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沒有瓶頸》第283章 遠交近攻之謀
  趙弘明如今的變化以及種種舉動,讓齊、趙兩國都感到惶恐不安。

  尤其是跟趙弘明交手很多次的趙國,前些年因為上黨郡栽了一個大跟頭。

  哪怕是三年的時間過去了,仍沒有緩過勁來。

  在這樣的前提下,趙國的朝廷與武學勢力出奇的團結。

  他們可都知道,趙弘明不僅武功蓋世,更有著深不可測的智謀和野心。

  魏國國境內的武學勢力在趙弘明打壓下都已經分崩離析,再也不複當年的榮光。

  就是新吞並下的韓國其境內的武學勢力也是如此。

  倘若他們被魏國所滅,那麽毫無疑問在魏國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不僅是趙國,齊國的武學勢力也都反應了過來。

  他們擔心趙弘明會借助自己的強大實力,攻佔他們。

  於是,兩國都在暗中增加實力,防范魏國。

  相比於齊、趙兩國還有些掙扎的空間,楚國現在卻是亂作了一團。

  楚烈王的屍體被運回郢都,經過禦醫們排查後,一致認為是楚烈王“膽被嚇破”而死。

  雖然這一消息被楚國的臣子們有意掩蓋,並扶持楚烈王的兒子熊啟為楚幽王,試圖掩蓋。

  但是一些風聲在有心人的傳播下,還是傳到了民間。

  楚人對楚國王室便是失望不已,有了離心離德之象。

  在這樣的基礎下,楚國朝中的一些野心家便開始暗中行動另有心思。

  加上赤河宮海潮生的死,楚國其他的武學勢力也都蠢蠢欲動起來。

  楚國國內頓時暗波洶湧,亂象紛呈,已經抽不出來精力用來防范魏國。

  在十萬魏武卒抵擋了魏楚邊境後,遵守了楚烈王的諾言,割讓了十座城池,沒有任何反抗。

  時光荏苒,轉眼四個月過去,秋風漸起,田野一片金黃。

  此時魏國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齊聚一堂,將目光聚焦在趙弘明身上。

  “陛下,楚國近年來國力逐漸增強對我魏國已構成嚴重威脅。現在楚王駕崩,新王即位,其國內正是混亂的時候。”受到趙弘明暗示的岑修率先站出來,聲音宏亮地說道:“臣以為,此時正是攻打楚國的最佳時機,臣願為先鋒。”

  他的話立刻引起了其他將領的附和。

  在魏國尚未崛起之時,楚國接連對魏國用兵,進犯魏國的邊境,甚至還暗殺過魏國的昔日太子。

  從某種程度上說,兩國之間的仇恨已深,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
  而且楚國地勢險要,資源豐富,一旦攻下楚國,魏國的疆域和實力都將大增,遠不是攻下韓國所能比的。

  然而,一些文官卻持不同意見。

  他們認為,楚國乃是大國,疆域博大,想要覆滅楚國的話,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若是持續的時間長了,一旦陷了進去,說不定容易陷入泥沼中,打斷魏國的如今不斷上升的勢頭。

  趙弘明坐在大殿的龍椅上,聽著百官的爭論,面色沉靜。

  “兩位丞相意下如何?”片刻後,他將目光轉向了李俚與蕭伯齡兩人,他知道這位丞相在朝堂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某種程度上說,兩人的態度所代表著的就是朝堂其他臣子的看法。

  “陛下。”蕭伯齡上前一步,恭聲說道:“攻打楚國是必要的,但楚國有著不俗的實力,我們怕是不能隨一時拿下。”

  他頓了一頓,繼續說道:“不如先派遣使者前往楚國進行斡旋,試探他們的虛實和意圖,我們先攻齊國。齊國比楚國國力要弱小,況且現在引了蠻人,乃是犯了天下的忌諱,我們魏國要攻打的話,也更有底氣一些。”

  李俚說道:“陛下已經得了楚國十座城池,理應消化這十座城池為我大魏所用,臣以為此時不宜再興兵戈。”

  兩人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分別得到了不少朝廷官員的支持,並且相互爭論起來,一時沒有了結論。

  趙弘明眉頭一挑。

  就在兩撥人爭論不休之際,朝廷的大臣范且出列,他深鞠一躬,然後挺直腰板,聲音洪亮地說道:“陛下,諸位同僚,臣有一言。”范且清了清嗓子說道:“臣以為,蕭丞相之言有些不妥。”

  蕭伯齡臉色不逾道:“那范大人認為是李丞相說得對了?”

  “非也,李丞相所言有些道理,但還是太過保守了一些。”

  趙弘明臉上頓時有了幾分興趣,示意范且繼續說下去。

  范且抱了抱拳,繼續道:“齊國離魏國這麽遠,中間隔著趙國,要是出去的兵馬少了,拿不下齊國,反而減弱陛下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魏國威信。”

  “要是出去的兵馬多了,就算一帆風順地把齊國打敗,也會讓趙國撿便宜。”

  “我替陛下著想,最好是一面跟齊國、楚國交好,一面去打趙國。距離遠的國家既然跟我們有了來往,就不會去管跟他們不相乾的事情。把趙國打下來,就能夠擴張魏國的地盤,打下一寸土地就是一寸,一尺就是一尺。”

  “等把趙國兼並之後,齊國和楚國就不再是問題了,正好也消化了楚國割讓的十城。以陛下和神魔兵刃的實力,天下應該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阻攔陛下,但飯總要一口口吃,陛下只有一人,不能萬事親力親為,這才是個最妥當的法子。”

  范且的話音剛落,朝堂上頓時響起了一片議論之聲。

  不得不說,范且的提出的建議乃是‘遠交近攻’的謀略,是一個既穩妥又高效的策略,正中趙弘明的心懷。

  趙弘明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范卿之策確有其獨到之處,既可避免我們四面樹敵、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同時又能集中優勢兵力、迅速取得戰果。不過。”

  趙弘明話鋒一轉,“與遠方的國家結交並非易事,需要派遣得力使者、攜帶厚重禮物、巧妙斡旋方能成功,攻打趙國之前也必須做好籌備,確保萬無一失才可。”

  范且聽後躬身道:“陛下英明!臣願親自出使遠方國家、遊說他們與我國結盟,同時也可協助大王籌劃攻打趙國之事,確保戰爭順利進行。”

  趙弘明點頭表示讚許道:“好!那就依范卿所言,實施這一策略吧!你與張愛卿一同出使兩國,分別先穩住齊、楚兩國!然後吳將軍等人,準備率軍攻趙吧。”

  “遵命!”朝堂上的張義與范且一同站出來,恭敬的應下。

  在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後,朝堂上的百官確定接下來,魏國的戰略方向,開始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

  魏國經過周密的準備,終於在這個秋收之前,悍然對趙國發起了進攻。(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