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756.第750章 舉報瑕疵因衝擊
  第750章 舉報瑕疵因衝擊

  午後的太陽徹底消失,天上飄起了輕雪,使得冰面更滑了。

  朱元璋不繼續玩耍,帶人沿著路前往第一個外來務工百姓聚居區,在這片稻田的南邊。

  有百姓開始往家趕,由其當地的衙門負責,衙門送人來,帶人歸,百姓賺的錢在官府人員手中。

  怕百姓賺到錢賭博,把錢給賭光,甚至還欠同鄉的人錢。

  不能出來乾這麽長時間的活兒,反而讓家中日子更難。

  至於他們回到家裡後賭不賭的問題,賭了可以抓,犯法,同時失去下次到應天府工作的機會。

  也有的人不想回家,過個年回家一次耽誤兩三個月時間,家中沒有妻兒,父母由兄長照看。

  自己多賺錢,回家蓋房子、說媳婦兒,最好再買兩頭牛。

  “民心難測,同鄉來的人有好有壞,壞的人想欺負好的,逼別人請吃酒。”

  朱元璋不在乎天上的雪,不叫別人打華蓋傘,任憑小雪花落到頭上、身上。

  他所說的事情最常見,有百姓總想通過各種方法佔別人便宜,能佔一點是一點。

  聚居區不允許,發現後就打,一般讓別人舉報,打完後這種人回來打舉報的,接著被抓著扔去礦區,三年不用回家。

  不聽話,禍害別人,擾亂社會秩序,收拾起來,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那等人想是在其原來的地方,也是個不安分的,如宣城縣其余村子,之前每村皆有。”

  裡長早知道這等事情,尋常而已,西河村的那個最能折騰,結果人折騰完了。

  朱元璋雙手背在身後:“地方上的大姓人家最難治,人多,容易聯合起來。嗯!鹵煮?”

  他聞到了特殊的味道,鹵煮,不過臭,所有賣鹵煮的一律在下丘村批發。

  百姓自己想要把豬內髒,尤其是豬大腸清洗乾淨很困難,成本比批發價買還高。

  裡長同樣聞到:“鹵煮當中沒有小腸,小腸用來做香腸、臘腸、粉腸了,也沒有豬心和豬肝,那兩個屬於好東西。

  現在的鹵煮裡加了雞鴨鵝的腸子,而且看客人要不要鹵蛋,要的話也有。

  另外就是火燒與米粉,火燒貴一些,江南以秈米種植為住,基本上鹵煮屬於最便宜的小吃。”

  “下丘村在此鹵煮上賺錢了?雇了那麽多人乾活。聽聞大腸頭有專門賣的?”

  “賺,交了稅之後,有百分之二的利潤,不然就是百分之五。

  大腸頭最肥,有的人家不願意吃鹵煮,想自己做菜,他們又收拾不乾淨,跟咱們的人說能不能單獨賣。

  此地東西貴了沒人買,三文錢一份的鹵煮最合適,吃不飽再加一兩文的主食。”

  “人不少呢!”朱元璋聽著話,看到了一群人,他們走在街上找東西吃。

  街道寬,為將來擴建留的位置,不能等某一天發現需要建更高的樓時找不到地方。

  護衛們已經上樓,從一邊的樓頂瞄對面的樓上窗戶。

  一排樓的直角處有店鋪,擺攤的也在十字路口。

  他們不吆喝,隻守在那裡等別人買,一個個穿得很厚實,一呆一天,穿少了可不成。

  “糯米糕看著不錯,一文一塊,兩文三塊,分明就是讓人買三塊。”
    朱元璋看到擺攤的人立牌子,牌子上寫字,高興,因為乾活的人識字,在這裡做工會有人教。

  “打糕貴,因為有黃豆面子,而且人工比年糕多,需要打。”裡長看到賣打糕的。

  這裡的小吃種類少,貴的沒人跑此地賣。

  不過有爆米花棒和崩的大米花,這些顯然是從下丘村專門批發的地方進貨。

  朱元璋頷首,邊看邊溜達,別看是外來乾活的人居住,衛生好,沒人往街上直接扔垃圾、潑髒水,路面整潔。

  由於先建的,聚居區沒有暖氣,只有火牆,反正凍不死人就行。

  “走,往回轉。”朱元璋又看一會兒,見耽誤別人做事情,順另一條路向回走。

  他就是過來打個突擊,沒提前跟本地負責的人說。

  負責的人如釋重負,決定回頭獎勵在此坐鎮的衙門裡的人。

  歸程的路上,有衙役匆匆跑過來,在劉知縣那裡耳語,劉知縣先是一愣,隨即露出憤怒的神色。

  剛要吩咐衙役,朱元璋扭頭看過來:“何事?”

  隔著二十多米的位置,劉知縣往前湊:“陛下,有人舉報下丘村賣殘次品,陶器。”

  朱元璋也愣了:“宜長,下丘村的陶瓷器有記號嗎?”

  “陛下,有,不過並非別人造假後冒充下丘村陶器,村子確實賣殘次品。”裡長一臉無所謂的樣子。

  “是這樣,下丘村的窯一次能夠燒很多陶瓷器,必然存在瑕疵,包括脫釉、裂釉、形狀改變。

  有瑕疵的瓷器還未往外放,陶器先放出來,原本賣五文錢的同形狀的陶器,由於形狀變了,隻賣一文錢。

  吃飯的碗,不圓也一樣可以盛飯,關鍵便宜,賣的時候告訴別人這是殘次品。”

  裡長道出原因,他又不是官窯,燒出來必須得好的,稍微有一點瑕疵便砸了。

  陶瓷變形,不耽誤使用,像壇子,放到地上由於底布不平,會微微晃動,百姓買回去,墊個什麽東西就穩了。

  朱元璋笑了:“有得用已不錯。你們搶了別人的買賣,不如把有瑕疵的瓷器一並放出來,價錢要低。”

  他明白,尋常百姓才不會舉報下丘村,只有同行受衝擊。

  律法規定不得以次充好,卻沒說不得賣不好的東西。

  下丘村的窯成片的,單獨一個窯一次就燒幾千上萬件器皿,一窯連一窯。

  許多都運到別處去賣,別人的窯哪有那麽大的?好不容易燒出來一窯,不好的也能賣貴一點,結果……

  朱元璋生氣,燒窯的才多少人?需求更大的百姓多少人?當然以百姓為重。

  既然如此,叫下丘村把瓷器也拿出來賣,看你們還鬧事不?
  “村子本想過了年,讓商人批發走有瑕疵的瓷器,把應天府的市場留給本地燒窯的。”裡長不想再用瓷器衝擊別人。

  “宜長咱給你出主意,先不說要求,只在便民處貼賣的告示,大量有瑕疵的瓷器便宜賣。”

  朱元璋幫忙使壞,嚇唬本地燒窯的,等最後再說這批瓷器不能在應天府銷售。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