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753.第747章 無之貴賤在其需
  第747章 無之貴賤在其需
  “呃……加油!”朱元璋聽完想了下,學著下丘村孩子的模樣攥拳頭揮舞。

  他別的行政方面能夠幫忙,技術卻無能為力。

  “加油!”裡長跟著揮舞拳頭。

  “說起海鮮,大量船隻從北地運回來的冰,足夠明年夏時使喚了吧?”

  朱元璋不懂技術,他卻知道冰的用途,一般拿來降溫。

  比如用硝石製冰後,為了維持冰的硬度,外面加冬天收藏起來的冰。

  還有屋子裡熱,需要用風扇吹冰,然後凍肉,比如牛羊肉,凍起成卷,用刨子給刨片涮著吃。

  裡長眉頭動一動:“陛下,當下令雇傭北地百姓多多儲備河冰,不然硝石數量不夠。

  一些個藥物製作需要恆溫環境,時刻控制好溫度。

  咱準備接種天花疫苗,這個就需要此過程,在使用水冷的時候來不及,必須要加入冰。”

  “老四那裡?”朱元璋一聽製藥,嚴肅起來,他現在已經知道村子給大家準備的特殊藥,被毒蛇咬了、被狗咬了、傷口可能感染……

  每一樣俱會要人命,有人後背長了膿瘡,有的胸口長了膿瘡,處理不好,就要死掉。

  村子對這個是最拿手的,南京城,以及應天府等地,已經貼出告示,發現那種大膿瘡就趕緊來南京上元縣惠民藥局。

  下丘村的人會去幫忙處理,不是大問題。

  還有被狗咬,盡量在三天內到,最好是一天內到,然後給打針。

  不過一般遠的地方不會來,百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抓住咬人的狗,然後剪一撮狗毛燒了撒在傷口上。

  被毒蛇咬的更不用說,只要活著就往南京送,各地都有蛇藥,糊著蛇藥送,不要錢,路費‘報銷’。

  “父皇,孩兒下令?”朱棣一聽需要自己的封地做事,很積極。

  “你還未就藩,下什麽令?最近沒有倭寇了?”

  朱元璋想起個曾經令朝堂非常苦惱的存在,倭寇。

  “回陛下!”兵部尚書劉仁與胡惟庸同時出聲。

  胡惟庸看對方一眼,接著說:“陛下命大明水師帶百姓出海捕魚、製乾魚為生,百姓心有所安,不願配合倭寇走私、搶掠。

  倭寇無內應,每每遠海渡洋而來,總被我水師瞭望手以望遠鏡提前察之。

  今年又有蒸汽機小船沿海巡洋,倭寇幾番吃虧,丟掉大量性命,恰值冬季,故此安穩。”

  朱元璋高興地頷首,又瞧向在旁邊眼巴巴等著兵部尚書劉仁:“劉卿以為何?”

  “陛下!”劉仁趕緊出聲:“陛下高麗挨搶了,倭寇搶不到大明,便去搶高麗,大明水師貿易船隻遇到一次,打敗倭寇。”

  這等事情早就有題本送上,不管陛下是真忘了,還是要再問一下,都必須答。

  “嗯!”朱元璋繼續頷首,瞅裡長:“宜長對高麗被襲擾之事怎般看待?”

  “陛下,容草民回去細想。”裡長回答得乾脆,沒學,你等我問問高人的。

  “甚好!今日吃涮海鮮。”朱元璋不問了。

  ……
    中午海鮮鍋開始涮,扇貝、牡蠣、海參、海螺、馬鮫魚、鱈魚。

  海參沒有活的,都是東北那裡捕撈完後去了內髒等東西又煮的,然後就直接凍了,外面天氣冷。

  村子的人專門用鹽水煮了幾十口大鍋的海錐,這個就適合當零嘴吃。

  大人的辣炒一下,孩子們不想吃辣的就吃煮的,一個孩子發一個一邊帶孔一邊尖細的鐵片。

  會吸的孩子把海錐後面插到那個孔裡一掰,前面一吸就進肚,不會細的用另一邊的尖扎上肉轉海錐取肉,也可以同時操作,後面先掰,再扎。

  朱聞天那時海邊的孩子一般用鑰匙或鐵絲,鑰匙後面有個孔,就拿它掰,沒有鑰匙的有根鐵絲也成。

  最開始的時候辣椒貴,孩子們自己去海邊刮的海錐,海邊沙灘的淤泥裡。

  做一個鐵絲的筐,後面是網兜,刮著淤泥走,然後涮海水把泥涮下去,就看到海錐了,還有其他的貝殼什麽的。

  大人不管的,孩子們組團,回來分,各自拿到家裡煮,或者自己撿柴火,把鍋抬出來,煮一大鍋,分給家長,避免挨打。

  剩下的就是孩子們坐在那裡一吃一下午,八九十年代就這麽玩兒,尤其是大連,現在還沒有什麽名字,歸定遼都衛所屬。

  這些海鮮當然不是,這些是從九聯城入海口來的,鴨綠江,入海口是獐子島。

  現在那個小島上沒什麽人住,包括另一個大鹿島,陸地面積大,誰願意住島上?幹什麽都費勁,種地又不合適。

  這兩個地方的螃蟹才多呢!不需要人工養殖,出海就能撈一大堆,不值錢,煮著吃都嫌費火。

  海參也是在這裡撈的,上個月大明水師自己下去撈,拴根繩子抱石頭潛水下去,戴著防水鏡,借著太陽昏暗的光,半摸半看地抓進簍子裡,再被拽上去。

  水涼,那也得下去,水師的兵怕這個?當訓練了,水性好的不抱石頭,硬潛。

  野生海參確實好,下丘村一條街的海貨店裡就有,很貴,有錢人願意買。

  撈海參的大明水師有額外獎勵,比如五個海參給一文錢。

  小的不要撈,還能長呢,就撈大的。

  宮裡和村子吃,養生。

  惠民藥局也有,看情況決定是否給開這個藥材,比如營養不良的女子懷孕了,那就得給開。

  像最開始到盒飯店說謊想多要一點飯菜的小草的母親那種,海參是好藥。

  目前野生的有很多,還無須人工飼養,說白了就是人工飼養的隔離區不好弄,沒有材料。

  “諸卿先吃旁的,海參緩凍呢,這東西需要冰,要不就製成乾的,那泡一次要很長時間,還不可沾油水。”

  朱元璋招呼群臣吃東西,旁邊有人負責開殼,牡蠣開殼講技巧,現在若不是下丘村的店裡賣的價錢高,其實根本沒人愛吃。

  開個殼費很大的勁,裡面的東西一煮就那麽一小團。

  不然也不會有蚵仔煎這種窮人吃的飯,用它和地瓜澱粉一起做飯。

  因為紅薯和馬鈴薯不一樣,馬鈴薯,即土豆可以當主食,紅薯,即地瓜粉不能當主食,燒胃。

  最開始發明蚵仔煎的人絕對是個學醫的,而且必須是中醫,他就知道牡蠣能夠治療胃疼泛酸,這就是把吃紅薯粉的胃部不適給調理回來,否則為啥非要加個牡蠣呢?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