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沒有瓶頸》172.第172章 天道崩塌的歷史
  第172章 天道崩塌的歷史

  浩然宗三位長老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些許驚訝,不過這種驚訝轉瞬即逝。

  “李幕將軍,你接下來準備如何?此次出兵我們浩然宗也是花了不小代價,總不等讓我等無功而返。”

  說話的是一個中年男子,他相貌與中年人無異,但須發卻是皆為白色。

  乍一眼看去面色紅潤,氣色絕好。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浩然宗的李子旭長老,與李幕同屬常山李氏,彼此有些親屬關系。

  李幕當年機緣巧合進入趙國朝廷為將之前,也在浩然宗修煉過一段時日,與他曾有過一些交流。

  只不過後來連年征戰,疏於維護,關系就淡了許多。

  面對李子旭的詢問,李幕正色道:“李長老無需太過擔心。先前我們準備十八萬大軍拿下穎郡,加上後續的十二萬大軍再拿下河原郡。”

  “只是沒有想到穎郡竟然遇到意外,導致我們初戰失利,但這並不代表著我們此次出兵就已是失敗。”

  “在我看來,穎郡失利也只是一時。如今我手上還有五萬殘軍,加上後續大軍也有十七萬之數,若再從河東城中征召部分,則可以湊足二十萬大軍,繼續攻打穎郡,足以達到長老們的預期。”

  三位浩然宗的長老聽此臉色稍霽。

  李幕繼續說道:“不過這次穎郡中所遇之敵比預期還要強上很多,我需要長老們的協助。”

  另外一個長老站出問道:“需要我們怎麽協助你?”

  李幕認真道:“混在大軍之中,殺亂敵方的陣形即可。”

  經過上一戰的觀察後,他發現對方三萬大軍有個很大的弱點,便是人數不足。

  他們的陣形都是彼此互為犄角,相互支援。

  若是其中將戰場上的關鍵幾處打出了缺口,以對方的人數,便難以補救,敵方大軍並非沒有攻破的可能。

  一個武膽境武夫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戰力,倘若對方人數有限,無法以人數輪戰,要撕出這樣的缺口並不難。

  說起來李幕自己也是武膽三品的武夫。

  可惜統領幾十萬的大軍,大軍後方需要自己坐鎮,不然的話,他倒不介意衝入戰場殺敵。

  李子旭直視著李幕說道:“我們可以幫你,但有一個要求。”

  李幕聞言正色道:“李長老請講。”

  “我們出手後,即便後面沒有拿下河原郡也無妨,但務必要拿下穎郡,就算再不濟也要拿下鹿陵。”李子旭用不容拒絕的語氣說道:“這對我們至關重要。”

  李幕有些不解:“敢問長老,浩然宗為何對穎郡如此執著?穎郡為魏國邊境貧瘠之地,若不是為了背後的河原郡,佔據穎郡簡直就是吃力不討好。我希望長老們能告知我一二,還讓我心中有底,便於配合長老。”

  “告訴你也無妨。”李子旭說道:“因為穎郡鹿陵為殷國最後一個帝都,人皇帝辛的壽寢之地。”

  “這裡面有何緣由?”李幕躬身請教道。

  李子旭說道:“你可知道兩千年之前,天道為何崩塌?”

  “此事乃為上古之事,各國史書中也是含糊其辭,對其一筆帶過,我了解的不多。”

  “兩千多年前,在帝辛之前仙道尚存,而在帝辛之後則天道崩塌,由此拉開武道之序幕。可以說,天道崩塌都是帝辛伐天而敗後的結果。”

  “伐天?!”

  聽到這兩個字眼,李幕不由的心頭一跳,好似自己了解到了絕大的秘密。

  “不錯,伐天!”李子旭說道:“各國史書中記載的隻言片語中,我們知道殷國立國三千年最好人祭,動輒以千人牲,萬人牲祭天,但同時那也是一個群仙齊出,仙道璀璨的王朝。”

  李子旭轉頭,似笑非笑地說道:“兩者出現在一起,你不覺得很奇怪?”

  李幕像是抓到什麽,心中莫名冒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額頭上滲出了一層冷汗。

  上古時代的仙和長生都與人祭有關嗎?

  “天降玄鳥而生仙,仙人出而殷國立。殷國王公貴族,好以人祭天。祭祀長存則天道長存,仙道久盛。”李子旭束手而立道:“荒古時代的仙人都去哪兒了,已經不可考證,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有仙人的天下並不是如今世人所描述的那般美好。”

  李幕緊跟著問道:“所以殷國帝辛伐天殺仙,才引得天道崩塌嗎?”

  “差不多,但也很接近。”

  “那帝辛為什麽要伐天?他乃人皇,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李子旭繼續說道:“兩千多年前的帝辛在對外征戰中,隨著國土的不斷增大,他發現了一樣東西可以反抗諸仙。”

  “是什麽?”

  “國運!”

  李幕一時間,竟然不知如何作答,隻覺得腦子亂嗡嗡的。

  “帝辛就是發現了此中妙用,於是開始拒絕人祭,沒想到便引得‘天’的不滿。曠日持久的伐天之戰就此開始。”

  “此戰到底如何,已經沒有記載。我們只知道自那以後天道崩塌,天下再無仙人,殷國也隨之國滅。”

  李幕又有了新的疑問:“那長老們想要攻去穎郡,是為了什麽,難道說殷國在此穎郡留下來底蘊不成?”

  “你還真是說對了。”李子旭笑道:“這些都是我們前不久從趙國皇室的古籍中挖出來的隱秘。”

  “據說帝辛在殷國國除之前,將殷國的國運凝練進了一枚印璽中,裡面還有國運的煉化之法,這才是我們想要攻下穎郡的原因。”

  直到這一刻,李幕終於恍然大悟,知道了許多前因後果和歷史秘聞。

  “現趙國皇室已被我們架空所掌握,我們要是想,甚至可以讓條狗去當趙國皇帝。”有其他長老道:“於我們而言,趙國天下就是我們的天下。誰要是先能夠煉化國運,誰便是掌握了未來的先機,可以從仙武之道走出另外一條大道來。”

  “我們已經探明,殷國古墓就在鹿陵之中。對於穎郡,我們是勢在必得。”

  李幕聽完之後,變得極為嚴肅。

  “所以接下來,李將軍可千萬不要讓我們失望。將軍以前是我們浩然宗弟子,要是能獲得殷國底蘊,你也會從中大受裨益。”

  李幕抱拳道:“我一定竭盡全力,攻下鹿陵。”

  “我就等將軍這句話了,後續我等也會極力協助將軍。”

  “時辰已經很晚,我就不打擾幾位長老,李幕先行告退了。”

  見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李幕主動提出了辭意。

  “李將軍慢走。”

  李幕從主帳中走了出去。

  過了一會兒,浩然宗三位長老用神魂察覺,見李幕確實已經遠離,有矮胖的長老率先開口。

  “這李幕連連征戰,一身煞氣了得,修為也是武膽三品的修為,雖然是與我們浩然宗有些淵源,但從我們浩然宗走出後,這麽多年下來,對宗門的情感已經淡薄。”
    浩然宗三位長老當中,矮胖的長老憂心忡忡:“李長老,你為何要現在把那些隱秘之事告訴李幕?難道不怕他有私心,最後翻臉獨佔殷國的底蘊嗎?”

  李子旭看了他們一眼說道:“你們是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天底下哪有那麽好的事情啊。”

  “可也不應該把所有隱秘都抖得這麽清楚吧?”

  “並無甚大關系。”李子旭說道:“我那徒弟也不是白死的,具體殷國底蘊所在只有我等清楚,此事李幕不會那麽快知道。所以為了穩妥起見,最好還是驅使著李幕拿下穎郡全郡,避免錯失一些機緣。”

  “我帶兩位師弟千裡迢迢跑到這邊。”李子旭長長歎出一口氣說道:“表明援助是假,搶奪殷國底蘊才是真。”

  “還是師兄考慮齊全。”

  “除此之外,還有一事。”

  “什麽事?”

  “不知為何,我們接二連三的吃癟,我總覺得與那武王脫不開關系。寧殺錯不放過,那武王也不能留了,務必要鏟除了。”

  “一個小小的皇家子弟有何顧慮的?稍微要費些心神的,應該是穎郡中新出現的魏無忌。此人來歷不明,卻是崛起得極為迅速,背後怕是有些貓膩。”

  “依我們現有的情報來看,這個魏無忌是武膽境武夫無疑。”

  “這個麻煩的角色就交給李幕去處理吧,我們還是專心殷國之事。”

  “是該如此。”

  在回去的路上,李慕眉頭緊鎖著,心中不斷思索今日浩然長老告訴他的那些隱秘。

  內容太過驚世駭俗,甚至很多都顛覆了他對於‘仙’美好的向往。

  他們這些武夫,刻苦修煉為的是什麽,不就是長生久視,成為傳說中的“仙”?
  結果,他們的追求的仙竟然是需要依賴於“人祭”,依賴於天的存在。

  李幕心中不由覺得有些五味雜陳。

  除此之外,更讓他警覺的是,為什麽浩然宗的長老會將這些與他和盤托出?
  只是因為他曾是浩然宗的弟子嗎?

  李幕想想都覺得這個理由很是牽強。

  他離開浩然宗已經很多年,這一層關系早已經淡薄,根本不可能因為這層關系,浩然宗長老就對他推心置腹。

  李幕在朝堂之上摸爬滾打這些年,早就明白一個道理。

  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

  世人無利不起早。

  他們願意把這個事告訴自己,就說明有比這個更危險的事物存在,需要自己去解決。

  只是他還不清楚罷了。

  李幕回到了自己大軍所在,他找來已經被貶為千夫長的將領。

  此人名叫季國夫,是個出身比較低微武夫,被他一次偶然中征召進其麾下。

  由於為人比較聽話,知道不少天文地理,所以被他經常用來搜集一些戰時情報。

  浩然宗長老們的突然示好讓他心生不安。

  加上吃了一個敗仗後,他知道關於穎郡以往搜集的情報多數也不可靠,可以趁著整頓軍隊的功夫,重新搜集一些,做到知己知彼。

  剛安頓好的季國夫聽到了李幕的召喚,帶著幾分怨氣趕了過來。

  “李將軍,您找我?”

  李幕和顏悅色道:“季國夫,我這裡正好有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你要不要試一試?若是做得好,你就官複原職如何?”

  季國夫心中苦笑,這哪裡有他拒絕的機會。

  想歸這般想,但他臉上露出激動的表情道:“末將願意一試。”

  李幕笑道:“我要你深入穎郡,刺探一下敵方軍情,另外重點打聽一下關於殷國底蘊一事。”

  季國夫愣了一下,敵國軍情他好理解,至於殷國底蘊則是頭一次聽說。

  事實上,整個穎郡關於殷國底蘊一事,知道的人都少之又少。

  有所察覺的早就命喪黃泉了,若不是浩然宗李子旭告知,李幕也不會知道,更別說地位不高的季國夫了。

  他的心不由的咯噔了一下,問道:“敢問一下將軍,這殷國底蘊到底是什麽,在何處,可有什麽基本的線索?”

  李幕笑容可掬道:“正是不知道,所以才讓你去查清楚啊。”

  季國夫的心直直往下沉。

  “怎麽,覺得很難嗎?”

  季國夫連忙道:“沒有,末將一定將此事刺探清楚。”

  “很好,你稍微休整一下,等天亮就出發吧。”

  “末將能不能帶一些兄弟,不然一人的話也很難打開局面,現在兩軍交戰,一切求速。若是身邊人多一些,末將也能更快將事情摸排清楚。”

  李幕考慮了一會兒說道:“可以,你挑五個腦子好使的,跟你一起吧。”

  “謝將軍。”

  季國夫抱拳,帶著李幕的軍令牌躬身退下。

  等他轉身後,臉上的笑意立刻消失,變得冷若冰霜。

  次日,天剛蒙蒙亮的時候。

  季國夫帶著五個與自己交好的同袍,換下趙兵的鎧甲長袍,悄悄脫離趙兵軍營,又重新往河西城的方向走去。

  就在此刻吳起帶著手下的魏武卒出現在了河西城附近。

  望著城門大開的河西城,吳起不禁有些疑惑,
  放眼望去,整座河西城上無人看守,宛如死城一般。

  像是看出了吳起臉上的懷疑謹慎之色,身旁一個將領走出道:“末將願帶十人為先鋒,替將將軍探路。”

  吳起瞥了他一眼,叮囑道:“速去速回,若有不對,立即回撤,不可硬碰硬。”

  “末將領命!”

  很快十人組成的小隊,貓著身子衝進了河西城中。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