮,說與石生聽。後者自然聽過此人名號,恍然道:
  “當年在青螺峪,孟道兄便是以劍氣雷音勝過此人,從而開始名揚天下的吧?”

  “那次勝得僥幸。此人實力,不可小覷。”孟秋有些鄭重,道:“況且五台道法,精妙異常,且詭異多變,你如遇到這人,千萬不能輕敵。”

  石生點點頭,道:“太乙混元祖師的天資和手段,連極樂祖師都誇讚不已。

  這人和他師祖脫脫大師、師父智通和尚一樣,都是同代首徒,我不過區區一無名之輩,哪敢自大?”

  孟秋最喜對方便是如此,性情純粹,知高低,從不因極樂真人寵愛,而有絲毫自矜。

  “孟前輩,果真是伱!”從旁邊飄來一朵荷葉,上面坐著余英男,面帶驚喜。

  “咦?”孟秋初看對方,並不覺得有什麽稀奇,定睛一看,才知不妥。

  若說原本的余英男,好像一塊被雕琢出來的美玉,美輪美奐,珍貴之處,一眼便知。

  可眼下卻好似重新被埋回了石頭裡面,隻偶爾落出一點熒光,令人知道不凡,但看不真切。

  當年孟秋曾說余英男走了邪路,將一身天賦看做最重要的東西,以為自己一切所得,都由此而來,將師長教誨、道法精妙、本身努力全都忽視。

  更是將兌現天賦視為根本,忘記了修道真意,在歧路上越走越遠。

  可此刻來看,氣質天壤之別,分明是心境上有了重大變化。

  孟秋暗裡點頭,笑道:“半邊師太好手段!”

  余英男卻是苦笑一聲,道:“我可不覺得什麽好手段。現在想想,仍舊心有余悸。”

  她也不說經歷之事,只是起身,朝著孟秋鄭重一禮,道:“對虧前輩點醒,否則我仍在夢裡,空耗靈性,碌碌無為。”

  禮畢盤坐回去,又道:“不過若前輩也要爭奪那七寶金幢,我可不會退避,仍舊要領教前輩高招。”

  孟秋笑道:“那便好。若要你來謙讓,豈不是平白叫人看了笑話。”

  他也不說這次過來,是輔助石生,隻將雙方介紹。

  余英男聽得極樂真人的名頭,也是極為鄭重,道:“真人縱橫無敵多年,我也極為景仰,只是可惜無緣得見。

  今次幸見石道友,心中歡喜,倘若後面能夠撞到,還請不吝賜教。”

  石生也道:“祖師叫我跟著孟道兄過來,便是長長見識,認認朋友,試試手段。道友如願意成全,我也高興至極,豈敢推辭?”

  說話間,孟秋已將周圍人等,盡數打量過了一遍,全都神光湛然,氣度極佳。其中三人,尤為值得注意。

  一個小小嬰孩,看似不過周歲,絨毛尚在,粉雕玉琢,像模像樣的盤坐荷葉中,雙目緊閉,似對周圍一切,全不關心。

  他周身蕩漾濃鬱清光,好似柳條一樣,左搖右擺,帶動荷葉晃晃悠悠,湖面緩行,很是愜意。

  第二個是個七八歲的小沙彌,和石生差不多大。灰色僧袍略顯肥大,罩在身上有些呆萌,搖頭晃腦的四處看。

  見著孟秋這裡熱鬧,臉上立刻露出羨慕的神情,雙目圓瞪,似乎極想過來。

  第三個是二十左右的青年,劍眉星目,一身白衣,神采飛揚,望向孟秋,笑著行禮,語氣溫和,道:
  “這位想必就是名滿天下的劍仙孟秋道友,在下太湖西洞庭山妙真觀嚴人英,碧雯仙子是我姑祖母。”

  碧雯仙子嚴媖姆是女仙之中第一高人,法力神通不輸天蒙、尊勝這等神僧,比起大智禪師,還要強上一些。

  嚴人英毫不掩飾自己出身與來歷,立刻引得全場注目。

  連那閉目養神的嬰童,也張開眼睛看了一眼,隨後便將目光轉向另一邊,張嘴道:“你就是孟秋?”

  這孩子奶聲奶氣,但語氣並不好,孟秋回問一句:“你是誰?”

  “峨眉李洪!”嬰童仰起頭,驕傲的應了一聲。

  “沒聽說過。”孟秋淡淡的回了一句,轉過頭來,朝著嚴人英點了點頭,又對暗裡對石生道:

  “眼下還不知道大智禪師要弄出什麽試煉,不過這兩個人,絕對要小心。”

  石生點點頭,笑道:“算起來我才是場中最默默無聞的一人,誰人過來,不都得小心?”

  孟秋道:“那倒也是,能來此地的,沒有一個弱手。不過你也不要緊張,和我切磋這麽久,這裡頭大多不是你的對手。”

  說話間,余英男引著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子過來,生的猿臂鳶肩,蜂腰鶴膝,眉目英朗,神采奕奕。

  背上掛著一張與他人一般長的大弓,以及斜背著一個矢囊,箭長七八尺,有茶杯般粗細,共是八支。

  來人先開口道:“在下昆侖虞孝,師從隱名劍仙鍾先生。”

  虞孝這幅裝扮,和乃師風格一般無二,都不將法寶飛劍放入百寶囊,要背在身上。

  武當掌教半邊老尼,原來是昆侖長老,兩家關系原本就不差,是以余英男認識虞孝,也不稀奇。

  “原來是昆侖高弟。”孟秋也還禮道:“鍾先生的大名,我也如雷貫耳,十分欽佩。”

  天下用劍的修士極多,其中以之聞名的,卻隻寥寥數人,但多還是兼修,隻鍾先生專擅此道。

  而孟秋號稱“劍仙”,當然也是惺惺相惜。只是天寬地闊,南北一方,無緣得見。

  眼見這邊極為熱鬧,那小沙彌頓時按捺不住,劃著荷葉磨蹭過來,道:

  “孟秋道友,我也想認識你。我是白眉禪師的弟子,小神僧阿童。”

  “噗嗤”,石生先笑一聲,道:“哪有自己誇自己是神僧的?”

  阿童有些發囧,呐呐幾聲,說不出話。

  孟秋卻道:“我時常自負劍術,別人稱我‘劍仙’,也安之若素。以他的天資和修為,自稱一聲‘小’,還算是謙虛。”

  石生轉了轉眼球,道:“那孟道友覺得,我該取一個什麽樣名號,顯得機靈和聰穎。”

  孟秋哈哈一笑,道:“你這可是問錯了人,我哪裡懂得幫別人取名?不如你問問其他道友。”

  阿童當即舉起手來,道:“我來為石道友取一個威風點的名號。”

  他找到樂趣,立刻躲到一旁,嘴裡念念有詞,真的就在準備。

  這一會功夫,又落下來幾道遁光,並無特殊之處,也沒有熟識的人。

  之後等了一個時辰,在既定的時間中,無人再來,湖面漸漸無聲,全都等著主人出面。

  又過一個時辰,照理說天色要黑,但這青蓮峪簡直另是一個天地,總是終古光明如晝,祥雲片片,永無黑夜。

  只可惜當地原在大雪山廣壑之下,上面布滿一層層的密雪,雪山上面又是終年陰雲低垂,暗霧迷漫,永見不到一點青空,不能賞月色之美,星光之繁。

  孟秋正自己感歎,忽然一陣香風起自湖上,往上吹起,眼前倏地一亮,大地愈發光明。

  轉瞬之間,上空雲霧齊收,那香風便一陣接一陣地由湖上吹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