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沒有瓶頸》209.第209章 先謀而後動,建安帝的危機
  第209章 先謀而後動,建安帝的危機
  在他就藩的這四五年來,除了在過年收到建安帝給諸王新年祝詞外,基本上與建安帝並沒有任何的交流。

  此次給他傳詔書還真是的破荒的頭一回。

  趙弘明心思急轉,聯想到高延時剛告知的大梁情報,立刻意識到建安帝的詔書可能與朝廷發生的事有關系。

  就是不知是好事,是壞事。

  “走吧,去看看。”

  趙弘明一馬當先帶著高延士走出練功房。

  武王府中有專門用來接待客人的場所。

  前來傳旨的太監武夫吳勇在王府婢女的引導之下,走到一間造型高大、空間寬敞的大廳門口。

  大廳裝修精美、陳設富麗,四周都開設門窗,可以在廳中靜觀園外美景。

  “大人,你可以在這兒稍候片刻,殿下隨後就到。”年歲二八的婢女在微微欠身,客氣的說道。

  吳勇頷首,顧自走了進去。

  大廳正中央是一台高大的花梨木製茶幾,散發著古色古香的氣息。

  通過窗外可以看到大廳外的用灰綠色石頭拚湊而成假山,獨具匠心地將山水景色濃縮其中,無不流露出低調奢華的感覺。

  就在他四處張望的時候,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

  吳勇急忙收束心思,轉頭看去。

  只見一個容貌俊逸的英俊青年從大廳外走了進來。

  他身穿綢衣金帶,腰上佩戴著四方玉玦,身上散發出強大的氣息。

  每一步都帶著自信和霸氣,披風飛揚,尚未靠近就覺得有陣陣壓迫感襲來。

  關於這位武王殿下的戰績,他早就已經有所耳聞。

  現在再親眼看到更加堅定他心中的想法。

  ‘難怪我走的時候,乾爹讓我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在武王面前有任何的失禮和輕視。’

  吳勇立刻作揖恭敬道:“奴才見過武王殿下。”

  趙弘明打量了吳勇兩眼。

  前來傳旨的乃是一名皇城司的太監武夫,看上去大概有四五十歲,風塵仆仆的樣子。

  一身氣血凝而不散,應該是在通竅境。

  “無須多禮。”趙弘明語氣平淡地說道:“公公怎麽稱呼?”

  “回稟殿下,奴才叫吳勇。”

  “聽說有父皇傳旨給本王?”

  “正是!”

  “既然如此,那本王接旨吧!”

  作為魏國地方封王,趙弘明名義上是建安帝的臣子,見詔書如皇帝親至,他是需要行臣子之禮。

  前來傳旨的吳勇見趙弘明作勢要拜,急忙扶著說道:“殿下不必如此。”

  “嗯?”

  就在趙弘明不解的目光中,吳勇反而跪了下來,雙手奉上一個密匣說道:“此乃陛下密詔,只需殿下一人知曉便可。”

  密詔?

  趙弘明著實有些意外。

  建安帝為何給他送來密詔?

  他伸手將密匣接了過來。

  這密匣通常由金屬和木材合製而成,外面上了一層鎖。

  他一眼認出來,這是魏國用來確保文書或其他機密文件專用的一次鎖。

  裡面設有機關,一旦打開後就不可再合上,便於讓收方判斷機密信息有沒有走漏。

  眼前這個鎖還完好無損,從表面上看詔書沒有人動過。

  “殿下,密鎖在這裡。”吳勇緊接著從懷中掏出一枚銅匙。

  趙弘明拿起銅匙插入密匣的鎖孔中。

  哢嚓。

  有機關被觸動的動靜。

  密匣打開。

  裡面放著有黃紙書寫的詔書,用紫泥封口,也沒有被移動或者損壞的痕跡。

  一旁的高延士自然地走上去接過密匣,然後很識趣地站在了一旁回避。

  趙弘明打開密詔,認真查閱起來。

  密詔只有短短五行字,但是每一行都讓他面露震驚之色。

  這分明就是一封傳位詔書!
  建安帝欲傳皇位給他,並讓他盡快趕回大梁!
  這份詔書上有建安帝趙傭煦的私人印璽,具有真實的權威性,不是他人作偽。

  趙弘明收好詔書,臉色陡然變得無比嚴肅。

  自從建安帝告訴他國運的秘密,他就對魏國皇位產生了不少興趣。

  只是沒想到這一天會這麽快。

  趙弘明合上詔書,吩咐道:“高公公。”

  “奴才在。”

  “吳公公一路辛苦,讓他下去好好歇息吧,勿要怠慢。”

  高延士低頭恭聲道:“奴才遵命。”

  “另外讓李大人、吳將軍、張丞相、常侍衛速到泰禾殿一趟,本王有要事商議。”

  高延士聞言表情一愣。

  一次召集四位大人,看來陛下的密詔所涉及之事牽扯頗重。

  當即他不敢有任何的含糊:“是!”

  趙弘明接到詔書之後,並沒有頭腦一熱就直接策馬直奔大梁。

  事出反常必有妖。

  萬一這是個陷阱,或者是其他密謀,他要是一頭扎進去就得不償失。

  自古以來誘導諸侯王去京城,然後或囚,或殺的例子數不勝數。

  在他沒有摸清楚大梁發生的事之前,他不會輕舉妄動。

  凡是還是謀而後動為好。

  武王府泰禾殿。

  率先趕來的張義一走進泰禾殿,只見趙弘明心事重重的坐在主位上,氣氛有些不對勁,很是識趣的站在大殿靜靜候在一側。

  大殿寂靜無聲,充斥著一股肅然之氣。

  過了一會兒,接到趙弘明召喚的吳起等人先後趕來。

  見人數已經盡數到齊之後,李俚作為最年長者率先站出來說道:“不知殿下此次突然召集我等,是有什麽重要的事嗎?”

  趙弘明看向大殿中的四人,平靜地說道:“高公公,你把最近大梁發生的事說於四位大人吧。”

  “是,殿下。”

  站在趙弘明身側的高延士應聲站了出來,將他搜集到的關於大梁朝堂上的情報一五一十地告知了眾人。

  吳起等人聽完之後,雖然神色各異,但各自臉上都能看出來一絲震驚。

  趙弘明在高延士說完之後道:“陛下今日來詔,要本王盡快趕回大梁,不知道諸位有什麽想法?”
    朝堂之上短暫的沉默後,李俚深思熟慮道:“若那消息為真的話,陛下此舉定然是觸了眾怒,那些武學勢力不會善罷甘休。此時回去不是明智之舉,卑職覺得殿下應該先以不變應萬變,等將大梁那邊局勢摸排清楚,做好準備,再前往大梁不遲。”

  趙弘明看向張義和吳起兩人,問道:“你們覺得呢?”

  張義說道:“卑職與李大人的看法趨同,七皇子被驅逐,陛下再鑄神魔兵刃的消息泄露,種種都表明暗中有人行不軌之事,在此人沒有露面之前,卑職也覺得不宜輕舉妄動。”

  吳起眉頭緊鎖,他抱拳說道:“殿下,末將覺得陛下或許是在某些地方有求於殿下,所以才會催促殿下趕回大梁。”

  見吳起意有所指,趙弘明說道:“吳將軍是指……”

  “殿下還有皇子身份外,手上還握著十萬大軍以及……明教的頂尖戰力,這都是其他王爺所不具備的。”吳起說的時候頓了一下,跟趙弘明相視一眼,使得後者知道其言中之意。

  他繼續道:“陛下讓殿下趕回去,或許是因為這些方面,想讓殿下化解危機。”

  沒想到吳起僅僅通過眼下的隻言片語就猜到這一層。

  趙弘明點了點頭說道:“言之有理。吳將軍覺得本王應該如何?”

  “率領十萬魏武卒,一同回大梁!”

  吳起話音一落,旁邊的張義等三人無不嘴巴微張。

  他們都被吳起這種做法給驚住了。

  常無病急忙緊張道:“率十萬大軍回大梁,豈不是形同謀逆?殿下萬萬不可如此。”

  趙弘明原本繃著的臉,忽然多了幾分笑意。

  “也未嘗不可。”

  “啊!?”

  他們不知道,自己已經有了建安帝的密詔,有了一個名份。

  帶著十萬魏武卒回大梁,雖然說看上去有些不太好看,但真要說的話倒是也能說得過去。

  建安帝在大梁有八千近一萬禁軍。

  他的‘禁軍’就是多了一點點而已。

  強大的實力才是他的底氣。

  為了自己的安危,他其實可以不要臉。

  只見趙弘明站起來說道:“父皇既然傳詔讓本王回大梁,本王作為兒臣,不得不回。但是凡事知己知彼,三思而後行。”

  “大梁城那邊不知道會有什麽變故,所以在本王未弄清楚局勢之前,也不會輕舉妄動。”

  事實上在趙弘明召喚四人的時候,他心中已經有了大致的思路。

  眼下也只是借此機會了解一下眾人的想法。

  “高公公。”

  “奴才在。”

  “接下來你調集一切可以調集的力量,弄清楚大梁那邊的變故,不容有失。”

  “奴才遵命。”

  趙弘明看向大殿,接著說道:“吳將軍。”

  “末將在。”

  “十萬大軍做動員準備吧,後面隨本王秘密回大梁,然後與岑將軍最好邊防的溝通。”

  吳起臉色一正道:“末將遵命。”

  趙弘明再看向張義等人:“李大人你們極為還是以政事為重,若本王離開封地,也要確保封地之平穩。”

  張義等人齊聲應道:“是,殿下。”

  趙弘明將所有人都盡數安排好之後,自己也一頭扎進練功房繼續勤學苦練。

  他不知道接下來到大梁會發生怎樣的事,但是多增加一分實力總是沒有壞處。

  ……

  魏國大梁城皇宮。

  建安皇帝趙傭煦看著匆匆回來複名的馮大寶,開口問道:“都查清楚了嗎?散播消息的是不是老四所為?”

  “回陛下,並不是。”馮大寶臉色有些難看,接著說道:“但與泰王殿下也有些關系。”

  建安皇帝眼中出現了意外,說道:“具體怎麽回事?”

  馮大寶跪在地上低頭說道:“皇城司查出來,瑞王府中的儒師在十幾年前被霍府的二公子救下了一家老小,然後三年前接觸到了雲華派,被舉薦進入了瑞王府中。”

  “而這個儒師深入簡出,跟陛下鍛造神魔兵刃之事根本沒有交集,能知道此事,應該是……”

  建安皇帝趙傭煦沒有等馮大寶說完,直接打斷道:“是霍家嗎?”

  “陛下英名。”馮大寶附和著恭維道。

  “霍家是怎麽知道朕再鑄神魔兵刃一事?”

  馮大寶言之鑿鑿道:“這個奴才將所有參與鑄造之人都查了一遍,可以確信的是沒有人泄露消息。”

  “那就是霍家有朕不知道手段了,是他們一直扶持著的鑄劍山莊?”

  “這……”馮大寶還沒有查到這一層:“老奴尚還沒有來得及繼續查。”

  “好好順著這條線查一查。”

  “是!”

  建安帝問道:“這些事與老四有什麽關系?”

  馮大寶露出猶豫不決的神情,欲言又止。

  “讓你說你就說。”建安帝趙傭煦厲聲催促。

  馮大寶垂著頭,後背冷汗淋漓,他終於還是說道:“事發的前一刻,泰王殿下就與霍家二公子一直在一起。”

  房間中出現了一陣沉默。

  建安帝坐在龍椅上,臉上冷漠如冰,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情緒話的表情,心中所想不為外人所知。

  “朕記得霍家老祖的壽元將至了吧?”

  馮大寶點頭道:“據說霍家老祖最後一次衝關失敗,已經快達到他壽命的極限。”

  建安帝平靜道:“等霍家老祖一隕落,就動手吧,那些霍家黨羽的罪名也收集差不多了。”

  “奴才明白。”

  這時殿外出現一陣腳步聲。

  有侍衛匆忙稟告道:“陛下,四皇子和正一門的長老們要來面見陛下,說是有要事相告。”

  “剛說到他,正主就來了。”建安皇帝趙傭煦從龍椅上站起,無喜無悲的說道:“讓他們進來,朕要看看朕這泰王要做什麽。”

  “是,陛下。”

  過了一會兒,殿門打開。

  泰王趙弘禮帶著六位正一門長老大步走了進來。

  趙弘禮一人當先,其余正一門長老跟在他的身後。

  進入大殿,身為泰王的趙弘禮就主動行禮叩拜道:“兒臣見過父皇,向父皇請安。”

  建安皇帝見此時的趙弘禮來勢洶洶,哪裡還有半分請安的樣子,他低垂著眼眸說道:“朕記得你在皇宮外辟府之後就許久沒有向朕請安,怎麽今天突然有時間來宮裡請安了?”

  四皇子趙弘禮不慌不忙的說道:“這都是兒臣做的不對。縱然兒臣封王,但兒臣身在大梁不應忘了皇家禮節,應該天天來請安才對,還望父皇恕罪。”

  建安皇帝趙傭煦雙手負背,盯著四皇子說道:“老四你就不要跟朕繞關子了,說吧,今日帶正一門諸位長老所為何事?謀反嗎?”

  “父皇言重了。兒臣身為皇家諸侯,怎麽能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四皇子趙弘禮抬起頭直視趙傭煦的目光道:“只是宮外群情激憤,兒臣希望能為父皇分憂。”

   作者是兼職的,平日還要上班,加上手殘,一直寫得不多。我看看這周六周日能不能多寫一點,謝謝大家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