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沒有瓶頸》第300章 四海歸一,凝練天下氣運
  “都處理完了吧?”

  禦書房中,趙弘明見高延士走了進來,抬頭問道。

  高延士躬身說道:“回稟陛下,都處理完了。韓王、趙王和齊王是染風寒而死,他們的太子及後裔則悲痛萬分,不願苟活,跟著他們的先王自縊了。”

  “都是有骨氣的人啊。”趙弘明一邊批閱著手裡的奏折,一邊頭也不抬的說道:“這些人到底都是一國之君,理當厚葬。在大梁外選一塊風水寶地吧。”

  “是,陛下。”

  “等這些先王陵墓建好,再從原來五國的貴族中遷一些貴族過來,讓他們世代守陵。”趙弘明批閱完一份奏章,放了下來:“具體要遷動哪些貴族,你去找兩位丞相商量。”

  在一統五國之後,趙弘明深知五國貴族勢力根深蒂固,若不嚴加防范,這些舊貴族很可能會依托宗族勢力“死灰複燃”,對他大魏的統治構成威脅。

  因此,他必須削弱分化這些貴族勢力。

  守陵就是一個很好的手段。

  如今將各個末代王陵放在大梁城外,他就可以下令強迫五國貴族遷徙到大梁。

  這樣一來,就能將貴族們從他們的家族和封地中剝離出來,讓他們失去原有的勢力和影響力。

  同時,還能將這些貴族被置於朝廷的嚴密監視之下,避免有異心。

  至於那些不願或不能前往大梁的貴族,趙弘明則會將他們遷徙到邊遠地區。

  這些地區大多環境惡劣、資源匱乏,那些諸國貴族估計也掀不起什麽風浪。

  高延士跟在趙弘明身邊多年,深諳朝堂上的一些政治規則,知曉趙弘明的打算,連忙低頭稱是。

  不用多說,便去處置起來。

  後續發展也如趙弘明所預料的那樣,這些措施的實施對五國貴族勢力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他們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家族和封地,失去了原有的勢力和地位,許多貴族對此深感不滿和無奈,但也無力改變現狀。

  趙弘明這一系列的手段,成功地分化了五國貴族勢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五國貴族的反抗意識必然會逐漸減弱,魏國後續定然會穩定許多。

  這時,魏國趙氏宗正開始頻繁的拜見他。

  自從他一統天下之後,宗正三番五次的覲見,要求擴建宗廟皇陵,並且還說動了太上皇趙傭煦以及一些朝廷大臣,接連勸說。

  趙弘明這才發現,如今魏國趙氏權力不可控的膨脹起來,而這宗廟就是征兆。

  宗正怕是想通過宗廟的形式凝煉魏國趙氏,在他身上套上一個道德的枷鎖,與魏國趙氏緊緊綁在一起,進一步增加他們宗族之前的影響力。

  不過,趙弘明倒也不是很擔心。

  這些在他眼裡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小道。

  如今的魏國趙氏還被國運壓製著,族中子弟並沒有多少以下犯上的能力,不是朝堂那些文官武將的對手。

  更別說趙弘明還有幾百年的壽命,對於這些宗親來說幾乎與“長生”無異,足以壓住這些人的蠢蠢欲動。

  話說回來,趙弘明現如今能有這樣的局面,也離不開魏國趙氏歷代先祖打下的基礎。

  若直接拒絕的話,未免有些數典忘祖了。

  綜合考慮之下,他並沒有在宗廟一事多加阻攔,決定遵從宗正的意思,將魏國趙氏的宗廟進行擴建,以表達對先祖的崇敬之情。

  擴建工程進行得十分浩大,趙弘明親自監工,盡心盡力。

  經過數月的精心施工,宗廟的面積擴大了一倍,氣勢恢宏,頗有天下第一宗廟的派頭。

  在宗廟擴建完工之後,宗正又遵從祖訓將初代王的屍身移至地面,供奉於宗廟之中,享受後代的香火。

  望著宗廟上供奉著的初代王屍身,趙弘明的眉頭不由的皺了起來。

  他對一旁的宗正開口問道:“為何將祖宗的屍體從地下搬出來,而不設陵,讓祖宗入土為安?”

  “臣也不知。”宗正搖了搖頭說道:“這是一條自古以來的祖訓,乃是初代王親自交代,要將他的屍身供奉在宗廟中,不得埋入皇陵。”

  “祖訓?”趙弘明心中呢喃。

  他看向宗廟中的初代王的屍身,並沒有任何腐爛的跡象。

  不僅如此,他全身上下皮膚竟還有幾分紅潤之色,看上去就像是睡著了一般。

  趙弘明知道初代王身前乃是武膽九品的武夫,一身修為高絕,氣血旺盛無比,肉身比一般的凡夫俗子要更加強大。

  但死後這麽多年,還能保持這樣的狀態也是讓他有些吃驚。

  聯想到當年第一次祭拜的時候出現的場景。

  不知道為什麽,趙弘明總有不好的預感。

  時間匆匆,歲月悠悠。

  不知不覺,一年的時間眨眼即過。

  這段時間裡,趙弘明在一統五國之後勵精圖治,梳理政務。

  在與諸多朝著大臣的商討之後,他最終將天下疆域劃分為三十六郡,交由魏國朝堂直接管轄。

  沒想到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天下的震動。

  各大武學勢力,無論是久負盛名的門派還是隱世高人的家族,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們都熟知趙弘明對武學勢力的態度,早在魏國沒有一統之前,魏國境內的武學勢力就已經被收歸於朝堂。

  很多武學勢力直接因此而分崩離析,徹底消亡。

  五國的諸多武學勢力,也擔憂自己的武學傳承和家族利益會受到損害,於是紛紛聯合起來,意圖反抗趙弘明的統治。

  才平定的天下,又再次動蕩起來。

  然而,趙弘明並非那些凡夫俗王。

  他早已料到會有這一天,因此提前做好了準備。

  魏國麾下的魏武卒,在他有意培養下整體實力開始不斷增長,跟以往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在趙弘明的命令下,魏武卒無情地鎮壓了各大武學勢力的反抗。

  加上魏國朝堂收編了許多數一數二的武學勢力,其他五國的遺留下來的武學勢力和世家都不是魏國朝堂的對手。

  凡是不滿,反抗的都被盡數屠戮。

  一時間,江湖上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同時,為了徹底斷絕後患,趙弘明決定收繳天下的武學功法。

  他下令,讓全天下各地武學功法都必須上交到魏國大梁,由朝廷統一保管和傳授。

  這一命令對各大武學勢力而言是簡直就是晴天霹靂,釜底抽薪。

  他們知道,一旦武學功法被收繳,他們的實力將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從此一蹶不振。

  許多人加入他們的武學勢力,就是奔著功法和修煉去的。

  若武學功法都被拿去,並且朝堂還能傳授對應的武學,那麽他們這些武學勢力都將變得名存實亡。

  一石激起千層浪。
    然而趙弘明的決心已定,沒有任何人能夠改變。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在趙弘明的強大意志下,魏武卒所向披靡,一路橫推。

  各大武學勢力雖然心有不甘,但在魏武卒的威逼下,不得不將自家的武學功法上交。

  一時間,魏國大梁成為了天下武學的匯聚之地。

  面對越來越多的武學,加上已經收繳的各國皇族的私藏,原來魏國的藏武樓已經沒有辦法滿足。

  趙弘明便順勢修建了皇家武庫,並設立太學,對天下人開放,允許有志之士加入朝廷後習練武學。

  這一舉措既能夠增強朝廷的實力,又能夠籠絡人心,可謂一舉兩得。

  在此消彼長之下,經過兩年的動亂,那些武學勢力終於意識到大勢已去,不得不選擇歸順於魏國朝廷。

  整座天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漸趨於穩定。

  直到此刻,趙弘明終於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武學修煉上了。

  在魏國皇宮深處的練功房中,趙弘明正閉目凝神,全身心地沉浸在武學的世界裡。

  四周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只有他身上的氣息在不斷地起伏變化。

  這五六年的時間,趙弘明的武學修為再一次突破了瓶頸,達到了造化四品的境界。

  到了這一步,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武道進步之艱難。

  趙弘明意識一動,看了眼【天道酬勤】武學面板。

  上面顯示他要進一步突破所需要的經驗值已經到了一個極大的數字,沒有十幾年的時間,不會有任何的緊張。

  按照這樣的速度突破,接下來再突破可能需要百年多的時間。

  並且戰力上並沒有多大的提升和變化。

  趙弘明隱隱之中,察覺出來,他已經快觸摸到了這座天下武道的極限。

  經過長時間的苦修,他的實力也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很難很難。

  可以試試凝練其他幾國的傳國玉璽了。

  傳國玉璽,一國之象征,蘊含著深厚的國運。

  趙弘明知道如果,將這些玉璽一一煉化,他差不多會將全天下的國運凝聚於一體。

  “魏國初代王留下的祖訓中,有提及國運可長生,而我在殷國的古墓中看到的卻是國運不可長生,兩者相互矛盾。”

  “再看我祭拜初代王時,產生的國運異常,顯然這國運中大有隱秘。”

  趙弘明在得到其他各國傳國玉璽,並沒有立即祭煉,就是出於這種擔憂。

  現在四五年下來,他的修為已經漸漸觸碰到了這座天下的極限,加上神魔兵刃,足以應付各種突發情況,可以試試了。

  趙弘明大袖一揮。

  三道清光閃過。

  在他的面前,擺放著尚未凝練的楚、趙、齊三國的傳國玉璽。

  這些玉璽各自散發著不同的氣息,有的沉穩厚重,有的凌厲如鋒,有的則內斂無奇。

  趙弘明對這些玉璽的煉化法門都已經爛熟於心,深吸一口氣,開始了一一煉化。

  他首先拿起楚國的傳國玉璽,一手掐訣,催動體內的真意,按照楚國的凝練之法,開始祭煉。

  只見一道道璀璨的光芒從趙弘明的掌心湧出,緩緩注入到玉璽之中。

  隨著光芒的注入,玉璽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原本散亂的氣息逐漸變得凝練起來。

  趙弘明的意識被拔高,看到了楚國廣闊的山河,上面一縷縷國運開始朝著他的身上聚集。

  轟!
  一聲悶響。

  在趙弘明的注視下,楚國的山河與魏國的山河連接在了一起。

  下一刻,熟悉的下墜感襲來。

  楚國的傳國玉璽被四方古印所熔煉。

  趙弘明並沒有停下手中的動作,接下來是趙國的傳國玉璽。

  他小心翼翼地催動真意,擯棄雜念,祭煉起來。

  趙國的傳國玉璽在他手中浮浮沉沉,宛如一道碧綠的火焰在跳動。

  在恍惚間,與祭煉楚國玉璽同樣的一幕出現。

  最後是齊國的傳國玉璽。

  這枚玉璽看上去平平無奇,但趙弘明不敢大意。

  他全神貫注地催動真意,認真祭煉。

  經過一番艱苦的煉化,趙弘明終於齊國的傳國玉璽也一並祭煉成功。

  砰的一聲。

  在趙弘明的注視下,齊國的傳國玉璽鑽入趙弘明的胸口中,與四方古印融為了一體。

  就在著四方古印與齊國傳國玉璽融合之後,一股強大無匹的氣息瞬間爆發出來。

  整個皇宮都在這股氣息的籠罩下顫抖起來。

  趙弘明感到自己的心臟也仿佛要跳出胸膛一般。

  全天下的國運都被凝練到了這四方古印之中,雕刻在四方古印中“壽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盡數點亮。

  他清晰的感知到,這枚古印像是一尊遠古的神靈在蘇醒了一般。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趙弘明感覺六國的傳國玉璽就是從這枚古印身上剝離而出,此事得到了補全。

  轟!
  四方古印宛如真龍一般從趙弘明的胸膛衝出來,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從天地湧來,仿佛要將他整個人壓垮。

  他的臉色變得蒼白,汗水如雨下,身體也在微微顫抖。

  他明白,這是因為他已經將整個天下的國運凝聚於一身,這份重任幾乎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

  就在這個時候,趙弘明隱約聽到了陣陣龍吟。

  他的體內忽然有三道龍氣湧動,替他抵擋著這龐大的國運力量,讓他全身一輕,好似從泥沼中掙脫了出來。

  就在趙弘明努力穩住身形,想要適應這份壓力的時候,宗廟中突然傳來了一陣異動。

  死去多年的初代王——趙玄成,緩緩睜開了眼睛。(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