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沒有瓶頸》239.第239章 建安帝定登基之日,大臣慘遭打
  身為太子,把頂尖武學勢力的寶庫給抄了。

  古往今來,趙弘明這怕是頭一個,也是有可能是未來惟一的一個。

  真真正正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傳揚出去的話,絕對會讓天下人都驚掉下巴。

  建安皇帝趙傭煦看著一臉正派的趙弘明,一時怔然竟不知道該如何言語。

  一旁的馮大寶低聲提醒道:“陛下!”

  建安皇帝趙傭煦如夢初醒。

  他在龍椅上抬頭,盯著趙弘明,眼中漸漸浮現出一絲驕傲和讚賞。

  單單一天所得就比得上他十幾年國家稅賦所得,魏國國力將得到肉眼可見的提升。

  說不定,馬上就要一躍成為成為六國當中的至強之國。

  得到這樣的結果,就是他現在立馬暴斃,也是有顏面去見魏國的列祖列宗了。

  建安皇帝目光炯炯有神,從龍椅上坐起,示意太子上前:“我兒,你真是讓朕深感欣慰,本來朕還擔心你抗不住正一門的壓力,現在看來是朕多慮了。你上前,讓朕再好好瞧瞧。”

  “是。”

  趙弘明站起來,上前了兩步。

  建安皇帝從龍座台上走了下來,走到趙弘明的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上下打量著說道:“好好好。”

  “馮公公。”

  “老奴在。”馮大寶跟在建安皇帝身後,低頭應道。

  “今年的新年是不是黃道吉日?”

  馮大寶有點不太確定道:“陛下,此事奴才還需去找太史令確認一番。”

  “你讓太史令算一算,若今年新年是黃道吉日,那便準備太子殿下的登基大典吧。朕準備讓位了。”

  此言一出,馮大寶和趙弘明都吃驚不已。

  魏國皇位的傳承主要以世襲為主,一般都是舊皇駕崩後,新皇才會繼任。

  像這種老魏皇沒死,新皇就登基的情況還從來沒有出現過。

  就算在其他五國當中,也有只有楚國老皇因為年齡或健康原因而不得不選擇讓位的情形。

  建安皇帝趙傭煦明明才五十幾歲,身體健康,這種做法非常之少見。

  趙弘明追問道:“父皇……您這是?”

  建安皇帝趙傭煦笑道:“如果說誰有可能一統天下的話,朕怕是不行了,但是太子你可以。大魏的皇位向來是有能者居之。朕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大魏統一諸國的那一刻。”

  趙弘明沒有想到建安皇帝竟有如此的豪情。

  他輕呼一口氣,鄭重地說道:“兒臣一定盡我所能,不讓父皇失望。”

  “如此甚好。”

  “兒臣已無事,先行告退處理其他事宜了。”

  “嗯。”建安皇帝趙傭煦輕聲嗯了一下。

  望著趙弘明離開的背影,馮大寶走進建安帝身後,低聲說道:“陛下,現在太子殿下對正一門動手,會不會引起其他武學勢力的連鎖反應,對大魏不利?”

  趙傭煦瞥了馮大寶一眼說道:“就算有反應又如何?太子定然會將他們盡數鎮壓,一個不留。朕相信,朕的兒子有這個實力。”

  馮大寶表情一變,當即不再有任何言語。

  從養心殿中走出之後,趙弘明不知為何總覺得內心變得熾熱起來,嘴角不禁微微上揚。

  眼下是十月份,距離春節也只有兩個月不到的時間,終於要走到那一步。

  這個紛爭不斷的諸國,是該變一變了。

  趙弘明大步朝前邁出。

  守在養心殿外的高延士急忙跟上。

  趙弘明一邊走一邊問道:“讓你做的事都做好了嗎?”

  高延士點頭說道:“回稟殿下,都已經好了。從正一門寶庫中所得,三分之一已經繳入國庫,剩下的三分之二奴才如殿下的安排,放在殿下的內庫中了。”

  “這件事,不要傳揚出去。讓皇城司都給本宮盯著點,誰要是走漏消息,本宮唯你是問。”趙弘明語氣嚴厲道。

  高延士立刻臉色一正道:“奴才一定盯著,不會讓殿下失望。”

  “嗯。”趙弘明頷首,不再多言。

  按照祖宗律法,魏國皇帝不能隨意用國庫的錢。

  他們的錢都是從自己的小金庫來的。

  這部分錢完全屬於皇帝個人,隨便怎麽花,也沒有人管得到。

  據他所知,一開始鑄造神魔兵刃的時候,所耗費都是從魏國皇室的內庫中支出,直到建安帝一朝的時候,才有所改變。

  國庫會承擔一些。

  所以魏國前幾任皇帝都內庫緊張,過得都是了緊衣縮食的日子。

  有的時候他們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甚至都會增加一些特別的稅收,並且將這部分錢全部歸入他們的小金庫當中,以維持生計。

  趙弘明身在皇家中多年,對這裡面的道道門清。

  此次正一門之戰,他所獲頗豐,功勞全在於他,而身為太子也有為國獻力的義務。

  但這也不代表著他會傻乎乎的把所有的繳獲盡數繳給國庫。

  修煉一途,財侶法地,財為第一。

  沒有充足資源支持,他也好,魏武卒也好,在武學實力上的精進都要受到約束。

  更別說,以後他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國庫的願石、財物,進去容易,想要再拿出來可就難了。

  趙弘明覺得,還是留個心眼為妙。

  關於攻破正一門的消息,被趙弘明有意封鎖著,知道的人並不多。

  不過,對於蕭伯齡、洪道文、於和正等一乾建安朝老臣來說,他們一直緊盯著趙弘明攻擊正一門一事,打聽到一些風聲並不難。

  當他們知道,趙弘明連殺三位長老,控制住了正一門後,無不駭然。

  其中洪道文更是如熱鍋上的螞蟻,急躁不安。

  “這下殿下捅了馬蜂窩,整個魏國的武學勢力怕是都要不安分了。接下來的魏國可要如何是好?”

  在他眼裡,正一門就是武學聖地一樣的存在。

  分布在外的武夫,不知凡幾。

  這些武夫知道師門遭遇危難,怎麽會善罷甘休?
  一個個都將會是潛在的隱患。

  兩百多年下來,正一門的這些武夫在天下各地扎根,有不少都在當地發展的堪稱一霸。

  更別說,還有其他那些大大小小的武學勢力以及虎視眈眈的五國。

  要是合力對魏國朝堂發難,他們根本就沒有抵擋的可能。
    如今的天下都是武學勢力在上,皇家王室在下。

  太子殿下挑戰的,可是天下的秩序啊。

  說捅了馬蜂窩都是輕的。

  可惜,事已至此,他再說什麽都晚了。

  “太子殿下,還是太過年輕氣盛了。”

  ……

  魏國皇宮,乾清宮,早朝開始。

  晨曦透過琉璃瓦屋頂灑落在鋪滿“金磚”的殿內。

  趙弘明作為當朝太子,攝政治國。

  他坐在龍椅旁,眼神嚴肅,審視著下方的朝臣。

  年輕的臉龐上透著一股威嚴之氣,目光中充滿了果決。

  作為武夫的他身姿挺拔,全身氣血汪洋如海,宛如一個火爐。

  稍微靠近,就能感受陣陣暖意。

  在這十月天裡,依舊穿著單薄。

  “各位大臣,今日可有事稟報?”趙弘明溫和而堅定地問道,他的聲音在殿內回蕩,充滿了權威。

  下方的一列大臣們紛紛向前。

  工部尚書陳謀首先發言道:“殿下,臣最近動員了一些民夫,已經將大梁城外的大堤都加固了一遍,並派了民兵巡防。現如今,浞河大堤已經無礙。受災的民眾也已及時得了救濟。”

  趙弘明點了點頭道:“陳大人做得很好,辛苦了。”

  “這都是微臣應盡之意。”

  說完陳謀便退了回去。

  就在這時,中書左丞洪道文站了出來問道:“殿下,微臣聽聞您前些日子進攻正一門,並且派大軍控制了正一門,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

  趙弘明一聽,就知道正事來了,當即打起了精神,他點頭說道:“是有此事。”

  中書左丞洪道文聽到趙弘明的承認之後,立刻跪了下來說道:“我大魏社稷危矣。望殿下盡早的從正一門上撤軍,現在還有回旋的余地。”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出現了一絲嘩然,紛議論起來。

  他們都在朝堂上呆了許久,知道洪道文話中之意。

  正一門在魏國存在兩百多年,與魏國幾乎同壽,實力雄厚。

  趙弘明這番對正一門大動乾戈,即使得到一時之勝,也是無異於老壽星吃砒霜。

  正如洪道文所言,大魏社稷很是危險。

  站在龍台上的高延士揮動手中的長鞭,發出清脆的炸響:“肅清!”

  喧嘩的大堂之上,頓時安靜了下來。

  洪道文乃是建安朝的左丞相,在魏國的朝廷上位高權重。

  緊隨他之後,一個文官打扮的上前一步,目光透露出深深的憂慮:“臣附議。正一門只是山門在此,但其門下弟子無數,散落天下,若是一招不甚,真可動搖魏國之國本。微臣也望殿下盡早從正一門撤軍。”

  趙弘明環視大殿其他臣子說道:“還有其他大臣也這麽認為嗎?”

  “臣附議!”

  “臣附議!”

  “……”

  趙弘明說完之後,又陸陸續續有三五個臣子站了出來,表示支持洪道文的觀點。

  他眼神微眯著,注視著朝堂其他大臣的表現。

  中書右丞蕭伯齡目光低垂著,好似在沉思的樣子。

  原是正一門弟子的幾位官員,則一言不發。

  趙弘明神魂敏銳,從他們身上捕捉到了一絲幸災樂禍。

  中書左丞洪道文緊接著,苦苦勸說道:“殿下,如今之天下,是武學勢力與皇族王室共治天下,武學勢力在上,皇族王室在下,此乃亙古不變之真理。殿下這般行徑,無疑於挑戰於自古以來之至理。一時不慎,便是粉身碎骨。還望殿下能夠及早收手,還為時不晚。”

  “自古以來,便對嗎?”趙弘明笑著說道。

  洪道文一愣,馬上反駁道:“至理自然是對的。兩百多年下來若是錯了,也不會運行至今。”

  趙弘明沒有和洪道文辯經的想法,直接問道:“那依照洪大人,本宮接下來應該如何呢?”

  “回稟殿下。依微臣看,殿下應首先將大軍從正一門撤下,然後向正一門承諾,以後每年上繳的願石等財物增加一成,以平息其怒。等殿下登基後,再下罪己詔,平複魏國武學勢力之看法,不讓其他諸國找到口實。如此依微臣看,此危機便可化解了。”

  趙弘明聽完這話,怒極反笑道:“這就是洪大人的辦法?”

  “是。”中書左丞洪道文抬頭直視著趙弘明說道:“微臣知道殿下修為高強,但殿下修為再高,一人能抵得過天下悠悠眾武夫?”

  “能!”趙弘明斬釘截鐵的說道。

  “……”

  “只是給本宮足夠的時間,本宮便能做到。”

  在趙弘明看來,一人能抵不過天下,還是實力不足的緣故。

  只要實力達到至高,便可鎮壓天下。

  而趙弘明擁有【天道酬勤】武學面板,達到這一步並非不可能。

  甚至在趙弘明看來,距離這一步已經沒有多遠了。

  但是他的一番實話,並沒有引來洪道文的肯定,反而讓他露出了幾分不屑之色。

  洪道文說道:“殿下有此志向固然是好的,但眼下這一關我們該如何度過?不說別的,就是面對接下裡可能的武夫動亂,大魏的國庫便都有些吃緊了。”

  趙弘明看到了戶部尚書說道:“古大人,你來說下吧。”

  洪道文等一些臣子有些不解。

  戶部尚書古啟泰站出解釋道:“諸位大人,昨天殿下已經上繳國庫相當於十幾年稅收的財物,眼下大魏國庫尚且充裕。”

  “嘩……”

  昨天趙弘明上繳國庫之事只有部分人知道,洪道文等一眾大臣都不知情,此時朝堂大臣聽到了這樣的話,紛紛露出驚容。

  一直沉思的蕭伯齡也是忍不住抬起頭來,看向了趙弘明,眼神中充滿驚訝。

  “洪大人覺得如何?”

  中書左丞洪道文顯然沒有預料到這一處,他接著說道:“就算國庫充裕,難道就能對付的了正一門的眾多武夫嗎?”

  “報!正一門畢門主特派使者前來傳話,說感謝殿下為其門中除去不肖之徒。為回報殿下之恩,特允許殿下每月派一萬魏武卒進宗門修煉,這是正一門的掌門玉令。”

  就在這時,有侍衛走進大殿中,高聲說道。

  中書左丞洪道文登時臉色一僵,大殿上變得落針可聞。(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