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沒有瓶頸》189.第189章 通風報信
  第189章 通風報信
  “你說什麽?”

  傳令兵氣喘籲籲道:“目前魏軍已經攻下河東郡三十城了,眼下還沒有停下的意思,河東危矣!”

  龐奢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他才說的十幾萬魏軍不足為懼,立馬就傳來魏軍攻下河東三十城的消息。

  啪啪打他的臉。

  他看向李幕,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顯然,這是李幕他們有意而為之。

  坐在龍椅上的趙國皇帝成襄帝沒有意識到這其中的微妙,一聽河東城已經被魏軍攻下了三十城,馬上就變得慌亂起來。

  “魏軍攻下了趙國三十城,相邦,李將軍你們看該怎麽辦啊?魏軍不會打到邯鄲來吧?”

  李幕安撫道:“陛下不要驚慌。在微臣看來,魏軍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攻下河東三十城,並非是魏軍太過強盛,而是他們用了恐嚇、離間的計謀才會取得這樣的結果。”

  “他們每攻一城,就散播晉陰、臨河之戰的謠言,誇大魏武卒的戰力,令城中百姓和武學勢力先自亂陣腳,然後又許以重利,勸降各城中的武學勢力,誰若不從便是暗殺以儆效尤。”

  “加上武膽五品武夫的威懾,許多小城都不戰而降,一路下來魏軍真正用武力攻下的城池數不足三分之一。”李幕說道:“倘若殿下發布詔令,允許末將再撥出二十萬大軍,末將有信心阻擋魏軍的進犯。”

  龐奢看出李幕一雪前恥的意圖,想要重新穩固自身的地位。

  他立刻說道:“不可!”

  在他看來,此時失敗李幕才是最好的李幕。

  如果可以將他釘在恥辱柱上,永不得翻案才好。

  朝堂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龐奢的身上。

  龐奢久居高位,不怒而威。

  原本受到魏軍攻城消息的影響,很快被他壓了下去,臉色恢復如常。

  面對眾人的目光,龐奢面色平靜的說道:“李將軍之前已經葬送了三十萬大軍,再給二十萬大軍再葬送一次嗎?我趙國國力縱然雄厚,但也經不起這般消耗。”

  “相邦言之有理。”

  朝堂上屬於龐奢陣營的趙國大臣們紛紛站出來附和。

  “我趙國開國以來,凡是戰敗之將從不重複掌兵。李幕將軍已然戰敗,那麽針對此次魏國之軍,應該另外調遣新將才對,免得重蹈覆轍啊,陛下!”

  趙國皇帝面對群臣的反駁,他臉上恍惚不定,完全沒有自己的主意。

  李幕站出來,抱拳順勢說道:“微臣聽聞眾大臣之言,也覺得很有道理,微臣的確不宜掌兵了。”

  “嗯?”

  李幕這樣的話一說出口,眾多大臣都面面相覷。

  沒想到他竟然如此直接承認。

  龐奢看向李幕的時候,表情也是陰晴不定,不知道的他到底葫蘆裡賣得什麽藥。

  坐在龍椅上的趙國皇帝成襄帝連忙問道:“那李將軍可有其他良策?”

  李幕嘴角一抿,露出幾分得逞的意味:“浩然宗宗主乃是武膽九品的修為,距離造化境也只有一步之遙,一人可抵得上千軍萬馬。陛下若可以請浩然宗宗主出手,那麽這場魏軍攻勢也就迎刃而解。”

  龐奢臉色一變,明白了這才是李幕的最終目的。

  他是想要浩然宗宗主插手此事。

  一旦浩然宗宗主成功擊退魏國這樣的強敵,不僅浩然宗在民間的聲望更上一層樓,並且還可以名正言順的朝成襄帝索要賞賜,成襄帝不敢不答應。

  如此就能趁機讓浩然宗搶掉他這一系在趙國的部分利益。

  浩然宗與李幕關系密切,浩然宗得利的話,李幕就算對魏作戰不利也能扳回一局,站穩腳跟。

  不得不說,這一套下來的確讓他的局面出現了好轉。

  就在李幕話音一落之後,站在李幕同一陣營的大臣也都站出來,支持道:“臣附議,若乘著魏國反應過來之前讓浩然宗宗主出手,出其不意,定能扭轉局面,擊退魏軍。”

  “臣附議。”

  “臣附議。”

  “……”

  越來越多的大臣站了出來。

  坐在龍椅上的趙國成襄帝心中默數了一下站出來支持的大臣人數。

  根據以往的經驗,只要李幕和龐奢任何一方支持的人數超過九成,那麽其就有必然的把握。

  屆時只要無腦同意最是穩妥,不會有任何的風險。

  他再看龐奢一方,反駁的人寥寥,他就更加心中有數了。

  當即趙國成襄帝一錘定音,發表自己的意見:“既然如此的話,那麽朕今日晚些時候親自去面見浩然宗宗主,到時候李幕將軍與朕一道同去。”

  “陛下英名。”李幕恭敬的稱讚。

  一旁的龐奢眾人見被李幕扳回一局,不由的默不作聲,沒再多言。

  “今日朝堂之事就到這裡吧。”

  “散朝!”

  “恭送陛下。”

  散朝之後的李幕在龐奢等人的怒目之下,安之若素的離開了趙國皇宮,回到了位於邯鄲城中的李府。

  這座府邸原屬於一個趙國的商人所有。

  很早之前被他看中。

  後來這個商人也就生意不濟,破產後售賣此宅。

  成襄帝把這座宅子買下,“主動”賞賜給了他,成為了他的李府。

  由於宅子很大,足足佔據了兩條街,所以李府當中不僅是他一家老小住在這裡。

  他讓一些他比較看重的部下,心腹、門客也都搬了進來。

  季國夫與其他三人護送李幕用功,加上立下的功勞也都被李幕看在眼裡,於是也就順勢讓他進了李府,成了他比較看重的部下。

  李幕一回府中之後,便徑直走進了他的“點將台”。

  那是他命人單獨開辟出的房間,用來方便他與眾手下討論軍政要事。

  季國夫等人已經提前知曉,早早在“點將台”中等候。

  當見李幕走進來之後,他們紛紛起身:“主上!”

  李幕頷首道:“都坐吧。”

  季國夫等人聞言重新落座。

  一個謀士身份的門口開口說道:“主上,今天在朝堂上可都順利?”

  李幕撫須笑道:“一切都如我們計劃好的那樣,成襄帝同意請浩然宗宗主出手了。在幾分鋪墊之下,龐奢那個老匹夫連個屁都放不出來。”

  “哈哈哈,那就提前恭喜主上了。”
    李幕收起笑容道:“暫時還不能高興的太早,先按照我們之前計劃好的執行。”

  謀士身份的門口說道:“今天我已經派人在邯鄲城中散播言論,誇大魏武卒以及魏軍的強大。這樣浩然宗那邊出手後,我們的收益的就能最大化。”

  李幕聽完之後,嚴肅道:“此事一定要萬無一失,倘若此次若失敗,我們很容易萬劫不複,極難翻身。”

  “我明白的。”

  李幕猶不放心,看向了季國夫問道:“季校尉,你先前去鹿陵調查的時候,有沒有了解到穎郡除了明教教主魏無忌之外,可還有其他修為高絕的武夫?”

  季國夫沒有任何猶豫,果斷的回答道:“沒有了,除了魏無忌可能是武膽三品的修為外,整個穎郡都沒有聽說有誰的修為比之更高的,古往今來都未曾聽說過。”

  “那就好。”李幕放心的說道:“魏國的岑修大將軍,武道修為也才武膽一品,連我都不如。整個魏國除了正一門的道首,沒有誰能是浩然宗宗主的對手,斬殺在河東的這些魏軍首領,簡直易如反掌。魏軍將領一死,余下大軍也就一盤散沙,不足為據。我們的計劃也就有了實施的空間和成功的可能。”

  門客附和道:“成功的可能極大。浩然宗宗主一旦答應下來,一個出其不意,就能讓在河東的魏軍損失慘重。”

  “只要魏軍一敗,就是我在朝堂上反擊的好時機了。”李幕笑道:“武王,吳起,魏武卒……任憑他有怎樣的底牌,在絕對實力面前,都不過是紙糊的而已,一戳就破。”

  季國夫心中猛得一跳,漸漸聽明白了李幕他們的打算和謀略。

  這是想要讓浩然宗宗主出手,去對付趙弘明他們了。

  倘若浩然宗宗主動手,武王趙弘明怕是也凶多吉少。

  之前對他的那些承諾怕都是要做不得數了。

  他的所作所為也都是白忙活一場。

  季國夫不太想讓這樣的事發生。

  他收起了心思,豎起耳朵聽眾人,尤其是李幕等人的言論。

  由於他們對李幕都有救命之恩,李幕根本沒有懷疑的必要,此時對他們完全沒有設防。

  季國夫將趙國朝堂中的微妙關系也都聽的一清二楚。

  等正事討論得差不多,經過修養一段時間後,身體已經完全恢復的李幕在“點將台”宴請了眾人,賓客盡歡。

  到了下午,李幕的心腹、門客們各自散去。

  季國夫回到自己的住處,找來跟在他身邊許久的屬下。

  這個男子年歲約三四十歲,他利用望氣之術能看出有忠誠氣,所以一直都帶在了身邊。

  季國夫附耳交代著幾句後,問道:“你都清楚了嗎?”

  “我都記下了。”

  “好,事情緊急,你快去做。”

  “明白。”

  這個中年手下很是鎮定的從李府中離開,臨近傍晚的時候他才返回。

  而就在他離開的時候,邯鄲城外一記快馬,朝著河東飛奔而去。

  ……

  趙國的都城,邯鄲城中繁華一片。

  寬闊的大街上街旁店鋪林立,煙霧繚繞,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擺滿貨物的店鋪外,人來人往,拉客的吆喝聲、還價的討價還價聲、買賣的交流聲匯成一片嘈雜。

  大街上空氣中彌漫著香氣,騎著馬車的貴族、跑著生意的商人,錦衣華服、珠寶翠羽……

  身在其中,偉岸的氣勢和繁華,讓人不禁豪氣陡生。

  就在李幕等人散朝之後,關於魏武卒一個多月攻破趙國三十城的消息,不脛而走,成為了邯鄲城中眾人議論的話題。

  “聽說了嗎?魏國的魏武卒,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攻下了河東郡三十多個城池。”

  “這條消息早就在邯鄲城中傳得沸沸揚揚了,大家都知道了。”

  “我還聽說了,之前的晉陰之戰,以及臨河之戰,魏武卒只不過用三萬的兵力,就大破李幕的三十萬大軍。”

  “真的假的?”

  “我還能騙你不成?你在邯鄲稍微一打聽就都知道了,這不是秘密。”

  “這個魏武卒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竟然如此厲害?”

  “領軍之人聽說是叫吳起,原來是衛國人,後來加入魏國禁軍被分撥到了魏王武王趙弘明的麾下。這支魏武卒也是他訓練出來的。”

  “看來這個吳起要封將,名揚天下了。”

  “應該是,著實魏武卒的戰績實在太可怕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哪一支大軍能像他們這樣的戰績來。”

  有許多趙國遊俠聚集在了一起,討論著魏武卒的消息。

  “細細算來的話,魏武卒三萬就可比三十萬大軍,倘若魏武卒有了十萬數,豈不是可以抵擋上百萬大軍?”

  “嘶……”

  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

  “難怪趙國河東三十城接連陷落。”

  “魏武卒真是太過可怕了。”

  “你們知道魏武卒可怕,但可知道魏武卒的待遇有多好麽?”

  就在眾人議論之時,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從中冒了出來。

  說話的是一個穿著灰色短打的青年武夫,其貌不揚。

  “聽你的口音,你是魏國人?”

  青年武夫不置可否。

  “你剛才說的魏武卒待遇是什麽意思?”

  “魏武卒說是吳起為將領,實際上卻有穎郡武王的支持,其待遇遠超其他五國軍隊,就是魏國的五路大軍都不能相提並論。”

  有遊俠武夫好奇道:“是有什麽特殊之處?”

  “只要加入魏武卒,在戰場上立下功勞,不僅有願石、金銀之物,更有爵位和武學功法。”青年武夫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我聽說賞賜的功夫都是武王殿下從魏國皇家武庫取出,遠勝一般的江湖武學。”

  聽完之後,有人恍然大悟道:“還有這樣的事,難怪魏武卒如此凶猛,悍然強大,若或是我,為了這樣的賞賜我也願意拚命。就算死,也能為後人爭得翻身的機會啊。”

  “條件這麽好,你怎麽不參加?莫不是你騙我們的?”

  青年武夫歎息道:“成為魏武卒是有門檻的,只要需要開脈三品的武夫,通過測試才可以,我是不符合條件,被刷下來了。”

  “那我正好符合,這麽好的機會我不能錯過。我要去穎郡,投靠武王。”

  “同去,同去。”

  片刻的功夫,許多遊俠武夫都被說動,想要加入魏武卒。

  隨著魏武卒的威名傳遍六國,同樣的一幕在其他各處紛紛上演。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