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613.第608章 商品交換由錢幣
  第608章 商品交換由錢幣

  “山料與籽料對應,籽料就是山料掉進河裡,被水衝刷,外面的石頭掉了,露出裡面的玉,一般籽料最貴,看著顏色飽滿。”

  裡長說料的區別,至於山料,當然就是沒掉進河裡的了。

  “何地所出?產量大否?”安慶伸手摸摸開窗的地方。

  “很久以前便有,幾千年前,不過由於東北的人口始終少,都是部落,即便遼國的時候,也沒有成規模開采。

  元朝的時候,女真人同樣都是從河裡撿一些,用來交易。

  那個地方叫秀岩縣,沒有到定遼都衛的治所之處,可以開采出來很多,至少比現在的藍田玉好采。

  此玉為軟玉,方便加工,當地的山料偏綠,籽料偏黃白。

  比之於闐玉、藍田玉、南陽玉也絲毫不差,尋常百姓用不起。”

  裡長繼續說把年代與產地告訴大家,又與其他的玉石比照。

  朱樉也上前摸摸:“這塊玉給兄長雕刻,既然那裡還有,都是咱的。派兵過去守住,不允許其他人隨便開采。”

  此刻他沒有絲毫讓利於民的想法,玉石就不應該是普通人擁有的,百姓拿著石頭又刻不好。

  朱聞天上前,把玉抓起來,準備回去慢慢磨,先把石頭全磨掉,再看形狀,應該雕刻成什麽。

  設計起來很麻煩,主要在於如何減少損耗,比如有的位置可以弄個戒指面、耳環、耳釘、簪子。

  一塊玉石不能就掏一個鐲子出來,然後其他的地方全扔了。

  看著那麽大一塊玉石被拿走,官員們互相瞅瞅,露出鬱悶的神色。

  他們其實也想幫忙找好的玉石工匠加工,如此說不定能夠獲得一點邊角料。

  可惜他們不知道這玉從哪來的,更不用說其他的信息了,看看人家朱裡長,張口便介紹,他究竟學了多少?

  ……

  午後,吃完飯的眾人在街道上溜達,大量沒有腦袋的鹹魚乾放在一處處地方賣。

  城裡有四個位置,城外各縣亦有,百姓過來買,順便再買鹽。

  本地有銅礦,更有鉛鋅礦,加上銀礦、金礦,啥都不缺。

  工匠開始鑄幣,鑄造洪武通寶,跟官方一樣,當十、當五、當三、當二、當一。

  這個他們熟練,用現有的洪武通寶來翻砂製模,把銅和鉛鋅的含量控制好。

  鑄造好了把毛病磨一磨,拿出來買百姓的菜,讓百姓乾活的時候給百姓結算工錢。

  百姓再拿著這個錢買東西,不能總給他們換,貨幣得有,必須流通起來。

  百姓有的還用元朝的銅錢,早一些的至大通寶,和後來元朝被趕跑之前的至正通寶。

  官方負責回收,然後再熔了繼續鑄造洪武通寶。

  朱聞天沒想過專門留下一部分給後代人研究,東西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不過資料上會記載,斷代史都會寫的。

  包括明朝寫元朝的元史,裡面有貨幣等事情,還有其他的禮儀等等。

  不知道為什麽,中華民族就喜歡寫這樣的前朝歷史,也有通史,包括縣志,打仗的時候,一說這是縣志啊!不能燒!

  那麽有官員在,會立即趕來,看一看,保存好。
    危素當初就想死,有人勸他,你死很多資料就沒了,你得活著,把這些寫出來。

  朱標看到那嶄新的錢,要過來掂量兩下,點頭表示認可。

  “太子殿下,魚都沒有魚頭和內髒,扔了?”

  一個農戶過來買鹹魚乾,知道太子在,倒是不害怕,主動詢問情況。

  “沒扔,曬幹了做飼料,魚肚,即魚鰾,單獨存放,是藥。數量多了,會選一部分製成魚膠。

  等咱們家裡的雞鴨鵝多了,花一點錢買這樣的飼料喂養,生長快,產蛋多,尤其是不下軟殼蛋。”

  朱標面帶微笑與對方講,大批量捕魚和處理,魚頭、魚內髒保證不能扔。

  “太子怎知道我家裡養雞鴨鵝了?”農戶露出驚訝的神色。

  朱樉於旁邊開口:“因為你的鞋子和褲子上有雞毛、鴨毛和鵝毛。”

  “哦!多虧二位殿下讓人幫忙孵化小雛,家中養了不少,小的正跟大的學習吃東西、游泳。”

  農戶低頭看看,果然,秦王殿下沒說錯。

  “所以麥麩等天冷的時候拿來喂家禽,草要儲備,大鵝吃草。到時候大豆和高粱也收獲了,能養得起家禽。加上……你們先養家禽吧!”

  朱樉本來要說加上留下來的牲畜,都需要糧草,反應過來,百姓管不到,到時候由專門的人來負責。

  農戶連連點頭,他對以後的生活充滿了信心,家裡增添了許多東西。

  從賣鹹魚乾的地方離開,一行人繼續逛。

  街上已經看不到玩耍的孩子了,一百三十個前朝的官員,現在開始教起孩子識字,與識字的軍士輪換著教。

  涉及到整個北平行省,隨便找個大戶人家,就借了房子,新的學堂房子在建造中。

  凡是走在街上的百姓,一個個的俱是興高采烈的樣子,有東西了、有錢了,開始考慮給家裡再買點什麽。

  想吃肉,還是選擇吃鹹魚乾,這個便宜,買回家泡兩條,再上鍋蒸,都不用放鹽。

  或者跟茄子一起燉,這個一條鹹魚能燉一大鍋茄子,借給味兒就好。

  “照這樣看,咱回去的時候就該過年嘍!”朱樉盤算了一番事情,回程要照顧好運河一條線的百姓。

  至少在北平,得等到大醬能吃才可以放心離開,選的夏天來製作大醬,發酵速度快,卻一樣要耗時不少。

  “至少百姓生活能變好,不枉出來一趟。”朱標已經想開了。

  他這回出來去和林,一路走一路管,許多產糧的地方都安排妥當,以後便等著這些地方的百姓為大明提供各種資源。

  百姓的糧食多了,存一部分,其余的要賣,尤其是養殖的牲畜與家禽數量增加後,平時能吃到油水,糧食消耗降低。

  其他的則是礦產資源,會源源不斷送到應天府,再由應天府冶煉後送往別處。

  像北平,建了冶煉廠,北平行省內部消化一部分,其余的同樣賣到其他地方。

  都不用朝廷管,商人們會主動尋找商機。

  至於江南,那個再慢慢來,距離應天府近,好管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