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沒有瓶頸》165.第165章 我吳起揚名,將從今日始!
  第165章 我吳起揚名,將從今日始!
  “殿下!”高延時望著朱韋離去背影,低聲說道:“我們這般拒絕真的沒事嗎?”

  “朝廷先前為了應對楚趙韓三國聯盟,將三邊之地的願石留給當地武學勢力。這條詔令等於是釋放了部分朝廷兵權。換作是本王坐在蘆宗輝的位置上,怕也是要有些想法了。”

  趙弘明雙手負於身後,臉色變得沉重了些許:“在這樣的大勢下,翻臉是早晚的事。本王要是用的十萬軍備換來東軍支持,無異於飲鴆止渴,會給將來埋下更大的隱患,極有可能重蹈前周的覆轍。”

  高延士這些也學了不少史書經典,經過趙弘明這麽一提醒,幾乎立刻就聯想到前周室末年的亂勢之爭。

  前周末年,王族勢弱,天下戰亂四起。

  周王室為了鎮壓戰亂,允許並支持武夫招募私人武裝。

  這一措施,使得一些修為較高的武夫迅速在地方上建立起來自己的勢力。

  等戰亂平定後,這些武夫不僅掌握了地方上的經濟大權,還掌握了許多武學勢力,成為了地方割據的勢力。

  等到了周朝末年,周室逐漸失去了對這些武夫的控制,許多修為高絕的武夫各自坐大,不再聽從中央政府的命令。

  最後六國建立,周朝因此而亡。

  建安皇帝的那條詔令雖然吸取了前周的教訓,但其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趙弘明說道:“朝堂怕是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借著趙國出兵的機會不斷支持孤,讓孤來牽製東軍。”

  “南路武學勢力在楚國圍剿之下所剩無幾,西路本就荒涼,唯獨東路這邊沒有受到大戰影響,實力近乎完整的保留下來。”高延士說道:“如此殿下也太難了。”

  “不過是邊關地方割據而已,畏威而不畏德,只要本王足夠強,掌握足夠多的力量,他們就翻不出浪花來。”趙弘明吩咐道:“你準備一下車架,明日本王將前往晉陰,坐鎮前線。”

  高延士忙道:“殿下,不可啊。自古以來,從未有王爺出現在前線戰場,倘若殿下出行意外,我們整個穎郡可就完了。”

  “那本王就要做這第一個了。”趙弘明道:“本王的修為足夠自保,快去準備!”

  高延士見趙弘明態度堅決,隻得低聲應道:“奴才……遵命。”

  泰城,東軍的營地。

  “武王他拒絕你了?”

  蘆宗輝懷裡抱著一個美人,舉起酒樽,表情中出現一絲意外。

  “拒絕了,沒有任何的猶豫。”朱韋疑惑道:“將軍,他是不是有其他靠山?”

  “一個沒有母妃的王爺,還能有什麽指望?他手上一無名將,二無修為高絕的武夫。難道他真的以為,組建一個三五萬的軍隊,拉到前線就可以了嗎?”

  蘆宗輝冷笑著說道:“他還是太年輕,把問題想得太簡單。兵家爭戰,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是要死人的。”

  “那我們接下來怎麽辦?”朱韋疑慮道:“要是穎郡攻陷的話,對我們東軍也是極為不利啊。”

  “先點個一兩萬的軍馬,明日與我一起前往晉陰觀察形勢,只要武王一戰敗,我們便積極出面應戰。至於這位武王只求他前面能自求多福了。”

  蘆宗輝仰頭飲下酒樽中的美酒,帶著幾分輕蔑的語氣說道:“到底我還是建安皇帝名下的臣子,總不能做忤逆王室的事情啊。”

  ……

  經過一天的奔襲,在天黑之前,三萬魏武卒如期到達晉陰城附近。

  身為武王門客張義,在得到下面人傳來的消息後,便利用最近準備好的物資和選好的營址。

  聯合著晉陰城上下,一天之內就建出了一座可供三萬魏武卒臨時休息的簡陋營地。

  他本人也早早的守在了魏武卒的必經之路,等著吳起等人。

  這個時候,身後傳來一個男子聲音:“張舍人,我沒來晚吧?”

  張義回頭,見到一個身穿麻布的男子,他面容莊重,長得高大威猛,哪怕隔得很遠,都讓人感受到他的威嚴和不可侵犯性。

  此人正是晉陰城的上地守李俚。

  張義與此人打過一些交道,是個剛正不阿又很懂得變通的官員。

  魏武卒臨時營房的搭建,他也出了不少力。

  相處的過程中,他也沒有倚老賣老,因為自己年紀小而看輕自己,張義對他的印象很好。

  “上地守來的正是時候,他們來了!”

  張義感受到地面有輕微的震動。

  他抬頭看到不遠處有漫漫黃沙,錚錚鐵甲,一面面旌旗隨風而舞。

  見到三萬魏武卒的第一印象,李俚不知道為何全身一震,精神中某一塊位置被狠狠的擊中。

  每一個士兵有條不紊的按照隊列前行,各司其職。

  這不就是他理想中“法”執行後的樣子嗎?

  士卒腳步齊動的律動之音,從遠處隆隆而來。

  大軍的前方,有三匹快馬衝出,由遠及近。

  張義高聲喊道:“吳將軍。”

  “籲!”吳起勒馬而停,下馬收鞭道:“張舍人。”

  他看到張義身邊的李俚,意外道:“這位是?”

  張義介紹道:“這位是晉陰的上地守李俚大人。”

  “原來是上地守當面。”吳起抱拳道:“失敬失敬。”

  李俚表情嚴肅,上下打量著吳起兩眼道:“見過吳將軍。”

  張義打斷兩人的寒暄說道:“吳將軍,我已經替大軍建好了營地,吳將軍過來且看,這座營地地勢較高且易守難攻,不遠處就是一條河流,常年不斷。裡面我也準備了一下糧草,應該能滿足大軍的十余日的作戰需求。”

  吳起順著張義所指的方向,看到了不遠處的營地,露出幾分意外的神色。

  這一次趙國發兵,事發突然,他這次急行軍也更是偶然。

  張義與李俚兩人能夠在這麽短時間內,考慮到這些超出了他的預期。

  他還以為今晚他們要野外露宿,張義頂多提供一些糧草而已。

  沒想到,張義已經替他提前考慮到了。

  不愧是武王親自任命的大司馬。

  遠處的營地上升起了嫋嫋炊煙,裡面已經有人正在升灶做飯。

  經過奔襲的大軍,若是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對於提振士氣有極大的好處,利於接下來的苦戰。

  吳起難得露出開心的表情:“張大司馬,勞心了。大軍開戰在即,我手上事物繁多,暫時就不跟司馬敘舊了。等我旗開得勝,凱旋歸來,再與兩位一醉方休。”

  “吳將軍請便。”

  吳起頷首,重新翻身上馬,引導後續的部隊朝著張義等人建造的營地奔去。

  “列陣,入營!”

  傳令兵開始向全軍傳達指令。
    接收指令的魏武卒,腳步放緩了一些,各自結隊,邁著整齊的步調,小跑起來。

  哐哐、哐哐、哐哐。

  魏武大軍從張義和李俚的面前路過。

  腳步的律動聲,鐵甲的摩擦聲清晰得落入兩人的耳中。

  見到這樣的一支大軍,兩人腦海中都不約而同的浮現出“精銳”兩個字。

  張義忽然開口說道:“上地守送來的名單我已經收到了,那些人我已經派人盯著了,後面會上報給武王殿下發落。”

  說完張義並未停留,迅速離開了此地。

  兩軍交戰在即,他身為大司馬,手上的事情多如牛毛,不能在這耽擱太多時間。

  李俚沒有多言,看著夕陽的余暉一點點灑在這些魏武卒的鐵甲上,讓鐵片泛著金色的光芒。

  直到這些光芒消失,所有魏武卒盡數歸營,他才戀戀不舍的離開。

  三萬魏武卒進入晉陰城的消息,並沒有瞞過趙國李幕的斥候。

  當天深夜,在河西城衙門落腳的李幕就收到了下面斥候的匯報。

  “晉陰城有魏國大軍?人數有多少?”

  “由於天黑,人數無法具體盤點,但看他們升起的灶煙,應該不下三萬之數。”

  聽到這個數字,李幕身邊的一些將領大笑道:“三萬?這點數字怕是不夠我們大軍塞牙縫的。”

  李幕並沒有大意,追問道:“這大軍是哪一路軍隊,哪個將領所率,可有打聽清楚?”

  “回稟將軍,從目前刺探到的情報來看,魏國東路軍並未有所行動,晉陰的那波大軍應該是武王來穎郡後組建半年的魏武卒,領軍之人是名為吳起的將領,此人是魏國禁軍出身,並無帶軍打仗的記錄。”

  有趙國將領說道:“也就是說,這個吳起實際上就是個籍籍無名之輩了?”

  “目前從刺探到的消息來看,正是如此。”

  “哈哈哈,將軍,看來這穎郡魏國是要守不住了。我等偷襲的策略起了奇效。”

  李幕並沒有如其他將領那般得意忘形,他陷入了沉思,片刻疑惑道:“之前的有刺探到東路大軍籌備了十六萬的兵馬,竟然沒有任何動作,隻讓一個王爺帶著私軍打前陣,他們到底有何謀劃?”

  有人猜測道:“或許是趙國內部有了矛盾,彼此不合才會如此。”

  李幕開口問道:“我方大軍都到齊了嗎?”

  “第一批十八萬大軍差不多明天上午盡數趕到,第二批十二萬大軍則隨著浩然宗的長老們一同,預計後日可達。”

  “兵家領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李幕沉吟著說道:“我等兵貴神速,需要在對方做好充足反應之前,一舉擊潰他們。否則三十萬大軍後勤壓力極大,要是與對方打消耗之戰,對我等極為不利。”

  李幕抬頭說道:“傳我號令,明日五更造飯,天亮出兵,進攻晉陰城。”

  “是!”

  次日一早天剛蒙蒙亮。

  武王府外就已經準備了一輛高大的馬車,車輪上鑲有金飾或刻有複雜的花紋,外觀裝飾華麗。

  這輛馬車由駟馬拉乘,馬匹全部被染成了紅色,頗為奢華。

  魏國諸多王侯在封地中基本都在王府中生活,除了一些特殊節日外極少外出。

  像趙弘明這種主動趕往前線的王侯,極為少見。

  自古以來,國之大事在戎與祀。

  高延士不得不嚴陣以待,將原來樸實無華的車架重新捯飭了一番,以符合趙弘明的身份。

  武王府大門打開,趙弘明帶著一隊禁軍侍衛從王府中走了出來。

  這些侍衛像是提前排練好的一般,一部分充當先導隊,負責開道;一部分則跟隨在馬車周圍;剩余一部分則在車隊的後面,充到後衛,確保整個隊伍的安全。

  等這些侍衛確定好各自的職責和位置後,高延士命令仆從牽出一匹匹他們從大梁帶過來的駿馬,交給諸多禁衛。

  趙弘明在高延士的服侍下,進入馬車坐好,命令道:“出發!”

  “殿下有令,出發!”

  “駕!”

  馬匹嘶鳴,眾人迅速衝向晉陰。

  ……

  “報!河西城的敵軍有變動。”

  “報!敵軍現已經動身朝晉陰的方向進發,人數不下十萬。”

  “報!敵軍已經離城三十裡外整頓。”

  一天天軍情如雪片一般飄到了吳起的案前,他知道對面的李幕在摸清他的大致底細之後,開始悍然發動了攻擊,絲毫不給他準備的機會。

  既然趙國李幕的十幾萬大軍已經開始行動。

  吳起便向全軍傳令道:“所有魏武卒,全副武裝,與敵軍大戰於野!”

  三萬魏武卒迅速動員,開始朝著晉陰城外,一處荒野坡進發。

  早在很久之前,吳起就看到穎郡輿圖,對於城外各個地形也都了然於胸。

  晉陰城外以東有著大片的荒野,極適合兩軍衝殺。

  只有那個地形才能讓趙國的十幾萬大軍完全展開,發揮最大的威力。

  作為久經沙場的李幕大將軍,不可能錯過這樣的位置。

  事實上也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的,吳起驅馬趕到荒野坡附近的時候,看到了遠處漫漫旌旗,在勁風中獵獵鼓舞。

  趙國李幕就將大軍駐足在荒野破附近。

  十幾萬大軍呈進攻的隊形,充滿了肅殺之氣。

  相對於趙國的十幾萬大軍,他們三萬魏武卒實在是少得可憐。

  但是面對眼前這十幾萬趙國大軍,明明是第一次帶軍,他卻面不改色,絲毫沒有懼意。

  他驅馬率軍,面上平靜無波:“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鬱鬱久居人下。我吳起揚名,將從今日始!”

   作者白天上班,寫作時間不多,加上每次寫完都要修好幾遍,所以一直寫不快,望大家見諒。

    現在大戰開始,主角勢力要揚名立萬了,求個推薦和月票啦,感激不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