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99做汽車巨頭》第872章 美利堅的變局,全面競爭開始
   第872章 美利堅的變局,全面競爭開始

  “曹總,現在不少媒體都在找我確認明年的發射計劃。”

  “有些媒體自己直接就寫了預計啟明星科技2014年的發射次數超過100次。”

  “我覺得這也算是一個宣傳機會,把大概的計劃次數透露出去,應該也沒有什麽關系。”

  趙思宇現在可謂是春風得意。

  作為新晉院士,最近可是有不少媒體采訪他。

  啟明星科技又放出那麽大一個衛星,不僅火爆全國,還火爆全球。

  “今年發射了64次已經給很多人帶來了非常大的刺激了,這要是把我們明年準確的發射計劃給公布出去,估計更多人要跳腳了。”

  曹陽快速權衡了一下這個事情,覺得好像也沒有什麽不能公布的。

  現在公布出去,可以讓啟明星科技從年頭火到年尾。

  不少自媒體看到了啟明星科技的流量之後,不給錢也會幫忙寫各種相關的吹噓文章。

  到時候啟明星科技就真的算是在科技圈出名了。

  就像是後世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人家一文錢都沒有給過華夏的各路自媒體,但是吹捧它們的文章卻是遍地都是。

  這種東西要說沒用吧,可能也確實是沒有什麽用。

  但是要說真的一點沒用,肯定也不是。

  有些無形的東西是非常難量化的,但是影響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比如要是上市的話,就能享受到許多無形的好處,到時候申購數量很值得期待。

  “其他的機構會怎麽樣還不好說,不過美利堅那邊肯定是有不少企業不想看到我們那麽火爆的場景的。”

  在趙思宇眼中,現在能夠配得上跟啟明星科技當對手的,也就是美利堅、北極熊和華夏的航天科技了。

  其他的機構壓根就不需要特別的去關注。

  甚至就是自己關注的那些對手,單單從火箭發射次數上面,也都是沒有辦法跟啟明星科技相提並論的。

  單說火箭技術,啟明星科技除了可回收利用這個技術比較厲害,其他方面的火箭其實談不上多麽的先進。

  啟明星9號也好,MAX也好,本身並沒有使用特別多的新技術。

  但是這就是啟明星科技的厲害之處,人家能夠用成本很低的方式大規模的生產出好用的火箭。

  在全球運力都普遍緊張的情況下,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火箭最主要的用處就是發射衛星,單論衛星本身的生產成本,其實不見得很好。

  只要不是那種特別的偵察衛星之類的,像是星鏈衛星,大規模量產之後成本都能做到幾十萬人民幣。

  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是隨便一家公司都是能夠接受衛星的生產成本的。

  但是在之前,發射火箭的成本是很高的,甚至是你花錢都不一定有機會、有運力給你發射。

  所以很多公司都放棄了打造屬於自己的衛星的想法。

  像是一些物流公司,如果發射衛星的成本不高的話,肯定會考慮自己去發射。

  那樣子對於物流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明顯的,甚至對於股價的刺激作用會更加明顯。

  畢竟不管是什麽公司,對外宣傳有自己的衛星系統,都會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投資者肯定很願意花費這樣子的成本。

  啟明星科技的出現,可以說是給這些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機會。

  “美利堅越是不想看到這樣子的局面,我們就越是要讓它們難受。”

  “按照我們現在的計劃,明年發射火箭的次數肯定是超過100次的,把給歐洲航天局等其他客戶發射的火箭次數也計算上去的話,基本上可以達到120次的水平。”

  “今年我們發射了64次,那我們現在對外宣傳就說明年要發射128次,最終肯定大差不差了。”

  曹陽絕對是很懂宣傳的。

  120次的發射次數雖然很誇張,但是絕對沒有直接翻一番來的更加刺激人。

  所以別看128次只是比120次多了8次,在宣傳上起到的效果也是非常的好的。

  “沒問題,那我等會就把這個消息安排人在官微上進行發布。”

  趙思宇聽了心中大喜,128次,這個宣傳效果,絕對是杠杠的。

  “我先在微博上發一些吧,然後你們再官宣。”

  曹陽可不會浪費自己的影響力。

  像是這種預測的數據,自己發會比啟明星科技官宣要更合適。

  等到自己發布的消息傳開來了,啟明星科技那邊再發一個類似的官宣內容,就顯得進退有余了。

  到時候哪怕是發射次數比128次少一些,也沒有關系。

  ……

  “德米特利,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把接下來的星鏈發射的任務都交給啟明星科技來做?”

  “要不然用我們自己的火箭去發射,成本太高了。”

  “你們又遲遲不把可回收利用的型號給生產出來。”

  作為聯合火箭航天公司的負責人,格羅京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星鏈只是其中的一個項目,他們公司還有大量的其他科研項目。

  雖然星鏈也很重要,但是不能把所有的資金都放在這個項目上,需要盡可能的節約經費。

  北極熊這邊的科研經費,可沒有美利堅那麽多啊。

  就算是美利堅那邊經費充足,人家NASA也承受不住,為了降低成本扶持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起來呢。

  “格羅京,可回收利用火箭要想搞好,還真是沒有那麽簡單。”

  “我們之前是生產的類似航天飛機的可回收利用火箭,但是這種火箭的研發難度非常的高,要實現多次可回收利用,對於各種材料的性能要求也很高。”

  “至於現在公司考慮扶持一些民營企業去搞類似於啟明星9號的火箭,其中大部分的零件都可以搞定,但是跟可回收系統相關的那部分東西,門檻還是很高的。”

  “哪怕是啟明星科技那邊跟我們合作之後,願意轉讓相關的一些技術,或者深入的合作,但是最終我們的生產成本還是比它們高很多。”

  “所以我也是同意星鏈衛星交給啟明星科技來發射。”

  “不過我希望把節約下來的經費放在重型火箭的研發上面,把類似於啟明星科技正在研究的星艦可回收利用火箭給研發出來。”

  德米特利也是一個懂的取舍的人。

  啟明星9號和獵鷹9號都已經大規模的開始發射星鏈衛星了。

  聯合火箭航天公司的同類型火箭卻是遲遲沒有辦法量產。

  按照現在的情況,明年雖然可以進行發射,但是性能大概率達不到競爭對手的水平。

  最關鍵的是他知道公司的經費確實是比較緊張。

  如果繼續把錢花在這個項目上,那麽後面更加重要的項目的經費就會受到影響。

  既然如此,不如乾脆一點,把這個項目停掉,全力去開發重型火箭。

  這方面北極熊還是有技術優勢的。

  就連啟明星科技那邊也是購買了它們的重型火箭發動機技術回去研究,將來啟明星的星艦大概率會使用類似的發動機。

  所以德米特利覺得在這款火箭上面,他們還是有希望完成超越。

  哪怕是超越不了,至少不會被拉的太遠。

  “你能想通就好,我們找啟明星科技利用啟明星9號來發射星鏈衛星,衛星也是它們生產的,整體的成本應該是比我們自己去搞要便宜了一半以上。”

  “到時候節約的經費,全部都可以用來研究重型火箭。”

  看到德米特利沒有太過糾結就同意了自己的提議,格羅京的臉色也是好看了很多。

  很快的,他們就開始跟啟明星科技聯系,溝通衛星發射的事情。

  而美利堅那邊,情況卻是完全不同了。

  “大衛,我已經跟波音的一些董事溝通過了,你們自己的星鏈項目,沒有必要繼續下去。”

  “把這個資金投入到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那邊,大家盡快的把獵鷹重型和更加先進的可重複利用火箭給研發出來,意義會更加的大。”

  格裡芬作為NASA的局長,自然是需要統籌考慮整個美利堅航天工業的發展情況。

  雖然NASA自己已經慢慢的放棄了一些技術的研發,開始往管理方面靠攏。

  但是他肯定還是希望美利堅在這方面能夠取得全球領先的成績。

  結合這段時間啟明星科技的發展情況調查分析結果,格裡芬也是沒有閑著。

  之前他就想要說服波音這家美利堅重要的航空航天企業也加入到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發展步伐之中,但是對方拒絕了。

  現在局面變化很快,格裡芬顯然是找到了更好的方式去說服波音的董事會成員。

  “啟明星科技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星鏈衛星的頻率太高了,我們是一步落後就步步落後了。”

  “董事會都有意向放棄自研星鏈衛星項目,我自然也是沒有意見的。”

  大衛說出這話的時候,長舒了一口氣。

  今年波音可是沒有少在可回收利用火箭上面花錢,但是按照現在的進度,最快也要明年底才能進行首次的發射。

  要到後年才有希望進入到大規模的發射當中。

  但是按照現在的節奏,後年的時候星鏈衛星系統的格局已經完全不同了。

  啟明星科技那邊現在就已經開始組建了第一代的星鏈衛星系統,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那邊預計明年也會開始組建。

  等到後年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哪怕是頭鐵的波音,也開始改變主意了。

  當然了,最關鍵的是董事會那邊已經有人同意了格裡芬的建議,要不然大衛也不敢輕易的同意。

  畢竟錢都已經花出去不少了,現在說停止項目,基本上就意味著之前的投資打水漂了。

  在歐美企業裡頭,這種打水漂的事情,往往都是需要有人站出來承擔責任,不能簡單的一句交學費了就過去了。

  但是現在是NASA出面做工作,放棄這個項目的責任就不需要誰去承擔了。

  正好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把這個項目相關的資源轉到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新項目上面。

  “你能理解這個事情,那就最好不過了。”

  “啟明星科技那邊現在已經官宣明年要發射128次火箭,這幾乎是我們NASA過去五年的發射數量的總和。”

  ‘如果沒有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話,那麽啟明星科技明年將會完成全球70%以上的航天發射任務。’
    “這對我們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也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那邊已經制定了目標,在2015年的時候,要在發射次數上跟啟明星科技持平。”

  “到時候兩家的發射次數可以佔據到全球90%以上,完全顛覆過往的航天格局。”

  格裡芬把自己已經跟相關方討論好的一些規劃跟大衛進行了共享。

  波音不僅在商用客機方面的技術很先進,在航天領域的實力一樣不差。

  甚至波音生產的一些彈道導彈,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產品之一。

  這種情況下,有他們一起參與到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新型火箭項目當中,自然是很有好處的。

  到時候在啟明星科技的星艦項目成功之前,率先的完成同類型火箭的發射,立馬就可以扳回之前的不利局面。

  “可回收利用火箭的出現,確實是完全改變了過往的火箭發射局面。”

  “傳統的火箭除了在少數特殊用途的發射任務當中能夠發揮作用,已經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了。”

  “我相信在波音加入之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發展必然會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大衛對自家公司的技術實力還是非常的有信心的。

  在他看來,NASA和波音,還有其他一系列公司一起投資推動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發展,這鐵定是遠超全球任何一個國家的。

  到時候,大家可以再一次的看到美利堅航天工業的快速發展盛況。

  以前提出來的“太空競賽”的火爆場面,大家又可以再次看到了。

  很快的,搞定了波音之後,相關的信息就正式的對外發布了。

  而這些消息,自然是很快就傳回了華夏。

  “曹總,波音已經放棄了自己搞星鏈項目的計劃了,它們現在也開始投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看來是準備在可回收利用火箭領域讓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跟你們打擂台了。”

  航天科技的錢俊峰第一時間就給曹陽打了個電話。

  雖然啟明星科技不歸航天科技管理,但是這個時候跟美利堅那邊競爭,已經不是企業跟企業之間的競爭了。

  要是啟明星科技敗給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那丟的不僅僅是啟明星科技的臉面,丟的是華夏的臉面。

  同樣的,損失的也是整個華夏的利益。

  這個情況,錢俊峰還是看的很清楚的。

  “波音放棄是必然的事情,之前聽說它們自己要獨立去搞星鏈項目,我就覺得不靠譜。”

  “別看波音在航天領域的技術底蘊很是深厚,但是它們過好日子過習慣了,研發出來的可回收利用火箭,成本不可能很低。”

  “至於它們生產的衛星,動不動就是以億美元為單位的高端偵察衛星。”

  “現在就算是讓它們自己去生產星鏈衛星,頂多也就是把成本降低到以千萬美元為單位。”

  “要是發射幾顆衛星,這個成本也能接受。”

  “但是要發射幾千顆、幾萬顆衛星,這個成本就沒有任何競爭力可言了。”

  曹陽知道前世波音就半途而廢,沒有把自己的星鏈系統搞出來。

  現在這個行業的發展速度變快了,波音就更加不可能那麽快就搞定這方面的東西了。

  啟明星科技這邊2013年發射64次火箭,2014年要發射128次。

  這算是壓垮了波音星鏈項目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對方要是還那麽頭鐵的去搞星鏈項目,曹陽倒是樂見其成。

  花費那麽大的資金到沒有前途的項目上面,必然是會影響其他的項目的開發。

  到時候啟明星科技要追上波音這個巨無霸就更加容易了幾分。

  “是啊,所以美利堅那邊現在大家都參與到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項目之中了。”

  “雖然啟明星科技現在是走在了前面,但是美利堅的航天技術還是不容小覷的。”

  “多方合作之下,獵鷹重型火箭的研發速度肯定會加快很多,甚至到時候它們在新項目上還能實現彎道超車。”

  “啟明星內部可能也是要加快一下星艦項目的研究進度了。”

  錢俊峰這一次是真的出於好心來提醒曹陽了。

  星艦項目的難度很高,看上去很是科幻。

  正常來說肯定是沒有那麽快搞出來的。

  但是現在各方的壓力比較大,投入的資源比較多,一切也都值得期待。

  將來要是啟明星科技真的把星艦搞出來了,那麽對於整個華夏的航天事業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用星艦去運輸貨物,一次性就能搭建一個空間站出來。

  到時候月球基地、火星基地,都不是夢想了。

  錢俊峰也是很希望在自己的任上能夠看到華夏航天產業發展到這種程度。

  “錢總,我們也想加快進度,資金方面已經開始安排了,問題不大。”

  “不過高端的人才方面,其實還是比較緊缺的。”

  “如今我們集團內部也搞起了人才內推,一部分專家也是推薦了航天科技下屬的一些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

  “到時候還請伱多多包涵,讓他們能夠盡快的入職咯。”

  錢俊峰都送上門來了,曹陽肯定不會客氣了。

  這個時候不多挖幾個人過來,還等什麽時候呢?

  華夏國內的火箭人才,大部分都還是在航天科技下屬的企業裡頭。

  要挖人,肯定還是繞不過錢俊峰的。

  畢竟不少人才涉及的項目都是有保密級別的,如果航天科技那邊不放人,啟明星科技這邊就算是開出再好的條件,也是沒有用的。

  “曹總,還挖人啊?”

  “再挖我們的很多專家都要被你們挖空了!”

  此時此刻,錢俊峰仿佛化身為怨婦。

  這幾年,啟明星科技還真是沒有少從中航和航天科技挖人。

  要不然怎麽可能有那麽快的發展速度?

  “哈哈,都是為了華夏航天事業,在哪裡都是一樣的。”

  曹陽打了一個哈哈,跟錢俊峰開始閑聊了起來。

  反正這個事情打過招呼之後,啟明星科技那邊就可以大膽的動起來了。

  ……

  “曹總,你們的這個新產品,相關部門已經同意你們在下周進行試飛了。”

  “不過最終拍攝的紀錄片是不是適合那麽快就對外公布,目前還在討論之中。”

  啟明星科技現在是當紅炸子雞。

  裡面進行的各種項目數不勝數。

  像是鯤鵬重型運輸機,現在就是隔三差五都會下線一架,然後立馬就有相關部門的人過來把它給飛走。

  而作為啟明星科技真正進軍軍工產業的第一款重量級產品,大型隱身無人轟炸機項目,意義自然是非同尋常的。

  雖然之前的雙尾蠍無人機也有一定的隱身性能,但是由於機體結構的問題,隱身效果還是有提升的空間。

  為此,曹陽也是親自啟動了一款全新的項目。

  經過了差不多兩年的準備,樣機現在也是準備開始試飛了。

  以前華夏搞軍工產品,往往都是量產裝備很多年之後才會對外披露。

  這個做法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你的實力不夠強的時候,保持適度的神秘感是很有必要的。

  讓競爭對手搞不清楚你的情況,不敢輕舉妄動。

  這是包括華夏在內,北高麗和波斯等國都在采取的方案。

  反觀美利堅那邊,做法就是完全不一樣了。

  一個新項目都還沒有正式的搞出來,各種宣傳報道就已經鋪天蓋地的來了。

  恨不得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它們準備研發一款全球最先進的產品出來。

  這兩種做法之間,不好說哪一種更好,哪一種更差。

  只能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啟明星科技作為華夏的一家民營企業,曹陽是希望采取一點不一樣的做法的。

  雖然不至於產品還沒有開始研發就嚷嚷的全世界都知道,但是樣品已經出來的情況下,他是不打算藏著掖著的。

  有的時候,兩種方法相互結合,一方面保持神秘感,一方面又把一些高端的裝備給展示出來,能夠起到的效果也許更好。

  比如啟明星的這款產品展示出來之後,一些人可能就會覺得華夏肯定還有更加先進的裝備是沒有展示出來的。

  那麽衡量華夏的實力的時候,就會多掂量掂量,不敢輕舉妄動。

  這個局面,自然是華夏希望看到的。

  所以曹陽跟潘軍溝通了一番之後,潘軍把這個觀點帶回來相關部門進行討論,最終基本上是按照曹陽的想法在走。

  “沒關系,先把紀錄片拍好再說。”

  “到時候大不了就先對外公布幾張外觀圖,讓各方緊張一下。”

  “最終再看看是不是公布更多的消息。”

  “反正最終這些紀錄片肯定是能夠派上用場的,無非就是時間的問題。”

  “指不定將來這個紀錄片甚至會成為一個經典的存在。”

  曹陽倒是沒有指望相關部門那麽痛快的就全部都同意了自己這邊的要求。

  這麽敏感的事情,糾結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就在啟明星科技這邊不斷的吸引大家關注的時候,其他兄弟企業也是給大家帶來了許多驚喜。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