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沒有瓶頸》143.第143章 大魏有這樣的皇子,實乃大魏之
  第143章 大魏有這樣的皇子,實乃大魏之幸

  在趙弘明的命令之下,吳起做好準備後就調集了一批魏武卒進入殷國墓地,打算將存於墓地之中的陪葬品全部取出。

  當馬川平等一眾魏武卒接到這道軍令的時候,心中都有些忐忑不安。

  他們這些天都在王家大院中監控著這個湖底古墓的變化。

  短短幾天的時間,已經有好幾百的武夫死在了湖底。

  死在湖底的這些武夫基本上都是武學勢力出身,修為境界比他們要高,基礎也要比他們扎實很多。

  這些人都死在裡面,讓他們都認為這湖底下有莫大的危險。

  自古以來,無論武學勢力也好,各國的皇家募兵也好,一旦遇到這種危險的情況,都是讓他們這些底層當炮灰,先打頭陣。

  他們這次也都是心中生疑。

  哪怕吳起已經說明湖底的危險已經被鏟除,他們心中的疑慮也沒有完全消除。

  說到底,他們這支魏武卒組建也不過才兩三個月的時間,吳起在軍中還沒有建立起足夠的威信。

  很多人只是礙於軍中規定不得不服從命令,行動起來。

  大概是感知到了軍中各士卒的情緒,吳起朝身旁帶過來一些老手下示意。

  後者心領神會,擰著許多木箱和麻袋帶著一支督戰隊站在了吳起身後。

  吳起將身前的這支幾百人的魏武卒分了若乾組,分配了不同的任務,或在外運箱,或在內搬運。

  將各自任務都明確清楚,並確認所有魏武卒收到了他的指令,吳起便沒有任何踟躕和遲疑,帶著手下率先進入了古墓之中。

  在吳起身先士卒的情況下,其余的魏武卒心中的疑慮頓時就少了許多。

  哪怕還有些擔憂,也都是硬著頭皮跟著走了下去。

  趙弘明臨走之時對古墓之下的情況也有大致的交代,底下的墓葬品相對來說都比較貴重,一定要確定萬無一失。

  吳起清楚,在人多眼雜的情況下,若是一股腦的進入墓地,加上開始的疑慮,乍然見富,很容易造成混亂,所以在進入墓地之前,他必須要考慮清楚,安排妥當,不能有任何的僥幸心理。

  墓地昏暗而又潮濕,綠色的光芒搖曳,到處彌漫著森然的氣息。

  馬川平等人一進入地下,精神立馬都緊繃了起來。

  一個歸屬於馬川平的普通士卒湊到前面,在馬川平身邊壓低聲音說道:“伍長,你說前面會不會有更大的危險,需要我等拚命,將我等當炮灰?”

  馬川平看了他一眼,胸有成竹的說道:“吳將軍都已經下來,在最前面,要是有危險也是他第一個遇到,你怕個卵兒。”

  後者繼續說道:“伍長,殺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再說武王殿下也只是普通人,咱們還能維持多久也是個未知數,要早做打算才是。”

  馬川平心中對這種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行為頗有些鄙夷,他順著說道:“全二寶,你是有什麽打算?”

  全二寶笑著說道:“我都想清楚了,等後面攢夠願石和錢財,我就偷偷脫離,到時候自立門戶,或者找個武學勢力加入。不必天天在這受拘束。”

  “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我卻跟你有不同的看法。”

  馬川平面無表情的說道:“我聽說明教教主是武膽境的修為,在穎郡也算是頂尖的人物,而明教教主據說也屬於與武王殿下同一陣營,想必武王殿下也有其過人之處。”

  “有了明教教主的支持,加上武王已經開始掌握穎郡,我們魏武卒肯定會越來越強。我覺得繼續待這裡,才更有前途。”

  “我們都是袍澤兄弟,今天你說的話,我就當沒聽見,以後你可千萬不要再說。”

  全二寶悻悻沒有再說話。

  馬川平說完之後,眼神堅毅,將手默默按在掛在腰上的配刀,準備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變故。

  墓穴的甬道不是很長,他們很快就走到了青銅古門面前,看到地上一具具屍體。

  這些屍體已經沒有了血肉和內髒,只剩下暗紅色的骨架,就像是被某種東西給啃噬掉了一般。

  馬川平等人以為有許多危險,都嚴陣以待。

  可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走過整個墓道回廊以及殉葬坑,他們也沒有遇到任何意外。

  不僅如此,等他們走到前室門口的時候,反而被督戰隊勸阻在外,讓他們等待接下來的命令。

  到了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基本確定吳起並沒有誆騙他們,這墓裡已經沒有了危險了。

  眾人精神一松,便開始在暗中竊竊私語。

  “會是誰清掃了這裡面的危險?要知道這是許多武夫協力都沒有拿下,那人實力也太恐怖了吧?”

  “應該是明教的教主。我們都知道他與武王站在同一陣營,也只有他有這個實力能做到。”

  “我聽說明教教主魏無忌的實力已經達到了武膽境,現在看來,他說不定會更強啊。”

  “你們說這樣的強者為什麽會支持籍籍無名的武王殿下。武王殿下一不受建安皇帝的喜愛,二沒有娘舅家族勢力的支持,有何可取之處?”

  “這估計就是武王殿下的長處了。”

  “怎麽說?”

  “自從魏國太子薨之後,建安皇帝有意重新定太子,連武王稱號都願意給出。說明這五皇子雖不得寵,但建安帝子嗣不多,也在他的考量范圍之內。現在正是雪中送炭的好時機。”

  說這話的是一個面色偏白的男性魏武卒,名叫樂陽。

  他是魏國南郡人,曾在儒門下學習過,後來又棄文從武,進了武學勢力修煉武道。

  只可惜沒修煉多久,南郡就爆發魏楚之爭,他所在的武學勢力就被覆滅。

  無奈之下,一路流亡至此,因緣際會之下成了魏武卒。

  因為他能說會道,喜歡分析實事,看起來頗有學問,就被提拔當了伍長。

  樂陽的分析將一旁的馬川平也吸引了過來,好奇地豎起耳朵聽著。

  “明教教主是想要匡扶武王殿下,所以才會出手。你們想想,武王殿下勢單力薄,要是被明教教主匡扶成功,那以後能獨佔多少好處?”

  樂陽繼續分析著說道:“天下皇族式微都是眾所周知的事,很多武學勢力都想分一杯羹。魏國的正一門經過這麽多年也是不思進取,要不了多久肯定壓不住其他蠢蠢欲動的武學勢力。明教教主肯定也意識到了這點。”

  所有人都聽著津津有味。

  “你們說這墓裡面會有什麽,這麽勞師動眾。”

  “不清楚,見吳將軍的樣子,肯定有不少好東西。”

  就在眾人閑聊的時候,墓地前室中有督戰隊的人從中走出。

  他們掃了一眼眾人,連續點道:“你、你、你……你們這幾個跟我進來。”
    被點中的人約莫七八人,都是伍長,乃至什長。

  馬川平與樂陽赫然在列。

  他們似乎是很有默契的相視一眼,沒有多言,沉默地跟了上去。

  眼前這個督戰隊是禁衛軍出身,做事很是仔細。

  剛才他點名的時候看似隨意,實則內有門道。

  平日中他都有一些監軍記錄,對於一些表現較好,態度可靠的士卒都有些印象,他點名的人物,多數也是在這些人當中。

  馬川平與樂陽跟在督戰隊的身後,朝著一個側室走了過去。

  這個時候,室內已經點起了好幾個火把,將側室內的景象盡數照清楚了。

  堆成山一般的願石,無數的黃金翡翠都被像垃圾一般丟在角落裡。

  “咕嚕。”

  有陣陣吞咽口水的動靜不斷響起。

  馬川平與樂陽等一眾人見到這樣的景象,個個都說不出話來。

  “卸甲,乾活!”

  督戰隊的人乾脆、清冷的聲音傳出,回響在墓室中。

  馬川平與樂陽注意到,在他們的面前擺放著一個個木箱,還有一個裝滿鎖的麻袋。

  “吳將軍有令,你們相對於外面的那些普通士卒有額外獎勵。每裝滿十箱,可得白銀一兩,每裝滿三十箱,可得願石一顆。但是發現私藏,告知其他人此處之事,則立斬無赦。”禁衛出身的督戰隊認真的宣讀吳起留下的指令。

  他們見有好處可以拿,並且還是額外獨有的,讓他們臉上都不由洋溢出燦爛的笑容,瞬間的有種高人一等的感覺。

  於是都不再多言,一個個脫下身上的盔甲,拿起了早已準備的工具,埋頭幹了起來。

  側室內一片火熱的景象。

  片刻之後,一個個裝滿寶物的木箱被上好鎖,抬了出去,交給在外面的兵卒搬運都到地面,並帶來新的木箱,繼續裝填。

  守在外面的魏武卒不知道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麽,在監軍的注視之下,老實乾活。

  整支魏武卒便如作戰時那樣,有條不紊的運作起來。

  另外一間側室,吳起望著眼前如小山般的真龍,臉色動容。

  “這些殿下的本錢更加雄厚了,說不定我真的可以打造出一支無敵之師了。”

  “將軍,這真龍之身如何搬出去?”

  “鋸斷,刮鱗、抽筋、剝皮,裝入袋中帶走。”

  “那殿下會不會責怪,破壞了這真龍之身?”

  “就按照我說的做,後面我去殿下那兒主動請罪。”

  吳起在與經過這麽長時間的觀察之後,他知道趙弘明是個注重實用之理,並不在乎那些虛名或者華而不實的東西。

  真龍屍身他要是帶上去也肯定是會分屍處理掉,而不會這般束之高閣,圖那些虛名。

  吳起能感覺到,任何東西要沒用的話,趙弘明都會棄之如敝履,就算是人也會是如此。

  整個地下的墓葬品搬了一天一夜後,被徹底搬空。

  吳起連夜將這些陪葬品運回了武王府。

  趙弘明為了避免其他武學勢力的覬覦,也讓常無病調來了一些明教的弟子,確保安全。

  好在結果如他所料,一切都很順利。

  中間有些王家在外的子弟以及想要渾水摸魚的江湖武夫想要搶奪,都被明教擋了回去。

  至此王家也好,郡守也好,都被趙弘明連根拔除,就是魚龍混雜的武學勢力也大多元氣大傷,不成氣候。

  後面被清理也是早晚的事。

  從現在開始,趙弘明這個武王算是真正的一方諸侯,掌控穎郡的大部分權利了。

  同一時刻,魏國都城大梁,乾清宮。

  建安皇帝正在埋頭審批奏章,一旁的馮大伴快步走了進來,恭敬地說道:“陛下,有武王殿下的消息。”

  魏國的當今皇帝趙傭煦立馬放下了手中的事物,高興道:“說說,朕的這位武王在那邊有沒有做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

  “的確是大事,陛下。”馮大寶接連說道:“武王殿下才剛過去不過三個多月的時間,已經接連鏟除了郡守陳聖海,當家的千年世家王家,就連之前陛下緩兵之計,遷移過去的諸多武學勢力,也都被殿下滅的滅,整合的整合,作鳥獸散了。”

  “好!”建安皇帝趙傭煦猛得一拍桌子,激動了站了起來:“不愧是朕的好兒子,朕沒有看錯他。大魏有這樣的皇子,實乃大魏之幸。”

  趙傭煦從長案後面走了出來,心情愉悅的走到大殿門口,舒了一口長氣道:“朕受了那些武道勢力的鳥氣太久了,再給老五一段時間,讓他成長起來,這些武道勢力都將日暮西山,難以再凌駕我皇家的頭上。”

  一個武膽境的武夫能夠活到兩百歲,造化境能活四百歲。

  也就是說,只要等趙弘明達到武膽境或者造化境,就能保住魏國至少兩百年的社稷國運。

  想到這裡,趙傭煦的心情就更加激動起來。

  皇宮中,四皇子趙弘禮聽著手下人的匯報,臉色不太好看。

  “你說,在穎郡有個武膽境武夫支持了老五,讓老五迅速在穎郡站穩了腳跟?”趙弘禮難以想象,發出質問。

  他的母妃華妃娘娘,出自馮家,馮毅在穎郡那邊剛留了不少口舌,所以消息很是靈通。

  關於趙弘明在穎郡的所做所為,也傳到了他的耳中。

  當他聽到這些情報之後,一時間都難以接受。

  要知道武膽境修為的武夫,哪怕是他們馮家也就那麽兩三位而已。

  五皇子趙弘明背後多了一個武膽境修為的武夫支持,特別是在這種太子之位懸而未決的情況下,搞不好會成為他太子之位有力競爭對手。

  “實在沒想到老五還能有這樣的運氣,不過沒關系,他遠在穎郡,而本宮在大梁,要想競爭皇位,他並不佔優勢。”四皇子趙弘禮如此想著。

   第二卷內容,差不多收尾了。現在回頭看看,第二卷內容寫得偏題比較嚴重,成績不太好。不過好在還是能收回來,繼續沿著主線走,後面作者吸取教訓,多注意這方面吧。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