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681.第676章 官場鬥爭技術延
  第676章 官場鬥爭技術延
  半個時辰過去,裡長從祀堂出來,兩手放在太陽穴上慢慢揉著。

  他嘴裡還嘟囔:“咱果然不行,上層的玩不過,下層的還是差太多,咱以為宣城縣的官員都是相互幫助的呢!”

  嘟囔完,他四下看看,搖搖頭去看村裡的事情,邊走邊想。

  憨憨給簡單地講了幾種真正的地方發展情況,之前的都是農業方面的,與百姓關聯最密切。

  官員到地方,除了發展第一產業,還要有第二產業,即工業、手工業。

  村子在秦淮河南岸建的各種廠子,屬於手工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人手。

  這等廠子挪到哪個縣,哪個縣便富裕,縣裡的官員只要別搗亂,政績直接到手。

  作為一個地方官,不是裡長,知縣是基礎。

  那麽一個合格的地方官,在除了教百姓種植、養殖等方面的事情後,必須發展工業。

  其中一個辦法為引進外來資金,找商人到縣裡投資,商人憑啥去?
  首先給商人畫餅,不,是描述美好未來,比如縣裡有多少人口、自然資源是哪些、開采難度低、交通便利。

  若說完商人還不答應,可以告訴商人免稅,從開始生產時算,免三年,之後再有三年減半,或者免五年也成。

  投資商人的稅不重要,百姓多了工作,增加收入,百姓要消費,消費就能收到商稅。

  商人被忽悠,不,被打動了,決定去投資建廠,人家知縣說了,廠區地面平整給做好,路看著哪不行,再修修。

  而且旁邊有河,能夠架上水力紡車,縣裡會劃出荒地專門種棉花。

  商人過去把水車什麽的都給建好了,準備收麻、收棉花紡線、織布的時候,主簿把知縣給告了。

  主簿說知縣勾結奸商,坑害縣中百姓,明明要收稅的,結果知縣跟奸商一起合謀給弄掉。

  而且由於水力紡織的出現,讓縣中依靠織布為生的百姓斷了活路。

  如果再誅心一下,可以說有如自己家養牛的被知縣坑得去給別人放牛。

  此題本傳到朱元璋面前,相信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上面一問,是不是免稅了?是哈?是不是在家織布的百姓不得不去商人的工廠乾活?是哈?

  行了,抓起來。

  縣裡一時間沒有知縣,主簿升上去,其他的本地官員一起進步。

  轉過頭,升上來的主簿告訴商人別怕,稅得交,三十分之一,但收的麻和棉花,可以便宜二十分之一。

  那麽多出來的六十分之一利潤可以官員分了,主簿鬥爭成功。

  再一種是知縣騙不到商人過來投資,打算采用集資的方式,縣裡的一些百姓湊錢建廠子。

  而且主簿也是上面派來的,兩個人能夠配合,不會出問題。

  等廠子一建好,縣丞是本地的,聯合出資的人要求撤資,錢已經用了,知縣和主簿拿不出來。

  百姓聯名上告,說知縣與主簿強迫百姓舉債行商,結果沒有人乾活,百姓活不下去了。

  上面問,是不是要求百姓出錢的?是哈?是不是沒有人去廠子乾活?是哈?行了,收拾。

  兩個官員被抓,縣丞帶著人上來,找本地的百姓乾活,賺了錢就能貪墨了。
    集資運作被坑,再換個思路,由衙門出錢,屬於官營。

  像製造水力紡織的東西,百姓不是每年有一個月的徭役嘛!就乾這個,木頭去山上砍伐,鐵得買,先欠著鐵匠的錢。

  等造好,衙門出錢收購棉花和麻,再招工。

  此次知縣、主簿、縣丞、典史全是一夥的,從上面派的。

  小吏和衙役都是本地人,他們幹了很多年,看到有發財的機會,他們聯合。

  他們告訴鄰裡鄉親別賣麻和棉花,外面同樣的收購價高,衙門中的告示除了衙門口貼了,其他的地方全不貼。

  只要堅持一個月,就可以上告,說衙門讓百姓服役是為官員行商撈好處,說招工給工錢也沒有。

  上面調查就問,是不是借百姓服徭役的時候修了紡織的東西?是哈?是不是不招工,不給工錢?是哈?收拾。

  四個人一走,把持著整個縣衙的那些底層吏員、衙役,就可以在等著新官上任之前開工了,百姓的棉花和麻錢、工錢先欠著,賣完了才有錢給。

  看樣子這個官營也不行了,那麽還有沒有辦法建這個水力紡織廠?有!

  讓縣裡做買賣的百姓,選頭腦靈活的,借錢給他,讓他或者幾個人來操辦。

  這個錢啊可以是官方出,也可以是官方擔保找人出,一個月利息不得超過三分。

  照此操作,有沒有危險?要看縣衙中的人是否團結,否則舉報某某官員私下聯絡商人牟利……

  故此,想當一個為民做事,發展地方經濟的好官,必須要先把自己衙門的內部處理穩妥,否則什麽手段都沒用。

  裡長被嚇到了,太難了,怪不得憨憨當初讓使勁送禮,給所有官員,包括吏員、衙役送禮,寧國府其他五個縣也給。

  一切為了讓村子正常發展、成長起來,利益全給到,別官員鬥,鬥勝利的再過來找下丘村麻煩。

  “下丘村熬過來了,其他的地方是否需要經歷一番各種鬥爭?”

  裡長又自語一番,來到村子製作玻璃的地方。

  透明的玻璃工藝始終沒有交出去,就是氧化鉛的應用。

  鏡子的製造技術同樣掌握在下丘村人手中,沒人管下丘村要,只要成品鏡子。

  總吹玻璃,下丘村的人太累了,對身體不好。

  之前收集的不好的銅錢,含錫多的,加上開采的錫礦、買來的錫。

  數量夠用,技術開始升級,直接跨過把玻璃溶液澆到鐵板上的平板玻璃製造方法,采用錫溶液的浮法制造方式。

  原理是液態錫的密度大於玻璃溶液的密度,玻璃溶液倒在液態錫上的時候,就想水倒在平面桌子上一樣,向周圍流動。

  流動的時候就慢慢平了,再加上工具,把這個平的玻璃給取出來。

  現在還沒有具體完善,必須通過人工來操作,看一看,等憨憨拿出來其他的技術。

  如此除非製作工藝品,否則不用再吹,大家的健康得到了保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