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209.第209章 大棚物出心留痕(第六更)
  第209章 人心莫問信仰坑(第七更 還有月票嗎?)

  工匠們上廁所、洗手、洗臉,坐到這裡後面的地方,同樣打盒飯,現有的菜想吃什麽吃什麽,想吃多少吃多少。

  王樹被換下來,拿著包子等在單獨的桌子邊。

  他媳婦兒收拾好了,一坐下,四菜一湯上來。

  黃瓜炒蝦仁、蓑衣茄子、青蒜做的回鍋肉、竹蓀雞片,加上蘿卜絲湯。

  速度就這麽快,四口小炒鍋同時做,蘿卜絲湯是盒飯搭配的。

  “常哥,謝謝!包子,我吃一個,剩下的你們拿走。”王樹道謝,遞包子。

  “村裡的包子好多天沒吃到了,弟妹,到這邊不用擔心吃飯,咱就是賣飯的。”

  下丘村的人拿著包子,說一句回去給別人打飯。

  送人出來吃包子是下丘村的傳統,朱聞天要求的,他那時一發射火箭衛星什麽的就吃包子。

  一個是包子隨時能吃,發射的時候時間未必就固定,大家都忙,包子抓在手裡就吃了,有主食又有菜。

  另一個是包子圓滿,有一定的寓意。

  第三則是包子正常狀態下不會吃出問題,對胃腸道影響小。

  再有人說是根據‘不蒸饅頭爭口氣’演變來的‘不蒸包子爭口氣’,別人不帶咱玩兒,咱自己玩兒。

  王樹的媳婦兒哪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啊!大冬天的,又是新鮮的菜,又是竹蓀的。

  “當家的,你在這邊還好啊?”王樹媳婦兒臉紅紅的,小聲問。

  “跟寧國縣不一樣了,他們太厲害了,我從頭學,然後才知道,下丘村孩子們更厲害,和他們學了不少。

  然後想你了,又不好意思和裡長說。我琢磨著過年的時候總能回去,沒想到伱來了。

  哎!以前不知道你對我好,現在我懂了,緞兒啊!他們答應我給個房間。

  這邊我看到過,很多學子哭著咒罵秦淮河的一些女子,說薄情寡意什麽的,然後我就知道……呃……”

  王樹最高興了,媳婦兒來了,說著說著,一時間無法表達。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旁邊桌子上的下丘村的一個孩子幫他說。

  “對對對,你沒去圖書館啊?”王樹先是認同,隨即反應過來,你在我旁邊偷聽?

  “昨天頂一下班,今天有人接替了,我得回來坐鎮,吃完飯我睡半個多時辰,就得幫忙算帳,秦王府的人算得太慢。”

  這孩子說著端托盤離遠,你倆說話吧!我不聽了。

  “看到沒?我跟他們學就夠了,我都不去學堂,怕被人騙,外面太凶險了。之前有人找我賭錢,我哪有錢啊!多虧我跑得快。”

  王樹對媳婦兒說,他跟下丘村的孩子們學就可以了。

  “當家的你做得對,這些不應該有的菜是哪來的?”

  王樹媳婦兒露出開心的笑容,她感激下丘村,讓自己的男人改變了,不管是說的設套,還是沒進套,人家下丘村準備得充分。

  再看剛才孩子說的話,聽到一句,立即說出自己不知道的話,感覺很厲害。

  “慢慢吃,不著急,咱住的地方好解決,我不知道你會來,知道的話提前我就讓他們安排了。”

  “要去外面租房子?咱倆租個小點的就行。”

  “不租房子,有地方住,你想裝修好一點,一天就裝上,咱爹是幹啥的?你都不知道咱爹有多厲害。

  我以前也不清楚,現在才明白,以前我讀書,瞧不起別的行業的人。
    然後我見到了秦王殿下和太子,現在想見秦王殿下每天都能見到。

  下丘村的孩子比我學得好,我要從頭學,一邊學一邊做事情,有錢拿的。”

  王樹給媳婦兒夾菜,他的轉變很突然,卻又非常自然,有的人遇到特殊的情況,一夜之間就成熟了。

  “那我也能做些事情的。”王樹媳婦兒滿眼歡喜,感覺周圍都不是吃飯的人,而是花朵。

  “我跟他們說說,讓下丘村的女孩子教你識字和算術,學會前,你願意乾活就擦擦桌子和凳子。”

  王樹一時間有了打算,讓媳婦兒也學,想把買賣做好,不識字、不懂算術真不行。

  ……

  朱元璋的大殿裡堆了一堆的八音盒,都是要賣的,按照計劃去賣,換糧食、金子、銀子、銅、藥材。

  “諸卿,晚些時候有個設宴,眼下有個市舶司增建的事宜。有人與咱提過,以技術之優勢,換夷人之源產。

  可以是礦石,也可以是樹木。有技術者壓迫無技術者。故,從明年始,獻可用之技者當給予巨賞。

  古有千金市馬骨,今大明怎不為之?有村為下丘,多錄朱姓。

  其農也增,其畜也生,其禽也榮,其工也隆,其以百工之技,是正是隆。

  當如宣城縣、寧國府,推之、認之,落其利之。

  所用之利,不在春秋,即便寒冬,亦可掘冰,運至江南,以避盛夏之炎。”

  朱元璋說一大通,百官明白,聽你的,其實不用這樣的,你說幹啥咱就幹啥。

  故此大家認同,即便胡惟庸幾次想要說點啥,最終都沒敢開口。

  不過官員們再一次明白了,下丘村是重點,這個地方感覺玄之又玄,讓人看不透徹。

  朱元璋也不想讓別人理解太過,他就是想多建市舶司。

  歷史上他最開始把南京這邊給弄掉了,外面有三個,過幾年又給弄沒了。

  現在他不是這麽想了,他要賺錢,市舶司多點好啊!至於說什麽離南京近,有威脅,屁呀!南京二十萬常駐軍。

  朱元璋這兩年賺的錢是曾經的幾百倍,以前吧!貿易算是平衡吧!畢竟大明百姓的人力不值錢,那麽好的繡工就給一點錢。

  隨即就變了,那麽好的繡工,你不給百倍的錢還想拿走?來,我給你千倍的錢,你給我繡一個?繡不出來殺頭。

  那麽外來引導性輸入的銅、銀子、金子,甚至礦石都行,就成了大明朝廷急需之物了。

  ……

  “憨憨一下子給那麽多的八音盒,人家夷人認可嗎?”裡長帶著憨憨坐在秦淮河的船上,詢問情況。

  兩個人在釣魚,朱聞天想要知道這個時代的秦淮河水產,那麽就釣一釣,偶爾撒下網。

  “別人說有個守村人用著能夠無病無災的東西,掛在脖子上就行,你願意給我買嗎?而我那時正好生病了。”

  朱聞天從另一個方面舉例子,信仰很厲害的。

  “這不是坑嘛!買!我懂了。”裡長明白這個例子。

   這章算昨天的,謝謝兄弟姐妹們的支持,農家鞠躬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