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99做汽車巨頭》第895章 洛克希德馬丁 VS 波音 VS啟明星,有
   第895章 洛克希德·馬丁 VS 波音 VS啟明星,有趣的三方

  “曹總,波音最拿手的就是客機、戰鬥機、轟炸機、衛星和導彈,我們要給它們找難受的話,那麽就需要從這些產品上面著手。”

  “客機方面我們已經在行動了,戰鬥機方面公司暫時沒有涉及,轟炸機已經在努力,衛星和導彈方面是不是可以好好的搞點動作出來?”

  趙思宇肯定是想著集團能夠投入到更多的資源到啟明星科技上面去。

  只要大力發展衛星和導彈業務,那麽就是在支持啟明星科技的發展。

  不過一直沒有怎麽說話的米穎卻是提到了自己的一個想法,道:“單純從產品上面去搞波音,估計短時間內是比較難見效的。”

  “我覺得是不是可以換一個思路,從波音內部的一些違反亂紀的事情上面著手。”

  “波音跟FAA的關系密切,可以說是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有傳聞波音在這方面的管理是比較混亂的,我覺得可以好好的下點功夫,搞出一點似是而非的新聞出來。”

  “新聞剛開始可能是編出來的,但也許卻是事實。”

  “有不少人都想要收買我們集團的員工來了解一些機密信息,我們也是可以通過類似的方式去了解到波音那邊的一些信息。”

  “社長,全日空那邊不斷地在追問我們MRJ項目的進展,如果我們遲遲沒有辦法交付的話,它們可能要安排訂購波音的787飛機了。”

  但是真的開始自己設計飛機的時候,卻發現情況完全不是那麽一回事。

  “這個主意不錯,可以嘗試一下。”

  尋找歐美供應商供應一些核心的零件,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作為三菱重工MRJ項目統括,三菱飛機的負責人,犬養一郎這段時間的壓力非常的大。

  ……

  如今掙錢的事情遙遙無期,各種投入卻是一年比一年多。

  但是犬養一郎卻是一點都不敢保證MRJ項目在三年之後能夠國產,甚至五年之後能不能國產都還是一個問題。

  除非他能給出一個準確的交付時間,並且這個時間還不能太久。

  幾個有點特別的提案都得到了曹陽的認可,大家發言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原本以為一切都會非常的順利。

  如果這個時候把它宣傳開來,絕對是夠波音喝一壺的。

  但是這些供應商基本上都是波音的供應商。

  但是這段時間C919項目有了非常大的突破,人家已經計劃三年後大規模量產了。

  原本華夏那邊魔都商飛的C919項目也是一波三折,相比之下,三菱重工這邊倒是不至於太難看。

  她這麽一說,曹陽還真是想到了什麽。

  畢竟要開發大飛機,難度是非常大的。

  哪怕就是生產出來了,也別想那麽快拿到適航證,甚至一直拖,找各種理由讓MRJ項目沒有辦法拿到適航證。

  米穎完全跳出了剛剛大家交流的框架,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考慮對付波音的方法。

  “不能總是它們搞我們,也讓它們嘗試一下被人攻擊的感覺。”

  按照最初的計劃,MRJ項目第一批飛機計劃於2013年開始交付給全日空進行使用。

  很快的,南山系的企業就動了起來。

  波音肯定是不希望MRJ項目成功的,但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吃相那麽難看,也為了讓東瀛徹底的死心,所以波音表面上也是支持三菱重工的MRJ項目的,甚至還提供了一些幫助。

  但是現在都已經2014年了,飛機的首飛都還沒有開始,更加不用說交付給客戶使用了。

  東瀛的企業雖然能夠生產不少零件,但是想要把大部分零件都交給國內的廠家生產,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三菱重工內部,不少人已經開始為MRJ的前途擔憂了。

  就算是三菱重工家大業大也經不住這樣子的折騰啊。

  隔海相望的東瀛,MRJ項目卻是發展的越發不順。

  畢竟這些企業有不少都給波音飛機提供了各種零件,甚至波音飛機上有差不多三成的零部件都是東瀛的廠家生產的。

  作為東瀛最大的軍工巨頭,三菱重工牽頭的MRJ項目集合了富士重工、川崎重工、石川島播磨重工等東瀛大型重工企業配合,就連豐田汽車也參與了該項目的研發。

  “到時候指不定我們開了頭之後,波音的對手們自己就會撲上去把這把火給搞得旺盛無比。”

  大宮英明知道這個時候強逼著全日空等自家的MRJ是不現實的。

  “波音飛機的交付時間是比較長的,全日空那邊如果實在是等不及的話,先訂購一批我們也是理解的。”

  但是到了關鍵時刻,波音肯定會在背後給三菱重工捅刀子,讓MRJ的飛機沒有那麽快下線。

  兩個客戶之中,自己應該更看重哪一個,大家心中都很清楚。

  最終各種開發成本絕對可以拖垮三菱重工的耐心。

  雖然記得不是特別的清楚,但是印象中波音內部後面是發生了不少醜聞的。

  畢竟大家搞這個項目,除了情懷之外,也是要掙錢的。

  波音、空客、啟明星科技和魔都商飛等公司都在為C919和啟明星777的事情在各種行動。

  “不過請他們務必相信我們的MRJ項目一定能夠成功,如果有新的大的訂購計劃,也跟我們商量一下。”

  要不然人家不可能一直等著你。

  “我盡量跟他們好好的溝通一下,不過可能公司需要考慮安排更多的人員和資金,快速的推動MRJ項目的發展。”

  借著這個機會,犬養一郎自然也是要找大宮英明要一些支持。

  要不然他也確實是沒有信心能夠快速的搞定各種問題。

  “你把預算申請報過來,下次董事會的時候討論一下。”

  事到如今,三菱重工肯定是不能退縮的。

  特別是華夏那邊民航客機的進度似乎在加快,他們就更加不想落後了。

  只是最終他們會發現,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能解決的。

  ……

  美利堅的互聯網上,關於波音的負面新聞,就像是雨後春筍一樣的冒出來。

  雖然這些新聞不是主流媒體的頭條內容,但是真真假假的信息,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洛克希德·馬丁作為波音在美利堅最大的競爭對手,自然也是注意到了這些內容。

  別看美利堅在打壓南山系的企業的時候,動作頗為一致。

  但是其實它們內部也是有許多派系的。

  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顯然是屬於兩個派系,矛盾很是突出。

  作為美利堅數一數二的軍火公司,它們的不少產品都有競爭關系,這些年鬥爭留下的牙齒印算是很深了。

  目前美利堅航空工業中,波音公司霸佔了美利堅幾乎所有大型民航飛機型號。

  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則是著名的戰鬥機專業戶,美利堅的3款隱身戰鬥機F-117,F-22和F-35全是它的傑作。

  很少人知道,在上世紀70年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是一個大型民航飛機的重磅選手。

  它們開發的L-1011三星寬體客機,和波音公司的巨無霸波音-747和當時麥道公司的DC-10形成了三巨頭對戰。

  只是最終三巨頭血拚的結果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失敗,被迫1983年關閉生產線,從此退出民航飛機市場,三巨頭縮水變成2巨頭。

  之後波音又把麥道給吞並了,成為民航唯一的巨頭。

  這只是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在民航客機上的鬥爭。

  其他戰鬥機等領域的鬥爭,也是數不勝數。

  這也意味著大家的矛盾已經非常的深了。

  如今洛克希德·馬丁的人看到網上關於波音公司的一些不利新聞,自然不想錯過。

  “羅伯特,我安排人專門打聽了一下,網上傳的一些內容,很可能是真的。”

  “波音那邊的吃相有點難看,安排去做適航認證的有些人,完全是什麽東西都不懂就在瞎搞。”

  “除此之外,它們內部的一些作假也是存在了很多年了。”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敗壞波音名聲的機會。”

  作為洛克希德·馬丁的副總裁,沃倫斯基現在非常積極的想要搞波音一把。

  只要能夠讓波音難受,他的心情就很好。

  畢竟他剛剛加入到洛克希德·馬丁的時候,所在的項目組正好就是負責民航客機的,結果卻是敗給了波音。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作為一個獨行特立的飛機制造商,在飛機研發上充滿了各種天才的奇思妙想。

  當初在客機研發上,也遙遙領先於對手波音公司。

  它們有更強悍的升力系統設計和航電技術,以及充滿了革命氣息的新一代三軸渦扇發動機:羅羅公司的RB211。

  該發動機最大推力18.6噸,采用了大量高新技術,發動機非常省油。

  當時各種評測都是業界一致看好L-1011三星客機。

  但是誰都想不到,災難就埋藏在RB211發動機上。

  由於該發動機技術難度太大,所以不斷發生各種故障,交付不斷延遲,最終洛克希德·馬丁退出民機市場時,飛機僅僅交付了250架。

  而死對頭波音采用更低風險的CF6雙軸渦扇發動機,問題較小,取得了446架的好成績。

  洛克希德·馬丁也是頭鐵。
    當時某些航空公司特別擔心羅羅公司革命性的RB211發動機帶來的不可知風險,處於避險考慮,希望在更先進的三星客機上采用通用電氣的CF6發動機,主要特點是工作穩定,安全可靠。

  這些航空公司也承諾,假如洛克希德·馬丁能開發一款可以兼容CF6發動機的型號,它們將大力購買。

  畢竟洛克希德·馬丁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

  但是很可惜,固執的洛克希德·馬丁的設計師拒絕了這種變通設計。

  其實洛克希德·馬丁需要做的工作很少,僅需要設計一個兼容2個發動機的尾部S型發動機艙。

  對於洛克希德·馬丁來說,根本不成問題。

  可惜的事洛克希德·馬丁太自信了,它們沒有考慮這個兼容性方案。

  最終,項目全力推進,某些客戶擔憂的問題出現了。

  羅羅公司RB211出大問題,差點直接倒閉。

  最終洛克希德·馬丁的客機大量延期交付,經濟上不堪重負,不得不關閉客機生產線!
  洛克希德·馬丁拒絕兼容發動機,導致的嚴重後果,後來成為航空界不成文的規則。

  那就是除了標配發動機之外,假如還有足夠數量的航空公司用戶希望用另外一款發動機,飛機設計師大多也從善如流,增加發動機選項,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當然了,對於洛克希德·馬丁來說,這些都是恥辱。

  雖然責任主要是在洛克希德·馬丁自己身上,不過沃倫斯基卻是認為一切都是波音的錯。

  如果沒有波音,洛克希德·馬丁的民航客機,不可能從歷史上消失。

  “你有把握找到更多的證據嗎?”

  “只是依靠互聯網上現在的那些消息,其實是沒有辦法給波音帶來太大的威脅的。”

  羅伯特自然是對波音公司也沒有好感。

  要是有機會搞它一下,他絕對是支持的。

  不過到了他這個曾經的人物如果要搞事情,肯定不能小打小鬧,要不然就顯得自己太沒有水平了。

  可是要把事情搞大,肯定就要有點乾貨才行。

  “我找到了一個波音公司前質量控制經理,他叫做約翰巴尼特。”

  “他剛開始在波音公司北查爾斯頓工廠工作,按照他的說法,當初他負責檢查供應商的產品缺陷。”

  “有一次他帶著一隊檢察員前往供應商的工廠,檢查他們即將交付的產品。”

  “當時他帶著4名檢察員來到供應商勢必銳公司,對41個部門進行檢查。”

  “然後發現了300處缺陷,其中一些很嚴重,需要工程師進行修複。”

  “當他回到波音北查爾斯頓工廠,他的高級經理告訴他找到的缺陷太多了,下次去勢必銳檢查由他來帶隊。”

  “結果下一次他的高級經理帶了兩名檢查員,回來以後隻發現了50處缺陷,還受到了表揚。”

  “約翰巴尼特把一名檢察員拉到旁邊詢問,勢必銳公司真的在這麽短的時間裡改好了嗎?”

  “這聽起來不太對勁!”

  “那名檢察員很生氣,說並非如此,兩名檢察員隻被允許用短短兩個小時檢查多達41個部門,然後就被趕下了飛機。”

  “羅伯特,我覺得約翰巴尼特透露的一些消息,應該是很有意義的。”

  “我們只要把它推出來,然後幫忙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約翰巴尼特曝光的內容就夠了。”

  沃倫斯基今天既然選擇了過來找羅伯特總裁匯報對付波音的事情,自然是有一些準備的。

  要不然什麽準備都沒有,肯定解決不了問題。

  那樣子反倒是把自己的印象分給降低了。

  越是到了更高的位置,對於自己的面子有的時候看的就更重。

  這種會丟臉,降低印象分的事情,自然是不能做。

  “如果只是單純的一個人的舉證,雖然能夠給波音帶來一些麻煩,但是可能說服力還是差了一點。”

  “波音完全找個理由,說這個人跟公司有恩怨,到時候這個事情可能就過去了。”

  羅伯特雖然覺得沃倫斯基的這個切入點選擇的還不錯。

  但是作為老對手,他太清楚波音不可能就被這麽一個前員工的指控給搞垮。

  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真要是到了那個地步,人家完全可以讓這名所謂的前員工“被自殺”。

  到時候事情就死無對證了。

  反正這些年,波音也好,它們洛克希德馬丁也好,也沒有少做類似的事情。

  真以為這些大型的軍火巨頭是吃素的啊?
  人家的手段,可以比許多人想象的更加下作許多。

  “這裡其實還有一個故事可以好好的拿出來講一講,可以讓大家相信這個指證是可信的。”

  “1997年之前,波音公司的主導權掌握在工程和設計部門手裡。”

  “1997年8月,波音以1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瀕臨破產的飛機制造商麥道。”

  “這場世紀並購是導致波音畫風突變的分界點。”

  “波音與麥道合並後,麥道的CEO斯通塞弗成為波音CEO,將精益管理理念帶進了波音。”

  “合並後不久,一場大型運動就開始了,叫作共享價值計劃。”

  “波音想讓所有人都注意股票價格,想讓所有人齊心協力提升股價,就連技術會議都圍繞著波音股價展開。”

  “波音由此開始信奉每一件事的成本必須合理。”

  “在許多人看來,波音保持傑出的關鍵是他們始終由工程師驅動,而不是財務驅動。”

  “當麥道的氣質滲透到波音,那麽波音注定走向平庸。”

  “以前波音的員工舉起手說,這裡出了問題。公司會說,你說得對,我們來處理。”

  “在與麥道合並後,波音不再聽從員工們的意見。每次員工舉起手說這裡出現了問題,他們都會攻擊發現問題的人,繼而忽視問題。”

  “據巴尼特稱,波音787客機的氧氣系統存在嚴重缺陷,可能導致四分之一的氧氣面罩在緊急情況下無法工作。”

  “他還指出,一些工人沒有遵守工廠的零部件追蹤程序,導致有缺陷的零部件丟失,而在生產壓力下,工人們還會從廢料箱中取出不合格的零部件安裝到正在製造的飛機上,以防止生產延誤。”

  “然而,當巴尼特上報這些質量問題,卻被他的上級視為不懂事。”

  “他開始處處被針對,工作績效評分被調低,最後甚至被調離原先的崗位。”

  “羅伯特,我覺得把這些故事好好的整理一下,美利堅的網民們應該是很有興趣了解,很容易接受這些觀點的。”

  “雖然搞不死波音,但是打擊一下波音的聲譽,在今後的一些項目爭奪之中,讓天平朝我們傾斜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沃倫斯基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羅伯特自然不會再反對。

  很快的,洛克希德馬丁就暗地裡出手,美利堅互聯網上關於波音的各種不利新聞,一下就多了很多。

  這一下,立馬就讓波音陷入到了輿論的漩渦之中。

  “大衛,互聯網上的那些消息,務必盡快的壓下去。”

  “公司現在面臨各種挑戰,不能接受任何不利的新聞的擴散。”

  米倫伯格今年剛剛接任波音CEO的位置,自然不希望自己一上任就碰到這種爛事。

  米倫伯格在1985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波音工作,34年的時間裡,他從一個底層工程師到波音軍工部門的項目經理。

  之後又成為了波音防務部門的負責人並最終成為了波音CEO,可以說是一個經典的“美利堅夢”的成功案例。

  他成為了CEO,自然是要給股東帶來更多的利潤才行。

  屁股決定腦袋,這是必然的事情。

  哪怕它內心深處對於工程師文化還是很懷念,也不會改變這個結果。

  “這一次的事情有點突然,我感覺背後應該是有人在搞事。”

  “要不然就靠一個曾經的質量主管,不可能讓自己的發言傳遍全網。”

  大衛這幾年沒有少負責幫助波音去搞一些競爭對手。

  所以對於一些互聯網的輿論控制手段和水軍們的做法,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再加上考慮到波音在美利堅的影響力,這個事情會那麽快的發酵,背後要是沒有一點故事,他是絕對不相信的。

  不過正因為如此,米倫伯格才更加的在意,道:“你說的我自然理解,我不管誰在背後搞事,都要盡快的把這個事情平息下來。”

  “如果實在是平息不下來,那就把搞出事情的人給平了。”

  作為美利堅軍火巨頭,波音絕對可以說是黑白通吃的存在。

  它們跟美利堅的情報機構也是有著密切的聯系,再加上波音過去的不少高管都曾經去美利堅相關部門任職,所以可以調動的力量其實不小。

  甚至就是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也是有人願意給波音做的。

  當然了,為了維持這個局面,波音每年花出去的公關費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明白了,這個事情我會立馬去辦。”

  大衛沒有任何猶豫,就準備按照米倫伯格的安排去行動。

  不過這個時候美利堅的相關部門,大部分都沒有精力去管波音的事情。

  因為北極熊搞出大事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