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575.第570章 做工升級誰人嫉(第五更)
  第570章 做工升級誰人嫉(第五更)
  “這個圖紙是長命鎖,這些是什麽?”裡長認識長命鎖,現在村子的寶寶都有。

  “各種夷人信仰的東西,我先設計圖紙,然後設計機床,雕完了賣給夷人。

  看看,碧璽多漂亮啊!關鍵顏色多,怎麽組合都行,尤其是車珠子,最簡單了。

  咱的機床車珠子又圓又快,不過雄英的我得親手好好雕一下,讓人看著就知道不是機械加工的產物。”

  朱聞天要單獨設計個好的圖案,那他也不是用刻刀慢慢雕,依舊用牽陀車原理。

  “憨憨,到現在我也不明白玉的價錢怎麽算的。”裡長想學一學。

  “一個是構思,利用原材料的某些特點來進行設計,這樣的東西做出來都是獨一無二的。

  另一個是加工程度,加工越難的越貴,但這指加工完的,沒加工出來的不行。

  咱們路過的藍田縣,那裡現在也有藍田玉的礦,就是太深了,一般人找不到了。它之所以……”

  朱聞天介紹起來,藍田玉為什麽價值高,不是它本身比別的玉漂亮,而是它的硬度低,易於加工。

  拿石英石都可以當成刻刀來雕刻藍田玉,和田玉硬度比藍田玉高,刻起來太麻煩了,就沒有人願意去雕刻。

  翡翠更是如此,即軟玉比硬玉在雕刻技巧和難以度方面更受歡迎。

  隨著工具的革新,硬玉開始壓製軟玉。

  “這僅僅是雕刻難易度的方面,另外還有人為因素干擾。

  藍田玉的價錢一直高,它是軟玉,好雕刻了,硬玉也漂亮,為何還是有人捧著軟玉?

  因為這些軟玉都是有錢人拿去了,他們得保障自己的利益。

  若他們說軟玉不好,他們花高價錢買的軟玉就不值錢了,這誰能答應?
  碧璽硬度高,我也沒打算拿它衝擊大明國內,賣給夷人最好。”

  朱聞天說完自然選擇、淘汰,又提了下人為選擇與重視。

  非生存必需品,它的價值都是人為賦予的。

  當然,生存必須品也有人為因素影響。

  “就是說,這樣的東西跟稻子和小麥不一樣,它可有可無,沒有不會死?”裡長表示理解了。

  朱聞天搖頭:“不不不,沒有的話也會死,掛靠在信仰上,別人都信某一個東西,人手一個碧璽雕刻的胸章,你沒有就是褻瀆。”

  “哎呀!信仰這東西真厲害!就不應該……呃……其實有的信仰也挺好的,你說是不是守村人憨憨?”

  裡長想要抨擊一下信仰,突然發現自己也是有信仰的。

  以前的憨憨他也會說,會教導,現在則是被教導,說話都是很隨意的,卻不代表他不信仰守村人。

  “好不好你自己知道,不好的這個碧璽,看,正常來說色澤與條紋都差,咱們要是願意多花費心神,就能做出好的。

  不願意的話,車出來珠子,然後打蠟、拋光,就好看了,給人一種神秘感。

  人類有一種特性,隨著地位,尤其是武力保障的提升,願意把財富顯露給其他人看。

  首飾就是這麽來的,最開始的首飾就是區分那些個能夠溝通神靈的人與凡人而出現的。

  後來逐漸衍變,把珍貴的東西戴在頭上,戴在耳朵上,貼現在眉心上、肚臍上。

  還有就是腳腕、手腕,有本事的人直接戴鐲子,鐲子大啊,不好雕刻。

  沒錢的就戴珠子,比製作鐲子容易,做鐲子的邊角料就是珠子了。

  然後戴珠子的人打過了戴鐲子的人,他必然要說珠子手串比鐲子好。
    比如我的手串十八個珠子,每一個珠子都代表一種事物和信仰,故此才能打敗戴鐲子的人。”

  朱聞天繼續講,講著講著就講到了人性。

  那麽,自己製作碧璽的東西,就可以按照人性來銷售,賣給夷人很貴的價錢。

  “憨憨,每次一涉及到對外,感覺你就非常有侵略性,這個詞還是你教我的。

  一到對大明內部,你就會換個樣子,寧肯自己的利益受損失,也要努力保障百姓的生活基礎。

  那麽,珠子和鐲子究竟哪一個好?村子裡的人應該戴什麽?”

  裡長也會話題瞬間轉移,從說憨憨的態度,變成具體應用。

  “喜慶的日子裡,哪一個都行,平時啥都別戴,戴了就總會去看。你回去睡覺,我也睡覺,再聊就天亮了。”

  朱聞天趕走裡長,自己去洗個澡,呼呼大睡起來。

  ……

  翌日天明,朱元璋帶大臣一同觀看‘變形金剛’,雪橇、車、船,三者來回變。

  他已經看過了兩個兒子寫的信,又把其他將領寫的信給其他大臣看。

  和林之地,一片安好!
  然後就是這個有多功能用途的載運工具,十六天,從和林衝回來。

  “萬歲,雞肋而已,帶不了幾個兵,何況操作太過繁雜,只能傳遞消息,無法勝任作戰。”

  胡惟庸觀看了一遍,想了想,給出這個評價,就是把這個當成尋常的斥候就行。

  朱元璋眼睛一直眯眯著,笑眯眯的樣子,嘴角微微上翹,給人的感覺是微笑,卻非常別扭。

  他看向汪廣洋,意思是該你表態了。

  “陛下!臣以為可以成立專門的情報傳遞的分職,隸屬於戶部。

  此物雖好,卻需要及時補給,到各地補給,所需物資,當由戶部出。

  另要派禦史跟隨,避免出現操作之人利用往來便利而損公肥私。”

  汪廣洋跟著站出來,直接把這個新的交通器材變成了個尋常的事務,並且要嚴加製約。

  “好,以胡卿與汪卿所言,此物沒什麽用,不過是十六天從和林回到應天府的皇城而已。”

  朱元璋笑著頷首,你倆說得太好了,一唱一和的,朕的左右丞啊!
  “陛下,此事應該歸兵部管,兵部願意要,二十艘……那個……船吧!載了八十人長途跋涉跑回來。

  對敵的時候,不需要那麽長時間,把更多的煤炭和水換成將士,打突擊一打一個準兒。

  這東西燒煤和用水,總比牲口拉車強,當擴大規模。”

  兵部尚書吳琳反駁兩個丞相的話,我看出來好處了,你們怎麽玩兒,跟我沒關系。

  “嗯!”朱元璋頷首,不表態。

  “陛下!”工部尚書黃肅開口:“工部願為大明打造先進器械。”

  “好!”朱元璋繼續頷首。

   今天沒有了,農家把搬家的事情弄好了,之後就穩定了,會補前面的,包括改錯別字。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