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詭異序列:從國術開始長生》259.第257章 先秦練氣士,江遊傳道
  第257章 先秦練氣士,江遊傳道
  江遊隨著人群走入城門,剛一進門,一道明媚的朝陽就灑在他的臉上,晃的他眼睛一眯,就看到此時的天空已經改變,一改灰界中暗紅陰沉的樣子,呈現出靛青色,空中還有幾多白雲飄浮,初升的太陽在鱗次櫛比的屋簷上露出一角。

  金黃的陽光灑在空蕩蕩的街道上,街道最靠外的木門嘎吱一聲打開,走出一個敞胸露懷的中年男人,走到門口打了一個呵欠,然後美美的伸了一個懶腰。

  左邊斜對面的閣樓上,雕花木窗打開,露出一個還未梳妝的嬌豔婦人的臉。

  右後邊,一個睡眼惺忪的童子捧著木盆出來,將木盆中的汙水潑到門邊的樹坑。

  汙水飛濺,這個好濺在街道上牽著大黃牛的老頭布鞋面上,氣的老頭大罵,童子揉了揉眼睛,端著木盆連忙跑了進去。

  江遊身後的眾人從他的身邊走過,進入到街道,冷清的街道頓時就變的喧鬧起來,吆喝聲混雜著動物的叫聲此起彼伏,腳上帶起的塵土飛揚,被著金黃的陽光一照,如夢似幻。

  江遊口中喃喃道:“這是改玩角色扮演了?但這和史書上記載的秦朝也不一樣啊,當時的生產力就這麽發達了?”

  江遊回頭看向城外,城外果然也改天換地,彌漫的灰霧變成了青色的霧靄,兩邊是鬱鬱蔥蔥的樹林,中間夾著一條蜿蜒的黃土路。

  就在江遊在城門洞中停留的時候,恢復如初的神識看到身後有一隻手抓向自己的肩膀。

  江遊身子微微一側,躲開的同時轉身,面前站著的正是之前在城牆上對自己喊話的青年男子。

  那男子狐疑的看著江遊,對江遊一同盤問,詢問他為何如此怪異穿著打扮,身上有沒有路引,到城裡來是做什麽的,身後背著的石頭是什麽東西。

  江遊一直沒有吭聲,心中想著這裡究竟又是一個什麽局,自己應當如何破解。

  那男人看江遊不說話,一手就抓向江遊的衣領,要把他帶到一旁的房間中仔細盤問。

  江遊腦中思考了半天,也沒有想出頭緒,便決定先靜觀其變。

  身子一側,閃過抓來的大手,笑道:“我跟你走便是,何必拉扯?”

  那男子也是在軍中練過拳腳的,看到江遊如此輕松的就把自己的手閃過去,頓時警惕起來,大喝一聲,右手已經按在了腰間別的劍柄上。

  隨著男子的大喝,兩邊頓時來了一群手持長矛的黑甲兵,把江遊圍在中間,江遊還是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絲毫不見緊張,這種神情也更讓年輕男子緊張,這人當真是個狂徒!

  就在他要拔劍動手的時候。

  “住手!”

  一聲大喝從身後傳來,緊接著一個中年男子分開甲兵而來,先是仔細的端詳了一番江遊,然後突然拱手,“先生是為十二金人朝仙會而來的海外練氣士吧!”

  “十二金人?”

  江遊一聽,頓時明白了自己先前在灰霧中看到的那巨大的黑影是什麽東西。

  十二金人的傳說,在後世眾說紛紜,一共有三個版本:一是指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防止人民反抗而盡收天下之兵所鑄成之十二個大銅人像。

  二是說秦始皇為了鎮壓天地龍氣,把大禹的九鼎溶了鑄造金人。

  三是秦始皇手天下兵再加九鼎熔鑄十二金人,在鹹陽宮布置成陣法,牽引日月星辰的精華,助秦始皇長生不老。

  這三個傳說一個比一個離譜,後世還是主要采納於史記中的第一種說法。

  《史記》記載:“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江遊以前就是這樣認為的,但此時再見到了灰界中的十二金人牽引星光和此時說的朝仙會,它感覺真像更偏向於最離譜的第三種!

  往往最離譜的答案就是事實的真相啊!
  江遊知曉了城中竟然在舉辦十二金人朝天會,就順著對方的話茬說。

  那人聽到江遊親口承認後,態度立刻就諂媚了許多,秦皇長久以來追尋長生之道,甚至不惜消耗重金派出方士徐福,帶著童男童女遠赴仙山,為他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朝野上下無一人敢對此有所微詞,所謂上行下效,秦皇如此作為,連帶著下面的人也對求玄問道,練氣吐納之事極為熱衷,練氣士的地位也一下子變的炙手可熱,成為城中的朱門繡戶的座上賓。

  前一段時間,派出去尋找仙丹的徐福竟然還真的回來了,聲稱是為始皇找到了萬壽長生仙丹,但這仙丹裝在一方紫金木匣之中,輕起之下,會泄漏仙氣,必需讓大量的練氣士組成大陣,念了青詞,祭了天之後,才能打開服用。

  始皇聽罷之後,大手一揮,召集天下練氣士,覲見鹹陽。

  這些練氣士,練氣士均是方外之人,不在綱常之中,常有怪異打扮,作驚人之舉,江遊這現代的裝束放在那群人中也是尋常,這男人之前早就在城頭上看到江遊,故意讓手下對他進行試探,看他是不是鄉野狂徒,得了消息,來此騙吃騙喝的。

  但江遊的氣度非凡,就甲士的包圍之下,依舊視作等閑,這種睥睨的氣勢可不是能裝出來的,男人也是久經戰陣,是見過世面的,當即就知道江遊本事不小,趕緊過來落人情。

  江遊和這男子說了幾句話,就基本把事情的裡裡外外搞清楚了,心中覺得好笑,這天底下的公人怎麽都是一副德行,現實的和幾千年之前也沒有多少區別。

  城中特意為覲見的練氣士準備了驛館,江遊跟著幾人走過去,一路上左顧右盼,好奇的看著這秦朝時期的鹹陽城。

  這個動作落在那男子眼中,就成了江遊久在山林中修行,依然不曉事道變化的佐證,就更加陪著小心了,心中想著,此人別看年紀不大,說不定就是一個練氣有成的老翁。

  驛館和後世的政府招待所差不多,雖然不是很奢華,但勝在乾淨整潔,環境清幽,江遊進來後,單獨給他開了一間小院。

  之後,那男子帶來一個名冊,讓江遊做登記,江遊抄起刻刀,歪七扭八的在竹簡上寫下自己名字的小篆,寫完之後,江遊也看了看登記上的其他人名,想看看有沒有認識的,發現都是一些聽都沒有聽過的人名。

  登記之後,男子告知江遊十二金人朝仙會定在三日之後,到時候會有專人來接他們,這幾日可以在鹹陽城轉一轉,如果需要與人帶路和介紹的話,他隨時候命。

  江遊笑著將這人打發掉了。

  此人剛一走,江遊的房門就被敲響,原來是同在此地居住,早幾日來的練氣士,見到有新人加入,邀請他加入他們的交流會。

  江遊想著這裡不過是灰界中始皇地宮搞出來的花樣,而且這些都是一些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姓名的無名小卒,應該也沒什麽好交流的。

  但江遊轉念一想,先秦練氣士在後世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面紗,此時還有道教,佛教。練氣士算是最古老的存在了。

  想到這裡,江遊臉上就掛起微笑,起身去開門,門外站著一個禿頂的中年男人,兩道胡須耷拉在嘴唇邊上,又稀又疏,身材乾瘦矮小,有一種滑稽的喜感。

  “你好呀,我是江遊,你是誰?”

  江遊也不去學古人文鄒鄒的話語,直接用現代的語法交流,直接讓來人呆住了。

  那人愣了一下神,連忙道:“在下葛雲。見過江遊先生!”

  “我可不是什麽先生,叫我江遊即可!”

  先生最早的意思是先出生的人,後來因為我們民族有祖先崇拜,對年紀比自己大的人都有一份崇敬之情,所以先生就演化出一種尊稱了,與其對應的是後生,江遊不想被被古人稱自己為先生,又不能說自己是後生,乾脆就直接叫名字算了。

  但這一行為直接被這葛雲當作江遊萬物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唯一,無分你我,已然是天人合一的境界,頓時升起了敬佩之情。

  熱情的拉著江遊就往他們的交流會走,當然了,人家不叫這個名字,正經的說法是太素道會。

  江遊跟著葛雲進入一間小院,這裡同時也是葛雲的下榻之處,江遊一進來,就發現裡面的人還不少,一共有七八個之多。

  秦朝的時候還沒有胡凳,大家都是坐在地板上,之所以不說是跪坐,主要是這些人坐的都很放松,有一腿伸直,一腿半蜷,身子後仰用手撐住的,有斜靠牆壁的,有附身在案,一手撐頭的,更有乾脆直接躺平的。
    穿著打扮走的是oversize加簡約的風格,露膚度還挺高,和披了幾塊爛布在身上也沒什麽區別。

  江遊看著這些練氣士之後,原本一直高大神秘的形象頓時坍塌。

  這些人真的不是古代的殺馬特非主流嗎?嗯?好像他們還真是非主流!
  葛雲把江遊拉入房間,熱情的把江遊介紹給眾人,江遊一一聽過這些人的名字,腦海中都沒有印象。

  他們看到江遊的打扮,就知道江遊和他們都是同道中人,對江遊的加入很是歡迎。

  大家先是閑聊了幾句,就在江遊的刻意引導下,交流起各自的修煉心得起來。

  江遊聽了之後才知道,他們也是有道可依的,主要依循的是赤松子,廣成子的口口相傳,然後是借鑒了聖人典籍。

  基本就是拿出來一句話就能修煉,比如說,黃帝內經開篇有句話,就定下了練氣的基調,“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這句話真的只是字面上的意思,練氣時心境要安閑舒適,無所執著,真氣自然勃發。

  江遊覺得也就是先秦的時候靈氣充沛,才能如此輕松的練氣,可惜此處的靈氣沒有恢復到先秦之時,不然也能讓江遊感受一下,老祖宗過的是怎樣的好日子。

  再之後,就是老莊的經典。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又說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

  先秦的時候練氣,就是這麽簡單,就是這麽無門檻,只需要簡單的凝神靜坐,真氣自生!
  江遊聽完後直嘬牙花子,這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啊。

  就在眾人把自己的方法和心得都說出的時候,輪到江遊說了。

  江遊稍稍想了一下,決定還是不要因為此地是始皇地宮營造出來的幻境,就隨便糊弄這些先賢,把自己的態度端正好,認真的訴說起來。

  “各位所說的都是靈氣充沛情況下的方法,但不巧,我居住的地方靈氣很少,各位的方法到了我那邊,恐怕就都不適用了。”

  “哦?還有這種地方,那江遊,你為何不搬到其他地方居住呢?”

  “家鄉難舍,故土難離!”

  江遊找出一個還差不多的理由,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繼續往下說道:“所以我就找出了一個適用於在靈氣稀薄的地方練氣的辦法,各位也可以聽一聽,或許日後會有用上的地方!”

  “妙極,妙極,請說!”

  這些先秦練氣士,交流會已經開了幾次了,就他們這麽簡單的練氣方法,哪有那麽多可交流的?幾句話就沒話可講了,所以一直希望有新人加入,帶來新的角度,新的思考,新的思想。

  這次碰到江遊有一套自己的練氣方法,立刻都精神抖擻起來,兩眼放出精光,聚精會神的傾聽。

  “我是以自身為鼎爐,以意念為火,以呼吸為風,以真氣為藥,在自己體內煉出一顆內丹來。”

  江遊沒有說自己的一起長生功,一起長生功沒有固定的修煉法門,全靠修煉者的創造發揮和機緣造化,上限極高,下限也極低,說了也沒有用,他說的是後世的金丹氣功。

  雖然他沒有修煉過,但基本的理念還是知道的。

  這些人的雖然練氣的功法簡單,但悟性極高,聽了江遊的話頓時就若有所思起來。

  “金丹也不出五行。萬物生成,因陽而結,因陰而生。

  陰者道之基,陽者盈之始。陽不能獨立,陰不可自生。人民萬類,皆稟一氣。判二儀,從混沌分後,因兆立基,句屈伸達而生,因造化父母成形還本,各歸其根變化也。

  陰陽相奪,法象乃立。坎一離二,從陰歸陽。火一水二,從陽歸陰。水二火一,前者象,後者質,如身內修道之真源。重玄義幽,暗契真理,雙喻鉛汞二陰,水之二也。火性炎上,寄方自守,火之一也。在天地之間,配象五行。在人身田中,心為火藏,在肺下,其數一;腎為水藏,雙居命門,其數二。足明火一水二,為道之祖。悟者修行,神仙不難。”

  江遊說的時候,屋子中鴉雀無聲,眾人聽的如癡如醉,眼中異彩連連。

  “這就完了?後面呢?”

  江遊本來打算說一段就行了,沒想到大家不肯放過他,纏著他繼續講,他們能聽出來,後面一定還有,絕對沒有完。

  江遊無奈,隻好厚顏無恥的當了一次文抄公,繼續往下再念。

  在江遊講的時候,眾人時而歡喜時而皺眉,最離譜的是,在江遊講完之後,當場就有幾人盤膝而坐,不一會就看到有人身上泛出一道金光,兩道白氣從鼻孔中噴出,帶出驚人的熱量,好江遊說的以呼吸為風,以意念為火一摸一樣。

  另一個生出的異象還不一樣,就是面臉紅光,頭頂冒出嫋嫋白氣。

  。。。。。。。。。。

  江遊直接看傻了眼,自己也就是知道一個總綱,具體的修煉辦法,江遊也不懂啊,這就和隻給出一個數學公式,江遊只知道這樣的前人證明的,直接拿來用就行,然後他把這個數學公式給這些人一說,他們直接就能證明出這個公式來,而且用的還是不同的證明方法!
  葛雲哈哈大笑,從打坐中起身,率先對著江遊一拜,“先生傳功之恩,葛雲沒齒難忘,日後願為先生弟子,將先生的學問流傳下去!”

  後世有一個三不朽的說法,說的是立功,立德,立言。

  其中功,德都是一時的,只有立言最為至高,葛雲這句話儼然是願意把江遊當作這套思想的開創者,拜他為祖師,將此言論流傳下去,這在古代已經是最高的禮遇了。

  隨著葛雲一拜,其他練氣士都是齊齊下擺。

  江遊頓感坐蠟,連忙起身把大家都扶起來。

  “各位不必如此,不過是我一家之言,對錯都還不知,流傳之後,不過是讓後人恥笑罷了!”

  “先生過謙了,要是錯的,為何剛才我們均能練出成果來?”

  江遊正和眾人來回推脫著,突然靈光一閃,不是,他們已經從總綱中領悟出修煉功法來了,那我是不是現在就能白嫖了?
  一想到這裡,江遊開口道:“各位,我們這是交流。。。。太素道會,就是為了交流功法的,既然大家都從我剛才說的有所感悟,那不如大家都把自己領悟出來的修煉方法說出來,如果還念著我的情的話,就不要藏私,大家要一起進步嘛!”

  眾人頓時又對他的欽佩再高了一層,人家自己的總綱說出,怕有人領悟的不透徹,接著由頭讓大家交流,當真是做到了神人無功的境界啊!

  “好的,我先來,我葛雲對天起誓,絕不藏私,如違此誓,天誅!”

  葛雲一馬當先,首先做出了表率,把自己的領悟出來的功法說出。

  之後的人也照著葛雲的樣子,先是起誓,然後分享功法。

  江遊聽的如癡如醉,就這麽一會,他就得到了六本上乘的煉氣功法。

  但自己有一氣長生功在,練氣功法對自己用處也不大啊,自己缺的是精神功法,魂魄功法。橫練功法。

  不如借這個機會,好好的薅一把羊毛?
  江遊的眼睛此時不由的已經發出了幽幽賊光!
   茅山賢者服內氣訣
    側臥,右脅著地,微縮兩足,著頭向南面東,兩手握固,傍其頤,閉取內氣,極力開喉咽之,如此七咽一吐氣若病時服氣,一咽兩咽一吐,然後一七咽一吐氣可也;又調息令出入氣勻,準前又咽,都四十咽;乃起坐煉之;豎膝坐,兩手相叉抱膝,閉氣,鼓腹二七或三七,氣滿即吐,更調息,特不得令喘粗,調訖,又閉氣二七或三七一吐氣,使腹調適乃休,或汗出頭足皆熱,此氣遍也,即當飽滿,三關百節,宣通暢適,行之十年登仙,老容返少。

    夫舊經皆存想,恐為煩勞,卻使心意難行,服氣本於胎息,但無思念,自合元化之功。久久行之,當自知其妙矣。仆遊蒙山,遇此賢者,年可五十已下,其精神清朗,頗異於俗。因問,雲貞觀已前遊此山,不道姓名,自稱老夫。仆遂殷勤拜之,蒙授此訣,行之頗甚弘益,妙哉!妙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