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196.第196章 高昂工錢未作假(第六更)
  第196章 新法好用無肥追(第一更月票不要停)

  “咱們不但要從地裡刨食,更要從水裡撈肉,以不佔用耕地的水產副食,來彌補糧食產量之不足。

  利用老天爺饋贈咱們的大面積湖泊,賺錢修老天爺阻礙咱們往來不便的道路。

  彼之雜草,吾之良藥。彼之爛果,吾之蜜膏。天下眾物,過時自毀。

  因此,咱們要把水產養殖集中化、規模化、技術化,把人的勞作時間統籌起來,把想法統一起來……”

  終於逮到機會的朱樉哇啦哇啦跟父皇等人講,給人一種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感覺。

  就差說把人組織起來管理,到時候還有利於造反了。

  朱元璋倒是沒考慮過朱樉會不會造反,他在想,高人是否早惦記上這個事情了?

  若朝廷不修胭脂河,水產養起來得轉著圈送到別處賣,現在一看要修了,立即把四個湖連上。

  四個湖別看有河相連,卻屬於應天府、太平府、寧國府三府各自之地,西邊還有個蕪湖縣,高人是否同樣在考慮?

  “樉兒啊!你想與下丘村做這大買賣,本錢從何處?”

  馬皇后聽得認真,至於行不行,試一下又沒什麽壞處。

  “孩兒想過的,給宮中八成的賣啤酒的利潤,繼續用來投入到其他產業中,包括百貨商店,百貨商店是……”

  朱樉繼續講,有太多的事情等著自己去安排,很忙的。

  “商店之利在於民不易遠行,貨卻可遠送,集中運輸,分地出售,分地收購,省百姓往來工夫,足百姓日常供給。”

  朱樉最後總結,開連鎖百貨商店的優勢就在於此,而且還能賺錢。

  “樉兒啊!你比咱這個皇帝都忙啊!”朱元璋笑著說道。

  “不敢呢!”朱樉搖頭,什麽皇帝不皇帝的,咱沒想過。

  “吃螃蟹。下丘村確實不適合辦如此大的事情,讓咱樉兒頂在前面,好算計!”

  馬皇后親自給二兒子拿個清蒸螃蟹,招呼吃飯。

  眾人都明白,憑下丘村想要做到這些,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與代價,尤其是打通各地官府。

  東西需要來回運輸,路引難道一次一開?稅最後給誰?有人故意刁難怎麽辦?
  與秦王合夥,各處衙門的問題解決了,開什麽路引?稅由宮裡安排。

  朱元璋與馬皇后想的一樣,讓高人去做,反正沒人這樣操作過,行的話,再考慮叫其他地方嘗試學。

  不行的話,朝廷與宮中沒有損失。

  ……

  九月初九,重陽節,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等。

  下丘村沒時間過節,宮中也不過。

  這個節日由豐收而來,證明最開始的農作物,是在此時差不多的時間范圍內收割。

  可以是夏天種的小麥、水稻、高粱、小米、青稞,不過現在的寧國府的都收完了,並且又種下了苧麻與油菜籽。

  寧國府出面借給百姓錢租賃大牲口,來年收割後再償還。

  百姓這個冬天可就有事情做了,他們需要不停地尋找肥料追肥,各縣城裡的茅房東西就不能浪費了。
    朝廷的十萬軍隊出動,前往秦淮河源頭附近的胭脂崗。

  他們帶著鎬頭、土筐、扁擔、釺子、錘子、繩子……

  這段時間朝廷一直在籌備東西,包括學習回去的製作火藥的人教別人做新的火藥。

  好在糧食收完,正往應天府運,當兵的正常也要吃飯,現在朱元璋手頭上有點積蓄。

  用的繩子、筐、扁擔等東西,從附近縣城的購買即可。

  再征調一些今年未服勞役的人幫忙做飯,反正他們收獲後閑下來了。

  然後傍晚時刻裡長收到了來自寧國府宋知府的信,說今天是重陽節,好時間不見,甚是想念,什麽時候宜長能回下丘,大家把酒言歡等等沒用的廢話。

  最後簡單提一句煩惱,寧國府其他五個縣城的百姓種了地,肥追不上,太愁了。

  “憨憨,宋子芾著急了,寫信到此尋求幫助。”

  裡長一看就知道對方的意思,什麽想念不想念的,早怎不想念?
  “疏浚河道啊!那不是有淤泥麽,再放上幹了的雜草,與之前漚著的肥混合在一起,繼續漚,時間來得及。”

  朱聞天覺得宋知府死心眼,沒有肥就去找肥,當地還有很多磷礦,再燒點草木灰。

  “如此簡單之法,整個寧國府沒人想到?”裡長覺得事情不對。

  “他能想到,但他沒有人手,以什麽名義讓百姓乾活?給百姓好處行,從百姓手裡多拿,百姓不乾的。”

  朱聞天自然懂得對方的難處,今年該服勞役的基本上已經服完,動用明年的時間,明年朝廷有事情怎麽辦?
  裡長點下頭:“既如此,疏浚河道之法則不可行。”

  “叫百姓額外多乾活,他們不願意,換個說法,就說允許百姓免費取用河道之淤泥。

  而官府願意幫忙組織一下,叫大家知道怎麽做,為了百姓,官員們願意辛苦。

  不過有一點,人數有限,先報名挖淤泥的百姓先得,後來數量夠了,淤泥不夠,就不行了。”

  “定多少數量為好?”

  “隨便定,反正永遠不會夠數,百姓還能一個個數?說隻提供五萬人的名額,十萬的時候硬說不到五萬,誰願意來誰就來,那麽多大大小小的河呢!淤泥夠用。”

  “唉!”裡長歎口氣:“我去寫信,今晚就送到下丘村,到下丘村換馬車,帶上東西一同送去。”

  “順便讓他幫忙在寧國府其他縣收一下菊花,那是藥,一同捕撈螃蟹的各村人,叫他們家中閑著的也去摘菊花。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朱聞天又補充一句,村子收菊花的錢還是有的。

  “好!”裡長離開,回自己的房間寫信。

  半個時辰後,護衛帶上信乘船出發,過秦淮河、入長江,一路逆流,顯得很不方便。

  若胭脂河開出來,直接從秦淮河進石臼湖,再到旁邊的丹陽湖,回村了。

  由下丘村來南京的時候可以走遠一點的路,順流,回去換時一條,感覺這個人工運河好似為下丘村修的一般。

  此時的下丘村人正帶著其他村的人點燈捉螃蟹,在湖旁邊挖坑,點一片燈,螃蟹天黑後看到有光亮就尋著爬,然後掉坑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