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詔獄開始修仙》第13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
  第13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

  轉眼間,一個月過去。

  甲字房的一流高手們即使有藥物續命,也已然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隨時都可能咽氣。

  而宣和帝還沒有詔書傳下來,讓顧慎都以為狗昏君把這些反賊首領們都給忘了。

  不過顧慎倒是樂於見此,這些人都死在詔獄才好。

  這天,一個讓顧慎有些意想不到的人被送進詔獄。

  丙六號房外,顧慎看著牢房裡故作淡定的書生,有些無語。

  他從沒過和呂淵明呂大官人的第一次見面,居然會是在這詔獄死牢中。

  顧慎從沒見過呂淵明,對呂淵明的印象都是別人口中聽說,呂淵明呂大官人散盡家財,搭建難民棚,救了幾千條人命。

  顧慎對呂淵明也是有敬佩的,曾想見見這位呂大善人,只是還沒等他去目睹一下呂淵明的風采,呂淵明就來了詔獄。

  不知怎麽著,呂淵明也注意到了外面瞅著自己的顧慎。

  兩人四目相對。

  良久,呂淵明臉上扯出一抹略帶僵硬的笑,對著顧慎抱了一拳。

  顧慎微微一笑,點了點頭,便轉身離開。

  實際上的呂大官人和他想象中的呂大官人不太一樣,他以為呂大官人該是身量高大的豪邁義士,但現實中的呂大官人則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書生。

  中午送飯的時候,顧慎特意給呂淵明舀了一杓稠粥。

  呂淵明救濟難民的行為,顧慎還是很佩服的,所以在力所能及的地方,會盡量幫一下。

  但對於呂淵明的這番牢獄之災,顧慎卻是沒有辦法。

  說來呂淵明的這次死劫,也是因他救濟難民而起。

  自去歲南方大批難民湧到京郊,呂淵明就開始在城外施粥,及至年末,呂淵明更是散掉本已中落的家財,在城外修建了一大批難民棚,起碼讓數千難民活了下來。

  坊間都在傳呂淵明仁義無雙,許多難民還給呂淵明立生祠,可以說,呂淵明在京畿的名望,比當朝宰相還要高。

  與呂淵明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滿朝公卿,個個穿紅帶紫,家家鶯歌燕舞。

  這種情況下,朝堂大臣勳貴被百姓痛斥,呂淵明被百姓讚頌。

  但這也將呂淵明推到了風口浪尖,成為公卿高官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終於,京兆尹張青田尋了一個由頭,將呂淵明送進皇城司詔獄。

  在顧慎看來這件事很蹊蹺,皇城司詔獄是什麽地方?那是當今大胤朝最具權勢的武力機構,京兆尹雖然也是位高權重,但還沒有權力直接將犯人送進皇城司詔獄。

  要把呂淵明送進詔獄,需要京兆府和皇城司協同,這背後的能量,顧慎想一想就覺得頭大。

  “可惜。”顧慎搖頭輕歎。

  進了詔獄,呂淵明幾乎就是被判了死刑,不可能活著出去。

  這樣一個大善人,死在詔獄中,顧慎心裡不舒服。
    顧慎不是一個好人,但也不是一個壞人,如果能在保住自己安全的前提下,他也樂於去做一些善事善舉。

  但他救不了呂淵明,起碼現在救不了,如果他現在是先天宗師,在不危及自身的前提下,可以出手悄悄救下呂淵明,但現在不行。

  歎息一聲,顧慎繼續送飯。

  又過了四五日。

  詔獄中又進來一位高官,正二品的戶部尚書夏元路。

  戶部掌管賦稅俸祿、田地戶籍等財政事務,在六部中僅次於掌管著天下官員任免、考課、升降、勳封的吏部,夏元路作為戶部尚書可以說是當朝重量級大臣。

  而夏元路之所以會被打入詔獄,是因為觸怒了宣和帝。

  今日朝會上,宣和帝想要擴建承天觀,在現有的規模上擴建三倍。

  宣和帝崇尚修道煉丹,繼位三十年余年,大大小小修建道觀七十余座,其中以承天觀和玉清宮規模最大,各佔地數百畝。

  近些時日,承天觀的通玄仙師與宣和帝講法論道並給了宣和帝一枚仙丹,宣和帝服下之後,本來被掏空的身體又龍精虎猛起來,夜禦數女而精神旺盛。

  宣和帝龍顏大悅,於今日早朝上下詔要將承天觀再擴建三倍。

  好家夥,這話一出,滿朝文武都給嚇得變了臉色。

  承天觀佔地六百余畝,這要是再擴建三倍,比之整個皇城都還要大一圈,這得花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啊。

  最著急的就是戶部尚書夏元路,宣和帝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當今天下亂起,南方亂成了一鍋粥,北方各州也時有賊人聚眾謀反,對外還要應對大胤北方的大元王朝,處處都需要錢。

  稅收一次次增加,從二十稅一,到十五稅一,再到五稅一,二稅一。

  到了當下,國內天災人災不斷,糧食減產,而朝廷用錢處多,稅不僅沒有下調,反而從二稅一又漲到‘三分取其二’。

  古來賦稅最重,也不過如此。

  但沒有辦法,大胤朝內憂外患,沒錢沒糧肯定不行,只能硬著頭皮征稅。

  好家夥,把承天觀再擴建三倍,皇帝一句話,一年賦稅可就沒了,也真會把戶部徹底掏空,到時候兵餉都發不出來,大胤朝不死也得死啊。

  滿朝公卿強烈反對,情急之下,夏元路一句“昏君,不問蒼生問鬼神”,令宣和帝勃然大怒,當即令在場的皇城司司使紀安將夏元路拿下,打入詔獄。

  不過擴建承天觀的事確實遭到了所有大臣的一致反對,宣和帝也就把這個想法暫時壓了下去,不過一張臉卻是陰沉的要滴出水來。

  這是滿朝文武難得達成統一意見的一次,就算那些佞臣、奸臣也沒有繼續順著宣和帝,沒辦法,以前溜須拍馬那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這次要是真順著宣和帝來,大家指定一起完蛋。

  在這亂世,錢糧就是基礎,沒有錢糧就沒有將士兵卒,沒有將士兵卒在前面流血拚命,不要說榮華富貴了,他們這些滿朝公卿連命都保不住。

  奸臣、佞臣們雖然壞,但這群人也是很聰明的。

  處境最慘的還是這位戶部尚書夏元路,他一個人承受了宣和帝大部分怒火的發泄。

  顧慎覺得夏元路這老頭阻止宣和帝擴建承天觀乾得漂亮,送飯的時候給他的待遇和呂淵明一樣,一大杓稠粥。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